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牛乳论文-张玲,常江,吴俐勤,裘罕琦,周沁怡

鲜牛乳论文-张玲,常江,吴俐勤,裘罕琦,周沁怡

导读:本文包含了鲜牛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鲜乳,金黄色葡萄球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耐药质粒

鲜牛乳论文文献综述

张玲,常江,吴俐勤,裘罕琦,周沁怡[1](2019)在《生鲜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及耐药分子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生鲜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污染及耐药情况,研究其耐药的分子特征,本研究利用国标法分离了来自浙江杭州市某奶牛场99份生鲜乳中的S.aureus,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进行鉴定,对其进行质谱聚类分析和16S r DNA系统发育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利用Illlumina Hi Seq 4000平台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通过Res Finder数据库分析其耐药基因,利用EasyFig和BRIG软件进行耐药质粒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在99份生鲜牛乳中共分离到5株S.aureus (5.1%),其质谱聚类和16S r DNA系统发育分析树形具有较高一致性。发现两株耐甲氧西林S.aureus (MRSA) SABHZ053和SABHZ079,且其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同为ST965,其中菌株SABHZ079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西丁、氧氟沙星、替米考星和庆大霉素7种抗生素耐药。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后显示菌株SABHZ053和SABHZ079的染色体中均含有aph(3')-III、ant(6)-Ia和mecA耐药基因。菌株SABHZ053存在2个耐药质粒,pSA053-1 (4 439 bp)介导tet(K)对四环素类耐药,pSA053-2 (34 609 bp)介导blaZ对青霉素耐药。菌株SABHZ079有3个耐药质粒,其中pSABHZ079-1 (39 227 bp)与pSA053-2同源,但相对插入了Tn551-erm(B)-aph(2'')-Ia转座单元,可以介导其对大环内脂类和庆大霉素的耐药,质粒pSABHZ079-2 (2 473 bp)介导erm(C)对大环内脂类耐药,而质粒pSABHZ079-3(4 439 bp)与pSA053-1完全相同。另外,本研究显示耐药质粒pSABHZ079-1可分为骨架I和II两部分,可能分别由来自人源的pNTUH_3874与pN315或其相似质粒杂合而来。本研究揭示了该奶牛场生鲜乳中S.aureus耐药性的分子特征,表明耐药质粒和转座元件是其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因子,为奶牛场合理用药和控制S.aureus的抗药性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范志影,李俊,李云,刘松雁,谷旭[2](2019)在《我国北方地区生鲜牛乳中硫氰酸盐含量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我国北方地区生鲜牛乳中硫氰酸盐含量,提出一个获得生鲜乳中硫氰酸盐本底值的方法,并初步得到一个生鲜牛乳的硫氰酸盐本底值。方法对北方11省市221个奶牛养殖场的生鲜牛乳样品进行SCN-的含量测定。结果统计实验数据发现,所有样品含有SCN~-,含量范围在0.21~6.10 mg/kg之间,平均含量为2.09 mg/kg,数值分布状态为平顶右偏态分布;生鲜乳中硫氰酸盐含量与产地呈显着相关关系(P<0.05)。结论虽然不同地区来源的生乳中硫氰酸盐含量差异显着,但并没有造成数值过多的增加,初步评估我国北方地区生鲜牛乳中SCN-本底值为6.10 mg/kg。(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银雪[3](2019)在《鲜牛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分离制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免疫球蛋白是牛乳中的重要功能成分,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进而增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本实验主要研究了以鲜牛乳为原料提取纯化免疫球蛋白的过程,为鲜牛乳中免疫球蛋白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该项目得到国家“十叁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3G0181524071)支持。研究结果如下:(1)酪蛋白的去除。去除脱脂乳中的酪蛋白,选用凝乳酶法、酸沉淀法、发酵法、微滤法四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确定最适方法。凝乳酶法除酪蛋白获得的乳清液中蛋白质浓度为7.21±0.1273 mg/mL,免疫球蛋白含量为9.73%;盐酸法获得的乳清液中蛋白质浓度为10.12±0.1260 mg/mL,免疫球蛋白含量为9.65%;乳酸法获得的乳清液中蛋白质浓度为11.17±0.0993mg/mL,免疫球蛋白含量为10.27%;柠檬酸法获得的乳清液中蛋白质浓度为9.89±0.0243 mg/mL,免疫球蛋白含量为9.32%;乳酸菌发酵法获得的乳清液中蛋白质浓度为11.07±0.0465 mg/mL,免疫球蛋白含量为9.87%;微滤法获得的乳清液中蛋白质浓度为0.38±0.5311 mg/mL,免疫球蛋白含量为0。四种方法中酪蛋白去除率最高的是微滤法,酪蛋白含量为0,其次为乳酸法,酪蛋白含量为2.54%;去除率最低的是发酵法,酪蛋白含量为10.69%。乳清蛋白回收率最高的是乳酸法,蛋白质含量为11.17±0.0993 mg/mL;回收率最低的是微滤法,蛋白质含量为0.38±0.5311 mg/mL。对四种脱除乳中酪蛋白的方法进行比较,以酪蛋白的去除率、乳清蛋白的回收率为指标,得到乳酸酸沉淀法去除酪蛋白的方法为最优方法。(2)微滤澄清乳清液。使用孔径0.1μm的陶瓷膜时蛋白质回收率为56.21%;使用孔径为0.45μm的陶瓷膜时蛋白质回收率为73.52%,选用0.45μm陶瓷膜微滤澄清乳清液(3)粗提免疫球蛋白。超滤截留乳清液中IgG纯度为12.87%;多次稀释超滤截留乳清液中IgG纯度为35.83%,蛋白质的回收率为28.5%。(4)层析纯化免疫球蛋白。使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凝胶,磷酸盐洗脱液洗脱,免疫球蛋白纯度为78.28%;使用Q-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凝胶,含有NaCl的Tris-HCl洗脱液洗脱,免疫球蛋白纯度为51.48%。实验最终选择离心法去除鲜牛乳中的乳脂肪,乳酸酸沉法去除脱脂牛乳中的酪蛋白,0.45μm陶瓷膜澄清乳清蛋白,叁次稀释截留超滤法浓缩乳清蛋白,最终选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凝胶,磷酸盐洗脱液洗脱做最后纯化,得到的免疫球蛋白纯度为78.28%。(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王彦增[4](2019)在《均质处理对生鲜牛乳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影响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鲜牛乳营养全面而丰富,其成分的快速准确检测直接关系到牛乳品质的评价和产业的健康发展。当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牛乳成分检测取得了快速发展,该方法具有快速无损和可以同时获取多种成分的优点。然而,光与牛乳组织的作用比较复杂,生鲜牛乳含有粒径较大的脂肪球和蛋白质胶束,不利于近红外光谱法牛乳成分预测的稳定性。均质处理能够改变牛乳的粒度分布,进而改善光学稳定性。因此,探究均质处理对牛乳近红外光谱的影响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生鲜牛乳为研究对象,以高压均质为样品处理方法,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和生物显微镜分析不同均质参数对牛乳均质效果的影响,基于单积分球技术研究均质处理对牛乳光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建立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预测生鲜牛乳和均质牛乳主要成分含量的模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均质次数、均质压力和物料入口温度是影响牛乳均质效果的叁个主要因素。物料入口温度为25±2℃时,随均质压力的增大,两级均质牛乳比一级均质牛乳具有更好的均质效果。确定了两级均质处理,且第二级压力值均设为5MPa的均质方案。(2)不同物料入口温度(25±2℃、35±2℃、50±2℃)下,随均质压力的增大,均质牛乳的脂肪球粒径逐渐变小且分布更加均匀。相同均质压力(30/5MPa、40/5MPa、50/5MPa)下,随着物料入口温度的增大,牛乳的粒度分布更加均匀。基于牛乳脂肪球显微结构图,发现均质压力50/5MPa和物料入口温度50±2℃时,牛乳脂肪球粒径达到相对稳定状态。确定了均质的最佳方案为两级均质、均质压力50/5MPa、物料入口温度50±2℃。(3)833~2500nm的近红外波长范围内,生鲜牛乳与均质牛乳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曲线变化趋势一致,但是,相同波长下均质牛乳的吸光度值均小于生鲜牛乳。同一样品的多次测量过程中,生鲜牛乳的光谱曲线差异较大,而均质牛乳的测量结果差异很小,均质处理能够提高光谱的测量稳定性。(4)950~1650nm的近红外波段范围内,生鲜牛乳与均质牛乳反射率和透射率曲线的变化趋势均一致。均质处理对牛乳的透射率和反射率影响较大,相同波长下,均质牛乳的反射率大于生鲜牛乳,其透射率却小于生鲜牛乳。同时,均质处理对牛乳吸收系数的影响小于对其约化散射系数的影响。均质牛乳的吸收系数小于生鲜牛乳,而其约化散射系数高于生鲜牛乳。均质压力在20/5~50/5MPa范围时(50±2℃下),均质牛乳的吸收系数和约化散射系数均达到相对稳定状态。(5)采用基于x-y共生距离的样本划分(SPXY)法对生鲜牛乳与均质牛乳大样本按照3:1进行样本划分,基于4种方法分别建立了牛乳脂肪、蛋白质和水分含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无论是均质牛乳还是生鲜牛乳,基于偏最小二乘的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VE-PLS)提取的特征变量所建立的偏最小二乘(PLS)模型均具有最低的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MSEP)和最高的残差预测偏差(RPD)。最优建模方法下,均质牛乳的脂肪、蛋白质和水分含量的RMSEP分别为0.123%、0.078%和0.160%;生鲜牛乳的脂肪、蛋白质和水分含量的RMSEP分别为0.208%、0.107%和0.338%。均质处理明显提升了牛乳脂肪和水分含量的预测精度,对牛乳蛋白质含量的预测精度也有一定改善作用,这为光谱技术精确预测牛乳成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刘强[5](2019)在《均质处理对生鲜牛乳介电谱及主要成分预测精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生鲜牛乳是乳制品的主要原料。生鲜牛乳的品质检测对于保证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乳成分检测方法存在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等缺点,不能实现快速在线检测的要求,而如何快速、准确、便捷地检测生鲜牛乳的成分含量是乳制品检测技术研究的重点内容。介电谱法具有检测速度快、适合在线或现场检测等优点,对快速检测牛乳成分意义重大。均质处理是生鲜牛乳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均质处理对牛乳理化特性的影响尚不清楚,以及均质处理对介电谱检测方法的影响及其机理还未有相关研究。因此本文以生鲜牛乳和不同均质处理后的均质牛乳为研究对象,研究均质处理对牛乳粒度分布参数的影响;基于射频/微波介电谱研究生鲜牛乳和均质牛乳样品介电特性的变化规律;分别建立生鲜牛乳和均质牛乳的蛋白质、脂肪和非脂乳固体含量的定量预测模型,并比较预测模型结果的异同,为介电谱技术在生鲜牛乳品质检测仪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均质入口温度为25℃和二级均质压力相同时,牛乳的粒度分布参数随着一级均质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生鲜牛乳在同一粒度分布参数下具有最大值。两级均质效果比一级均质好,但二级均质压力对粒度分布参数影响较小。相同的两级均质压力下,均质入口温度为50℃牛乳的粒度分布参数值比均质入口温度为25℃小。(2)在20~4500MHz频率范围内,任一频率下,均质入口温度为25℃牛乳的介电常数(ε')和损耗因子(ε")随均质压力的增大呈增大趋势,在一级均质压力0~40MPa,二级压力为5MPa时,牛乳的ε'和ε"随一级均质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此外,生鲜牛乳与一级均质压力为70MPa和二级均质压力为5MPa下均质牛乳的ε'和ε"分别为最小值和最大值。(3)相同的均质压力下,均质入口温度为50℃牛乳的ε'和ε"比均质入口温度为25℃牛乳的介电参数值大,且均质入口温度为50℃牛乳的ε'和ε"随着均质压力的增大,其数值变化不明显,但都明显大于生鲜牛乳的ε'和ε"。当均质入口温度大于40℃时,牛乳脂肪的粘度和颗粒较小,偶极子取向程度高且离子导电率大,导致均质入口温度为50℃牛乳的ε'和ε"值较大。(4)基于介电谱法建立预测生鲜牛乳蛋白质、脂肪和非脂乳固体叁种成分最优模型的剩余预测偏差(RPD)分别为1.613、1.883和1.594,而预测均质牛乳蛋白质、脂肪和非脂乳固体最优模型的RPD分别为2.278、2.149和1.748。均质牛乳的介电谱预测模型的结果优于生鲜牛乳,说明均质处理有助于提高牛乳成分的预测精度。(5)均质处理对牛乳的介电谱及基于介电谱法建立成分预测精度的提升有一定的效果。研究发现,将牛乳样品升温到40℃和用超声波处理代替手动搅拌牛乳样品,有助于提高生鲜牛乳介电谱的重复性。本研究为将来基于介电谱技术开发实时或在线检测牛乳主要品质参数的检测仪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杨坤[6](2019)在《生鲜牛乳中总砷、总汞同步测定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鲜牛乳是牛奶及牛奶制品加工的初级原料,其质量安全影响牛奶及牛奶制品的品质及人类健康。目前检测生鲜牛乳中的总砷、总汞的方法是利用国家食品的检测方法:《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5009.11-2014》和《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 5009.17-2014》。此方法检测范围较广,但专一性不强,检测过程繁琐,耗时较长,需要大型的检测仪器,且不能同步检测总砷、总汞两类物质。随着国家对生鲜牛乳质量安全的进一步重视,目前急切需要一种前处理简单、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准确、适用于中小企业实验室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对食品中总砷、总汞检测方法的优化,形成了一种针对生鲜牛乳中总砷、总汞同步检测的方法。本研究以生鲜牛乳为试验材料,通过2个试验,优化研究得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并对优化后的检测方法进行验证。试验如下:试验一生鲜牛乳中总砷、总汞同步测定方法的建立本试验结合食品中总砷、总汞测定方法中,通过优化压力消解罐消化法的消化温度、消化时间、消化酸体系、消化液配比;试验的还原剂浓度;屏蔽剂的影响;精密度等,同时进行试验的重现性分析。确立了适用生鲜牛乳中总砷、总汞同步测定的检测方法的最佳条件:前处理方法为压力消解罐法;消化液体系为5 mL硝酸-2 mL过氧化氢溶液;消化温度为130℃,消化时间4 h;屏蔽剂为5 mL硫脲溶液;还原剂为2%硼氢化钾-0.5%氢氧化钾。试验二生鲜牛乳中总砷、总汞同步测定方法的验证本试验通过对优化后的测定方法的检出限及定量限含量验证、与国家标准方法的对比验证、添加回收率验证和不同企业的检测结果进行验证,明确本研究确定的同步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该方法仪器检出限为:砷0.012 ng/mL、汞0.0020 ng/mL;检出限为:砷0.003 mg/kg、汞0.00012 mg/kg;定量限为:砷0.040 mg/kg、汞0.010 mg/kg;加标回收率为:砷97%~102%,汞97%~101%;RSD值为:砷小于3%、汞小于3%。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本研究建立的生鲜牛乳中总砷、总汞同步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稳定性好、回收率高、仪器操作简单等优势,同时,环境污染和对操作人员危害较小,因此,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夏芳[7](2019)在《恒天然发力自有品牌布局巴氏奶 安佳推“鲜牛乳”锁定年轻消费群体》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植中国40多年的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近日来又有新动作。4月15日,恒天然旗下品牌安佳正式推出一款名为“鲜牛乳”的巴氏鲜奶,这款产品所用奶源为安佳品牌首次采用中国本土奶源。值得一提的是,曾经为全球原料供应商的恒天然,中国市场是其最大的(本文来源于《证券日报》期刊2019-04-18)

曲斌,刘善菁,刘雨昕,陆桂萍,耿士伟[8](2019)在《基于平行反应监测模式的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测定生鲜牛乳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测定生鲜牛乳中氟虫腈及其3种代谢物(氟甲腈、氟虫腈硫醚及氟虫腈砜)残留的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后,经Captiva ND lipids净化柱去除基质中的脂质干扰物,液相色谱分离,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定性定量测定,平行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结果:4种待测组分均获得足够的色谱保留和分离,各化合物在0.5~10.0μg·kg~(-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日间精密度小于15%,方法回收率在85%~115%之间,方法的定量下限为0.5μg·kg~(-1)。结论:此方法快速、准确且灵敏度高,为监测生鲜牛乳中的氟虫腈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本文来源于《药物分析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林芳明,蔡其刚,张红见,赵静[9](2019)在《生鲜牛乳中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建立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快速检测生鲜牛乳中的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防止食源性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建立快速检测不耐热型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AMP)。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能够从生鲜牛乳中检测到1pg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DNA,与其他型大肠埃希菌及细菌不发生交叉反应。利用建立的LAMP技术对来自西宁市奶牛场及自由市场的21份生鲜牛乳样品进行检测,6份样品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28.6%,从分子水平为生鲜牛乳中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手段,对保障生鲜牛乳的食品安全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动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02期)

贡松松,张婧,严凤,吴剑平,潘娟[10](2019)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快速筛查与确证生鲜牛乳中80种抗生素和激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HPLC-QTOF MS)技术建立了生鲜牛乳中80种抗生素和激素的快速筛查方法。牛乳样品经含1%乙酸的乙腈溶液提取,采用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 and Safe)方法净化。目标药物经Agilent ZORBAX SB C_(18)色谱柱(3. 0 mm×100 mm,1. 8μm)分离,以乙腈-0. 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使用Dual AJS ESI源,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数据采集,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表明,80种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 990 0),其定量下限(LOQ,S/N=10)为5~100μg/kg。LOQ加标水平下,80种兽药中23种兽药的回收率为50. 2%~59. 7%,相对标准偏差为1. 1%~13. 0%;其余57种兽药的回收率为61. 7%~119%,相对标准偏差为0. 3%~19. 0%。结合精确分子质量数、保留时间、同位素丰度和二级特征碎片离子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快速筛查与确证。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灵敏,适用于牛乳中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残留的高通量筛查与定性鉴定。(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鲜牛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调查我国北方地区生鲜牛乳中硫氰酸盐含量,提出一个获得生鲜乳中硫氰酸盐本底值的方法,并初步得到一个生鲜牛乳的硫氰酸盐本底值。方法对北方11省市221个奶牛养殖场的生鲜牛乳样品进行SCN-的含量测定。结果统计实验数据发现,所有样品含有SCN~-,含量范围在0.21~6.10 mg/kg之间,平均含量为2.09 mg/kg,数值分布状态为平顶右偏态分布;生鲜乳中硫氰酸盐含量与产地呈显着相关关系(P<0.05)。结论虽然不同地区来源的生乳中硫氰酸盐含量差异显着,但并没有造成数值过多的增加,初步评估我国北方地区生鲜牛乳中SCN-本底值为6.10 mg/kg。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鲜牛乳论文参考文献

[1].张玲,常江,吴俐勤,裘罕琦,周沁怡.生鲜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及耐药分子特征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9

[2].范志影,李俊,李云,刘松雁,谷旭.我国北方地区生鲜牛乳中硫氰酸盐含量调查[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3].银雪.鲜牛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分离制备研究[D].吉林大学.2019

[4].王彦增.均质处理对生鲜牛乳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5].刘强.均质处理对生鲜牛乳介电谱及主要成分预测精度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6].杨坤.生鲜牛乳中总砷、总汞同步测定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7].夏芳.恒天然发力自有品牌布局巴氏奶安佳推“鲜牛乳”锁定年轻消费群体[N].证券日报.2019

[8].曲斌,刘善菁,刘雨昕,陆桂萍,耿士伟.基于平行反应监测模式的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测定生鲜牛乳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J].药物分析杂志.2019

[9].林芳明,蔡其刚,张红见,赵静.生鲜牛乳中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建立与应用[J].动物医学进展.2019

[10].贡松松,张婧,严凤,吴剑平,潘娟.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快速筛查与确证生鲜牛乳中80种抗生素和激素[J].分析测试学报.2019

标签:;  ;  ;  ;  

鲜牛乳论文-张玲,常江,吴俐勤,裘罕琦,周沁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