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小学单元集体备课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村小学单元集体备课的几点思考

◆赵义伟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永乐镇水落小学646521

摘要:针对农村初中校集体备课存在的误区,结合我们水落农村学校的实际,提出了提升集体备课效益的初步构想,并在我们水落片区就农村小学单元集体备课展开了课题研究,就农村小学单元集体备课模式提出了几点想法。

关健词:集体备课错误指向创新形式

单元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课堂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做法,也是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的一项重要措施。但目前就我们学校展开的单元备课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一、提高认识,开放思想

新课改要求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而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是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加强集体备课,加强教师间及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我们农村学校经济困难,设备欠缺,资料有限,要提高教育质量,更需靠集体的力量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是农村校提升自己、教师提高自己的一种有效途径。我们要克服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封闭状况,要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

二、领导重视,完善制度,营造氛围

目前,农村学校制定具体的集体备课制度的不多,使得集体备课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摆设。在新课改背景下,结合实际制定并不断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是当务之急。制度一经教代会通过,就应该成为所有教师的行为准则。骨干教师要示范辐射,特别是校行政人员要带头参与,以利于营造浓厚的集体备课的氛围。行政人员要明确职责,参与、记录本组集体备课的全过程,了解该组资源库建设、听课、备课、作业批改等常规的落实情况,并在每周行政会上作为一项常规议程汇报交流。行政人员的全员参与,不仅能及时掌握各个备课组的动态,加强对备课组的指导,还提升了行政人员的教学管理水平,增强了在教师中的威信;既是学习、锻炼的机会,更是对自身管理素质提高的培训。学校全体上下齐抓教学的声势使“集体”的意识深入人心,集体备课已不单是学校管理的要求,更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求。

三、落到实处,提升效益

1.事前充分准备。在农村学校开展集体备课,事前要充分准备。可预先让一些教学骨干进行前期研究,研读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和各种相关资料,经过骨干教师的分析思考,向参与者提出集体备课的思考题和查阅的报刊、研读的文章篇目等,且对有关内容进行适当的剖分,明确各人研读教材的重点,让有关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更多地从学法的指导上去认真准备,并要求所有参与者一律带资料、发言提纲参加研讨。

2.事中注重讨论。讨论是否充分,关键在于激活参与者的思维,引发热烈而有序的争论,让集体备课充满学术论争的氛围。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提问法。要引导大家针对备课的相关内容提出若干问题。提出问题既是创新思维的结果,又是创新思维的诱因。二是讲座法。要让骨干教师围绕某一方面有所侧重地作重点发言,以便大家开拓视野、抓住重点、把握关键、提升思维。有条件的还可邀请有关专家到校指导。三是分合法。此法较常用。讨论形式有分有合,灵活组合,既能提高效益,又能激活思维,极易诱发灵感的火花。

3.事后抓好落实。集体备课以后,学校应抓好落实,认真督查教师对教材、教参和学生进行再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方案。而每一课时的教案、学案,应侧重于新授内容的体味、预习方法的谋划、激活教学情境的构思和课后的反思。特别是教学后的反思,要在下一次集体备课上进行再次交流,并可让其他教师接着上“反思课”。这些反思是很可贵的,可以修正以后的教学行为,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四、结合实际,创新模式

1.课后聊天。每周固定时间、固定组织形式的集体备课模式,使有些教师想说的不敢说、想做的不敢做。若能创造氛围,让教师在一种轻松、互动的交流过程中主动参与,势必能极大地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不拘时间,不择地点,三五个或更多的老师聚在一起,轻松聊天,说自己想说的,做自己想做的,研究自己最需要的,谁有问题、想法说出,大家共同克服困难,在轻松交流中发挥了各自的聪明才智。

2.注重不同学科间的沟通。集体备课形式应灵活多样,既有集中,又有分散,除了同年级同学科集体备课,还可以不同年级同学科大组备课,或同年级不同学科集体备课,特别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沟通。许多农村校办公场所不足,各科教师常集中在一间教室内,这正利于经常性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也更利于在全校推出典型,起到辐射示范作用。

3.集备与磨课结合。磨课,就是某个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对某几课教学反复地、深入地学习、研究与实践。磨课如同“解剖麻雀”,通过几课的教学教研等能认识规律、掌握方法、提高能力、优化习惯,形成科学的课堂思维形式,取得良好的效果。新授课时,我们先听一位老师常态下上,接着马上组织同组老师针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进行讨论,修改和完善相应的方法,然后再到各自的班级去上,最后分别由各位老师谈上课的体会与不足,提出完善的建议。这样的磨课既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作秀,又能真正提高平时课堂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003年,第2期。

2.《教育学》。

标签:;  ;  ;  

关于农村小学单元集体备课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