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支护压力论文-王秀英,李凯,王丽娟,郑维翰,王新东

极限支护压力论文-王秀英,李凯,王丽娟,郑维翰,王新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极限支护压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软弱围岩隧道,掌子面,支护压力,数值模型

极限支护压力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英,李凯,王丽娟,郑维翰,王新东[1](2019)在《软弱围岩隧道掌子面极限支护压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软弱围岩隧道掌子面所需支护力,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建立了掌子面稳定性分析模型,采用水平条分法推导了掌子面极限支护力计算公式,依托计划进行全断面开挖试验的宝兰客专洪亮营黄土隧道,求解了试验段浅埋情况下所需的掌子面支护力,并与数值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采用离心模型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掌子面所需支护力随着土体黏聚力、内摩擦角的增大近似呈线性和非线性减小关系,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大先增加后趋于稳定,覆跨比1是明显分界点;同时理论分析计算得到的最小支护力较数值计算结果偏小,根据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得出,理论公式计算结果的1.5倍可作为软弱围岩隧道掌子面最小支护力。(本文来源于《铁道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郭子奇,杨双锁,郝瑞卿,赵智辉,鲍飞翔[2](2019)在《汾河漫滩地层盾构隧道开挖面最小极限支护压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河漫滩地质条件,运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欠压条件下分段推进盾构开挖面的稳定性。在考虑渗流的影响下,分析研究了不同埋深条件下的最小极限支护压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支护压力比的逐渐减小,隧道开挖面中心位移、塑性区、横向沉降、纵向沉降都要经历不敏感、较敏感和突变3个阶段;开挖面支护压力主要平衡的是地下水压力,水的影响不可忽视;在太原地铁2号线所考虑的区间,若最小极限支护压力比保持λ>0.4,开挖面前方则不会出现失稳状况;埋深对于最小极限支护压力比的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矿业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06期)

周勇,罗玉博,张康康[3](2018)在《考虑非极限土压力的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中缺乏桩锚结构实用变形计算方法,以及使用经典土压力计算方法存在缺陷的问题,在考虑非线性共同作用的弹性反力法研究的基础上引入考虑非极限状态的土压力理论,得到一种可同时考虑非极限土压力理论和支护桩与土相互作用的支护桩桩身水平位移计算方法,然后用迭代的方法结合数值解法计算支护桩水平位移,并用Matlab软件编写计算程序,最后采用工程实例对本算法合理性进行对比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计算结果与文献中实测结果吻合度较高,从而证明了该计算方法的良好适用性.该方法可为桩锚支护结构的变形计算预测乃至变形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曹利强,张顶立,李新宇,李奥,孙振宇[4](2019)在《浅埋盾构穿越渗透性地层时极限支护压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半承压水模型综合考虑土压盾构穿越渗透性地层时覆土层及下卧层的渗透性,推导了盾构穿越层中沿掘进方向的水头分布的解析解,将其与现有的二维渗流场的解析解结合扩展为相应的叁维近似解.同时采用数值仿真得到稳态渗流条件下浅埋渗透性地层的主、被动破坏模式,建立了相应的柱体+弧形转角体模型,将前述叁维渗流场引入该模型,通过力矩平衡法得到了相应两种极限状态下开挖面支护压力的计算公式,与既有结果进行对比,此计算方法更接近数值解.研究发现:施工对开挖面前方渗流场的扰动基本局限在3倍洞径以内,主、被动极限支护压力的值随水头差的增大均线性增加,盾构直径和水头差是影响主动极限支护压力的主要因素,拱顶埋深与盾构直径是影响被动极限支护压力的主要因素,实际施工过程中,支护压力值应尽可能接近水土分算下的土体原始地层侧压力值,并在其附近(最好在其上方)小幅度波动,波动范围应以变形控制标准为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潘格林,王建国,王国富,赵增辉[5](2018)在《砂卵石强透水地层泥水平衡盾构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穿河段泥水平衡盾构隧道为工程背景,针对砂卵石强透水地层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问题,应用FLAC 3D建模分析渗流作用下隧道开挖面的极限支护压力。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后围岩渗流场发生改变,产生水压力差,造成地下水沿洞周渗出,孔隙水压力等值线呈漏斗状分布;渗流作用下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为107 k Pa,岸堤经泥水盾构下穿后沉降量较小。最大沉降现场监测值与数值计算值误差为11.1%,表明计算模型合理,计算结果可靠。(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8年09期)

程诚,赵文,程超楠,李飞[6](2018)在《干砂盾构隧道开挖面主动极限支护压力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隧道开挖面支护压力的合理选取是维持开挖面稳定性的重要条件,本文基于筒仓理论与叁维楔形体计算模型,假设开挖面破坏区滑动块为一个由部分球体与半圆台组成的弧形楔形体,滑动块上部为半圆柱体.采用Terzaghi松动土压力与Rankine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和滑动块受力平衡,推导出干砂条件下开挖面主动极限支护力计算公式.由案例分析可知,该公式计算结果小于魏纲和叁维楔形体模型计算结果,且更接近Chambon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并针对计算误差探讨了该计算公式局限性因素.(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9期)

应宏伟,沈华伟,张金红,朱成伟[7](2018)在《水位波动条件下盾构极限支护压力半解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潮汐作用对盾构隧道开挖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建立叁维数值模型,得到水位波动条件下盾构隧道开挖面前的渗流场变化规律,发现粉土地基中的渗流存在幅值衰减与相位滞后现象.将计算所得渗透力应用到"楔形体—棱柱体"极限平衡模型中,计算并分析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在水位波动条件下的变化特征,发现极限支护压力的波动与隧道埋深比、土层性质、边界水位波动等因素相关.随着隧道埋深比的增大和波动周期的减小,极限支护力的幅值衰减与相位滞后更为显着.潮汐作用下的极限支护压力最大值比最高潮位稳态渗流情况要小,支护力的最大值与最高潮位出现的时间不一致.(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赵梦怡,谢强,康景文,李朝阳,郭永春[8](2018)在《柔性支护黏性土基坑非极限被动土压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典的Rankine和Coulomb土压力计算理论均建立在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的基础上,并不适用于位移需要严格控制的基坑工程。以柔性支护的黏性土基坑边坡为研究对象,考虑边坡土拱效应、非极限状态下柔性支护结构与土体间内摩擦角以及黏聚力发挥值、土体内摩擦角以及黏聚力发挥值的影响,从黏性土应力莫尔圆出发,采用微层分析法建立静力平衡,搜索边坡土体潜在滑动面,推导柔性支护黏性土基坑的非极限被动土压力计算式。通过实例计算对比分析了本文计算理论与经典Rankine计算理论,推导公式计算得到的被动土压力小于Rankine计算值19%,合力作用位置低于Rankine计算值,作用位置距桩底距离较Rankine计算值小1.5%,计算得到的潜在滑动面为一水平倾角随深度逐渐减小的曲面,潜在滑动面范围小于Rankine极限状态滑动面。(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曹成勇,施成华,雷明锋,彭立敏[9](2016)在《浅埋透水地层泥水盾构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浅埋透水地层的泥水平衡盾构施工的隧道,建立考虑水的渗透作用下泥水盾构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的理论分析模型。同时,基于极限分析理论,推导相应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工程实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验证理论分析的合理性,进而讨论隧道埋深、隧道直径、土体黏聚力、内摩擦角和水深等参数对盾构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浅埋透水地层盾构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随着隧道埋深、隧道直径以及水深增大而增大;随着土体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增大反而减小。(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9期)

赵顺义[10](2016)在《南湖路湘江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计算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南湖路湘江泥水盾构隧道为工程实例,通过ANSYS建模求解了泥水盾构隧道开挖面的极限支护压力,并讨论了不同工况参数对极限支护压力的影响,结论如下:泥水平衡盾构隧道开挖面的极限支护压力随土层的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增大,土层的粘聚力c与极限支护力大致呈线性关系变化,随着土层内摩擦角的增大,极限支护力与内摩擦角关系曲线的斜率也逐渐增大。研究结果对控制支护压力、预估地层加固范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四川水泥》期刊2016年09期)

极限支护压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河漫滩地质条件,运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欠压条件下分段推进盾构开挖面的稳定性。在考虑渗流的影响下,分析研究了不同埋深条件下的最小极限支护压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支护压力比的逐渐减小,隧道开挖面中心位移、塑性区、横向沉降、纵向沉降都要经历不敏感、较敏感和突变3个阶段;开挖面支护压力主要平衡的是地下水压力,水的影响不可忽视;在太原地铁2号线所考虑的区间,若最小极限支护压力比保持λ>0.4,开挖面前方则不会出现失稳状况;埋深对于最小极限支护压力比的影响不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极限支护压力论文参考文献

[1].王秀英,李凯,王丽娟,郑维翰,王新东.软弱围岩隧道掌子面极限支护压力研究[J].铁道学报.2019

[2].郭子奇,杨双锁,郝瑞卿,赵智辉,鲍飞翔.汾河漫滩地层盾构隧道开挖面最小极限支护压力的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9

[3].周勇,罗玉博,张康康.考虑非极限土压力的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计算[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8

[4].曹利强,张顶立,李新宇,李奥,孙振宇.浅埋盾构穿越渗透性地层时极限支护压力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9

[5].潘格林,王建国,王国富,赵增辉.砂卵石强透水地层泥水平衡盾构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研究[J].铁道建筑.2018

[6].程诚,赵文,程超楠,李飞.干砂盾构隧道开挖面主动极限支护压力计算[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应宏伟,沈华伟,张金红,朱成伟.水位波动条件下盾构极限支护压力半解析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8

[8].赵梦怡,谢强,康景文,李朝阳,郭永春.柔性支护黏性土基坑非极限被动土压力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8

[9].曹成勇,施成华,雷明锋,彭立敏.浅埋透水地层泥水盾构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10].赵顺义.南湖路湘江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计算及影响因素研究[J].四川水泥.2016

标签:;  ;  ;  ;  

极限支护压力论文-王秀英,李凯,王丽娟,郑维翰,王新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