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精准化水利扶贫的实现途径

试析精准化水利扶贫的实现途径

宁洱县同心镇农业服务中心云南宁洱665107

摘要:水利扶贫国家扶贫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来帮助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精准化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水利扶贫的工程项目中,将扶贫工作精准化是提高扶贫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从需求的调查、规划的制定、储备项目的加强、统计制度分完善以及扶贫考核的开展等几方面,对精准化水利扶贫的实现途径进行浅析。

关键词:精准化;水利扶贫;实现途径

前言

社会扶贫、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是我国扶贫项目的三大支柱,而水利扶贫是行业扶贫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国家扶贫项目工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我国的很多贫困地区,都存在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问题,例如抵御水旱灾害能力较差、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较为低下以及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等[1]。水利扶贫工程的推进,能够有效解决贫困地区的民生水利问题。如何将水利扶贫项目精准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此将对精准化水利扶贫的实现途径进行浅析。

1.水利扶贫项目的规划思路

1.1水利扶贫项目的指导思想

水利扶贫项目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指导思想,并严格按照《扶贫纲要》的要求,将面积较大的困难地区划为重点区域,结合当地发展目标和中心任务,切实解决贫困地区的水利需求问题,提高贫困地区人们的生产条件水平[2]。

1.2水利扶贫项目的基本原则

①以人为本原则:改善民生问题的水利扶贫项目的关键,因此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当地居民的饮水、生活用水以及防洪等问题,从而改善人们的生产条件。②统筹兼顾原则:将历史条件与新时期对于水利的需求相结合,根据现有资源对水利工程进行发展,发现重点问题并给予解决。③因地制宜原则:扶贫项目的开展应该与当地的资源与环境紧密结合,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相关水利工程技术的成熟程度来进行合理规划,从而确定项目的目标以及建设主要内容。④多措并举原则:一个地区的发展与很多因素相关,例如人才的具备,自然环境的支持,资金的投入等,都是当地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在水利扶贫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应坚持多措并举,同时将贫困地区的多项扶贫工作一齐开展,使贫困地区得以全面发展,从而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

2.水利扶贫工作的具体措施

2.1对于水利发展需求进行调查

精准化的水利扶贫在于“精”和“准”,因此在水利建设之前,应做好所要帮扶地区的水利需求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精准实施政策。调查应以农村饮水安全、水源供给、农田灌溉、防洪除涝以及生态保护等内容为基础来展开,对于当地的资源环境、水利基础设施、农业生产以及经济社会等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分析该地区的环境现状、农业生产状态、水利管理水平、水资源的开发问题、利用和保护问题,并对水利的基础设施作出评价[3]。在了解了当地的水利需求之后,才能对其展开“精”而“准”的对其展开帮扶工作。

2.2对于建设布局进行科学规划

在对帮扶地区的水利需求进行调查之后,便可对水利的建设布局进行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对于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和水利方针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重要讲话,提倡将扶贫工作和夯实水利基础相结合,从改善贫困地区的水利发展需求出发,将贫困地区的水利服务和保障能力提高[4]。应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当地所需建设的项目以及建设的重点,并对农业产业开发、产业发展布局、易地扶贫搬迁等进行合理规划,贯彻“十三五”理念,加快贫困地区水利改革发展的步伐。

2.3对于收益覆盖范围进行扩展

水利扶贫工作对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效果显而易见,因此,我们应当扩大水利扶贫的收益范围。“水利扶贫带工程”具有很大的优势,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它的优势,以县为基本单位对水利扶贫项目库进行修建,将水利扶贫工作视为水利工作的重点,对于项目的前期工作应扎实开展[5]。同时,对于水利扶贫工作中受益的人口进行认真核实,并通过科学分析和计算,探讨拓宽收益人口范围的可能。

2.4加大对水利工程的投资力度

国家应加强对贫困地区中级水利工程薄弱环节的建设,加大对贫困地区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条件,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为主要目标,为当地居民脱贫致富提供水利保障,带领他们走向小康社会。其具体做法为:①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作,普及农村自来水的使用率,确保农村水质达标。②加强贫困地区农田水利的建设,保障农民的收入稳定。③加强贫困地区防洪抗灾工作,使当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保障。④加强对于某些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修复脆弱径流区生态环境。⑤加强农村小水电建设的巩固工作,增加其收益范围。

2.5对于扶贫效果进行科学统计

对于水利扶贫工作实施的成效进行统计是保障水利扶贫工作顺利完成的基本工作。水利工程建设周期较长,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对其工作进度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及时追踪,便无法发现工程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所投入的资金是否超出预算范围,所取得的效果是否达到理想的目标都无从得知,便无法对于规划进行及时的评估和调整。因此,应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扶贫的效果进行及时的统计分析,并对于原先的规划作出适时的调整,以便项目能够更好的完成。

2.6加强扶贫工作成效的考核工作

绩效考核对于每一项工作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促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有一定的压力和紧迫感。在《水利扶贫工作考核办法》中对于水利扶贫项目的成效有明确的考核标准,我们应加强对于考核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工作人员和相关部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能够有效地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建设目标和规划任务能够按期完成。

3.水利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

水利扶贫工作是国家对于一些先天环境较为恶劣的贫困地区进行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以改善贫困地区的自然生产条件的一项工程。该工程的实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3.1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拉近贫富差异

由于自然生产条件的差异,造成我国国民在经济上存在较大的贫富差异。即便同样是务农,其收入水平也相差甚远。部分地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导致当地的生产水平较为低下,饮用水不安全、农田用水不便利等问题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阻碍,农作物常常会遭受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因此收成得不到保障。水利扶贫政策的开展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使得受益贫困地区的农作物收成得到保障,确保了当地农民的稳定收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从而拉近了国民的贫富差距。

3.2改善贫困地区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总值

水利扶贫政策的实施,使很多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得以改善,使得农作物的收成更加丰硕,农民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升,从而使我国贫困地区农业得到很大的发展,我国国民的生产总值得到有效的提高。

4.结语

精准化是一个产生于后现代的概念,原先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学领域,党中央将精准化应用于水利扶贫项目中,是一个创新的思维。精准化水利扶贫工作要求对于贫困地区的扶贫具有较高的精准性以及时效性,因此我们应该寻求精准化水利扶贫项目的实现途径,使水利扶贫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为我国更多的贫困地区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云玲,郭旭宁.“十三五”全国水利扶贫专项规划编制总体思路探讨[J].中国水利,2015,23:4-7.

[2]刘智超,孙辉.浅议精准化水利扶贫的实现途径[J].中国水利,2015,23:36-38.

[3].水利部印发2016年水利扶贫开发工作方案[J].水利经济,2016,02:77.

[4]安清平.黑龙江省水利扶贫规划概述[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02:216-217.

[5]张浩,付强.黑龙江省水利扶贫规划思路与措施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05:182-183.

标签:;  ;  ;  

试析精准化水利扶贫的实现途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