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干燥能力论文-马娟,李秀花,陈书龙

抗干燥能力论文-马娟,李秀花,陈书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干燥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物学特性,生物防治,筛选,死亡率

抗干燥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马娟,李秀花,陈书龙[1](2011)在《昆虫病原线虫温度耐受力和抗干燥能力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EPN)是一种重要的生防因子。不同种或不同品系昆虫病原线虫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对害虫具有不同的防治效果。所以对昆虫病原线虫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是开展生物防治应用的基础,寻找适宜于本地环境的昆虫病原线虫资源,筛选环境适应性强的种群显得十分迫切。一个较好的EPN种群应具备对田间不良环境因子的耐受能力,这些不良环境包括高温、低温、干燥、高渗透压、缺氧、紫外线辐射等。温度和干燥是影响线虫成活的最主要因素。本试验中对12个不同种类和地理来源的线虫群体进行了耐高温,低温及抗干燥能力测试。将线虫置高温环境处理不同时间测定其存活率来研究线虫耐高温能力。放置在低温下经过不同的处理时间测定其存活率来研究线虫耐寒力。通过高渗溶液处理各个线虫种群来测定其耐干燥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昆虫病原线虫经热处理后其存活率显着不同。Steinernemaceratophorum HQA-87,S.carpocapsae All,Heterorhabditis indica ZZ-68,H bacteriophora HQ-94经高温处理3h后其死亡率低于10%,显着低于其他种群。对于低温的耐受力,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群体线虫的存活率都有所下降,其中,S.ceratophorum HQA-87,S.litorale HXY-68,H bacteriophora HQ-94群体在不同处理时间下的存活率均高于其他群体,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初步证实这2个群体有很强的耐寒力。经高渗溶液分别处理不同时间后不同种类的EPN亦显示出不同的抗干燥能力,处理72h后S.ceratophorum HQA-87,JB-147,S.carpocapsae All的死亡率小于20%,S.feltiae死亡率达到45%,其他种群死亡率为高于70%。EPN在田间成功防治害虫依赖于EPN对田间环境适应性。本试验中筛选出的这些EPN种群显示了在防治害虫上的应用潜力,并可以解决引进的昆虫病原线虫对本地环境适应性差的问题。进一步研究EPN的胁迫生理生化应答及分子机制,通过转基因来提高昆虫病原线虫对环境的耐受力必将大大扩展EPN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1-11-06)

李宁,王志刚,阎爱华,王勤英,黄大庄[2](2011)在《昆虫病原线虫抗干燥能力及其对梨小食心虫致死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出抗干燥能力较强的昆虫病原线虫,采用小空间控制饱和盐液法测定了10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的抗干燥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昆虫病原线虫品系抗干燥能力不同。在25℃、相对湿度50.5%的小空间控制器中处理9 h后,Steinernema carpocapsae GA品系的存活率最高,达到75.1%,且复苏后线虫对大蜡螟致死率达100%;Heterorhabditis sp.CZ和XH-9品系存活率最低为0。利用5个抗干燥能力较强的品系初步测定其对梨小食心虫的致死能力,结果表明异小杆线虫ZH品系对梨小食心虫致死能力较强,LT50为2.46 d。(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邢玉芳,钱秀娟,刘长仲,李宏刚[3](2009)在《甘肃省几种昆虫病原线虫抗干燥能力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甘肃省8种昆虫病原线虫进行了抗干燥力测定,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种类不同其抗干燥能力也不同。在25℃、相对湿度50.5%的小空间控制器中分别处理5 h、7 h和9 h后,斯氏线虫仍具有较高的存活率,而异小杆类线虫几乎全部死亡。经9 h干燥处理后锯蜂线虫S.kraussei存活率最高(80.3%),其次为S.bicornutum(73.7%),加水复苏后2种线虫对大蜡螟的致死率均为100%,侵入率分别为16.9%和16.4%。(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09年01期)

陈松笔,杨怀文,栾显群,杨秀芬,简恒[4](1999)在《昆虫病原线虫抗干燥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15种24个品系的昆虫病原线虫进行抗干燥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种类不同,其抗干燥能力也不同。在25℃、相对湿度50.5%的小空间控制器中处理9小时后,Stein┐ernemacarpocapsae仍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其余种类几乎全部死亡。同一种线虫的不同品系,其抗干燥能力也存在差异。在S.carpocapsae的4个品系A24、Beijing、CB┐16和Mex中,CB┐16具有较高的抗干燥能力,经干燥处理后其存活率最高,达85.3%,加水复苏后的线虫对大蜡螟的致死率为100%,侵入率高达19.9%%。(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期刊1999年03期)

抗干燥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筛选出抗干燥能力较强的昆虫病原线虫,采用小空间控制饱和盐液法测定了10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的抗干燥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昆虫病原线虫品系抗干燥能力不同。在25℃、相对湿度50.5%的小空间控制器中处理9 h后,Steinernema carpocapsae GA品系的存活率最高,达到75.1%,且复苏后线虫对大蜡螟致死率达100%;Heterorhabditis sp.CZ和XH-9品系存活率最低为0。利用5个抗干燥能力较强的品系初步测定其对梨小食心虫的致死能力,结果表明异小杆线虫ZH品系对梨小食心虫致死能力较强,LT50为2.46 d。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干燥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马娟,李秀花,陈书龙.昆虫病原线虫温度耐受力和抗干燥能力测定[C].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2].李宁,王志刚,阎爱华,王勤英,黄大庄.昆虫病原线虫抗干燥能力及其对梨小食心虫致死能力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

[3].邢玉芳,钱秀娟,刘长仲,李宏刚.甘肃省几种昆虫病原线虫抗干燥能力测定[J].贵州农业科学.2009

[4].陈松笔,杨怀文,栾显群,杨秀芬,简恒.昆虫病原线虫抗干燥能力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1999

标签:;  ;  ;  ;  

抗干燥能力论文-马娟,李秀花,陈书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