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划分析论文-张玥滢,刘布春,邱美娟,刘园,吴昕悦

区划分析论文-张玥滢,刘布春,邱美娟,刘园,吴昕悦

导读:本文包含了区划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苹果,格点气象数据,适宜性,气候区划

区划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玥滢,刘布春,邱美娟,刘园,吴昕悦[1](2019)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苹果适宜种植区北移西扩:基于高分辨率格点气象数据的区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81-2010年5km×5km格点气象数据,基于前人研究指标,采用气候倾向率、Arc GIS空间插值等方法,对影响苹果种植的气温、降水、相对湿度等主要气候指标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首先利用一票否决式指标剔除不能满足苹果生长基本要求的不可种植区域,然后结合苹果气候区划因子评分标准,对可种植区进行适宜性评价,并分析年际间适宜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总体来看,苹果可种植区为华北、西北、西南以及华东、华南的部分地区。在可种植区中,适宜区主要位于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次适宜区主要位于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少部分地区以及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地区,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以及新疆北部部分地区。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21世纪00年代山东半岛、黄土高原南部由适宜种植区转变为次适宜种植区,辽蒙交界地区、云贵川交界地区、黄土高原北部以及陕甘交界处由次适宜种植区转变为适宜种植区,苹果适宜种植区变化呈现明显北移西扩的特点。(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气象》期刊2019年11期)

王丽伟[2](2019)在《农业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规范管理和成效分析——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为例,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的立项、管理和实施成效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管理和执行过程中在选题、立项、执行进度、长效性、绩效及重视程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突出重点任务,集中资金重点支持;集体凝练选题,提高立项质量;按计划落实项目内容,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重视程度,保证项目完成质量等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专项实施质量。(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管理》期刊2019年05期)

李敏,周新民,陈涛,杨立国[3](2019)在《新一代区划图对浙江省震害防御工作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浙江省位于长江叁角洲地区南部,是我国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国民经济发展位居前列,但是浙江省的抗震设防标准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而新一代的区划图对浙江省抗震设防标准有重大突破性调整。基于此,重点分析了第4、5代地震区划图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浙江省震害防御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与对策思考。(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9年10期)

蒋文琼[4](2019)在《天津市水土保持区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调查天津市区域环境概况,进行现状分析评价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然后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天津市自然和社会环境特征、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地理空间分区,采用层次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水土保持功能评价,确定出各分区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和社会经济功能,并依据主导功能进行分区命名,形成分区方案;最后根据各区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特点、主要水土流失问题和主导基础功能,提出各区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和水土保持综合技术体系。(本文来源于《海河水利》期刊2019年05期)

陈培彬,张精,曾芳芳,朱朝枝[5](2019)在《基于聚类分析的福建省生态农业功能区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农业是推动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结合每个地区的发展现状并因地制宜地进行功能定位、明确建设重点对于生态农业效益的提升将有显着促进作用。本文以中国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区福建省为研究区域,从自然资源、农业发展、城市建设3方面共15个指标构建福建省生态农业功能分区指标体系,结合各市公布的《统计年鉴》(2011—2018年)以及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农业厅等相关部门所发布的政府统计公报,求取各指标数据均值,以此作为数据样本并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对福建省9个地级市进行生态农业功能区划。结果表明,福建省生态农业功能分区大致形成山区城市组合、沿海城市组合与经济特区分别聚合成类的叁区布局,整体呈现"一心、两区、多翼"的生态农业功能分区格局。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大量指标数据变化规律来探讨福建省生态农业发展态势在时间维度上的总体特征,以及各功能区的区划成因。最后,基于聚类结果进一步将叁区定义为沿海都市现代化生态农业功能区、山区城市特色生态农业功能区和滨海特区休闲生态农业功能区,并对各个功能区的优劣势及未来发展定位做深入分析,提出建设重点,以期能为福建省生态农业统筹规划、联动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本文来源于《世界农业》期刊2019年10期)

陈雷文,林少松,黄家积,王涪德[6](2019)在《东莞市雷电灾害易损性及风险区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99—2012年广东省雷电监测网东莞地区的闪电定位资料和2004—2016年东莞市的雷电灾害资料,结合东莞市自然、社会、经济特征,以雷击密度、综合灾度、经济(GDP)以及人口密度为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模型,并利用GIS技术将脆弱性构成要素进行图层迭置并量化处理,最终形成东莞市1 km×1 km格栅形雷电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将雷灾脆弱性模型精细化,有利于更加精确地掌握城市雷电灾害风险防控重点,从而为东莞市科学、有效地做好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气象灾害防御》期刊2019年03期)

薛纪宾[7](2019)在《区划调整后青岛市市北区产业发展分析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区划调整以来的青岛市市北区产业发展从产业基础、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叁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对评价各产业部门发展状况和变动趋势。认为,市北区区域发展面临优化产业存量和扩大经济增量两大目标;第叁产业主导并支撑着区划后的市北区经济发展,但产业竞争力较弱且有下滑态势需要关注;营利性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叁产业部门经济增长贡献高,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部门等等。(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9年17期)

金垚,张玉芳,刘琰琰,上官昌贵[8](2019)在《攀西地区烤烟气候减产风险分析和区划》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四川省攀西地区1990—2017年15个县(市、区、自治县)烤烟逐年单产数据为基础,计算烤烟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再以歉年减产率平均值、歉年减产率变异系数和减产率发生概率作为评价指数,得到攀西地区烤烟气候减产综合风险指标,据此绘制攀西农区烤烟风险区划图,对其减产气候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攀西农区东部6县歉年平均减产率较高,其他地区中减产率低值区域分布比较分散;中部的西昌市、普格县和德昌县产量波动较明显,其他地区波动较小;歉年减产率发生概率较高地区为德昌县及会理县的大部;综合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攀西南部,包括德昌县、会理县及会东县的大部区域,低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攀西农区东北部及西部的10个县,其他大部为中风险区。研究结果能够为四川省攀西地区烤烟的种植布局和防灾减灾提供决策参考,减少烤烟的气象灾害损失。(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6期)

张明达,刘平英,胡雪琼,段长春[9](2019)在《云南省柠檬种植生态适宜性精细化区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柠檬是典型的云南高原特色水果,作物生态适宜性区划是综合环境生态因子和空间分析工具的种植区划方法。[方法]研究采用德尔菲法从气候、土壤理化、地形地貌因子3个方面确定了10个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各生态适宜性因子权重系数的确定,结合ArcGIS进行云南省柠檬种植生态适宜性精细化区划研究。[结果]德宏、普洱、西双版纳、临沧西部、红河南部及文山东部是种植适宜区,占全省面积的37.8%;保山、楚雄、大理南部、丽江东部、玉溪南部、红河北部、曲靖南部是种植次适宜区,占全省面积的33.7%;迪庆、怒江、丽江西部、昆明、昭通及曲靖是种植不适宜区,占全省面积的28.5%。[结论]研究方法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高原特色水果的生态适宜区种植区划,对指导作物科学选址具有重要意义,对合理规划生态布局、科学种植及尝试定向培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期刊2019年08期)

刘晓东,尤莉,宋昊泽,于凤鸣,李庆君[10](2019)在《基于GIS和AHP的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分析与评估──以内蒙古雷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利用雷暴日和闪电定位资料、基础地理信息资料、社会经济资料以及雷电灾情资料,选取地形变化、水系、土壤电导率、雷暴日、地闪密度、土地利用、人均GDP、敏感单位防雷能力等11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雷电灾害风险指数,建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从雷电灾害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运用ArcGIS进行了1 km×1 km雷电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区划结果表明内蒙古东部大部和中部南部地区属于高风险区,中部北部地区属于中风险区,低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通过选取雷灾资料进行雷电灾害的灰色关联评估,以验证区划结果的正确性,评估结果与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分布大体一致。(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0期)

区划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为例,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的立项、管理和实施成效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管理和执行过程中在选题、立项、执行进度、长效性、绩效及重视程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突出重点任务,集中资金重点支持;集体凝练选题,提高立项质量;按计划落实项目内容,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重视程度,保证项目完成质量等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专项实施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区划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张玥滢,刘布春,邱美娟,刘园,吴昕悦.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苹果适宜种植区北移西扩:基于高分辨率格点气象数据的区划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9

[2].王丽伟.农业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规范管理和成效分析——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9

[3].李敏,周新民,陈涛,杨立国.新一代区划图对浙江省震害防御工作影响分析[J].国际地震动态.2019

[4].蒋文琼.天津市水土保持区划分析[J].海河水利.2019

[5].陈培彬,张精,曾芳芳,朱朝枝.基于聚类分析的福建省生态农业功能区划研究[J].世界农业.2019

[6].陈雷文,林少松,黄家积,王涪德.东莞市雷电灾害易损性及风险区划分析[J].气象灾害防御.2019

[7].薛纪宾.区划调整后青岛市市北区产业发展分析报告[J].现代经济信息.2019

[8].金垚,张玉芳,刘琰琰,上官昌贵.攀西地区烤烟气候减产风险分析和区划[J].江苏农业科学.2019

[9].张明达,刘平英,胡雪琼,段长春.云南省柠檬种植生态适宜性精细化区划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

[10].刘晓东,尤莉,宋昊泽,于凤鸣,李庆君.基于GIS和AHP的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分析与评估──以内蒙古雷灾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9

标签:;  ;  ;  ;  

区划分析论文-张玥滢,刘布春,邱美娟,刘园,吴昕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