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诊治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诊治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四川省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达州635000)

【摘要】目的:观察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诊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42例糖尿病患者组成糖尿病组,取同期42例健康人员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和空腹血糖水平。结果:糖尿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和空腹血糖分别为(8.80±2.10)%、(20.01±2.55)%、(10.63±1.55)mmol/L,均显著高于健康组的(4.96±1.80)%、(12.00±1.07)%、(4.25±0.36)mmol/L,(P<0.05)。结论:糖化血清白蛋白可作为糖尿病诊断的指标,便于糖尿病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糖化血清白蛋白;糖尿病;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5-0170-02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病发率逐年升高,临床特征多为血糖较高,所以该病诊断多会对血糖水平进行检测,便于诊断后尽快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1]。为了进一步明确血糖水平检测对该疾病的诊断价值,本文针对性的分析了糖化血清白蛋白的临床诊断作用,现报告如下研究内容。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2例糖尿病患者和同期42例健康体检人员,其中健康组中男性18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均为(45.8±6.3)岁,平均病程为(3.5±2.1)年,糖尿病组中男性19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均为(46.2±5.4)岁,平均病程为(4.3±2.8)年。组间年龄、性别、病程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对比。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2]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检查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报告制定的糖尿病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②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患者,且于研究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的患者。③半年内没有出现创伤、感染状况的患者。④肝肾功能数值正常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不愿参与研究的患者,或中途因故退出本次研究的患者。②肝肾、心脏等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③存在重大疾病的患者。

1.3方法

由医院专业人员对所有来院检查的人员均于清晨空腹时抽取其静脉血,血量抽取5ml,将其置于干燥的管内,在20℃的环境下储存。将2ml静脉血进行肝素抗凝,使用糖化血清白蛋白检测仪和酮胺氧化酶检测法检测所有人员的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对剩余3ml的静脉血进行血糖检测,方法选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

1.5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值进行检验,如果P<0.05,表明数据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的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见表。

表对比两组患者的糖化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x-±s)

3.讨论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于很多患者胡乱饮食等原因造成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相关研究统计数据显示[3],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位居全世界第二位。目前,国内以老年人的发病率较多,是老年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外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致病原因多为人体胰岛细胞的敏感性逐渐减弱所致。其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慢性并发症和急性并发症两种,其中慢性并发症包括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肾脏疾病、感染情况、皮肤疾病、糖尿病心脏病等。而急性并发症包括乳酸性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酮症酸中毒等。患者一旦患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在肌体中血清蛋白N末端和葡萄糖可产生糖基化反应,而反应过程中有90%左右同清蛋白链中的赖氨酸189位进行结合,最终构成高分子的酮胺结构,随之产生糖化血清白蛋白,其比例高达90%左右。所以,对患者的糖化血清白蛋白进行检测可准确代表糖化血清蛋白的整体水平。因为糖化血清白蛋白在人体内的半衰期要比糖化血红蛋白短,所以在21天内进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诊断具有更佳的诊断价值。与此同时,检测患者体内的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还可以有效的诊断和判别糖代谢紊乱状态,多数医师会通过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检测结果来判断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糖尿病具体种类,从而得出制具体的治疗方案。由此可知,糖化血清白蛋白的检测可作为糖尿病临床诊断的有效方法。王蕾蕾等[4]的研究内容显示,如果有效的控制血糖便可以有效的降低糖尿病疾病的并发症。除此之外,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对糖尿病患者的视神经和视网膜均会产生一些损害,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严重情况下将致使患者出现失明情况。如果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始终处于较为的发展状态时,患者的肾脏功能也会受到重大的损伤,可能导致患者并发多种肾脏疾病。除了这些影响外,糖化血清白蛋白如果过高也会致使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而糖化血清白蛋白的水平也可以有效提示患者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或孕期高血糖,由此可见,糖化血清白蛋白具有较高的疾病鉴别价值。加之糖化血清白蛋白的检验不会受到肌酐、尿酸、血红蛋白、胆红素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同其他一些指标检测比较而言,其检验结果更可靠性,准确性也更高。由此推断,糖化血清白蛋白能够作为糖尿病临床治疗的指导指标之一。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均显著高于健康组。由此可知患得糖尿病后者三项指标会明显上升。但是上述结论仅仅是本次研究所得,研究内容仍然不够具体,就糖化血清白蛋白指标与糖尿病的因果联系仍有待于深入研究。今后笔者将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检测具有一定的检测价值,结合以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能够提示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便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所以,该指标检测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余红梅,李雪锋,孙明谨,等.糖化血清白蛋白检测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7):1893-1894.

[2]张希尧,王晶,崔璨,等.糖化血清白蛋白在2型糖尿病监测及诊断中的应用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13,30(6):384-386.

[3]付红军.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诊治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2):1176-1177.

[4]王蕾蕾,郭立新.糖化血清白蛋白检测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30(6):374-376.

标签:;  ;  ;  

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诊治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