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探测论文-黄浩,丰志伟,葛建全,杨涛,许强强

弹道探测论文-黄浩,丰志伟,葛建全,杨涛,许强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弹道探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雷达散射截面,低可探测,滑翔弹道优化,自适应伪谱法

弹道探测论文文献综述

黄浩,丰志伟,葛建全,杨涛,许强强[1](2019)在《高超声速飞行器低可探测性滑翔弹道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提高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突防性能,提出高超声速飞行器低可探测性滑翔弹道优化方法。考虑飞行器180°×360°方向的雷达散射截面,针对原数据尖峰多、收敛难的难题,运用高斯滤波法对其进行预处理,既不改变原数据趋势又加以平滑,提高优化问题收敛性能。为使计算所用雷达散射截面数据具备较强的保真性,采用叁次样条插值方法调用离散数据计算实时雷达散射截面。完成了高超声速飞行器低可探测性滑翔弹道优化问题的建模,以探测概率为目标函数,运用hp自适应Radau伪谱法优化求解,采用逐步计算策略进一步提高优化效率和收敛性能。与传统最短飞行时间弹道对比表明,该方法有效降低了飞行器被雷达发现的概率。(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蔡强,王小平,卢宏才,刘博,周问[2](2019)在《一种用于弹道导弹助推段的多机协同探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远程弹道导弹助推段协同探测问题,在双机协同探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试探机动轨迹优化与叁轴分离IMM-EKF (TASIMM-EKF)滤波算法相融合的多机协同探测方法。首先,考虑到探测无人机自身位置对于目标定位精度的影响,提出了采用试探机动轨迹优化策略对各探测无人机进行轨迹优化。同时,提出了一种叁轴分离IMM-EKF滤波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状态估计精度,缩短估计时间,对机动目标状态估计表现出良好的性能。(本文来源于《飞行力学》期刊2019年06期)

袁航,王晓蕊,张凯莉,任冬,李珂[3](2019)在《复杂环境下弹道中段目标探测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低轨预警卫星对中段弹道导弹的探测机理,综合考虑了复杂探测环境中各辐射源(太阳、地表、大气、云层)对弹道中段目标的辐射作用,计算了叁个波段各辐射源在目标表面产生的辐照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弹头目标自身辐射及反射辐射模型。基于弹道中段目标红外辐射计算结果,结合预警卫星成像系统的衍射效应,推导了成像综合信噪比、探测作用距离修正模型,从这两个方面分析了深空背景下低轨预警卫星对弹道中段目标的探测能力。结果表明:复杂探测环境中各辐射源对目标成像综合信噪比的影响不可忽略,约为目标自身辐射综合信噪比的1.2倍;低轨卫星光学系统的衍射效应对中段目标探测能力影响严重,8~9.4、9.4~10、10~14μm波段下衍射效应修正前后综合信噪比差值占未修正综合信噪比的比率分别为41.9%、36.7%、10.4%;探测距离随观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迎头探测时,探测距离最大。(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牛立强,谢拥军,张春刚,武东伟[4](2019)在《对抗环境下宙斯盾系统探测弹道导弹的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了对抗环境下宙斯盾系统探测弹道导弹的仿真技术。仿真系统建立了宙斯盾系统中SPY-1相控阵雷达、SPG-62照射雷达及SM-2导弹半主动导引雷达的电波传播、射频信道和信号处理模型,给出弹道导弹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的快速计算方法,考虑宙斯盾平台和弹道导弹的运动模型以及阻塞式干扰等对抗情况,仿真宙斯盾系统探测并使用SM-2导弹截击弹道导弹的过程。仿真系统可以应用于弹道导弹利用速度、弹道设计和电子对抗等措施突防宙斯盾系统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张凯莉[5](2018)在《红外预警卫星对弹道中段目标探测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预警卫星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弹道中段是导弹全程运动历时最长的阶段。红外预警卫星对弹道中段目标的探测能力研究,不仅给弹道导弹的防御提供有用信息,还可以为预警卫星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通过对弹道中段目标红外辐射特性的分析计算,研究了低轨预警卫星对弹道中段目标的探测能力。文中完成的主要工作有:(1)研究了影响其探测能力的弹道中段目标红外辐射特性。首先,通过分析目标、背景的辐射特性以及大气对辐射传输的影响,确定低轨预警卫星对弹道中段目标的探测波段。其次,重点计算分析了弹道中段目标的自身辐射和反射辐射特性。通过建立探测环境中各辐射源(太阳、地表、大气、云层)对弹道中段目标辐射作用模型,计算了各辐射源在目标表面产生的辐照度;建立弹头目标反射辐射模型,根据各辐射源在目标表面产生的辐照度,计算了目标反射辐射强度;建立弹头目标和气球诱饵的自身辐射模型,计算了目标自身辐射强度。最后,根据目标红外辐射计算结果,利用叁维渲染引擎OSG仿真了深空背景下弹道中段目标的辐射场。(2)根据弹道中段目标红外辐射计算结果,从成像综合信噪比、探测作用距离、探测概率叁方面研究分析了低轨预警卫星对弹道中段目标的探测能力。首先,基于低轨预警卫星成像系统的衍射效应,引入累积分布函数CDF,修正了综合信噪比计算模型,比较了修正前后成像综合信噪比的差别。然后,根据目标辐射特性计算结果,结合预警卫星成像系统的衍射效应,修正了传统探测作用距离模型,分析了低轨预警卫星探测作用距离随探测角度的变化。其次,通过分析不同探测情况下阈值噪声电压,根据探测概率模型,计算了不同虚警率下低轨预警卫星对弹道中段目标的探测概率。最后,利用课题组搭建的基于数字地球的突防仿真试验环境模拟系统,仿真分析了低轨预警卫星对弹道中段目标的探测成像。(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江峰,盛文,刘辉,蒋伟,丛海霞[6](2018)在《临近空间红外系统对弹道导弹探测距离的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估算临近空间红外系统对助推段弹道导弹的探测距离,详细分析了弹道导弹及背景的红外辐射特性;针对基于表现对比度作用距离算法在适用性和计算精度方面的不足,引入以波数η为参量的辐射通量公式对其进行改进;通过仿真计算该系统在4.25μm~4.55μm波段对弹道导弹蒙皮、尾焰、尾喷口的探测距离,结果表明临近空间红外系统对助推段弹道导弹的探测距离可达5 000 km~38 000 km,该结论可为临近空间红外系统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8年01期)

徐元[7](2018)在《拦截弹道导弹探测制导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现代作战武器越来越先进,其破坏力越来越强,战争环境日益复杂。为了提高突防能力,弹道导弹会采用释放电子干扰的方式来迷惑、干扰敌方的雷达。本文以复杂电子干扰环境下的末制导过程为研究对象,围绕DRFM(数字射频存储器)电子干扰信号的检测与识别、目标跟踪以及制导律设计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对目标拦截问题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建立了相关的坐标系,并给出了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针对拦截器的质点运动进行数学描述,同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目标跟踪模型,并对目标跟踪的观测模型进行了研究;最后建立了拦截器与导弹之间的相对运动模型。介绍了几种常见的DRFM电子干扰的产生过程,并给出了各类干扰信号的数学模型,并简述了DRFM电子干扰对雷达探测功能带来的影响。通过对由DRFM干扰机产生的干扰信号的时频域分析,发现由干扰机相位量化特性导致产生的干扰信号存在谐波分量,这就导致干扰信号与目标信号在时频域上的能量分布集中程度上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这里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的方法,其核心思路就是从干扰信号中分离出谐波分量。信号的Wigner-Ville分布(Wigner-Ville distribution,WVD)变换有很好的分辨力,为了减少交叉项,在平滑伪WVD(smoothed pesudo WVD,SPWVD)变换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熵特征值的干扰检测算法;利用动态目标检测(MTD)以及脉冲压缩技术分别对目标以及干扰信号进行相参积累,通过对处理之后的信号进行加窗处理,分离出各个单一信号,然后经过逆MTD以及逆脉冲压缩处理还原得到其时域信号,最后根据统计相位次数方差的差异来鉴别目标与干扰信号。研究了机动目标的跟踪算法。介绍了经典的Kalman滤波以及扩展Kalman滤波算法,考虑到这些算法的缺点,在此基础上对交互式多模型(IMM)滤波进行研究,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最后针对IMM滤波算法存在的缺点,进一步做了改进,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改进的IMM滤波算法具有较好的滤波跟踪性能以及良好的实时性。根据目标信号的鉴别概率提出了虚拟拦截目标点的选取方法,介绍了常用的比例导引制导律,但对机动目标的拦截效果并不好,因此对视线角角速率收敛性好的自适应滑模制导律进行研究,在抑制抖振方面,研究了基于超级螺旋算法的二阶滑模制导律,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不仅有很好的拦截精度而且还有效的抑制抖振。(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8-01-01)

胡联贵,冉秀忠,李娜[8](2017)在《基于地磁/加速度计的低成本弹道探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地磁/加速度计的低成本弹道探测技术。该技术采用地磁传感器在弹丸旋转过程中切割磁力线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计算出弹丸在炮口处的角速度,通过角速度与速度的对应关系得到初速,为加速度计的速度、位置信息解算提供初始值。该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空中初始对准方法,为加速度计等惯性器件在身管武器的应用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张伟[9](2017)在《低速飞行器弹道末段激光半主动目标方位探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应对新型现代战场的需求,针对常规单兵火箭弹这类无控低速飞行器经过增程发射后落点散布大的问题,将原有的无控低速飞行器进行低成本制导化改造。其方式是把导弹中的弹道修正技术经过改造应用到单兵火箭弹等低速飞行器中,通过在飞行弹道上的一次或两次修正,减少无控低速飞行器的落点偏差,提高战场效费比。但是考虑到低速飞行器发射时需承受一定发射过载的特点,并考虑到低速飞行器口径较小,以及末段弹道不稳定的特性,因此不能直接照搬较成熟的导弹制导技术。另外,激光半主动目标方位探测技术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目标定位精度高、成本低、速度快等优点,是解决无控低速飞行器制导化改造的成本与制导精度之间矛盾的一种可行途径。所以,研究低速飞行器用的激光半主动目标方位探测技术,对于加快常规低速飞行器低成本制导化的改造进程和新型制导低速飞行器的研制进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低速飞行器为对象,分析了低速飞行器激光半主动目标方位探测的工作过程;基于近地面环境的激光传输路径因素,研究了飞行器上激光探测系统捕获激光信号的能力;针对环境背景噪声和电路噪声,研究了四象限探测器的数字式测量精度;通过对低速飞行器弹道诸元的计算,研究了末段弹道特性对激光半主动目标方位探测系统的影响。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确定了低速飞行器上的激光半主动目标探测系统为捷联式结构以及光学系统应采用折射式光学系统的总体结构。建立了四象限探测器目标方位偏差角的测量模型,并对测量算法误差进行了补偿。根据低速飞行器被动段六自由度弹道模型,研究了飞行器在末段弹道上的空间状态。建立了低速飞行器上激光半主动目标探测系统捕获的激光信号功率模型。利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概念,推导了激光半主动体制目标反射截面公式,计算并分析了目标表面为斜面时,在末段弹道不同目标斜面倾角条件的激光半主动体制目标反射截面。基于Mie散射理论,研究了战场气溶胶粒子群对激光半主动信号传输效率产生的影响。基于Gamma-Gamma大气湍流光强闪烁理论,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低速飞行器上激光半主动探测系统接收激光信号的归一化功率概率密度函数。建立了激光半主动目标探测系统捕获的倒置抛物线型激光回波信号模型和泊松分布型环境背景噪声模型,基于泊松过程的光子捕获模式,推导了四象限探测器单象限捕获的激光脉冲峰值功率的克拉美罗下限计算公式。根据四象限探测器捕获的激光回波脉冲信号,建立了激光脉冲信号经过四象限探测器和跨阻放大器形成的理想电压信号模型,并基于高斯分布的电路白噪声模型,针对不同理想电压信号的波形、半峰宽度和系统总信噪比,利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基于四象限探测器归一化和差算法数字式测量目标位置偏差角和目标方向偏差角的统计分布规律。建立了捷联式激光半主动目标探测系统的目标捕获域模型,研究了捷联式激光目标方位探测系统的最小视场角和最佳起始探测点。建立了理想的捷联式激光接收离焦光学系统模型,设计了大视场、短焦距的离焦折射式光学系统,并通过光学仿真,提出了光学系统误差的补偿方法。反向计算了捷联式激光半主动目标探测系统在末段全弹道测量的目标位置偏差角和目标方向偏差角,并提出了利用Savitzky-Golay 一阶平滑滤波算法提取准确的目标方位偏差信息的方法。针对低速飞行器弹道修正能力的局限性,通过分析在末段弹道上激光探测系统测量的目标方位偏差角的变化特性,设计了低速飞行器弹道修正的启控时机和方向。针对在末段弹道初、中期阶段,激光探测系统中的四象限探测器随飞行器绕纵轴旋转以及光斑中心远离四象限探测器光敏面中心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对下一探测时刻光斑中心预测的对单象限电路通道单独自适应增益的方法。根据系统要求,设计了捷联式激光半主动目标方位探测电路系统总体方案以及激光脉冲探测电路系统和脉冲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等子电路系统。通过加工光学系统和电路系统,以平面靶板为目标,搭建了目标方位偏差角测试平台,完成激光回波探测实验、目标方位偏差角测量与统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模拟式测量目标位置偏差角的精度优于0.2°。(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7-03-10)

宋叶志,黄勇,胡小工,王琰,茅永兴[10](2016)在《月球探测软着陆与采样返回段弹道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月球探测中软着陆与采样返回段弹道计算问题,提出用数值逼近弹道确定方法。通过B样条对探测器状态进行建模,进而综合全弧段数据进行统计定轨的方法。由于样条法良好的数值逼近性能,使得该方法对探测器弹道异常复杂情况下的状态确定较为有效。对嫦娥叁号探测器动力软着陆弧段进行了仿真与实测数据处理。分析了采样返回段的基本动力学与控制特征,为后续的嫦娥五号探测器的软着陆及其采样返回提供初步的可行弹道计算方法。在嫦娥叁号探测器动力落月段实测数据处理中,通过评估,该段弹道确定精度优于100 m,其弹道末点与NASA的月球勘测轨道器(LRO)给出的结果差异优于50 m,证实了文章提出的软着陆弹道确定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宇航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弹道探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远程弹道导弹助推段协同探测问题,在双机协同探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试探机动轨迹优化与叁轴分离IMM-EKF (TASIMM-EKF)滤波算法相融合的多机协同探测方法。首先,考虑到探测无人机自身位置对于目标定位精度的影响,提出了采用试探机动轨迹优化策略对各探测无人机进行轨迹优化。同时,提出了一种叁轴分离IMM-EKF滤波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状态估计精度,缩短估计时间,对机动目标状态估计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弹道探测论文参考文献

[1].黄浩,丰志伟,葛建全,杨涛,许强强.高超声速飞行器低可探测性滑翔弹道优化方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9

[2].蔡强,王小平,卢宏才,刘博,周问.一种用于弹道导弹助推段的多机协同探测方法[J].飞行力学.2019

[3].袁航,王晓蕊,张凯莉,任冬,李珂.复杂环境下弹道中段目标探测能力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

[4].牛立强,谢拥军,张春刚,武东伟.对抗环境下宙斯盾系统探测弹道导弹的仿真[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9

[5].张凯莉.红外预警卫星对弹道中段目标探测能力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6].江峰,盛文,刘辉,蒋伟,丛海霞.临近空间红外系统对弹道导弹探测距离的估算[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8

[7].徐元.拦截弹道导弹探测制导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8].胡联贵,冉秀忠,李娜.基于地磁/加速度计的低成本弹道探测技术[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7

[9].张伟.低速飞行器弹道末段激光半主动目标方位探测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10].宋叶志,黄勇,胡小工,王琰,茅永兴.月球探测软着陆与采样返回段弹道确定[J].宇航学报.2016

标签:;  ;  ;  ;  

弹道探测论文-黄浩,丰志伟,葛建全,杨涛,许强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