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湖湿地论文-长江日报记者,张衡,张勇军,通讯员,冯江

沉湖湿地论文-长江日报记者,张衡,张勇军,通讯员,冯江

导读:本文包含了沉湖湿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湖湿地,候鸟,国际重要湿地,翔集,徐年,湿地自然保护区,渔樵,国际湿地公约,鱼塘,湿地生态系统

沉湖湿地论文文献综述

长江日报,张衡,张勇军,通讯员,冯江[1](2020)在《沉湖湿地或再现“候鸟翔集”景象》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12月30日,国际重要湿地沉湖,7.5万亩“围湖鱼塘”全面退出历史舞台。沉湖的边缘--张家大湖的塘堰上,武汉市蔡甸区消泗乡渔樵村60岁渔民徐年强坐在破旧的渔船上,望着自己的30亩鱼塘,思绪万千。“还剩最后一批鱼,捕完就结束了”。(本文来源于《长江日报》期刊2020-01-06)

张晓微,王景芸,史文霞[2](2019)在《沉湖湿地初始水权分配研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武汉市沉湖湿地水权交易试点研究项目,开展了沉湖湿地初始水权分配研究。基于研究区的历史、现状条件,构建了初始水权分配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幂法对构造的判断矩阵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了较为合理的综合分配权重。并尝试对沉湖湿地的保护区管理局、消泗乡农村集体组织、芦苇管理总站、船沟林场、溜子湖渔场和沉湖渔场各用水单位进行了分配,得出保护区管理局分配水量最高,消泗乡农村集体组织其次,结果较为合理。研究成果对探索适合武汉市及南方丰水城市的初始水权分配方法,完善建立水权制度,推进水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广东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11期)

张俊,余振维,庞宏东[3](2018)在《蔡甸区沉湖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措施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蔡甸区沉湖湿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湿地修复的指导思想及原则。依据保护性建设思路,运用恢复生态学原理做指导,对沉湖湿地保护工程措施及湿地修复工程建设方案进行探讨,旨在为同类湿地的保护与修复工程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湖北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5期)

陈莹,丛程楠,冯江,陈云国,陈君[4](2018)在《武汉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测算——基于农户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研究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对农民利益的影响,以期为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完善现有生态补偿制度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成本收益法、机会成本法、条件价值法。研究结果:农户的旱地、水田和水塘净损失分别为5972.4元/hm~2、5738.7元/hm~2和9250.6元/hm~2。研究结论:生态补偿标准应根据核心区距离和土地利用类型科学制定,同时成立专项基金进行特殊补偿。多渠道筹集生态补偿资金。依托湿地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高农民的收益。(本文来源于《中国房地产》期刊2018年06期)

李卫中,王思,孙克亮[5](2017)在《沉湖湿地:候鸟捎来的新生活》一文中研究指出沉湖湿地位于武汉蔡甸区消泗乡,是中国五大鸟类分布区之一。仅每年在此越冬的大雁、野鸭、天鹅等就达数万只。每年冬季,数以万计的候鸟来此越冬,其中包括东方白鹳等81种珍稀物种。一度,这些鸟儿与农民争夺粮食,被视为湖边庄稼地的“害虫”。近年来(本文来源于《湖北日报》期刊2017-06-11)

吴欣锴[6](2016)在《基于生态补偿视角的我国湿地保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但生态环境却未能跟上发展的步伐,越来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开始制约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湿地是重要的生态资源,保护湿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湿地种类多样、面积广阔、湿地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全球重要的湿地国家。但是,目前我国湿地面临着数量和面积减少、水资源开采过度、水体污染、动植物多样性受损等多种问题。而且,"抢救式"等传统湿地保护手段已经难以解决我国湿地面临的问题。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如何创新应用更合理的手段和方式保护叁大生态系统之一的湿地已经迫在眉睫。作为保护和治理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创新举措,湿地生态补偿一直倍受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其有效性为许多国家及我国部分地区的实践所证明。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湿地生态补偿体系,全面高效地推进我国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改善区域发展均衡状况,调整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关系,促进社会公平,进而推进我国生态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实现全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国内外湿地生态补偿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以生态补偿为视角,以湖北沉湖湿地的生态补偿为研究个案,以美国湿地保护为借鉴,从湿地生态补偿意识和理念的培养与发展、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法规政策的建设与健全、生态补偿手段的创新、湿地生态补偿运行机制的完善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湿地生态补偿、促进湿地保护的对策和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6-05-10)

丛程楠[7](2016)在《基于农户视角的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沉湖湿地是江汉平原最大的典型淡水湖泊沼泽湿地,2013年被确定为“国际重要湿地”。划定湿地自然保护区实质是一项规划管制措施,保护了湿地资源却给农户带来了损失。湿地生态补偿是通过经济手段实现湿地资源保护或损害行为外部性内部化以维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一种制度安排。本文基于农户双重身份,采用成本收益法、机会成本法、条件价值法测算农户的利益损失额及收益额,确定补偿标准,并分析农户对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认知情况及生态补偿满意度,探索完善现有生态补偿制度。主要结论:旱地净损失5972.4元/公顷,水田净损失5738.7元/公顷,水塘净损失9250.6元/公顷。其中:(1)直接经济损失。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旱地损失3221.8元/公顷,水田损失2988.1元/公顷,水塘损失6500.0元/公顷,从空间区位来看,西侧村庄旱地2923.9元/公顷,东侧村庄旱地损失3654.8元/公顷;(2)区域农户土地发展权受限损失为5394.1元/公顷;(3)农户非农经济收益为2602.0元/公顷;(4)农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支付意愿41.5元/公顷。研究结果表明:沉湖湿地生态补偿范围没有完全覆盖损失群体,补偿标准不足以弥补损失,补偿方式过于单一,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政策宣传不到位。(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何小芳,吴法清,周巧红,刘碧云,张丽萍[8](2015)在《武汉沉湖湿地水鸟群落特征及其与富营养化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富营养化是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积累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直接导致水体群落结构的改变,这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以水生生物为食的水鸟的群落特征的变化。为找寻水鸟群落特征与富营养化两者的关系,2010年1月~2013年1月3年内按春夏秋冬4季对武汉沉湖湿地自然地保护区水鸟进行了调查,沉湖和张家大湖的水鸟多样性有明显的周年变化规律,多样性指数冬季最高,最高值分别为12.19和9.89;春夏季最低,最低值分别为7.53和2.45;对比分析了两个子湖,沉湖湖区与张家大湖湖区富营养化指数TLI分别为64和78,沉湖水鸟种类、数量和多样性指数皆高于张家大湖,湖泊富营养化会影响水鸟多样性。(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5年09期)

李源[9](2014)在《鸟儿吃鱼 政府买单》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堤上,不时有雉鸡横穿而过,转眼消失在芦苇丛中。远处,一群牛背鹭站在堤面上,从容地打量着不速之客。荷塘上空,盘旋着数十只白鹭,传来阵阵空灵的叫声。 在武汉唯一的“国际重要湿地”——蔡甸区沉湖湿地,这是夏日常见的景象。 巡湖员冯江说,夏(本文来源于《湖北日报》期刊2014-07-29)

赵康毓,张玉琳[10](2014)在《沉湖湿地现状与保护对策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沉湖湿地位于长江中游武汉市境内,目前已建立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本文在对沉湖湿地的资源现状、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简要阐述的基础上,对当前沉湖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工作进行探析。(本文来源于《环境与生活》期刊2014年06期)

沉湖湿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依托武汉市沉湖湿地水权交易试点研究项目,开展了沉湖湿地初始水权分配研究。基于研究区的历史、现状条件,构建了初始水权分配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幂法对构造的判断矩阵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了较为合理的综合分配权重。并尝试对沉湖湿地的保护区管理局、消泗乡农村集体组织、芦苇管理总站、船沟林场、溜子湖渔场和沉湖渔场各用水单位进行了分配,得出保护区管理局分配水量最高,消泗乡农村集体组织其次,结果较为合理。研究成果对探索适合武汉市及南方丰水城市的初始水权分配方法,完善建立水权制度,推进水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沉湖湿地论文参考文献

[1].长江日报,张衡,张勇军,通讯员,冯江.沉湖湿地或再现“候鸟翔集”景象[N].长江日报.2020

[2].张晓微,王景芸,史文霞.沉湖湿地初始水权分配研究初探[J].广东水利水电.2019

[3].张俊,余振维,庞宏东.蔡甸区沉湖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措施探讨[J].湖北林业科技.2018

[4].陈莹,丛程楠,冯江,陈云国,陈君.武汉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测算——基于农户视角[J].中国房地产.2018

[5].李卫中,王思,孙克亮.沉湖湿地:候鸟捎来的新生活[N].湖北日报.2017

[6].吴欣锴.基于生态补偿视角的我国湿地保护研究[D].湖北大学.2016

[7].丛程楠.基于农户视角的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8].何小芳,吴法清,周巧红,刘碧云,张丽萍.武汉沉湖湿地水鸟群落特征及其与富营养化关系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

[9].李源.鸟儿吃鱼政府买单[N].湖北日报.2014

[10].赵康毓,张玉琳.沉湖湿地现状与保护对策浅析[J].环境与生活.2014

标签:;  ;  ;  ;  ;  ;  ;  ;  ;  ;  

沉湖湿地论文-长江日报记者,张衡,张勇军,通讯员,冯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