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配合材料论文-赵丹丹,蔡庄红,张云飞

功能配合材料论文-赵丹丹,蔡庄红,张云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功能配合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咪唑-羧酸基配合物,结构,性能

功能配合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赵丹丹,蔡庄红,张云飞[1](2019)在《咪唑-羧酸双功能配合物在材料领域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咪唑-羧酸基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能一直都是材料科学领域研究重点课题之一,主要是由于这类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生物活性、荧光、磁性、气体吸附分离等性能,兼具有机无机化合物的优点。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咪唑-羧酸基配合物的构筑及性能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通讯》期刊2019年07期)

卢维森[2](2019)在《可见光激发的Ir(Ⅲ)配合物光电功能材料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PEC)生物分析是基于在光照下识别元件和目标分子之间的识别作用而产生相应电信号的改变来进行检测,在临床诊断、环境分析、生物医学、食品分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生物传感领域备受瞩目,检测目标物涉及DNA/RNA分析、免疫分析、蛋白质以及细胞相关分析等。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方法PEC生物分析表现出巨大潜力,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用于生化分析的有效光电材料种类还太少,灵敏度和稳定性还明显不足。鉴于此,本文基于Ir(Ⅲ)配合物光物理、电化学性能可调控范围宽的优点,通过设计具有强光捕获能力的配体合成了叁种在可见光区域具有高摩尔吸光度的Ir(Ⅲ)配合物光电活性材料,同时基于核酸适体与凝血酶的特异性识别作用以及纳米材料、DNA信号放大技术,将其用于复杂生物体系中凝血酶、microRNA(miRNA)的高灵敏、高特异性检测。主要内容如下:1.香豆素-6敏化的标记型金属铱(Ⅲ)配合物在凝血酶检测中的应用以香豆素-6(C6)作为环金属化配体,以2,2'-联吡啶-4,4'-二甲酸(dcbpy)为辅助配体,合成了铱配合物光电材料[(C6)_2Ir(dcbpy)]~+PF_6~-,对其紫外-可见吸收谱、电化学和光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推测了可能的光电流产生机理。结果表明,引入环金属化配体C6显着提高了配合物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吸收:在480 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40000 M~(-1)·cm~(-1);在可见光照射下,在O_2作为电子受体的情况下,配合物[(C6)_2Ir(dcbpy)]~+PF_6~-产生高达245 nA/cm~2的阴极光电流。基于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及配位基团(-COOH),制备了以[(C6)_2Ir(dcbpy)]~+PF_6~-作为信号输出的AuNPs纳米探针,并基于Exo III辅助的循环放大作用构建了PEC生物传感器用于凝血酶的检测,线性范围为20 fM-10 pM,检测限低至9.6 fM,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并且实现了实际样品中凝血酶的高灵敏检测。2.香豆素-6敏化的嵌插型金属铱配合物在miRNA检测中的应用以C6作为环金属化配体,以二吡啶并[3,2-a:2',3'-c]吩嗪(dppz)作为辅助配体,设计合成了铱配合物光电材料[(C6)_2Ir(dppz)]~+PF_6~-,对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化学和光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可能的光电机理进行了推测。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优异的光捕获性能,在485 nm处摩尔吸光系数高达9.8×10~4M~(-1)·cm~(-1),在可见光区域显示出灵敏且可再现的光电流响应:以O_2作为电子受体时,可观察到高达260 nA/cm~2的阴极光电流。通过DNA荧光发射滴定实验表明该配合物对ds-DNA具有强的嵌插能力。基于该铱配合物优异的PEC性能,并基于杂交链式反应放大策略构建了PEC生物传感器用于miRNA-122b的检测,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1 fM-10~3 fM和较低的检测限0.23 fM,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稳定性和良好的重复性。同时,对人乳腺癌细胞(具有高miRNA-122b表达的MCF-7)和人肝癌细胞(具有低miRNA-122b的HEPG-2)裂解液中的miRNA-122b进行了检测,该生物传感器对不同细胞中的miRNA-122b有良好的光电响应,这表明该PEC平台在复杂生物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3.香豆素敏化的金属铱(Ⅲ)配合物在凝血酶检测中的应用将香豆素共价键合到邻菲罗啉上形成具有光捕获作用的辅助配体(C-Phen),以传统的苯基吡啶(hpba)作为主配体,合成了阳离子型铱配合物[(C-Phen)Ir(hpba)_2]~+PF_6~-,对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化学和光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捕获配体C-Phen提高了铱配合物电荷转移效率和光电流强度:在460 nm处具有强烈的吸收峰,摩尔吸光度ε=45000 M~(-1)·cm~(-1),大约是Ru(bpy)_3~(2+)(ε=22000 M~(-1)·cm~(-1))的2.5倍。基于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制备了以[(C-Phen)Ir(hpba)_2]~+PF_6~-作为信号输出的AuNPs纳米探针,并基于邻近效应和催化发夹自组装放大策略构建了PEC传感器实现了对凝血酶的灵敏检测,线性范围为10~-1010 M-10~-1212 M,检测限为0.69 pM,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6)

胡皓,李颖[3](2018)在《POSS功能化镧系稀土配合物杂化材料的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叁羟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OH)为基质,叁乙氧基硅基丙基异氰酸酯(TEPIC)为偶联剂,通过化学键合的方法将POSS与β-二酮类有机配体乙酰丙酮相结合,再以配位的形式引入稀土铽离子,制备了一种新型POSS功能化的稀土有机-无机杂化材料Tb(POSSACAC)_3。利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确定了Tb(POSS-ACAC)_3的结构,并通过与稀土小分子配合物Tb(ACAC)_3的热重分析对比发现,POSS基团的引入能够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进一步对材料的荧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b(POSS-ACAC)_3的发光纯度和荧光强度较纯配合物都有明显提高,同时解决了荧光淬灭问题。(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8年02期)

彭艳芬,刘天宝[4](2017)在《水热法制备镉功能配合物材料研究型综合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一个研究型综合实验,以1,2-二(4H-1,2,4-叁唑)乙烷和1,2,3-联苯叁甲酸为配体,与Cd(NO3)2通过水热反应法合成一个具有荧光性质的配合物材料。该实验项目集有机合成实验、无机合成实验和仪器分析实验于一体,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可作为基础化学研究型综合实验或开放性实验开设。(本文来源于《蚌埠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李世斌[5](2017)在《铱(Ⅲ)、铂(Ⅱ)配合物磷光功能材料激发态及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磷光过渡金属配合物(PTMCs)具有优异的光物理性质和丰富的电子结构,已经成为信息显示、数据存储、生物传感以及成像等众多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有机发光材料领域,过渡金属原子铱、铂等和有机配体配位形成的配合物时通常具有一些优异的光电性质。铱、铂等过渡金属原子的引入,使得叁重态激子辐射衰减得到了更好的利用,实现了高效磷光发射,引起了众多学者浓厚的研究兴趣。常见的四配位铂(II)配合物中的铂原子呈d8电子组态构型,因此铂(II)与配位原子配位形成的是四配位的平面四边形配合物。相对于环金属铂(II)配合物,d6电子结构的环金属铱(III)配合物是八面体构型,具有相对较短的叁线态寿命和优异的发光性能等特点,成为电致发光领域研究最广泛一类磷光材料。近年来,长寿命PTMCs在时间分辨化学/生物检测和成像中也受到广泛的关注。由于PTMCs激发态形式的多样性,受外界环境和化学结构的影响较大,因此对激发态性质的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本论文正是以这些基本问题为出发点,利用量子化学方法深入分析过渡金属配合物基态和激发态的几何和电子结构,从理论上解释配合物的发光性质,从而在本质上揭示配合物结构-性能的关系。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次氯酸根是生物体中重要的活性氧组分之一,在免疫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过量的次氯酸根将会引发关节炎、神经元病变、肺部损伤等一系列疾病,因此,实现其在活体细胞中的原位检测具有重大意义。本章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十八碳链和肟基的铱(III)配合物,其中十八碳链使其具有细胞膜靶向功能,肟基可以作为次氯酸根响应基团,从而构建了一种靶向细胞膜的开启式次氯酸探针。加入次氯酸根前,该铱(III)配合物的发光弱,而当与次氯酸根反应后,肟基被次氯酸根氧化生成羧基,猝灭作用消失,发出磷光,表现出对次氯酸根的特异性检测。但是,对于检测前后配合物的激发态性质变化及由此导致的光物理性质变化很难在实验中得到直接的解释。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原理,我们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研究了配合物在与次氯酸反应前后(肟基到羧基)的激发态性质,考察配合物旋轨耦合(SOC)作用以及与辐射速率和非辐射速率相关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理论计算可以对配合物的磷光发射效率进行合理解释以及预测,并对该类配合物探针的检测机理深入认识提供了理论依据。(2)乏氧已被证实与多种疾病有关,如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因此,准确测定生物体系中的氧含量对疾病诊断和治疗评估具有重要意义。PTMCs具有独特的叁重激发态性质,使其在化学/生物检测和成像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这主要由于其具有高的发光效率、长发光寿命、良好的光稳定性和大的斯托克斯位移等优点。长寿命叁重激发态发光铱(III)配合物能够有效的将能量转移到叁线态氧,导致发光猝灭和单线态氧的产生,利用发光铱(III)配合物的这个特性来制备对氧气敏感的探针,即乏氧检测探针。实验中发现N^N配体中含有1,2,3-叁氟苯、咔唑单元的四个铱(III)配合物(Ir-1~Ir-4),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叁重态激发态性质,导致Ir-1和Ir-2相比于Ir-3和Ir-4具有更长的磷光发射寿命和更高的量子效率,可归因于不同的配体结构。为了进一步研究配合物激发态性质与配体结构,以及配合物结构与氧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我们对配合物进行了DFT理论计算。结合实验与理论计算结果,我们发现,配合物的配体结构不同,激发态跃迁形式不同。与以3MLCT跃迁为主的叁重激发态相比,以3ILCT跃迁为主的叁重激发态表现出更长的激发态寿命,表现出更好的乏氧检测性能。(3)PTMCs在聚集态下通常发光很弱甚至不发光,即聚集导致磷光猝灭(ACPQ),但是对于一些特殊化学结构的PTMCs在聚集状态下不仅没有发光猝灭,反而发光增强,即聚集诱导磷光发射(AIPE)。为了深入认识ACPQ与AIPE产生的原因及其与配合物结构的关系,我们对一系列具有AIPE特性的铂(II)配合物进行理论研究,通过对基态和激发态下的结构以及激发态性质研究发现,在溶液中这类铂(II)配合物叁重态激发态的构型相对于基态时的构型发生了扭转,且席夫碱配体控制了配合物的激发态,导致在溶液中发光弱或不发光的现象;聚集态下,铂(II)配合物的结构扭曲受限导致环金属配体参与了铂(II)配合物激发态,从而使其在固态下表现出强的发射。(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7-10-26)

王浩[6](2017)在《磺酸基配合物功能材料的构筑与吸附/光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趋严峻的水环境污染问题给传统的水处理技术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利用具有降解或吸附有机污染物功能的新型环境材料来协助传统水处理工艺解决水污染问题,已成为科学家们的研究热点之一,因此新型环境材料的研发成为水处理新技术应用的关键。功能性配合物是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组合而成的一类新材料,通过调节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的组成可使配合物形成不同的结构,磺酸基作为结构和功能载体,对最终构筑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的性质有独特的调节功能。本论文的工作重点在于从功能需求出发,通过选用合适的磺酸基配体与过渡金属基元组装了12种新型功能配合物,对其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通过选择典型染料作为吸附或光催化降解靶物,验证了不同配合物的吸附或光催化性能,并探究了吸附或光催化处理染料废水的机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采用叁种磺酸基有机配体(9,10-蒽醌-1,5二磺酸钠,9,10-蒽醌-2,6二磺酸钠和9,10-蒽醌-2,7二磺酸钠)作为初始原料,过渡金属作为中心离子,氮杂环类物质作为辅助有机反应物,通过水热合成法共合成12种配合物功能材料。对制备的12种配合物功能材料进行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XRD)、紫外-可见分光光谱(UV-vis)、傅立叶红外(FT-IR)、热重(TG)、结构等方面的基本表征。通过这些表征,对合成材料的组成、结构有了基本确认;对可能潜在性质的实验研究以及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联提供研究依据。从紫外-可见分光谱图可知,7种制备物{[Cu(AQ-2,7-DAD)(1,4-BIYB)_2]n·nH_2O(1)、[Cu(1,4-BIYB)_2(AQ-2,7-DAD)]n·nH_2O(2)、[Cd(1,2-BIYB)_2-(H_2O)_2]n·n(AQ-1,5-DAD)(5)、[Cd(AQ-1,5-DAD)(1,3-BIYB)_2]_n(6)、[Cd(1,3-BIYB)-(H_2O)]_n·n[(AQ-1,5-DAD)·H_2O](7)、[Zn(1,4-BIYB)_2]_n·n[(AQ-1,5-DAD)·6H_2O](8)、[Cu(1,2-BIYB)_2(AQ-2,6-DAD)]_n(10)}在可见光范围有宽而强的吸收峰,利用Kubelka–Munk函数计算带隙Eg值在1.95-2.65eV范围内。在可见光照射下,以7种制备物作光催化剂,对含次甲基蓝或丽春红2R目标污染物的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实验显示:材料(1)和(10)对丽春红2R具有明显的降解性质,在光催化反应5小时后,降解率分别达到96%和97%;材料(2)、(5)、(6)、(7)和(8)对次甲基蓝有光催化降解作用。材料(2)反应50分钟后,对次甲基蓝的降解率为97%;材料(5)、(6)和(7)反应8小时后对次甲基蓝的降解率为98%左右;材料(8)反应12小时后,对次甲基蓝降解率为99%。对所制备的其它5种材料{[Mn(PHEN)_2(AQ-2,7-DAD)]n·nH_2O(3)、[Co(PHEN)_2-(AQ-2,7-DAD)·(H_2O)]_n·nH_2O(4)、[Cd(2,2′-BPY)_2(AQ-2,6-DAD)]_n·nH_2O(9)、[Cd(4,4′-BPY)2(AQ-2,6-DAD)·H_2O]_n(11)、[Mn(1,3-DPP)_2·(H_2O)_2]_n·n[(H_2O)(AQ-2,6-DAD)](12)}进行次甲基蓝溶液吸附性能实验研究。通过次甲基蓝初始浓度不同对吸附影响的实验,得到各材料对次甲基蓝溶液吸附的最佳浓度。测定了5种制备物对次甲基蓝溶液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并计算了各合成物比表面积值大小;实验显示5种材料对次甲基蓝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期刊2017-06-30)

沈静[7](2017)在《重金属配合物光电功能材料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消耗低廉等优点,在相关疾病的诊断、环境检测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监测电化学信号最常用的是计时库仑法,它能够定量地测定电活性物质或表面活性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且可以容易地得到实验数据,信噪比极好。本论文就采用此方法构建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腺苷的检测。光致电化学作为电化学的一个分支,目前正在逐步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检测方法,它的光信号与电信号是分开的,所以背景信号的干扰比其它方法要小,因此它在分析检测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光电传感器的灵敏度取决于采用材料的光电转化效率,所以设计开发新型高效光电材料成为目前越来越重要的研究方向。本课题以设计高效的光电材料为出发点,通过引入光敏基团设计合成高效的铱配合物光电材料,研究其光电性质,结合纳米材料的信号放大,来构建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光电传感器,用于生物活性分子的检测。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以链置换DNA聚合和滚环扩增(RCA)作为放大手段,构建了高效的免标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腺苷的检测。腺苷会引发自催化DNA聚合/剪切过程,同时释放大量的ssDNA。然后这些释放的ss DNA可作为引物启动RCA聚合反应,在电极表面形成长DNA聚合物以吸附大量电活性指示剂Ru(NH3)63+,实现CC的信号放大。这两种放大手段联用使得传感器的灵敏度大大提高,检测限低至0.032 nM,并且它还对不同种类的核苷表现出高度的选择性和良好的重现性。(2)以香豆素-L(C_L)为主配体,4-(2-吡啶基)苯甲醛(hpba)为辅助配体合成了光电材料[Ir(C_L)(hpba)_2]PF_6(Ir-1),并对其进行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光电性质研究。结果表明,Ir-1在450 nm处有较强的光吸收。以氧气作为电子受体时,光电材料可以产生稳定的还原电流。再分别以氧气、叁乙醇胺、抗坏血酸等作为电子供受体,对其信号的影响进行了讨论,通过对比发现,抗坏血酸作为电子供体,开启电压为-2 V时,光电流最大,且暗电流小。将其作为信号物质构建成光致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DNA。在最佳条件下,这种生物传感器检出限低至9.0 fmol L-1(3σ)。(3)以香豆素-6(C_6)为主配体,二吡啶并[3,2-a:2',3'-c]吩嗪(dppz)为辅助配体合成了光电材料[Ir(C_6)2(dppz)]PF_6(Ir-2),并对其进行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光电性质的研究。研究表明,Ir-2在480 nm处有较强的光吸收。当氧气作为电子受体时,可以产生稳定的还原电流。对比不同偏置电压发现,偏置电压为0 V时,检测到的光电流大,且关光时的暗电流小。分别以氧气、叁乙醇胺、抗坏血酸等作为电子供受体,对其信号的影响进行了讨论,通过对比发现,氧气作为电子受体,开启电压为0 V时,光电流最大,且暗电流小。(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7-06-05)

侯红卫[8](2017)在《功能配合物:从叁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到晶态化学反应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系列叁阶非线性超极化率逐渐增强的功能配合物,得出银配合物呈现出更好的叁阶非线性,并从理论上阐明了功能配合物叁阶非线性光学性质产生的原因,进一步达到光调控叁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目的。通过叁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调控,我们又研究了涉及功能配合物骨架的晶态化学反应,如骨架金属和配体的取代反应、脱羧反应等,晶态化学反应的实施可以有效的增大MOFs的空腔。(本文来源于《“一带一路,引领西部发展”——2017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期刊2017-04-28)

张伟雄[9](2017)在《主客体配合物的结构相变与功能响应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相变是在外界物理刺激下发生的成分不变的一种结构转变现象,它产生的物理响应(如大小磁化率值、高低介电/导电状态、强弱光学信号等)是开发各类信息存储、开关和传感材料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结合主客体配合物及相关功能材料的分子组装规律[1-4],我们进一步发展了"主客体配合物调控结构相变"策略,构建了系列分子钙钛矿主客体配合物,从微观角度阐释"限域于可变主体的客体分子动力学"的调控方法,进而获得系列新颖光电磁功能响应材料[5-9]。尤其是利用配合物的柔性结构特征及其分子基元的可调设计优势,实现传统无机材料较难发生的结构相变[5],获得高温多轴铁电体材料(图1)。(本文来源于《“一带一路,引领西部发展”——2017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期刊2017-04-28)

王春凤,郭启节,陶军[10](2016)在《基于自旋转变的功能配合物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旋转变现象在化合物中普遍存在,比如自旋交叉、价态异构、电子转移、氧化还原等,基于自旋转变的化合物在自旋态转变的同时可能发生结构变化和光学、磁学、铁介电等物理性质的变化,因此是非常有意义的功能材料。我们近期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含自旋交叉性质的功能配合物材料方面,通过文献和相关研究建立了自旋交叉和荧光之间的联系,并报道了两个自旋交叉和荧光发射有关联的功能配合物材料。[1,2](本文来源于《中国晶体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功能分子晶体分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12-19)

功能配合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PEC)生物分析是基于在光照下识别元件和目标分子之间的识别作用而产生相应电信号的改变来进行检测,在临床诊断、环境分析、生物医学、食品分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生物传感领域备受瞩目,检测目标物涉及DNA/RNA分析、免疫分析、蛋白质以及细胞相关分析等。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方法PEC生物分析表现出巨大潜力,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用于生化分析的有效光电材料种类还太少,灵敏度和稳定性还明显不足。鉴于此,本文基于Ir(Ⅲ)配合物光物理、电化学性能可调控范围宽的优点,通过设计具有强光捕获能力的配体合成了叁种在可见光区域具有高摩尔吸光度的Ir(Ⅲ)配合物光电活性材料,同时基于核酸适体与凝血酶的特异性识别作用以及纳米材料、DNA信号放大技术,将其用于复杂生物体系中凝血酶、microRNA(miRNA)的高灵敏、高特异性检测。主要内容如下:1.香豆素-6敏化的标记型金属铱(Ⅲ)配合物在凝血酶检测中的应用以香豆素-6(C6)作为环金属化配体,以2,2'-联吡啶-4,4'-二甲酸(dcbpy)为辅助配体,合成了铱配合物光电材料[(C6)_2Ir(dcbpy)]~+PF_6~-,对其紫外-可见吸收谱、电化学和光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推测了可能的光电流产生机理。结果表明,引入环金属化配体C6显着提高了配合物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吸收:在480 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40000 M~(-1)·cm~(-1);在可见光照射下,在O_2作为电子受体的情况下,配合物[(C6)_2Ir(dcbpy)]~+PF_6~-产生高达245 nA/cm~2的阴极光电流。基于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及配位基团(-COOH),制备了以[(C6)_2Ir(dcbpy)]~+PF_6~-作为信号输出的AuNPs纳米探针,并基于Exo III辅助的循环放大作用构建了PEC生物传感器用于凝血酶的检测,线性范围为20 fM-10 pM,检测限低至9.6 fM,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并且实现了实际样品中凝血酶的高灵敏检测。2.香豆素-6敏化的嵌插型金属铱配合物在miRNA检测中的应用以C6作为环金属化配体,以二吡啶并[3,2-a:2',3'-c]吩嗪(dppz)作为辅助配体,设计合成了铱配合物光电材料[(C6)_2Ir(dppz)]~+PF_6~-,对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化学和光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可能的光电机理进行了推测。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优异的光捕获性能,在485 nm处摩尔吸光系数高达9.8×10~4M~(-1)·cm~(-1),在可见光区域显示出灵敏且可再现的光电流响应:以O_2作为电子受体时,可观察到高达260 nA/cm~2的阴极光电流。通过DNA荧光发射滴定实验表明该配合物对ds-DNA具有强的嵌插能力。基于该铱配合物优异的PEC性能,并基于杂交链式反应放大策略构建了PEC生物传感器用于miRNA-122b的检测,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1 fM-10~3 fM和较低的检测限0.23 fM,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稳定性和良好的重复性。同时,对人乳腺癌细胞(具有高miRNA-122b表达的MCF-7)和人肝癌细胞(具有低miRNA-122b的HEPG-2)裂解液中的miRNA-122b进行了检测,该生物传感器对不同细胞中的miRNA-122b有良好的光电响应,这表明该PEC平台在复杂生物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3.香豆素敏化的金属铱(Ⅲ)配合物在凝血酶检测中的应用将香豆素共价键合到邻菲罗啉上形成具有光捕获作用的辅助配体(C-Phen),以传统的苯基吡啶(hpba)作为主配体,合成了阳离子型铱配合物[(C-Phen)Ir(hpba)_2]~+PF_6~-,对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化学和光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捕获配体C-Phen提高了铱配合物电荷转移效率和光电流强度:在460 nm处具有强烈的吸收峰,摩尔吸光度ε=45000 M~(-1)·cm~(-1),大约是Ru(bpy)_3~(2+)(ε=22000 M~(-1)·cm~(-1))的2.5倍。基于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制备了以[(C-Phen)Ir(hpba)_2]~+PF_6~-作为信号输出的AuNPs纳米探针,并基于邻近效应和催化发夹自组装放大策略构建了PEC传感器实现了对凝血酶的灵敏检测,线性范围为10~-1010 M-10~-1212 M,检测限为0.69 pM,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功能配合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赵丹丹,蔡庄红,张云飞.咪唑-羧酸双功能配合物在材料领域中的应用进展[J].化工设计通讯.2019

[2].卢维森.可见光激发的Ir(Ⅲ)配合物光电功能材料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

[3].胡皓,李颖.POSS功能化镧系稀土配合物杂化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2018

[4].彭艳芬,刘天宝.水热法制备镉功能配合物材料研究型综合实验[J].蚌埠学院学报.2017

[5].李世斌.铱(Ⅲ)、铂(Ⅱ)配合物磷光功能材料激发态及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7

[6].王浩.磺酸基配合物功能材料的构筑与吸附/光催化性能研究[D].延安大学.2017

[7].沈静.重金属配合物光电功能材料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7

[8].侯红卫.功能配合物:从叁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到晶态化学反应的应用[C].“一带一路,引领西部发展”——2017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2017

[9].张伟雄.主客体配合物的结构相变与功能响应材料[C].“一带一路,引领西部发展”——2017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2017

[10].王春凤,郭启节,陶军.基于自旋转变的功能配合物材料[C].中国晶体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功能分子晶体分会)论文摘要集.2016

标签:;  ;  ;  

功能配合材料论文-赵丹丹,蔡庄红,张云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