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年来论文-王越奇,宋金明,袁华茂,李学刚,李宁

近千年来论文-王越奇,宋金明,袁华茂,李学刚,李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近千年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稀土元素,物源,形态,沉积物

近千年来论文文献综述

王越奇,宋金明,袁华茂,李学刚,李宁[1](2019)在《台湾东黑潮主流区近千年来沉积物稀土元素的变化特征与来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沉积物AMS14 C定年,研究了近千年来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沉积物的稀土元素组成变化特征及赋存形态,探讨了该区近千年来稀土来源。台湾东黑潮主流区近千年来沉积物中稀土元素总量平均为119.82μg/g,低于上陆壳和中国黄土的稀土元素平均含量,与冲绳海槽较为接近;轻重稀土元素比值平均为11.30,明显富集轻稀土,具有明显的陆源属性。研究区沉积物稀土元素对球粒陨石和上地壳标准化配分模式均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且具有弱的Ce正异常。根据定年结果及稀土元素变化特征趋势将柱状沉积物分为3层:0~8.5、8.5~21.5和21.5~30cm,随深度增加稀土元素总量的平均值逐渐增大,轻重稀土元素比值逐渐减小,Ce正异常程度逐渐减弱。稀土元素赋存形态分析表明,La、Ce、Pr、Nd 4种轻稀土元素主要为天然陆源,其他稀土元素受氧化还原环境影响相对较大。稀土元素主要存在于残渣态中,其次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对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沉积物中总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起决定性作用,也是造成Ce正异常的关键赋存形态。近千年来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变化与沉积物粒度关系不大,物质来源较为稳定,台湾东部河流输入是研究区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最重要来源,亚洲大陆风尘输送对稀土元素的贡献较小。(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9年02期)

王越奇,宋金明,袁华茂,李学刚,李宁[2](2019)在《近千年来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沉积物来源及其对气候波动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AMS~(14)C定年结果,对近千年来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沉积物的粒度、黏土矿物组成及结晶学特征等进行研究,分析该区沉积特征、物质来源及近千年来环境演化的沉积记录。结果表明,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沉积物主要为细粒的粉砂和黏土,沉积速率平均为34.44 cm/ka,低于东海陆架和冲绳海槽南部,高于开阔大洋,具有从陆架向大洋过渡的沉积特征。黏土矿物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沉积物黏土矿物组成以伊利石(平均57%)和蒙脱石(平均25%)为主,含有少量绿泥石(平均16%),几乎不含高岭石(平均2%),其中蒙脱石主要来源于吕宋岛弧物质输送和附近海域原位的基性火山物质蚀变,伊利石和绿泥石主要来源于亚洲大陆风尘输送和台湾东部河流输入,高岭石主要来源于台湾东部河流和吕宋岛弧物质输入。黏土矿物的物源定量识别研究表明,研究站位的黏土矿物有26%~72%来源于亚洲大陆风尘输送,11%~55%来源于台湾东部河流输入,11%~26%来源于吕宋岛弧物质输送。近千年来沉积物物源的变化特征较好地反映了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和现代暖期这3个百年尺度的全球性气候变化阶段。亚洲大陆风尘输送和台湾东部河流输入对研究区沉积物的相对贡献量变化反映了中世纪暖期较强的东亚冬季风特征和台湾地区较为干旱的气候环境,同时也反映了小冰期逐渐减弱的东亚冬季风强度和台湾地区较为湿润的气候环境。现代暖期和中世纪暖期在东亚热力差异和降水异常上的差别反映了人类活动对沉积物的扰动。而研究区小规模的沉积特征突变事件主要与暴雨、台风和地震活动相关。(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2期)

王启栋,宋金明,袁华茂,李学刚,李宁[3](2019)在《台湾以东黑潮沉积物中的生源要素对近千年来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台湾以东黑潮主流系沉积物中碳、氮、磷等生源要素指标的变化,在沉积物年代学的基础上,探讨了近千年来气候环境变化在黑潮沉积物中的历史记录。结果表明,近千年来台湾以东、琉球岛弧南侧斜坡的黑潮主流区平均沉积速率可达34.2 cm/ka,据其变化可大致分成的3个沉积阶段,与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和现代暖期的划分基本一致。沉积物中碳以无机碳为主,总无机碳(TIC)的含量从1850年开始逐渐增大并伴随剧烈波动,恰好与大气CO_2水平的快速升高相对应;总有机碳(TOC)含量的变化则与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变化关系密切,在夏季风较弱的小冰期其含量明显高于夏季风较强的中世纪暖期和现代暖期,这是由于较弱的夏季风有利于亚洲大陆风尘的产生和向海输送,从而促进了研究海域的初级生产力。1850年以来,沉积物中的C∶N∶P逐渐从低于转变为高于Redfield比,反映了上层水体营养盐结构从氮缺乏到氮充足的转变,这与近现代以来急剧增加的全球氮排放密切相关。总体来说,黑潮主流系沉积物中的生源要素指标,明确记录和响应了近千年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尤其是近150多年以来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气候环境剧变。(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越奇,宋金明,李学刚,王启栋[4](2018)在《台湾东部黑潮区海源碳的沉积物记录与近千年来生产力与气候变化的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对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沉积物的粒度和定年,通过解析沉积物总有机碳及其同位素组成获取海源碳变化特征,首次报道了该海区近千年来的初级生产力与气候变化反演结果。研究显示,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近千年来的平均沉积速率为34.44cm/ka,沉积环境较为稳定。另外,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沉积物中的总有机碳和总氮含量主要受台湾东部河流输入、海洋初级生产力的沉降过程、成岩作用和粒度效应影响。对沉积物海源碳的定量估算表明,近千年来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沉积物中40.02%~73.88%的有机质为海源输入,陆源输送次之。同时,近千年来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沉积物记录较好地反映了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和现代暖期3个气候变化阶段。1150-1420年期间,沉积物中总有机碳、总氮和海源碳含量缓慢升高,较高的表层海水温度有利于海洋初级生产力水平的升高。1500-1840年期间,较低的表层海水温度和亚洲大陆风尘输送水平使得海洋初级生产力较低,同时台湾地区小冰期较高的降水量有利于台湾东部河流向海输送,增强的水动力条件可能会加强海底沉积物的东移,从而导致该区域沉积物中总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进入现代暖期以来研究区的海水温度逐渐增暖,而东亚季风强度和降水量却表现出波动的年际变化特征,并体现在研究区1930-1950年和1970年期间沉积物的中值粒径、总有机碳和总氮含量的快速波动。(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王越奇[5](2018)在《台湾东黑潮主流径海域近千年来沉积物物源与气候变化讯息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入研究过去近千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对准确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意义重大,西太平洋边缘海尤其是黑潮源区的环境演变对东亚气候有重要影响,因此该区域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点区域。本文以台湾东黑潮主流径上的柱状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基于AMS~(14)C定年结果,通过解析沉积物粒度、粘土矿物组合及其晶体学特征,揭示了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的沉积特征、控制因素和物质来源问题;通过对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和形态的系统分析,明确了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受控因素;通过解析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及同位素获取了海源碳变化特征,首次报道了该海区近千年来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变化。同时,基于各项指标所揭示的环境信息与其他代用资料进行对比,探讨了近千年来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沉积特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获得的主要认识和结果如下:1、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近千年来的平均沉积速率为34.44 cm/ka,低于冲绳海槽南部(约60 cm/ka)而高于开阔大洋(0.6~0.9 cm/ka),具有从陆架向深海过渡的特征。沉积物组成中以粉砂为主(83.53%~88.12%),其次为粘土质成分(11.79%~16.47%),几乎不含砂质成分。对粘土矿物的定量物源分析结果表明,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沉积物为多物源混合的结果,亚洲大陆风尘输送是研究区粘土矿物的最重要物源,提供了研究区26%~72%的粘土矿物,台湾东部河流的输入占据次要地位,向研究区提供了11%~55%的粘土矿物,而吕宋岛弧物质的贡献最少,仅11%~26%。2、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基本受陆源物质控制,在沉积物迁移、搬运过程中受化学和生物作用影响较小,继承了源区的陆源属性。近千年来本研究区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受粒度效应影响较小,而与沉积物物质来源和沉积作用密切相关。同时,稀土元素的轻重稀土分布特征为本研究区沉积物叁端元混合的理论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对台湾东黑潮主流区沉积物中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揭示了稀土元素在地球化学循环中的反应过程,也有效揭示了影响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的重要因素。研究区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主要以残渣态形式(84.38%)存在,其次为可还原态(10.80%),在可氧化态(2.51%)和酸提取态(2.31%)中含量很少。另外,La、Ce、Pr、Nd四种轻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陆源属性,而其它稀土元素更易受到氧化还原环境的影响。在研究区沉积物稀土元素的四种赋存状态中,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对重稀土元素相对富集,且表现出一定的铈负异常,而残渣态则对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具有明显的铈正异常。这可能是因为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受深海碳酸盐饱和深度、氧化还原环境和生物生产力的影响对重稀土具有优先吸附和络合作用。另外,残渣态优先吸附轻稀土元素而表现出铈正异常的特征,决定了研究区沉积物中稀土元素总量呈现铈正异常的特点。3、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主要为海源输入,陆源输入占据次要地位。通过解析生源要素及其同位素所获得的海源碳含量可以用于指示近千年来台湾东黑潮主流区的初级生产力变化。在1152 AD~1400 AD左右研究区的海洋初级生产力有稳定增加的变化趋势,在1600 AD~1750 AD期间有所降低,进入19世纪以后海洋初级生产力先减小后增大。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变化与表层海水温度、亚洲大陆风尘输送的营养物质多少有关。另外,成岩作用和台湾东海底沉积物的再悬浮对研究区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有较大影响。4、对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沉积特征和古生产力的研究结果与台湾及周边地区已有的研究成果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基于这一点我们识别出了近千年来研究区较为明显的叁个气候变化阶段,即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和现代暖期。1152 AD~1400 AD左右可能对应中世纪暖期,较高的海洋初级生产力与暖水种/冷水种有孔虫比值对应了该时期较高的表层海水温度,较高的(伊利石+绿泥石)/蒙脱石比值也指示了该时期较强的东亚冬季风。1400 AD~1800 AD左右可能对应我国小冰期,逐渐降低的暖水种/冷水种有孔虫比值、1600 AD~1750 AD期间降低的海洋初级生产力水平以及减弱的东亚季风强度都反映了该时期寒冷湿润的气候特征。进入19世纪以来研究区沉积物总体表现出波动较大的气候变化特征,尽管现代暖期和中世纪暖期都有气温增暖现象,但在东亚季风强度和降水量上却存在差异,这可能与气候变化的强迫因子不同有关。同时,近千年来研究区的沉积特征除受到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影响外,还会受海底地震、台风和暴雨等突发事件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8-06-01)

孔冬艳[6](2017)在《近千年来(960-1949AD)华北平原及毗邻地区蝗灾地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蝗灾与水灾、旱灾频发,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的叁大自然灾害。历史时期我国的蝗灾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尤以华北平原及毗邻地区为最,成为我国蝗灾暴发的主要源地,因此选择华北平原及毗邻地区作为研究区开展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基于宋至民国时期区内的文献资料,建立和完善宋至民国时期华北平原及毗邻地区蝗灾数据库。从灾害地理学的视角,借助数理统计与GIS空间分析方法,在时间上,构建近千年来(960-1949AD)蝗灾的朝代、月份、等级、频数、县次序列并解析其周期特征,以及整合历史蝗灾记录的强度(等级)与规模(县次)构建的历史蝗灾指数序列,并尝试区分历史蝗灾记录的代次(夏蝗、秋蝗)属性,进而构建更为精细的历史蝗灾序列(夏蝗序列、秋蝗序列等);在空间上,绘制宋至民国时期各个朝代蝗灾发生县次的空间分布图,探究其差异与变化的原因,并对华北平原及毗邻地区蝗灾分布进行热点和趋势分析;最后解析蝗灾频发与大发的气候环境意义与社会影响,并总结历史时期的应对措施。结果显示:(1)近千年来(960-1949AD)华北平原及毗邻地区有711年发生过蝗灾,明清时期更为频繁;蝗灾主要发生在夏半年的四月至八月,其中六月和七月是蝗灾暴发的峰值月份,而冬半年的九月至次年叁月较少;宋至民国时期蝗灾以Ⅱ级和Ⅲ级为主,平均等级为2.5。(2)在年代际变化上,华北五省蝗灾频数和县次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累积频数和累积县次呈现波动变化,10a尺度上蝗灾频数距平变化显示其数值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10a蝗灾频数和10a蝗灾县次整体上呈现线性上升趋势;夏蝗序列、秋蝗序列、蝗序列和综合蝗灾序列中县次、等级累加以及蝗灾指数的变化趋势一致;小波分析指示华北蝗灾存在330a和100a左右的长周期,以及30a和20a左右的短周期。(3)蝗灾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地区、湖区周边、长江沿岸地带,即蝗灾分布具有低海拔和“水缘性”特征;蝗灾在不同朝代的热点存在区域差异,蝗灾的热点区域即高发区域相对集中于湖泊周围和河流沿岸地区;蝗灾发生的县次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均呈现倒U型(中间高两边低)趋势,即华北平原及毗邻地区中部地区发生蝗灾的频率最高。(4)蝗灾的发生与冬半年温度的关系不明显;蝗灾序列与降水序列呈反相位对应、与Nino3指数呈正相位对应,即降水量减少,干旱程度的加剧,蝗灾发生的县次也随之增加;蝗灾与厄尔尼诺事件遥相关,这可能归因于“El Nino-华北干旱—蝗灾”关系链;特征水文时期的10a蝗灾频数与10年黄河决溢频数、10a潮灾频数对应关系良好,即黄河决溢和潮灾较为频繁发生时蝗灾也频发。(5)在社会影响方面,由于大范围蝗灾的发生,导致农作物减产,一方面,造成米价上升,经济恶化;另一方面,引发饥饿现象,加上古代卫生防御能力薄弱,最终导致瘟疫流行,形成“蝗灾-饥荒-瘟疫”灾害链,进而引起人口数量减少及社会动荡(如战乱等)。针对蝗灾造成的严重破坏,历史上智慧的劳动人民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治理蝗灾,主要防治方法有人工防治法、农业防治法和生物防治法等。(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7-06-01)

李媛媛[7](2017)在《滇东南近千年来石漠化过程的石笋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滇东南地区近千年来的气候环境的变化特征以及石漠化的过程与成因,对云南省丘北县普者黑峰林湖盆区董家洞采取的DJD-02石笋样品进行分析;同时也对研究区水系进行了一个水文年的监测,建立了从大气降水—土壤水—地下水的纵向变化梯度。基于DJD-02石笋的4个~(230)TH测年数据和221个碳氧同位素数据建立了研究区近千年来的δ~(18)O、δ~(13)C的时间变化序列;通过XRF岩心扫描仪获得DJD-02石笋微量元素数据,建立了微量元素比值Sr/Ca、Ba/Ca、Pb/Ca变化曲线。通过研究区水系分析、与现代器测气候数据以及相邻区域的对比明确了DJD-02石笋δ~(18)O、δ~(13)C以及微量元素比值的气候环境意义,结合历史文献中对人类活动的记载,反演了研究区石漠化过程,对石漠化成因进行了分析。具有研究结果如下:(1)对研究区内水系的监测,建立了从大气降水—土壤水—地下水的纵向梯度,大气降水的δD,δ~(18)O的变化幅度最大,土壤水的δD,δ~(18)O的变化幅度次之,岩溶泉水、洞穴滴水和暗河的δD,δ~(18)O的变化幅度最小。从地表水到地下水的δD,δ~(18)O变幅逐渐变小,是洞穴上覆的土壤基岩对地下水的氢氧同位素起到了平滑的作用,但主要都来源于大气降水,能够响应地表气候的变化,具有降雨量效应。(2)用DJD-02石笋的δ~(18)O、δ~(13)C、微量元素比值(Sr/Ca、Ba/Ca、Pb/Ca)反演了研究区近千年来气候环境变化,1000-1400AD,处于中世纪暖期(Medieval Warm Period,简称为MWP),在1000-1280 AD阶段内,属于暖湿的气候模式,植被比较发育,石漠化情况并不明显;在1280-1350AD阶段内,属于暖干的气候模式,植被发育较差,石漠化发生。在1400-1600AD处,对应于小冰期(Little Ice Age简称为LIA),气候干冷,在自然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石漠化现象更加严重。1600-1720AD,气温回升,降水增加,气候较为暖湿,石漠化程度减轻。在1720-1900AD,气候干旱,农作物的传播,人类农业活动加剧,地表植被遭到破坏,石漠化加剧。在1900-2000 AD,DJD-02石笋的δ~(18)O指示降水的变化趋势是先减少后增加,DJD-02石笋δ~(13)C迅速开始向偏重方向变化,在20世纪末期开始偏负变化,在20世纪末期,由于政府的重视和治理,当地处于植被恢复期,石漠化现象得到一定的缓解。(3)人类活动对石漠化进程起到重要影响。在人类开发活动加剧的年代,DJD-02石笋δ~(13)C与δ~(18)O的呈相反变化趋势,地表植被发育差,加剧石漠化。在1360—1600AD,处于中国历史上的明朝,对云南地区的开发程度较大,近百万的军事移民进入云南,为边疆的稳定与开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石漠化程度加深。在1700-1800 AD,被视为山区作物的玉米和红薯在研究区内得到传播,更加大了人们对山地等的开发,石漠化更加严重。在20世纪末期人们采取的积极措施也是石漠化得到一定的缓解。(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30)

迟宏,张振华,赵倩[8](2016)在《近千年来洞穴沉积物的古气候及古环境记录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更多关注,对近千年来气候环境的影响机制及对其气候的重建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对于古气候古环境的重建,洞穴沉积物特有的微层结构及其稳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等指标的记录,已成为很好的陆地自然环境的历史档案.本文探讨了近千年来温度和降水重建研究的进展,并对洞穴沉积物的主要气候代用指标的研究状况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发展的趋势.(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赵志千[9](2014)在《历史文献记录的陇东地区近千年来干湿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关于过去气候变化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联合国PAGES计划更将近2000年来气候和环境变化列为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近1000年以来,具有全球意义的最明显的气候波动包括“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和20世纪变暖,而揭示这些气候事件的具体特征及变化规律,必须建立高分辨率长尺度的古气候变化序列。我国是农业大国,亚洲季风强烈地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季风降水变化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探索过去降水、干湿变化历史及其机制,对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规律及政府部门应对气候灾害、做出科学决策意义重大。历史文献记录的时间准确可靠、地理位置确定和气候要素含义明确,且易于获取,在重建高分辨率气候变化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论文中,我们在充分发掘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早涝五级分类法”重建了陇东地区过去一千年来的干湿变化,有效地弥补了东亚季风边缘区千年尺度上高分辨率干湿序列短缺的科学问题。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史料记载连续性较差,部分年份史料缺失现象普遍,很难建立连续的气候变化序列。树木年轮定年准确、连续性强、分辨率高、对气候变化敏感,在短尺度气候变化研究中与历史文献记录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互相对比检验。这里,我们利用研究区5条树轮宽度序列,与历史文献记录一起恢复重建了西北地区东部近400年以来的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变化,对多种指标集成研究进行简单尝试和有益探讨。我们的研究显示陇东干湿序列和区域内以及中国西北地区其它代用指标重建的降水和干旱序列有较好的一致性。公元960年以来,陇东地区出现了5次大的干旱期和4次湿润期。干旱期为11世纪七八十年代、12世纪叁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中期、15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16世纪八十年代和17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到叁十年代;湿润期为十世纪80年代到十一世纪初十年、十四世纪初到20年代、十七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和十八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后期。较之单纯依靠树木年轮重建序列,历史文献与树木年轮的集成研究能够克服低估极端干湿事件,以及树木对气候滞后响应的缺陷,重建序列更加准确可信。集合多个树轮年表和多个站点历史文献记录,重建序列能够代表更大区域的干湿变化特征。近400年来,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3次严重的干旱时段,分别为1631~1645年、1924~1931年和1990~2003年。持续较长的湿润期有1657~1670年和1848~1759年。功率谱分析发现陇东地区干湿序列存在~114、-16、~9-11以及-2-8年周期变化,分别对应太阳活动的世纪周期和黑子周期,以及北太平洋年代际涛动和北大西洋涛动半周期,以及ENSO周期。遥相关分析显示,近千年来陇东干湿序列在年代际尺度上与PDO正相关,与NAO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356。NAO处于正高相位是,陇东地区出现干旱,相反则湿润,其通过控制夏季风的强弱对研究区干湿变化施加影响。(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4-05-01)

江合友[10](2013)在《“近千年来畿辅文化形态与文学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近千年来畿辅文化形态与文学研究"(批准号:12&ZD165)由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文学院教授王长华先生任首席专家,以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的专家为课题组(本文来源于《燕赵学术》期刊2013年01期)

近千年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AMS~(14)C定年结果,对近千年来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沉积物的粒度、黏土矿物组成及结晶学特征等进行研究,分析该区沉积特征、物质来源及近千年来环境演化的沉积记录。结果表明,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沉积物主要为细粒的粉砂和黏土,沉积速率平均为34.44 cm/ka,低于东海陆架和冲绳海槽南部,高于开阔大洋,具有从陆架向大洋过渡的沉积特征。黏土矿物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沉积物黏土矿物组成以伊利石(平均57%)和蒙脱石(平均25%)为主,含有少量绿泥石(平均16%),几乎不含高岭石(平均2%),其中蒙脱石主要来源于吕宋岛弧物质输送和附近海域原位的基性火山物质蚀变,伊利石和绿泥石主要来源于亚洲大陆风尘输送和台湾东部河流输入,高岭石主要来源于台湾东部河流和吕宋岛弧物质输入。黏土矿物的物源定量识别研究表明,研究站位的黏土矿物有26%~72%来源于亚洲大陆风尘输送,11%~55%来源于台湾东部河流输入,11%~26%来源于吕宋岛弧物质输送。近千年来沉积物物源的变化特征较好地反映了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和现代暖期这3个百年尺度的全球性气候变化阶段。亚洲大陆风尘输送和台湾东部河流输入对研究区沉积物的相对贡献量变化反映了中世纪暖期较强的东亚冬季风特征和台湾地区较为干旱的气候环境,同时也反映了小冰期逐渐减弱的东亚冬季风强度和台湾地区较为湿润的气候环境。现代暖期和中世纪暖期在东亚热力差异和降水异常上的差别反映了人类活动对沉积物的扰动。而研究区小规模的沉积特征突变事件主要与暴雨、台风和地震活动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近千年来论文参考文献

[1].王越奇,宋金明,袁华茂,李学刚,李宁.台湾东黑潮主流区近千年来沉积物稀土元素的变化特征与来源[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

[2].王越奇,宋金明,袁华茂,李学刚,李宁.近千年来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沉积物来源及其对气候波动的响应[J].海洋科学进展.2019

[3].王启栋,宋金明,袁华茂,李学刚,李宁.台湾以东黑潮沉积物中的生源要素对近千年来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J].海洋学报.2019

[4].王越奇,宋金明,李学刚,王启栋.台湾东部黑潮区海源碳的沉积物记录与近千年来生产力与气候变化的反演[J].海洋学报.2018

[5].王越奇.台湾东黑潮主流径海域近千年来沉积物物源与气候变化讯息反演[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8

[6].孔冬艳.近千年来(960-1949AD)华北平原及毗邻地区蝗灾地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7

[7].李媛媛.滇东南近千年来石漠化过程的石笋记录[D].云南师范大学.2017

[8].迟宏,张振华,赵倩.近千年来洞穴沉积物的古气候及古环境记录的研究进展[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9].赵志千.历史文献记录的陇东地区近千年来干湿变化[D].兰州大学.2014

[10].江合友.“近千年来畿辅文化形态与文学研究”综述[J].燕赵学术.2013

标签:;  ;  ;  ;  

近千年来论文-王越奇,宋金明,袁华茂,李学刚,李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