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尺度低涡论文-凌婷,谌芸,陈涛,李晟祺,杨珊珊

中尺度低涡论文-凌婷,谌芸,陈涛,李晟祺,杨珊珊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尺度低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暖切变线,对流组织形式,抬升条件,低空急流

中尺度低涡论文文献综述

凌婷,谌芸,陈涛,李晟祺,杨珊珊[1](2019)在《江淮地区两类低涡型暖式切变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江淮地区低涡型暖切变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以及FY-2E卫星云图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针对江淮地区两次不同类型的典型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稳定型"过程降水持续时间长、范围广,而"东移型"过程降水相对集中,持续时间短、雨强大。结果表明:(1)两次降水均发生在高空槽和低层暖切变影响下,"稳定型"系统少动,而"东移型"的500 hPa低压槽和低空低涡向东移动发展,与地面中尺度低压相对应,且中低层辐合较强。(2)"稳定型"对流组织形式为"前向次第发展",对流系统结构相对松散,而"东移型"对流组织形式为"后向次第发展",对流系统组织化程度较高。(3)两次暴雨过程均发生在整层高湿环境中,低空急流对水汽输送起关键作用,降水主要位于西南急流轴前部的风速辐合区。其中,"稳定型"水汽主要输送能力体现在850 hPa上,稳定形势下的持续性水汽输送有利于形成较大范围的强降雨;"东移型"西南低空急流风速相对较强,降水后期有活跃的超低空东南急流,两支急流共同作用有利于局地出现更集中的降水。(4)两次过程中,低空西南与东南风的风速辐合形成明显的中尺度抬升条件,且"东移型"比"稳定型"的外力抬升条件更好。强降水多位于地面辐合线附近,对应的中尺度风场辐合线是触发对流的有利条件,对短临降水落区预报有一定指示意义。(本文来源于《干旱气象》期刊2019年05期)

钱卓蕾,杨祥珠,钱月平,周弘媛,季丹丹[2](2019)在《一次低涡型冰雹天气的环境条件和中尺度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天气观测、多普勒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和NCEP1o×1o格点再分析资料,研究在绍兴发生的一次典型低涡型冰雹天气过程环境场和中尺度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冰雹天气出现在西北冷涡的右前方,中高层的干侵入激发了对流不稳定;中尺度辐合线出现在对流风暴的前沿,是由冷池出流与外界暖湿气流交汇而形成,为强对流的发展提供了近地面辐合抬升条件;本次过程先后有叁个明显的强单体风暴产生,回波核心区高度均扩展到-20℃层以上,符合弱回波区、悬垂回波和中低层径向辐合的强对流风暴结构,还具有标志大冰雹的叁体散射特征(TBSS)。在降雹前最大反射率因子(DBZM)及其所在高度(DBZM HT)的突降和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的突增可作为判断降雹的指标。(本文来源于《气象研究与应用》期刊2019年02期)

乔娜,丁治英,刘靓珂,沈新勇,李小凡[3](2019)在《两种尺度低涡背景下β中尺度强对流带的演变及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NCEP/NCAR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等,对2015年8月3日发生在山东地区的一次MCS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潜热敏感性试验和对比分析,研究了在两种尺度低涡背景下MCS中β尺度强对流带的发生发展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在天气尺度的东北冷涡槽前,高层有强的高空急流存在,低层有不稳定能量释放为中尺度低涡以及对流发生提供有利背景场,低层低涡发展演变引起MCS的形成,其中伴随着β中尺度强对流带转向、合并以及弓状弯曲和暴雨的加强;(2)低层低涡切变导致多条β中尺度对流带以及小槽出现,当小槽中流场由西风-西南风变为西北风-西南风切变时,β中尺度强对流带发展并伴随小槽转竖,强对流带上南北风的加强是对流带转竖的关键;(3)由涡度方程分析,低层倾侧项对正的垂直涡度贡献最大,倾侧项中,水平涡度在垂直速度的作用下,在强对流区的前部有向正涡度的转换,在对流带合并前这种正涡度可延伸至另一个小槽中,使两个小槽的正涡度区加强合并,小槽和强对流带合并,小槽加深,槽前后南北风分别加大。在强对流带的后部为负涡度区,散度项对负涡度的贡献较大,在对流带合并期间后部散度项引起的负涡度区加大,反气旋扰动加强,导致强对流带出现弓状弯曲;(4)对流强盛前关闭潜热,导致叁维风场改变,小槽减弱,扰动场分布散乱,强对流带迅速减弱消失。显见,本次过程中,潜热可引起β中尺度强对流带上小槽迅速加强有利于强对流带转竖。(本文来源于《自然灾害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高松,方德贤,陈贵川,陈良吕,吴钲[4](2018)在《中尺度集合预报对“2015.8.16”西南低涡暴雨过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暴雨的发生发展机制,提高暴雨的预报准确率,是数值模式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1-3])。然而,大气模式具有非线性和周期性特征,暴雨预报对模式初始条件和物理过程都非常敏感~([4]),因此,传统的单一预报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经常漏报或空报重大天气过程,而发展集合预报技术则是解决预报不确定性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重庆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受不同尺度天气系统和复杂地形的影响,是中小尺度对流系统的多发区,预报难度非常大。目前,采用不同扰动方案构建集合预报系统开展西南地区强降水的研究仍然较少,本文旨在业务运行的重庆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基础上,利用ARPS和WRF模式,建立一个基于不同初值和物理过程参数扰动相结合的集合预报系统,并对2015年8月16-18日发生在四川盆地的西南低涡暴雨过程进行集合预报试验,分析其与单一预报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集合扰动方案对降水预报的影响,以期对暴雨等极端天气的预报和集合产品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500 h Pa中高纬双涡结构缓慢转变为单涡结构、副热带高压"西落东抬"为西南低涡的生成、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天气尺度背景,同时,高原涡东移并伴随冷空气南下,共同造成了此次持续性暴雨过程。(2)基于ARPS和WRF建立的重庆中尺度集合预报系统能较好地预报此次西南低涡暴雨过程。大尺度环流集合平均场与实况分布基本一致,与确定性预报相比,需结合多种集合产品(如集合平均、概率匹配平均、降水概率、邮票图)对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预报信息。(3)此过程中,各成员采用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和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预报效果差异明显,可见对初值和物理过程都比较敏感,因此有必要采用集合预报分析此次过程来定量估计预报的不确定度。(4)物理扰动对降水的整体影响大于初值扰动,降水后期,物理扰动影响与混合扰动相当;对暴雨及以下量级的降水,初值扰动的集合预报优于物理扰动集合,大暴雨及以上量级的降水中,物理扰动的集合预报最优;同时考虑2种扰动的集合预报系统最优,好于单因子构造的集合预报,降水效果得到明显改善。(5)由"好"、"坏"成员的聚类分析可知,低层形势场和气象要素的预报差异比高层更明显。特别是对低层风场的预报尤为敏感,风场预报的差异直接导致低涡(位置、强度、持续时间)、水汽输送以及对流系统生成、发展的差异,这也正是造成各成员降水预报好坏的主要原因之一。(6)通过对确定性预报和集合预报的降水检验分析可知,概率匹配平均在各量级上的预报技巧好于多数集合成员,集合平均在小雨、中雨和大雨量级上的预报技巧也好于多数成员。集合预报效果整体上要好于控制预报,对大雨及以上量级的预报技巧提高有明显的正贡献。(7)本文只是对一次强降水个例进行分析讨论,对该系统中物理过程参数设置的合理性和适应性还有待试验,同时,该系统能否对西南地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强天气准确预报还需开展更多的个例研究。另外,此次过程中西南低涡生成、发展、演变的机制还需要深入讨论。(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期刊2018-10-24)

万瑜,曹兴,杨莲梅[5](2018)在《中亚低涡背景下中天山地区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中尺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及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等非常规探测资料和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逐日4次的1°×1°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6月27—28日中天山地区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对流条件和对流系统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中天山地区强降水天气过程是中亚低涡前部的东北—西南向气旋式切变和深厚的西南暖湿气流共同作用引发的,低层切变和气旋式辐合的动力抬升、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是此次强对流天气的直接触发因子。里海和咸海南侧的水汽沿着中亚低涡底部的偏西气流和前部的西南气流输送至强降水区,为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大气可降水量的跃变和风廓线产品的垂直变化特征与短时强降水的开始、加强及减弱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红外云图反映了中天山地区短时强降水发生在对流云团云顶亮温(Temperature of Black Body,TBB)梯度最大处;短时强降水由低质心和高效率的降水回波造成的,降水强度与回波顶高度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李超,崔春光,王晓芳,赖安伟[6](2017)在《一次中尺度对流低涡增强阶段的能量诊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CFSR每日4个时次、水平分辨率为0.5°×0.5°全球预报场资料,美国NCEP中心每日4个时次、水平分辨率为1°×1°FNL全球再分析格点资料,以及华中地区国家基准站逐小时的加密降水资料,围绕2015年6月1日华中地区的一次中尺度对流低涡(mesoscale convective vortex,MCV)天气过程,通过WRF模拟和能量诊断的方法,重点研究了低涡增强期内的能量分布特征及其对低涡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此次MCV初生于湖北中部地区,低涡生成后向湖北东北部大别山地区移动且不断发展加强,MCV增强阶段的降水带分布由早期的叁中心分布(分别位于宜昌、荆州、随州)演变为后期的纬向型雨带分布。降水产生的凝结潜热释放、对流有效位能的增强、低层暖湿气流的输送以及中层干冷空气的侵入等有利的环境场条件对低涡的增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低涡的增强对能量演变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方面MCV外围辐合气流随低涡发展而增强,引起对流层低层扰动动能的增加,另一方面MCV外围降水产生的凝结潜热,导致对流层中层扰动有效位能的增加,之后通过垂直气流作用使扰动有效位能向上输送,从而使对流层高层的扰动有效位能增加。另外,此次MCV增强阶段的能量制造项依次为:扰动有效位能向扰动动能的转换,不同高度层的基本气流黏性力作用效果,纬向平均有效位能向扰动有效位能的转换,以及来自系统外部扰动动能的输入。其中,扰动有效位能向扰动动能转换是对MCV发展增强的直接贡献项,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一步分析可知,在对流层低层和顶层,扰动有效位能向扰动动能转换,使辐合辐散气流增强;而在对流层中高层,扰动动能向扰动有效位能转换,为低涡发展成熟后的继续维持储备了必要的能量。(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7年11期)

石鹏翔,刘海文,段伯隆,朱玉祥[7](2016)在《影响重庆夏季暴雨的中尺度低涡的气候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对流层中低层中尺度低涡影响重庆夏季暴雨的可能原因,使用1979~2011年1°×1°的ECMWF再分析资料和重庆市逐日降水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合成分析等方法,在对重庆低涡暴雨定义的基础上,从天气、气候学角度,对重庆低涡导致的重庆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余年来,重庆低涡导致的重庆暴雨共有26例,重庆低涡导致的暴雨降水量和暴雨次数在空间分布上并不相同,重庆低涡导致的暴雨降水量最大值主要位于重庆中南部,而重庆低涡暴雨次数最大值区域则主要位于重庆的西南。导致重庆夏季暴雨的重庆低涡在700 h Pa上空主要为一个闭合的低压,重庆暴雨发生次数最多的地区主要位于从重庆垫江到南川槽线的西北部;700 h Pa上重庆西部的θse的"槽"和"脊",使冷暖空气在重庆地区交汇,非常有利于重庆暴雨的发生。在对流层中层,和重庆低涡相对应的是一高空槽;重庆暴雨主要位于高空急流出口区的右侧。重庆低涡垂直结构表明,其在对流层低层主要表现为气旋性辐合环流,在对流层中高层则为反气旋性辐散环流,这样的垂直空间配置,使重庆上空从对流层低层到对流层顶层附近,都为明显的上升运动;强烈的上升运动和来自孟加拉湾、南海以及重庆西北部的水汽,使得重庆西边界、北边界以及南边界呈现为水汽输入边界,水汽在重庆地区辐合盈余,导致重庆夏季暴雨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李如琦,李建刚,唐冶,李桉孛,王江[8](2016)在《中亚低涡引发的两次南疆西部暴雨中尺度特征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南疆西部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逐时降水量资料、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FY-2D云图TBB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ECMWF和T639客观分析场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和滤波方法对2012年5月21~23日和2013年5月26~29日2次发生在南疆西部的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暴雨过程均为中亚低涡影响形成,暴雨中心一致,但降水范围、持续时间和降水强度明显不同,中尺度系统的差异是其可能原因。2次暴雨过程分别由中-β系统和中-α系统影响形成,过程的影响系统尺度小,则雨强大、降水时间短,反之亦然。地形作用下的中低层抬升和辐合是南疆西部降水形成的重要原因。地面辐合线是南疆西部暴雨的主要中尺度影响系统,是暴雨的重要触发机制。冷空气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盆地,与盆地暖湿气团交汇,形成强辐合线,不稳定强烈发展,利于出现对流性降水,降水强度大。(本文来源于《干旱气象》期刊2016年02期)

王芬,谷晓平,李腹广,万雪丽,陈晓燕[9](2015)在《黔西南一次低涡切变型暴雨的中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E TBB资料、自动站降水资料及1°×1°NCEP再分析资料,对发生在黔西南2014年6月9日的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主要是由低涡切变造成的,低涡切变东南移的过程中,黔西南地区低层辐合明显加强,触发了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暴雨过程强度大,持续时间短,有典型的中尺度特征。两个大暴雨中心是由两个MCS产生的,都是沿低涡前侧的切变线移到暴雨中心上空的,降水主要出现在MCS的中部冷云区及梯度大值区。雷达回波资料显示此次过程是由多个对流单体发展、合并,形成混合性片状回波,回波在东南移的过程中逐渐减弱消散。暴雨发生前及发生时整个黔西南地区中低层有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中高层为下沉运动,黔西南低层的θse为高值区且等值线密集,整层湿层深厚,动力强迫上升运动加强了低层能量和水汽的向上输送,促使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本文来源于《沙漠与绿洲气象》期刊2015年05期)

王芬[10](2015)在《黔西南一次低涡切变型暴雨的中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E TBB资料、自动站降水资料及1°×1°NCEP再分析资料,对发生在黔西南2014年6月9日的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主要是由低涡切变造成的,低涡切变东南移的过程中,黔西南地区低层辐合明显加强,触发了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暴雨过程强度大、持续时间较短,有典型的β中尺度特征。两个大暴雨中心是由两个MCS产生的,都是沿低涡前侧的切变线移到暴雨中心上空的,降水主要出现在MCS的中部冷云区及梯度大值区。雷达回波资料显示此次过程是由多个对流单体发展、合并,形成混合性片状回波,回波往东南移的过程中逐渐减弱消散。暴雨发生前及发生时整个黔西南地区中低层有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中高层为下沉运动,黔西南低层的θ_(se)为高值区且等值线密集,整层湿层深厚,动力强迫上升运动加强低层能量和水汽的向上输送,加强了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本文来源于《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期刊2015-10-14)

中尺度低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常规天气观测、多普勒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和NCEP1o×1o格点再分析资料,研究在绍兴发生的一次典型低涡型冰雹天气过程环境场和中尺度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冰雹天气出现在西北冷涡的右前方,中高层的干侵入激发了对流不稳定;中尺度辐合线出现在对流风暴的前沿,是由冷池出流与外界暖湿气流交汇而形成,为强对流的发展提供了近地面辐合抬升条件;本次过程先后有叁个明显的强单体风暴产生,回波核心区高度均扩展到-20℃层以上,符合弱回波区、悬垂回波和中低层径向辐合的强对流风暴结构,还具有标志大冰雹的叁体散射特征(TBSS)。在降雹前最大反射率因子(DBZM)及其所在高度(DBZM HT)的突降和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的突增可作为判断降雹的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尺度低涡论文参考文献

[1].凌婷,谌芸,陈涛,李晟祺,杨珊珊.江淮地区两类低涡型暖式切变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分析[J].干旱气象.2019

[2].钱卓蕾,杨祥珠,钱月平,周弘媛,季丹丹.一次低涡型冰雹天气的环境条件和中尺度特征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9

[3].乔娜,丁治英,刘靓珂,沈新勇,李小凡.两种尺度低涡背景下β中尺度强对流带的演变及成因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9

[4].高松,方德贤,陈贵川,陈良吕,吴钲.中尺度集合预报对“2015.8.16”西南低涡暴雨过程的分析[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2018

[5].万瑜,曹兴,杨莲梅.中亚低涡背景下中天山地区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中尺度特征[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8

[6].李超,崔春光,王晓芳,赖安伟.一次中尺度对流低涡增强阶段的能量诊断分析[J].气象.2017

[7].石鹏翔,刘海文,段伯隆,朱玉祥.影响重庆夏季暴雨的中尺度低涡的气候学特征[J].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6

[8].李如琦,李建刚,唐冶,李桉孛,王江.中亚低涡引发的两次南疆西部暴雨中尺度特征对比分析[J].干旱气象.2016

[9].王芬,谷晓平,李腹广,万雪丽,陈晓燕.黔西南一次低涡切变型暴雨的中尺度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5

[10].王芬.黔西南一次低涡切变型暴雨的中尺度分析[C].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2015

标签:;  ;  ;  ;  

中尺度低涡论文-凌婷,谌芸,陈涛,李晟祺,杨珊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