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上海论文-姜浩峰

战时上海论文-姜浩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战时上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国民党军,汤恩伯,崇明县,太原战役

战时上海论文文献综述

姜浩峰[1](2019)在《上海战时碉堡今何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人们发现,许多当年的战场,如今已位处城市的中心。当年的碉堡,还有一些留存了下来。这些碉堡上的弹痕依旧,从另一种角度装点着今日的城市。恰如毛泽东一阕《菩萨蛮》中所写到的:"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关山如此,霓虹灯下的大都市亦然……(本文来源于《新民周刊》期刊2019年42期)

杨姣姣[2](2019)在《战时儿童保育上海分会的救助工作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时期,难童问题引起妇女界关注,1938年3月宋美玲联合国共两党及民主党派人士在武汉成立战时儿童保育总会,上海租界内以陈鹤琴为首的教育家积极响应,于138年6月成立保育上海分会,该会积极创办报童学校、筹备丐童教养院、开设报贩班、设立童工教养委员会,展开了对上海儿童及报贩工作者的救助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27期)

高明,纪小乐[3](2019)在《战时经济:中共接管时期的上海电价与时局》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解放后,燃料短缺导致电价暴涨,军管会对市政电价进行调整,并实行电费优待,还酝酿出台"电价划一"政策,以此稳定城市经济。国民党在1950年初对上海实施了最残酷的"二六"轰炸。中共对上海电业的执掌在市政危机中迅速建立起来。在解放初期的城市接管研究中,价格危机和轰炸破坏让上海电业的接管问题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这不同于以往立足于接管者视角的历史叙述。(本文来源于《城市史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李文平,蔺玉娇[4](2019)在《“孤岛”视野中的战时风云人物——抗战时期上海《孤岛》周刊人物通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孤岛》周刊是一本最早创刊并发行于上海"孤岛"的抗战文化刊物之一,其选编的文章以文艺通讯为主体,利用"孤岛"特殊的政治环境,刊载了大量能及时反映全国战局的战地通讯、人物特写、战局时评等通讯文章,这些通讯文章不仅刻画出民族抗战风云际会的历史画卷,也彰显了全民抗战的崇高的爱国情怀与不屈的民族斗志。(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19年04期)

蒋杰[5](2018)在《战争与毒品:战时上海的毒品贸易与消费》一文中研究指出1937年爆发的淞沪抗战以及日军此后长达八年的围困与占领,对上海的政治体制、经济结构、市政管理和日常生活均造成了巨大影响,这一剧变同样给这座城市的毒品贸易与消费带来了显着变化。面对巨大的毒品市场和巨额毒品利润,日本自控制上海之日起,就计划将此贸易控制在手中,以支持其在中国的战争行为。为此他们一方面通过建立以华中宏济善堂为代表的毒品贸易垄断,向上海及华东地区大量输入毒品;另一方面则废弃了国民政府自实施"两年禁烟、六年禁毒"政策以来,针对毒品贩卖、吸食行为的严厉打击措施。日本当局的上述行为极大地刺激了上海的毒品贸易与消费行为,同时大大降低了毒品犯罪的风险,使这座城市沦为抗战时期日本"毒化政策"的重灾区。(本文来源于《抗日战争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王旭东,吴艺[6](2018)在《以人为本 打造重大活动安保威武文明之师》一文中研究指出市井百态,人间万象,作为一座国际化超大型城市,上海以兼容并蓄、自由开放的姿态欢迎天下客。上海的国际性也为公安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重大活动和国际性会议已经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常规动作”。如何在各类重大活动的安保中强化战时思想政(本文来源于《人民公安报》期刊2018-12-13)

王旭东,吴艺[7](2018)在《夯实战时党建 提升重大活动安保战斗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刚刚过去的11月,在中国上海,一场盛会世界瞩目!为期6天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安全”二字,离不开在各个安保岗位上辛勤付出的一线公安民警。在公安部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上海市公安局按照“努力办成国(本文来源于《人民公安报》期刊2018-12-12)

盛梦阳(David·Sheng)[8](2018)在《夹缝中的生存》一文中研究指出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日军进入上海。战争给上海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上海市沦为人间地狱,部分战争难民前往租界避难,租界成为了一座“孤岛”。以张善琨为代表的上海影人为了生存开始尝试在“孤岛”中恢复拍摄电影,在取得了一定成绩,赚取经济利益的同时,电影本身的内容却引发了争议。尽管有着《木兰从军》为代表的抗日影片,影人们却始终面临着后方的不理解,承担着成为“汉奸”的风险。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进一步掌控上海,上海影人不得已和日方代表川喜多长政进行合作。作为一个对于中国有着深厚情感的日本人,川喜多长政尽己所能,凭借着上海电影本身的深厚积累,给上海电影人营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当战争胜利之后,重庆国民政府对于上海的“接收”却将影人们劫掠一空,影人们的命运跌入低谷。上海影人们始终面临着来自战争双方的政治压力,出于种种原因留在上海的影人们在两面碾压墙之中试图求生,他们能够日本侵略者的压迫下保存上海电影工业,发展上海电影,却最终还是在重庆国民政府的漠视与掠夺下,将原本就模糊的抗日行为彻底抹去,成为了胜利的牺牲品。(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吴艺[9](2017)在《上海启动战时奖惩激励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吴艺报道:7月31日,上海市公安局召开党委会议决定,即日起启动“迎接十九大、忠诚保平安”战时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安保任务。上海市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局局长龚道安出席会(本文来源于《人民公安报》期刊2017-08-02)

李玉铭[10](2016)在《饶家驹战时难民救助的上海模式与日内瓦第四公约》一文中研究指出1937年11月至1940年6月,饶家驹在上海南市创立的南市难民区,收容、安置并保护了上海孤岛时期近叁十万的中国难民,将二战前国际社会战时平民救助的理念变为现实。该安全区的设立,不掺杂任何政治和宗教目的,而以人道主义援助为唯一旨归,因此被称为"上海模式",并被国际社会誉为战时难民救助的光辉典范,为1949年日内瓦第四公约即《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借鉴,最终将其以国际法的形式确立下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问题》期刊2016年02期)

战时上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抗战时期,难童问题引起妇女界关注,1938年3月宋美玲联合国共两党及民主党派人士在武汉成立战时儿童保育总会,上海租界内以陈鹤琴为首的教育家积极响应,于138年6月成立保育上海分会,该会积极创办报童学校、筹备丐童教养院、开设报贩班、设立童工教养委员会,展开了对上海儿童及报贩工作者的救助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战时上海论文参考文献

[1].姜浩峰.上海战时碉堡今何在?[J].新民周刊.2019

[2].杨姣姣.战时儿童保育上海分会的救助工作初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3].高明,纪小乐.战时经济:中共接管时期的上海电价与时局[J].城市史研究.2019

[4].李文平,蔺玉娇.“孤岛”视野中的战时风云人物——抗战时期上海《孤岛》周刊人物通讯研究[J].当代文坛.2019

[5].蒋杰.战争与毒品:战时上海的毒品贸易与消费[J].抗日战争研究.2018

[6].王旭东,吴艺.以人为本打造重大活动安保威武文明之师[N].人民公安报.2018

[7].王旭东,吴艺.夯实战时党建提升重大活动安保战斗力[N].人民公安报.2018

[8].盛梦阳(David·Sheng).夹缝中的生存[D].华中师范大学.2018

[9].吴艺.上海启动战时奖惩激励机制[N].人民公安报.2017

[10].李玉铭.饶家驹战时难民救助的上海模式与日内瓦第四公约[J].历史教学问题.2016

标签:;  ;  ;  ;  

战时上海论文-姜浩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