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期检测论文-罗清文,陈万紫

间期检测论文-罗清文,陈万紫

导读:本文包含了间期检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

间期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罗清文,陈万紫[1](2019)在《274例多发性骨髓瘤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74例初诊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NC)的组合FISH技术检测结果,使用的FISH技术探针包括RB1、P53、D13S319、IgH及1q21。结果经FISH技术检测,274例MM患者中有149例存在遗传学异常,检出率为54.38%。在MM患者中最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是1q21扩增和IgH重排,其次是D13S319及RB1缺失,P53缺失最少见,其检出率依次为32.48%、30.66%、28.46%、29.20%和13.50%。1q21扩增、D13S319缺失、IgH重排与RB1缺失这4组遗传学异常两两之间呈正相关(P<0.05),而P53缺失与4种遗传学异常不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 FISH技术是检测MM患者细胞遗传学异常的一种重要方法,敏感且快速,对于MM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07期)

金正云,黄忆[2](2019)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QT间期缩短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动态心电图QT间期缩短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8年4月嘉兴市秀洲区新塍医院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校正QT间期是否缩短分成QT间期缩短组与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负荷,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晕厥或猝死的发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共纳入48例,其中QT间期缩短组21例,正常组27例。室性期前收缩负荷[(6.5±1.5)%]、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晕厥与室性心律失常的比例(38.1%、23.8%、61.9%)缩短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3.8±1.0)%、11.1%、3.7%、21.6%],LVEF为(31.8±1.3)%,低于对照组的(35.1±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QT间期缩短的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较高。(本文来源于《心电与循环》期刊2019年02期)

赵振坤,倪莎,张震,吕庆杰[3](2019)在《恶性实体瘤治疗间期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初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s)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07—2017-06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病理科做循环肿瘤细胞检查的患者(共94例),时间点包括治疗前、治疗间及治疗后。在入院期间抽取肘中静脉血5 mL,用免疫磁珠阴性富集联合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imFISH)进行检测,计算CTCs的阳性率,分析与实体瘤临床特征如肿瘤大小、淋巴及远处转移情况、治疗方法、血清肿瘤标记物等之间的关系。结果在94例做过CTCs检查的患者中,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共有89例,恶性实体瘤中CTCs检测的阳性率为78.7%(72/89);有远处转移患者CTCs阳性率(89.7%)高于无远处转移患者的阳性率(70%),CTCs阳性率与恶性肿瘤有无远处转移之间差异显着(P<0.05),而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治疗情况等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CTCs与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表达水平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与CEA、CA199、CA153、CA724表达水平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CTCs的检出率较高,与肿瘤远处转移特征相关,与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表达水平相关;通过检测CTCs可以预测复发转移风险并指导个体化治疗。(本文来源于《诊断病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张浩,陈全思[4](2018)在《试验检测平台处于新老交替中间期补齐关键短板成为当务之急》一文中研究指出产业技术试验检测平台主要开展质量可靠性试验验证、标准验证、计量检测、认证认可、综合分析等基础关键技术研究,为企业产品鉴定、工程竣工、项目结题等所必须。调研发现,一些地区的部分试验检测平台处于较低层次,服务能力、技术和信用不足,不能满足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日(本文来源于《中国计算机报》期刊2018-11-19)

陈笑天,谢振忠,李杨[5](2018)在《试验检测平台处于新老交替中间期 补齐关键短板成为当务之急》一文中研究指出产业技术试验检测平台主要开展质量可靠性试验验证、标准验证、计量检测、认证认可、综合分析等基础关键技术研究,为企业产品鉴定、工程竣工、项目结题等所必须。调研发现,一些地区的部分试验检测平台处于较低层次,服务能力、技术和信用不足,不能满足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日(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报》期刊2018-11-02)

刘萍,刘慧华,杜瑞[6](2018)在《动态心电图在检测长RR间期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检测长RR间期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检测RR间期结果划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RR间期<2 s,观察组RR间期≥2 s,比较两组患者中年龄超过60岁的人数比例和男性比例,同时分析引起长RR间期心率失常类型。结果:观察组年龄超过60岁的人数比例为64.91%、男性比例为68.42%,均高于对照组的31.25%、39.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起长RR间期心律失常类型主要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窦性停搏和异位P波未下传心室。结论:在长RR间期检测中,动态心电图操作简便且检测准确率较高,能够及时判断患者心律失常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8年19期)

李霞,靳永萍[7](2018)在《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骨髓和外周血细胞的bcr-abl融合基因的临床价值,并和常规染色体分析方法相比较。[方法]应用FISH技术和常规染色体分析技术对CML患者及正常对照组骨髓和外周血细胞bcr-abl融合基因进行分析。[结果]FISH检测对照组骨髓和外周血细胞阳性率为0.8%~3.7%,其临床分界值为2.67%,CML慢性期患者骨髓和外周血细胞bcr-abl阳性率分别为(59.9±24.6)%和(66.4±21.9)%,加速期分别为(76.2±17.9)%和(84.8±13.2)%,急变期分别为(78.3±20.1)%和(79.5±19.9)%,两者和CML慢性期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发现,外周血细胞和骨髓细胞融合基因bcr-abl阳性率呈现典型的线性关系,同时发现在临床症状缓解的患者中,经骨髓移植的CML患者较药物治疗患者有较高的分子生物学缓解率(P <0.05)。[结论]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较常规染色体分析技术(CC)可特异性的检测CML患者治疗前后微残留状态,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靠性、灵敏性。(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陈志博,李健,李智,彭韵陶,高兴姣[8](2018)在《基于RR间期和多特征值的房颤自动检测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房颤(AF)是一种常见的心率失常疾病,基于心电图(ECG)的房颤检测对临床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ECG信号的非线性和复杂性,人工检测ECG信号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且极易出现错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RR间期的特征提取方法,以稳健变异系数(RCV)描述RR间期的离散程度,以偏态参数(SKP)描述RR间期的分布形状,以Lempel-Ziv复杂度(LZC)描述RR间期的复杂度。最后将RCV、SKP、LZC特征值组成特征向量输入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模型,实现房颤的自动分类检测。为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以MIT-BIH房颤数据库数据进行验证,最终分类结果显示,灵敏度为95.81%、特异度为96.48%、准确率可达到96.09%,同时在MIT-BIH窦性心律数据库中实现了95.16%的特异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房颤分类方法。(本文来源于《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陆宏伟,钟高艳,龙芋帆,刘章财[9](2018)在《全数据库评估概率密度函数法利用R-R间期检测房颤精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整个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评估概率密度函数法利用R-R间期检测房颤的精度。研究发现正常窦性心律含较多早搏时[(早搏次数/总心搏次数)>9.3%],识别房颤的精度下降到约70%;左束支传导阻滞含较多早搏时,识别房颤的精度下降到约80%;而房颤心电中频繁早搏对辨别房颤精度影响很小,仍达91%。可见该算法适用于区分关联性强的序列与关联性弱的序列。正常窦性心律和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律相邻R-R间期关联性强,频繁早搏使其相邻R-R间期关联性减弱,从而降低识别房颤的精度;而房颤相邻R-R间期无关联性,频繁早搏对检测精度无影响。尽管数据库中有种类繁多的心律失常,且伴有频繁的早搏,算法全数据库共约110 000次心跳辨别房颤精度达82%~86%。(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刘力,曾建平,赵文姣,孙智山[10](2016)在《应用无创精准心电图对397例健康人体检测P-R段各小波的间期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一种新型心电图仪用无创体表方法—精准心电图测量心电图P-R段对应出现的各小波间期值。方法对397例健康人群体检,作精准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同步记录进行对比,并测量各小波间期。结果P-A间期(31.42±10.69)ms;A-H间期(99.62±19.49)ms;H-V间期(54.52±5.24)ms,其3个间期基本与有创心内电生理检测正常人数据(P-A间期25~35ms,A-H间期60~110ms,H-V间期35~55ms)相符。结论精准心电图能记录人类心脏传导系统自然信号,显示出P-A、A-H、H-V间期。(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间期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动态心电图QT间期缩短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8年4月嘉兴市秀洲区新塍医院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校正QT间期是否缩短分成QT间期缩短组与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负荷,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晕厥或猝死的发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共纳入48例,其中QT间期缩短组21例,正常组27例。室性期前收缩负荷[(6.5±1.5)%]、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晕厥与室性心律失常的比例(38.1%、23.8%、61.9%)缩短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3.8±1.0)%、11.1%、3.7%、21.6%],LVEF为(31.8±1.3)%,低于对照组的(35.1±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QT间期缩短的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较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间期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1].罗清文,陈万紫.274例多发性骨髓瘤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2].金正云,黄忆.24h动态心电图检测QT间期缩短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研究[J].心电与循环.2019

[3].赵振坤,倪莎,张震,吕庆杰.恶性实体瘤治疗间期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初步探讨[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9

[4].张浩,陈全思.试验检测平台处于新老交替中间期补齐关键短板成为当务之急[N].中国计算机报.2018

[5].陈笑天,谢振忠,李杨.试验检测平台处于新老交替中间期补齐关键短板成为当务之急[N].中国电子报.2018

[6].刘萍,刘慧华,杜瑞.动态心电图在检测长RR间期中的应用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

[7].李霞,靳永萍.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8].陈志博,李健,李智,彭韵陶,高兴姣.基于RR间期和多特征值的房颤自动检测分类[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8

[9].陆宏伟,钟高艳,龙芋帆,刘章财.全数据库评估概率密度函数法利用R-R间期检测房颤精度[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8

[10].刘力,曾建平,赵文姣,孙智山.应用无创精准心电图对397例健康人体检测P-R段各小波的间期值[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6

标签:;  ;  ;  

间期检测论文-罗清文,陈万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