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差生论文-李玲

学差生论文-李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学差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家校合作,高职院校,学差生

学差生论文文献综述

李玲[1](2018)在《基于家校合作转化高职“学差生”的实践与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化高职学差生并不只是教师的责任,也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只有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从家校合作的角度,谈谈高职学差生的转化工作。(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8年14期)

吕武[2](2015)在《班级“学差生”的教育转化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是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和难题。我们作为教师要对"学差生"倾注于爱,要以爱为纽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对症下药,作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合理发挥教师的教育功能1.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增强其信心,激发其学习欲望。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差生"也有其闪光点。教师只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表现出欣赏的态度,积极肯定的评价,能大大提高他们的自信,使他们认为自己(本文来源于《教育革新》期刊2015年11期)

张伟[3](2015)在《高中数学学差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聚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本能概念的提出使得动机一词被引入心理学。此后,有关动机的理论研究丰富起来。学习动机即促进个人在对内外诱因协调的基础上,有意识激发和维持自己学习活动的动力。对学习策略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学习策略是是个体为了提升学习效果而使用的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针对学习动机、策略问题,国内外学者展开了大量研究,认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能有效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但以往研究多是以变量为中心的研究,建立在个体同质性假设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此外,随着年级上升,高中数学难度逐渐增加,成为影响高考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高中数学学差生应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采用以个体为中心的方法,选取高中数学学差生为主要研究被试。对修订的数学学习动机问卷、翻译的数学学习策略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进而确定分类指标。最终依据分类指标,对数学学差生聚类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数学学习动机问卷中的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自我效能感、意志力可以作为对学生学习动机进行分类的指标。数学学习策略问卷中的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可以作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分类指标。(2)数学学优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均显着高于数学学差生。(3)所有类别数学学差生的学习动机不足,但部分类别数学学差生能很好地运用各种学习策略。(4)对数学学差生学习动机、策略的总分进行聚类,可以将其分为叁类:类别1(15.7%):高动机—高策略型。类别2(41.3%):高动机—低策略型。类别3(43.0%):低动机—低策略型。(5)对数学学差生学习动机各维度进行聚类,可以将其分为四类:类别1(41.0%):外在动机—依附型。类别2(34.2%):外在动机—意志型。类别3(17.1%):内外混合—意志型。类别4(7.7%):内在动机—自信型。(6)对数学学差生学习策略各维度进行聚类,可以将其分为叁类:类别1(54.4%):低策略型。类别2(29.3%):资源管理型。类别3(16.2%):高策略型。(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沙如拉[4](2015)在《蒙古族小学五年级学优生与学差生阅读眼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探究了蒙古族小学五年级学优生和学差生阅读不同难度蒙古语言文字材料的眼动过程。本研究采用的是有别于汉语文和英文的蒙古文作为实验材料,首次探讨了阅读蒙古文的眼动特点,并加入了蒙古族小学生作为被试。因此,本研究不仅为了进一步揭示蒙古语言文字阅读过程的特点和规律积累了有价值的数据,并且为解决蒙语教学及蒙语授课生阅读蒙文的眼动特征做了初步的尝试。本文主要通过运用眼动仪对小学五年级20名视力正常的蒙古族学生阅读蒙文过程进行了记录。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组别学生之间阅读同一难度蒙古文字材料时,阅读指标和眼动数据都存在显着地差异。具体表现在,学优生的阅读理解成绩、阅读速度以及阅读时间均优于学差生;学优生单位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多于学差生;学优生的注视次数、回视次数均显着少于学差生;学优生的注视点持续时间短于学差生;学优生一次注视时阅读到的材料多于学差生;学优生的平均瞳孔大小小于学差生。证明了阅读经验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产生影响。(2)小学五年级学优生阅读不同难度蒙古文字材料时,难材料的阅读理解成绩和阅读时间均显着差于和长于易材料。而难易材料之间阅读速度没有显着地差异,却也存在差异,只是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而在眼动数据上,难材料的注视次数和回视次数显着多于易材料;蒙古文难材料的注视点的持续时间显着长于蒙文易材料;难材料的平均瞳孔直径大于易材料;而在平均眼跳距离上难材料与易材料没有显着地差异,这与文字本身的特点有关。(3)小学五年级学差生阅读不同难度蒙文材料时,同样难材料的两项阅读指标和四项眼动指标之间存在显着地差异。具体表现在,蒙文难材料的阅读理解成绩和阅读时间均显着差于和长于易材料。而眼动指标的注视次数、回视次数均多于易材料,注视点持续时间和平均瞳孔直径均长于和大于易材料。阅读速度与平均眼跳距离没有出现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5-03-26)

王丽[5](2015)在《加强学差生教育之我见》一文中研究指出茶余饭后,街头巷尾,教师们碰到一起,会不约而同地感叹:"现在的学生真难教""那些学差生怎么办?"目前,有些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仍我行我素,把升学率及分数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升学率及分数成了学校、老师、学生好坏的标准,于是造成了排斥学差生、歧视学差生、忽视学差生而使升学率、及格率相对提高的现象。(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上)》期刊2015年03期)

曹媛[6](2014)在《论情感策略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对学差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由于受到了人文主义情感思潮的影响,中国的教育者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的情感因素。《英语课程标准解读》里指出,情感态度是指动机、意志力、兴趣、自信心、和合作精神等,这些都是积极的情感因素。当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消极因素,例如缺乏自信,语言焦虑,抑制等。我国学者对外语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也进行了一些列的探索,指出导致外语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情感障碍和认知障碍,也就是缺乏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和基本的外语学习能力,大部分学习困难源于这些学生的不良心理,如厌学、焦虑、畏难、消极、自卑等。Cele-Murica(1995)认为听力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而又脆弱(complex dynamic and fragile)的过程”。我国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中,教育者过分注重学生认知因素的发展,而忽视了情感因素的培养,以至于学生兴趣减弱,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应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之中,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情感因素的发展,这已经成为了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情感策略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影响成为了本文的出发点。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调查高中学生在目前英语听力课堂中的情感状况以及探索情感教学与英语听力成绩的关系,发现当今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帮助高中学生提高英语成绩。本研究利用定性和定量方法,以人文主义心理学,建构主义和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为理论基础,研究了情感因素,情感策略、情感教学、与英语听力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学困生的显着影响。从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实验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一中110名学生中进行,对照班和实验班各55名,通过前、后测试卷和前、后两次情感调查问卷及访谈,探究情感教学策略对学生情感因素变化的影响,及其与高中英语听力成绩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问题广泛存在。尤其是中下水平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情感状态不容乐观。他们普遍存在抑制、焦虑及动机缺乏等情感问题。解决中学生的情感问题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实验结果显示,情感策略的运用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对于差生而言,在积极的情感因素促使下,他们的听力成绩提高得更加显着。本文通过对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探索,旨在引起广大外语教育者及学习者对情感因素的关注,帮助学生消除消极的情感,建立积极的情感因素以激发他们的潜在动力,提高英语成绩,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4-06-01)

杨宪华,徐淑燕[7](2014)在《英语学差生学业情绪变化发展的追踪》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愉快等8种学业情绪的发展特点,为把握特殊群体学生学业情绪的变化规律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情绪问卷中文修订版,对陕西某高校52名英语学差生进行4次追踪测量。结果①学业情绪随时间变化不显着(F≤2.03,P>0.05),总均值在2.05~3.84之间,变化幅度在0.07~0.34之间,变化曲线呈多样性;②男生(F≤1.76,P>0.05)、女生(F≤0.95,P>0.05)的学业情绪随时间变化不显着;女生的愉快、希望体验高于男生,男生的自豪及消极情绪体验高于女生;③农村(F≤2.57,P>0.05)、城镇学生的学业情绪随时间变化不显着(F≤0.39,P>0.05);城镇与农村学生的希望体验相同,城镇学生自豪体验高于农村学生,农村学生愉快体验及消极情绪高于城镇学生。结论学业情绪在短期内随时间变化保持稳定。(本文来源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期刊2014年05期)

鲍纯雪[8](2014)在《实施情感策略提高初中英语学差生语法学习能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中学英语语法课堂上普遍是知识灌输较多,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热情并不高,尤其是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而且一些英语老师在教学中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气氛沉闷,结果是一些学生的英语成绩不好,而且对英语产生厌恶心理不爱学习英语,尤其是枯燥乏味的语法。这很大程度影响了英语教学的质量,这种课堂现象急需改变,好的英语课堂中需要老师与学生之间更好的情感交流。在英语课堂上,老师积极对待学生的情感对学生理解掌握英语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情感教学的内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初中英语的教学现状和人本主义,情感过滤假说等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对比分析实施情感教学法前后成绩不好的学生成绩来说明情感教学法的作用。并针对现实中的英语教学现状,针对性地提出初中英语情感教学的模式,如结合游戏,故事等有趣的授课形式来调动这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或是多多的赞美和表扬来激励这些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来提高他们的英语语法成绩。通过实验和调查问卷得出的结论是情感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并且提高学生的语言的运用能力。(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董爱国[9](2013)在《浅论初一数学学差生的特征和转化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学差生是学校教育的难题,也是抓好学校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本文就学差生的特征及转化措施谈几个观点。(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3年25期)

王巍[10](2013)在《注重学差生转化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学差生的出现,使班级中出现学习参差不齐的现状。学差生的转化成了很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转化学差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就自然成了很多教师努力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来源于《林区教学》期刊2013年06期)

学差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是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和难题。我们作为教师要对"学差生"倾注于爱,要以爱为纽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对症下药,作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合理发挥教师的教育功能1.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增强其信心,激发其学习欲望。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差生"也有其闪光点。教师只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表现出欣赏的态度,积极肯定的评价,能大大提高他们的自信,使他们认为自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学差生论文参考文献

[1].李玲.基于家校合作转化高职“学差生”的实践与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8

[2].吕武.班级“学差生”的教育转化探析[J].教育革新.2015

[3].张伟.高中数学学差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聚类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5

[4].沙如拉.蒙古族小学五年级学优生与学差生阅读眼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5].王丽.加强学差生教育之我见[J].新课程(上).2015

[6].曹媛.论情感策略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对学差生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4

[7].杨宪华,徐淑燕.英语学差生学业情绪变化发展的追踪[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

[8].鲍纯雪.实施情感策略提高初中英语学差生语法学习能力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9].董爱国.浅论初一数学学差生的特征和转化措施[J].科技信息.2013

[10].王巍.注重学差生转化的思考[J].林区教学.2013

标签:;  ;  ;  

学差生论文-李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