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西部论文-朱赖民,任仓智,李蓓,熊潇,丁乐乐

秦岭西部论文-朱赖民,任仓智,李蓓,熊潇,丁乐乐

导读:本文包含了秦岭西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南秦岭,钨矿床,多金属成矿,成矿动力学背景

秦岭西部论文文献综述

朱赖民,任仓智,李蓓,熊潇,丁乐乐[1](2019)在《南秦岭镇安西部钨多金属成矿事件与成矿动力学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钨矿资源丰富,约占世界WO3总储量的65%,华南的江西、广东、湖南、广西和福建5省区的钨矿床总数约占全国总数的80%(盛继福等,2015)。近年来,我国钨矿发现地域范围不断扩大,钨矿找矿勘探出现了"南钨北扩""东钨西扩"的大好局面(王登红等,2012)。秦岭造山带由商丹缝合带、勉略缝合带、华北地块南缘、秦岭微地块(南秦岭)和扬子地块北缘构成,是一个具有复杂地壳组成和结构、经历多期不同构造体制演化的复合型碰撞造山带(张国伟等, 2001;Dong et al., 2012)。秦岭造山带过去已发现(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2-13)

杨兴科,韩珂,晁会霞,何虎军,张伟胜[2](2019)在《构造物理化学与金矿构造-蚀变岩相填图研究——南秦岭汉阴北部-镇安西部一带燕山期陆内造山型钨钼金成矿与找矿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矿田构造-蚀变作用是指在矿田构造形成期间,地下成矿流体沿构造薄弱面带或通道流动,并与围岩发生水岩反应。蚀变岩是在构造和热液双重作用下,原岩的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形成一种新的构造物理化学状态,在此过程中,伴随有岩矿石物理化学条件改变过程中的相关元素活化迁移、富集成矿,形成新的矿物岩石组合,即形成了新的蚀变岩。影响矿田构造-矿化蚀变的因素较多,如地质体的成分、物理(如脆-韧性变形特征)化学(流体活动特征)性质等,成矿期热流体成分、温度、酸碱度、氧逸度等。(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2-13)

高云峰,杨兴科,阮仕琦,韩珂,张伟胜[3](2019)在《南秦岭镇安西部钨矿集区控矿构造特征及找矿标志》一文中研究指出镇安西部钨矿集区位于南秦岭构造带,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代碳酸盐岩,岩浆岩主要为胭脂坝、懒板凳和四海坪花岗岩体。区内断裂发育,为钨矿成矿提供了导矿构造和容矿构造。近EW走向断裂破碎带内出现了典型的矽卡岩型钨矿化,此外NE-NNE走向的石英脉型钨矿化同样发育,二者共同构成了本区的主要钨钼矿化类型。通过对矿集区棋盘沟和核桃坪等典型钨矿床进行野外调查及室内研究,取得以下认识:(1)矿集区内控矿构造为近EW向与NE-NNE向2组不同方向的构造裂隙;(2)根据该区构造背景,矿集区内NE-NNE构造裂隙是晚印支—燕山期构造活动形成的,近EW向构造裂隙则主要是印支期构造活动形成的,相对于燕山期钨钼成矿期近EW向断裂为成矿前构造,而NE-NNE向断裂裂隙属于成矿期构造;(3)矿集区内钨矿化类型以热液石英脉型和矽卡岩型为主,其中石英脉型主要受NE-NNE向断裂及节理裂隙控制,矽卡岩型主要受近EW向断裂破碎带控制。(本文来源于《黄金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王新悦[4](2018)在《秦岭花世界:打造西部一流的花园式国际花卉物流集散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秦岭花世界,一个与花有关的浪漫、休闲好去处。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来此赏花、购花的市民络绎不绝。如今,到长安逛花市已成为西安人的一种新时尚。伴随着花卉产业的迅速崛起,长安区涌现出一批实力强、特色鲜明的领军企业,秦岭花世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秦岭花世界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黄良街道,地处秦岭万亩花卉园核心区,由西安木(本文来源于《中国花卉园艺》期刊2018年15期)

曾令森,高锐,高利娥,王海燕,贺日政[5](2017)在《中国西部典型盆山结合带:西秦岭——临夏盆地深地震反射剖面沿线岩浆岩岩石地球化学测试数据集》一文中研究指出西秦岭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其岩石圈结构与变化记录着高原向东北发展演化的深部过程信息。西秦岭造山带也是中国资源开发的远景区,特别是随着全球石油的紧缺,我国石油地质界加快了新区勘探,西秦岭造山带与其两侧盆地被列为中国油气勘探评价值得重视和重新认识的战略选区之一。在野外观测的基础上,对跨越西秦岭和位于南祁连的临夏盆地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沿线的重要地质体进行了系统采样,开展了锆石U-Pb地质年代学、全岩元素和同位素(Sr和Nd)组成的测试工作。西秦岭—临夏盆地深地震反射剖面沿线重要岩浆岩岩石地球化学测试数据集中共包含3个数据表,分别为合作北部西秦岭造山带和临夏盆地内岩浆岩的锆石LC-MC-ICP-MS定年数据(共计7个测试样品、145个测试点,测试精度为(2σ)均为2%)、合作北部西秦岭造山带和临夏盆地内岩浆岩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共计33个测试样品,每个样品有69个测试项,含量大于10×10~(-6)的元素的测试精度为5%,而小于10×10~(-6)的元素精度为10%)、合作北部西秦岭造山带和临夏盆地内岩浆岩的Sr和Nd同位素特征(共计27个测试样品,Sr和Nd同位素的测试精度分别为±0.000010 (n=18),和±0.000011 (n=18))。这些数据为厘定不同岩浆岩的形成年代和地球化学性质,从而更好地解译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深部地质构造所代表的构造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17年S1期)

高卫宏,王瑞廷,李青锋,刘普凯,丁坤[6](2016)在《西秦岭凤太矿集区西部铅锌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凤太矿集区是秦岭铅锌金成矿的重要组成部分,铅锌矿主要集中分布在矿集区的西部,可划分为南部的铅硐山―水柏沟铅锌(铜)矿带和北部的八方山―八卦庙―银母寺铜铅锌金矿带。目前区内发现的大、中型铅锌矿床均具有"沉积相+层位+构造"的"叁位一体"的成矿规律,即热水喷流沉积是成矿的必备条件,古道岭组灰岩与星红铺组千枚岩接触面及附近是赋矿的主要层位,NWW向褶皱和断裂是控矿的重要因素。根据区域成矿规律、前人经验和野外总结,提出已知铅锌矿床的走向延伸部位、已发现矿体但勘查程度低的控矿背斜倾伏部位、受同一背斜控制的两个铅锌矿床之间的构造凹陷部位、与已知控矿背斜平行的次级隐伏背斜、白垩纪东河群下部、已知矿床两翼深部等部位是重要的找矿靶区和方向,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来源于《矿产与地质》期刊2016年02期)

李艳梅[7](2016)在《秦岭新花语 绿色新丝路——2016中国西部年宵花展暨中国组合盆栽大赛西北赛区邀请赛在西安举办》一文中研究指出元旦假期,陕西西安秦岭花世界人流如织,在一些热门时段,甚至出现了限流的情况。叁天客流量过了6万人,如此火暴的场面是因为刚刚结束的以"秦岭新花语,绿色新丝路"为主题的2016中国西部年宵花展暨中国组合盆栽大赛西北赛区邀请赛作品展正在这里展出。2015年12月31日上午,2016中国西部年宵花展开幕式暨中国组合盆栽大赛(西北赛区)颁奖仪式在西安秦岭花世界举行。农业部原副部长、国务院稽查监察特派员宋树友,农业部机关团(本文来源于《中国花卉园艺》期刊2016年02期)

邓晖[8](2015)在《拓展西部文学的新疆域——以秦岭的短篇小说《女人和狐狸的一个上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西部文学是中国文学版图中最具中国乡村文学多种特征的文学,秦岭的短篇小说《女人和狐狸的一个上午》是对当下西部文学日渐狭窄的写作空间的拓展和延伸。本文通过对小说进行全方位的解读,揭示了小说文本对西部文学的意义,并指出对其多义、多元的文学表达进行深入研究,必将对我们有更多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5年19期)

包光,刘娜,刘禹[9](2015)在《秦岭中、西部地区温度变化的树木年轮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相关系数、气候要素异常分布及空间相关等方法,对比分析了秦岭中部和西部不同树种不同树轮参数指标的气候响应差异特征。结果表明,秦岭中部分水岭地区的太白红杉树轮宽度差值年表与秦岭西部石门山地区油松早材密度标准化年表均保留了生长季前期(特别是5月)的温度变化信号。两个年表能够记录区域尺度的极端高、低温度年份,且异常高温年份反映了研究区域及周边大范围的干旱状况。研究结果显示了在秦岭地区结合多树种多树轮参数指标开展区域多时空尺度的气候变化集成研究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价值。(本文来源于《地球环境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王伟东,王渭玲,徐福利,于钦民,马惠玲[10](2015)在《秦岭西部中幼龄华北落叶松林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作为最重要的速生造林树种,50多年前华北落叶松就被引入陕西并造林,引种初期华北落叶松生长良好,而近年来生长势明显下降,地力衰退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研究了秦岭西部中幼龄华北落叶松林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特征,以期为华北落叶松幼龄期人工林的合理经营、中幼龄林地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试验选取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5 a、10 a和20 a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每个样地设置20 m×20 m的标准地,用土钻在每个标准地沿"S"型采集5个点的0—20 cm、20—40 cm和40—60 cm的土样,各层混均,用四分法取样,分析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剖面的p H值、有机质及氮、磷养分和酶活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土壤p H值在5 a林地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升高,而在10 a和20 a林地表现为先降低后显着升高(P<0.05),不同林龄林地0—20 cm土层的p H值变化范围为6.21~6.71,表现为10 a>5 a>20 a;40—60cm和20—40 cm土层均表现为5 a>10 a>20 a。不同林龄林地的表层(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范围为18.68~25.89 g/kg,均显着高于下层(20—40 cm和40—60 cm)土壤,随着林龄的增加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磷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而在0—20 cm土层中,20 a林地的氮含量显着高于5 a和10 a林地的(P<0.05),10 a林地的速效磷含量最高。不同林龄的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在0—20 cm土层显着高于20—40 cm和40—60 cm土层(P<0.05),过氧化氢酶活性却呈相反的变化趋势。0—20 cm土层,不同林龄林地的蔗糖酶和脲酶活性表现为10 a>5 a>20 a,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20 a林地土壤中最大,不同林龄林地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5.93~71.07Glucose mg/g、0.15~0.52 NH3-N mg/g、0.28~0.41 Phenol mg/g和3.95~4.58 m L 0.01 mol/L KMn O4/g。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含量与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呈极显着的正相关性(P<0.01),与过氧化氢酶呈极显着的负相关性(P<0.01)。【结论】华北落叶松的生长对土壤p H、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磷的变化产生了明显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土壤酶活性;由于该地区土壤的有效氮和速效磷含量较低,加上林木的快速生长,20 a华北落叶松林地力呈现衰退趋势。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建议在该地区对于接近20 a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采取施肥措施,以补充土壤养分,保证林木的正常生长。(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秦岭西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矿田构造-蚀变作用是指在矿田构造形成期间,地下成矿流体沿构造薄弱面带或通道流动,并与围岩发生水岩反应。蚀变岩是在构造和热液双重作用下,原岩的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形成一种新的构造物理化学状态,在此过程中,伴随有岩矿石物理化学条件改变过程中的相关元素活化迁移、富集成矿,形成新的矿物岩石组合,即形成了新的蚀变岩。影响矿田构造-矿化蚀变的因素较多,如地质体的成分、物理(如脆-韧性变形特征)化学(流体活动特征)性质等,成矿期热流体成分、温度、酸碱度、氧逸度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秦岭西部论文参考文献

[1].朱赖民,任仓智,李蓓,熊潇,丁乐乐.南秦岭镇安西部钨多金属成矿事件与成矿动力学背景[C].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19

[2].杨兴科,韩珂,晁会霞,何虎军,张伟胜.构造物理化学与金矿构造-蚀变岩相填图研究——南秦岭汉阴北部-镇安西部一带燕山期陆内造山型钨钼金成矿与找矿实践[C].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19

[3].高云峰,杨兴科,阮仕琦,韩珂,张伟胜.南秦岭镇安西部钨矿集区控矿构造特征及找矿标志[J].黄金科学技术.2019

[4].王新悦.秦岭花世界:打造西部一流的花园式国际花卉物流集散中心[J].中国花卉园艺.2018

[5].曾令森,高锐,高利娥,王海燕,贺日政.中国西部典型盆山结合带:西秦岭——临夏盆地深地震反射剖面沿线岩浆岩岩石地球化学测试数据集[J].中国地质.2017

[6].高卫宏,王瑞廷,李青锋,刘普凯,丁坤.西秦岭凤太矿集区西部铅锌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J].矿产与地质.2016

[7].李艳梅.秦岭新花语绿色新丝路——2016中国西部年宵花展暨中国组合盆栽大赛西北赛区邀请赛在西安举办[J].中国花卉园艺.2016

[8].邓晖.拓展西部文学的新疆域——以秦岭的短篇小说《女人和狐狸的一个上午》为例[J].名作欣赏.2015

[9].包光,刘娜,刘禹.秦岭中、西部地区温度变化的树木年轮记录[J].地球环境学报.2015

[10].王伟东,王渭玲,徐福利,于钦民,马惠玲.秦岭西部中幼龄华北落叶松林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特征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

标签:;  ;  ;  ;  

秦岭西部论文-朱赖民,任仓智,李蓓,熊潇,丁乐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