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课论文-毕文毅

德语课论文-毕文毅

导读:本文包含了德语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学德语,文化意识,歌曲活动,多语教学

德语课论文文献综述

毕文毅[1](2019)在《以歌曲为媒介的多元文化意识培养——基于德语课标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学德语课标着力于学生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通过多语歌曲对比这一教学方法,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该方法以德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生为目标群,以其已有的多语知识与能力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语言和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歌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跨文化态度和以多元视角为基础的多元文化意识。(本文来源于《中学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21期)

杜荣[2](2019)在《我国高校专业基础德语课教材发展及研究状况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了我国高校德语专业基础德语课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德语教材研究的基本发展情况,认为其与蓬勃发展的德语教学和教材出版不相称,影响德语教材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要大力加强国内德语教材研究,推动研究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为新一代教材编写提供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来源于《西部学刊》期刊2019年12期)

张汝琦[3](2019)在《从话语分析角度浅析小说《德语课》》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说《德语课》是德国战后文学家西格弗里德·伦茨的代表作品。本书以一个孩童的视角,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围绕"尽职恪守"一词展开。"狂热的尽职"行为,成为战后德国反思的主要内容。本文结合福柯的话语分析,解析小说中的主要隐喻"制服"和"风磨",探寻书中人物警察父亲严斯·耶普森态度的转变,以及导致儿子西吉·耶普森成为"艺术盗窃"犯悲剧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06期)

王凤,邢佳[4](2018)在《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基础德语课中的应用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MOOC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在中国迅速传播,对各大高校传统面授式教学造成巨大的冲击,加快各大高校教学改革的步伐。与此同时,不少专家、学者也发现MOOC在学分鉴定、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将传统课堂和网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其优势互补,也符合符我国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来源于《长春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刘雪梅[5](2018)在《比较《朗读者》与《德语课》中的罪责问题及主人公态度的异同》一文中研究指出伦茨的小说《德语课》和施琳克的小说《朗读者》分别产生于二十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两者均属于反战文学,文中均讨论了罪责问题和尽职的问题,本文将讨论并比较主人公对待罪责问题的不同态度及小说叙述者对待主人公罪责问题的不同态度及原因。(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12期)

陶旻如[6](2018)在《聚集体性下的个人》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集体学”将目光投向作为文化载体的集体,一方面进行实用的文化研究,另一方面对社会本质进行新式观察。内涵广泛的集体概念替代了传统的群体和社会概念,使人类集体性中一些隐藏至今的层面显现出来。文化和集体是集体科学的两个基本概念。二者总是同时存在,集体以共同的文化为前提,文化需要一定数量的人作为载体。现代国家集无数个不同的亚集体于一体,其突出特征就是聚集体性。西格弗里德·伦茨的长篇小说《德语课》取材于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埃米尔·汉森在国家社会主义时期被禁止作画这一真实事件。在该小说中,出现了分属不同集体的人物,但是他们都无一例外地生活在国家社会主义时期的德国这一大型集体之下,受其影响,无论是乡村警察耶普森,还是画家南森。国家通过设置机构和颁布法律等手段管理它的聚集体性,源于国家及其亚集体的影响作用于个人,与个人的内部条件相互作用,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小说中人物间关系的发展也体现出不同集体间的协调或碰撞。本文借助克劳斯·P·汉森在“集体学”方面的理论,重点分析耶普森在国家和公务员集体的双重影响下发展成为“社会人”的历程;国家的标准化在其亚集体家庭中向下一代的传承;以及画家在反抗国家影响中产生的自身动力。(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4-01)

李婷[7](2018)在《战后文学对二战影响下德国人思想行为的表现和批判——以西格弗里德·伦茨的《德语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文坛出现了"战后文学"这一文学流派。作为德语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后文学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战后德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和人们对二战的反思。其中,德国着名作家西格弗里德·伦茨的长篇小说《德语课》对过去进行了全面清算,也对战后德国社会生活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带有浓厚的反思与批判色彩,直至今日依然引发人们对战争更深层次的思考。(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区》期刊2018年04期)

赵国伟[8](2018)在《建构主义视域下德语教学模式探索——以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汽车德语课教学模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对于教师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研究学习、探索教学模式来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本文在建构主义理论下,联系汽车德语课程,讨论了外语教学课程模式。(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刘梦可[9](2018)在《任务型教学法在基础德语课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任务型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广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随着任务型教学法在各科实践教学课堂的应用,应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把握对于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给予的任务难度以及在任务教学法下的多样教学手段。(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王晨[10](2017)在《从文学社会学角度解读西·伦茨笔下的父亲形象塑造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格弗里德·伦茨是德国战后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总是蕴含着时代精神、道德批判和社会参与意识。其1957年发表的《激流中的人》和1968年发表的《德语课》塑造了两个性格和命运截然不同的父亲形象。前者刻画了一个充满温情的慈父形象——欣里希斯,他虽是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却竭尽全力守护家庭,并得到儿女的信任和理解;而《德语课》却着重描写作为父亲的耶普森对于纳粹专制政权的绝对服从以及对父亲角色的排斥与拒绝,小说中父权的压制、父爱的缺失导致父子冲突愈演愈烈,血缘亲情很是淡漠。纵观西方社会的父权发展史,父亲作为社会文化和家庭伦理的衔接者,曾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居于统治地位,然而随着近现代以来社会两性关系的变化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传统父权的统治摇摇欲坠,并逐渐走向衰微。伦茨在战后的特殊历史时期将父亲形象作为重点描写的对象,既对父爱的内涵进行了深刻解读,也对传统父权的解体进行了理性思考。本文以文学社会学为理论框架,结合战后历史语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比较分析了伦茨笔下两个不同类型的父亲角色,并借此探讨作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小说创作转型问题。论文得出的四点结论是:第一、根据德国精神分析学家亚历山大·米切利希将人分为“个体”(Individuen)与“跟风者”(Mitl?ufer)的相关理论,欣里希斯和耶普森分别属于这两种不同的类型。前者是拥有强烈责任感和自我发展需求的独立个体,而后者则是摒弃了独立意识的盲目跟风者,无条件执行纳粹的任何命令。第二、联系时代语境来看,在五十年代,经济奇迹的成果并未惠及到每一个“小人物”。伦茨以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描写以欣里希斯为代表的“小人物”在现代社会的生存悲剧,揭示了他们的困境与选择、绝望与反抗。第叁、在六十年代,清算纳粹历史成为德国社会的主流,青年一代掀起质疑、反叛父辈的浪潮。伦茨在文学创作中更加清晰地表明了他的政治倾向和主张,将关注的重点从个体生存问题转向了历史与政治的反思,以及对罪责、良知等问题的重新审视。第四、作家、作品和社会、历史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作为一个“冷静的知情者”,面对时代和读者,伦茨用作品揭示了二战之后德国社会的制度危机、道德危机和情感危机。(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5-01)

德语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回顾了我国高校德语专业基础德语课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德语教材研究的基本发展情况,认为其与蓬勃发展的德语教学和教材出版不相称,影响德语教材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要大力加强国内德语教材研究,推动研究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为新一代教材编写提供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德语课论文参考文献

[1].毕文毅.以歌曲为媒介的多元文化意识培养——基于德语课标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9

[2].杜荣.我国高校专业基础德语课教材发展及研究状况综述[J].西部学刊.2019

[3].张汝琦.从话语分析角度浅析小说《德语课》[J].北方文学.2019

[4].王凤,邢佳.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基础德语课中的应用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18

[5].刘雪梅.比较《朗读者》与《德语课》中的罪责问题及主人公态度的异同[J].北方文学.2018

[6].陶旻如.聚集体性下的个人[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

[7].李婷.战后文学对二战影响下德国人思想行为的表现和批判——以西格弗里德·伦茨的《德语课》为例[J].中国高新区.2018

[8].赵国伟.建构主义视域下德语教学模式探索——以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汽车德语课教学模式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

[9].刘梦可.任务型教学法在基础德语课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

[10].王晨.从文学社会学角度解读西·伦茨笔下的父亲形象塑造演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

标签:;  ;  ;  ;  

德语课论文-毕文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