体操必修论文-汪应婵

体操必修论文-汪应婵

导读:本文包含了体操必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四川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内容设置

体操必修论文文献综述

汪应婵[1](2017)在《四川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内容设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以四川省中小学体育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对四川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内容设置现状、四川省中小学体操内容教学现状、四川省中小学体操教学内容需求以及四川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内容与中小学体操教学需求适应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关于四川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内容设置,教学目标方面,100%的学校教学目标基本一致,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各项技术动作及要点,具备相应的体操教学组织能力,23.1%的学校要求学生掌握并达到叁级运动员技术水平及叁级裁判员标准;课程学制方面,53.8%的学校课程安排一个学期,46.2%的学校课程安排两个学期,30.8%的学校教学时数达110以上;教材选用方面,所有高校都没有选用自编教材;教学内容方面,理论部分开课率依次为绪论、术语、保护与帮助、教学、动作技术分析、裁判知识、比赛组织与欣赏等;技术部分开课率依次为队列队形、徒手体操、竞技体操、轻器械体操等;教学方法方面,理论课主要采用讲解法,技术课主要采用保护帮助、练习、讲解、示范法等;教学评价考核方面,76.9%的学校采用理论考试、平时成绩和技术考试;理论成绩占10%~30%,平时成绩占10%~40%,技术成绩占30%~60%。(2)关于四川省中小学体操内容教学现状,基本体操教学内容选用方面,队列队形练习和广播体操是中小学均选用的内容,轻器械主要选择教授跳绳练习和投掷实心球为主;竞技体操方面,除挺身跳、团身跳、分腿跳一般跳跃动作外,极少部分中小学教授支撑跳跃(跳山羊)、滚翻、平衡动作和肩肘倒立及简单的单双杠上下法;教学组织形式方面,主要是以学校行政班排课分班教学为主;教学方法方面,主要选用讲解、示范、练习及保护帮助等;教学评价方式方面,教师评价依然是体操教学中的主要评价方式;影响体操教学开展主要因素依次有安全问题、场地器材缺乏、难度过大、学校领导不够重视、教师专业技能较差、学生兴趣不高等。(3)关于四川省中小学体操教学内容需求方面,中小学对于基本体操教学内容需求依次为徒手体操、花式跳绳、队列队形、柔韧练习、力量练习等;关于竞技体操教学需求是技术动作简单化及根据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改造体操器械;大体操教学内容需求依次是健美操、体育舞蹈、啦啦操和排舞等。(4)关于四川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内容与中小学体操教学需求适应性方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大纲基本体操内容基本适应中小学教学,但还需要对队列与跳绳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设计;竞技体操方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大纲与中小学实际教学需求存在严重不适应现象;大体操方面,四川省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大体操课程仅健美操适应中小学需求,体育舞蹈课程基本适应中小学需求,啦啦操、排舞不太适应中小学需求。在此基础上,本论文从四川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的改革须以中小学健身需求为导向、须重视学生专项技能水平的提升、须加强学生教学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成都体育学院》期刊2017-06-01)

杜健康[2](2014)在《陕西省体育院系体操必修课程内容的整合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系统论方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陕西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体操必修课程内容进行系统研究,认为陕西省各体育院系体操必修课程及其内容设置应当以《课程纲要》为依据展开各方面的改革和交流,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并兼顾校本特点的体操必修课程及其内容体系。(本文来源于《现代企业教育》期刊2014年22期)

李卫东,赵芃[3](2014)在《我国部分体育院校体操必修课程教学大纲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育专业的体操必修课的课程教学大纲在不同学校间是有一定差异的,通过比较我国各高校具体实施情况,分析研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评价方式是否合理,力争找出问题的所在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调查发现,在我国高校体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大纲的课程目标中,所有的高等院校对"叁基系列"、"健心系列"和"从师系列"的教学相当重视,但"健身系列"就稍微受到了轻视。在不同院校之间课程学时数着存在较大差异。论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为绪论、术语和基本体操。女子实践内容的重点为技巧、单杠和跳马。男子为技巧、单杠、双杠、跳马。现行的体操评定模式还是以技术加技能为主,缺少对学生的描述性评价。(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4年32期)

宋娟,张淑贤[4](2011)在《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内容的整合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教育部于2003年6月出台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2004年9月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课程纲要》)。体操必修课程作为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担负着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重要任务。本文对我国体育院校高校体操必修课程内容优化进行研究,对于我国课程改革的切实贯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期刊2011-12-07)

吴冰慧,张涵劲[5](2011)在《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技术考核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技术两种不同的考核方法进行调查分析。通过两种不同考核方法对比,分析了技术考核的动作数量,动作分值,学生考试成绩分布情况,学生学习情况、态度以及教师对两种考核方法的取向,对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技术考核的改革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福建体育科技》期刊2011年05期)

宋娟[6](2011)在《陕西省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内容的整合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系统论方法以及数理统计法,通过对陕西省体育院系9所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内容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在学时与内容上大部分都是重技术、轻理论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得出陕西省各体育院系体操必修课程及其内容设置应当以《课程纲要》为依据展开各方面的改革和交流,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并兼顾校本特点的体操必修课程及内容体系。(本文来源于《西安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周徐龙[7](2009)在《对宁波市普通高中实施体操(必修)模块教学的调查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取得了明显效果。特别是高中模块教学的实施规定了必修和选修内容,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为了了解我市对浙江省自行规定的必修内容——体操类与民族民间类(二选一)执行与完成情况,笔者对我市部分高中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本文来源于《第一健身俱乐部》期刊2009年04期)

李小刚[8](2008)在《四川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教学提出新的挑战。为了提高四川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教学质量,解决如何培养适应新时期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体育师资人才。本研究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大环境,结合基础教育和社会对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师资培养的所提出的要求,以四川省中小学体操课程教学现状和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研究法和分析比较法,对影响四川省高师体操必修课程教学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概括全文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四川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以大专和中师为主,职称以中级居多,体操专项教师少,女性体育教师少,加上体操场地器材的缺乏,直接影响着体操教学的开展。四川省高师体操教师在学历、职称结构很不合理,本科学历和助教居多,多数没参加过继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体操教学质量的提高。2四川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根据《指导纲要》的要求,把“健身第一”作为课程指导思想;以学生身、心、社健康发展为中心,以师范教育和体操基本素养教学为重点,使学生具备从事学校体育课程中体操组织教学和社会健身体操指导的能力,作为课程培养目标。3四川省高师体操必修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改变传统的单一竞技体操教学内容为主的框架,结合中小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选择健身性、实用性、娱乐性较强和易组织实施的多元体操项目。4四川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中,主要以讲解示范法为主,应多采用学生喜欢的游戏法、合作学习法、目标教学法和学导式教学法等,同时把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充分运用到体操教学中来,提高体育教学效果。5四川省体操课程教学评价主要是任课教师承担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评价,学生没有参与评价,没有体现学生是教学主体地位。评价局限于运动技术技能和基础知识的评定,对学生学生情感认知方面的评价不够重视,忽视了学习态度情感、合作方面的评定。6目前影响四川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学生身体素质差,场地器材缺乏,教学内容陈旧泛杂,教学时数少,学生不感兴趣,对体操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等。(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2)

蒋世玉,史燕,徐武[9](2003)在《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 ,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进行分析研究。认为 :体操必修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应以体现社会发展和学生的需要为前提 ,构建以健身体操为主的体操教学内容体系。(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王淑英,张文利[10](2000)在《对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技术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教学模式是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活动的基本结构。它以简化的形式表达出来。体育教学模式是蕴涵特定体育教学目标、在特定教学环境下实现其特定功能的有效教学结构和与之相适应的教法体系。研究体育教学模式对适应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培养21世纪的体育师资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国家教委制定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课程方案》(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期刊2000-12-01)

体操必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系统论方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陕西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体操必修课程内容进行系统研究,认为陕西省各体育院系体操必修课程及其内容设置应当以《课程纲要》为依据展开各方面的改革和交流,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并兼顾校本特点的体操必修课程及其内容体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操必修论文参考文献

[1].汪应婵.四川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内容设置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7

[2].杜健康.陕西省体育院系体操必修课程内容的整合与优化[J].现代企业教育.2014

[3].李卫东,赵芃.我国部分体育院校体操必修课程教学大纲的调查研究[J].科技资讯.2014

[4].宋娟,张淑贤.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内容的整合与优化[C].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2011

[5].吴冰慧,张涵劲.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技术考核方法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1

[6].宋娟.陕西省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内容的整合与优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

[7].周徐龙.对宁波市普通高中实施体操(必修)模块教学的调查与研究[J].第一健身俱乐部.2009

[8].李小刚.四川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

[9].蒋世玉,史燕,徐武.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10].王淑英,张文利.对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技术课教学模式的研究[C].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2000

标签:;  ;  ;  ;  

体操必修论文-汪应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