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体识别论文-余达浪,陈玲霞,谢璐,刘志春,刘志平

受体识别论文-余达浪,陈玲霞,谢璐,刘志春,刘志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受体识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模式识别受体,白色念珠菌,作用机制

受体识别论文文献综述

余达浪,陈玲霞,谢璐,刘志春,刘志平[1](2019)在《胞内模式识别受体在抗白色念珠菌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模式识别受体(PRRs)是宿主抵抗白色念珠菌入侵的第一道屏障,通过识别并结合白色念珠菌表面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激活机体的固有免疫应答,从而发挥抗菌作用。目前机体主要有两类模式识别受体,其中胞内模式识别受体,在抗白色念珠菌感染发挥了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本文就胞内模式识别受体的类型及它们在抗白色念珠菌感染中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赣南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耿聪,郑慧,陈玉婷,姜建壮[2](2019)在《离子受体对自由卟啉探针荧光识别性能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2个N,N-二吡啶胺基受体修饰的自由卟啉化合物(Porphyrin-2-DPA)光学识别性能的系统研究,可以得知:该卟啉化合物中心刚性共轭的四吡咯环状结构不仅作为灵敏的光学信号基团、更是作为第一离子配位受体,在非共轭的N,N-二吡啶胺基受体辅助下,对Pb2+/Cu2+离子表现出灵敏的多重信号分析识别功能。(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董智云,王拾梅,赵叁虎,席福贵[3](2019)在《含脲-喹啉受体分子的合成及其对醋酸根离子的特性荧光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合成了含脲-喹啉受体分子,并通过~1HNMR、~(13)CNMR、ESI-MS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受体分子对阴离子F~-、Cl~-、Br~-、I~-、AcO~-、HSO_4~-、H_2PO_4~-、ClO_4~-、NO_3~-的识别性能,结果发现,受体分子仅对AcO~-具有荧光开启功效,Job曲线显示受体分子与Ac O-的结合比为1∶1,结合常数为(1. 22±0. 08)×10~4L/mol。~1HNMR滴定和DFT计算研究显示受体分子与AcO~-形成了较强的氢键。(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9年12期)

宿凡,管培竹,杨金波,管华诗,于广利[4](2019)在《β-葡聚糖与模式识别受体Dectin-1相互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β-葡聚糖是自然界资源最丰富的多糖之一,尤其真菌来源的β-1,3-葡聚糖是结构独特、免疫调节活性好且研究报道最多的葡聚糖。本文对β-葡聚糖的发现、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以及β-1,3-葡聚糖作为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与其模式识别受体(PRR)Dectin-1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综述,着重论述了不同理化性质的β-葡聚糖对人和鼠来源Dectin-1不同亚型的激活作用,所得结论为以Dectin-1为靶点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药物》期刊2019年05期)

李倩,李向茸,冯若飞[5](2019)在《宿主模式识别受体介导的病毒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病毒和机体斗争的不断发展,病毒逐步进化出各种免疫逃逸机制来躲避宿主的免疫应答,以实现增殖的目的。该文归纳总结了病毒通过宿主的Toll样受体、RIG-I样受体、DNA识别受体及NOD样受体等主要模式识别受体进行逃逸的机制,并且为深入探究病毒致病机制奠定基础,也为病毒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刘俊龙,任碧琼,陈维,陈星[6](2019)在《SAA、CRP作为可溶性模式识别受体在非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可溶性模式识别受体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非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找寻最佳临界值来辅助鉴别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部的91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为非感染性疾病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0例,急性胰腺炎30例,急性创伤31例。同时纳入感染组60例,健康对照组30例。通过检测以上3组的血清SAA、CRP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非感染性疾病组、感染组与对照组血清CRP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48,P<0.001),血清SA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93,P<0.001);(2)在非感染性疾病组中,各组与健康对照组间SAA、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34,P<0.001;χ2=66.504,P<0.001)。SAA组间两两比较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急性创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47、-6.409、-6.708,P=0.000),其中急性胰腺炎组与急性创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5,P=0.88);CRP组间两两比较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组、急性胰腺炎组、急性创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05、-5.287、-5.914,P=0.000),其中急性胰腺炎组与急性创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5,P=0.286);(3)spearman相关分析可得出,血清SAA与CRP有一定相关性(r=0.649 4,P<0.000 1);(4)SAA、CRP单项检测诊断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9、0.747;临界值分别为97.3mg/L、42.15mg/L;SAA、CRP联合检测诊断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的AUC为0.765。结论血清中可溶性识别受体SAA、CRP在非感染性疾病中有较高表达,对于鉴别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组有一定诊断效能,可以作为疾病分类的标志物。(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6期)

周玉惠,粟永勇,吴发群[7](2019)在《新型二吡咯骨架双腙受体的合成及识别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设计合成一种含有二吡咯甲烷骨架的"钳形"阴离子受体,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滴定实验研究受体化合物分别在纯乙腈体系和含水5%的乙腈体系中与八种常见阴离子的识别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该受体化合物在纯乙腈体系中对Ac O~-、F`-、HSO_4~-、H_2PO_4~-有较好的识别作用,结合常数Ka均大于10~3,而在含水5%的乙腈体系中只对Ac O~-和F~-有识别作用,且对F~-的结合力远大于对Ac O~-的结合力。由此可见,二吡咯甲烷骨架的"诱导契合"效应对阴离子识别具有独特优势。(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汪琼,孙群,陈其国,杨钦泰,李浩[8](2019)在《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患者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叉头状转录因子p3与细胞抗原识别受体Vγ亚家族基因表达的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allergic rhinitis with nasal polyps,ARwNP)患者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前后外周血Treg细胞叉头状转录因子p3(forkhead box p3,Foxp3)基因和γδ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T cell receptor,TCR)Vγ亚家族基因表达的特点。方法 18例接受SLIT治疗的ARwNP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满1年后进行鼻部总症状评分、鼻息肉大小评分,血常规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比例,鼻息肉(nasal polyps,NP)组织HE染色检测组织Eos比例,RT-qPCR检测外周血Foxp3与TCR VγⅠ~Ⅲ基因表达水平。8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结果 ARwNP患者SLIT治疗总体有效,治疗前Foxp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U=30.5,P=0.019),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W=139,P=0.001);治疗前TCR VγⅠ~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U=35,P=0.039;U=32.5,P=0.027;U=10,P <0.001),治疗后仅Vγ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3.893,P=0.001);治疗前Foxp3与VγⅢ呈正相关、与外周血Eos比例呈负相关;治疗后Foxp3与VγⅡ、Ⅲ呈正相关、与鼻部总症状评分呈负相关,VγⅢ与外周血Eos比例呈负相关。结论 ARwNP患者SLIT治疗1年前后外周血Treg细胞和γδT细胞亚群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免疫治疗早期症状的改善可能与T细胞免疫的重塑相关。(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4期)

钟豪轩,罗心平[9](2019)在《模式识别受体NOD2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2(NOD2)属于NOD样受体家族,作为一种胞内模式识别受体,NOD2通过识别配体胞壁酰二肽参与宿主细胞对病原体的识别,介导免疫炎性反应。近年来研究发现,NOD2在心肌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介绍NOD2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国际心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甘晓[10](2019)在《首个细胞核内DNA免疫识别受体被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天凌晨,最新一期《科学》以研究长文的形式在线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课题组的论文。据论文报道,课题组发现了机体感知与甄别入侵病毒DNA的一种新型天然免疫识别受体,被称为hnRNP-A2B1的该受体分子,能够在细胞核内特异性地识(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7-19)

受体识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2个N,N-二吡啶胺基受体修饰的自由卟啉化合物(Porphyrin-2-DPA)光学识别性能的系统研究,可以得知:该卟啉化合物中心刚性共轭的四吡咯环状结构不仅作为灵敏的光学信号基团、更是作为第一离子配位受体,在非共轭的N,N-二吡啶胺基受体辅助下,对Pb2+/Cu2+离子表现出灵敏的多重信号分析识别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受体识别论文参考文献

[1].余达浪,陈玲霞,谢璐,刘志春,刘志平.胞内模式识别受体在抗白色念珠菌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9

[2].耿聪,郑慧,陈玉婷,姜建壮.离子受体对自由卟啉探针荧光识别性能的影响(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9

[3].董智云,王拾梅,赵叁虎,席福贵.含脲-喹啉受体分子的合成及其对醋酸根离子的特性荧光识别[J].化学试剂.2019

[4].宿凡,管培竹,杨金波,管华诗,于广利.β-葡聚糖与模式识别受体Dectin-1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药物.2019

[5].李倩,李向茸,冯若飞.宿主模式识别受体介导的病毒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9

[6].刘俊龙,任碧琼,陈维,陈星.SAA、CRP作为可溶性模式识别受体在非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

[7].周玉惠,粟永勇,吴发群.新型二吡咯骨架双腙受体的合成及识别性能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汪琼,孙群,陈其国,杨钦泰,李浩.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患者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叉头状转录因子p3与细胞抗原识别受体Vγ亚家族基因表达的特点[J].实用医学杂志.2019

[9].钟豪轩,罗心平.模式识别受体NOD2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9

[10].甘晓.首个细胞核内DNA免疫识别受体被发现[N].中国科学报.2019

标签:;  ;  ;  

受体识别论文-余达浪,陈玲霞,谢璐,刘志春,刘志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