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性学习论文-徐俊峰

利用性学习论文-徐俊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利用性学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金泽古桥,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

利用性学习论文文献综述

徐俊峰[1](2019)在《利用金泽古桥开展小学美术研究性学习的尝试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述了我校利用古桥资源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一些方法,还阐述了如何设计单元化的研究性主题活动并开展教学的过程,指出了利用古桥资源开发美术校本课程及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后续思考。(本文来源于《现代教学》期刊2019年S1期)

罗霞[2](2018)在《利用研究性学习提升时政素养》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考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视野。大量时事出现在语文的现代文阅读、文综的问答题这些"难题"中,时政素养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教学实践来看,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可以提升学生的时政素养和公民意识,弥补政治课堂教学的不足。其效果远远好于考前突击整理时政专题。(本文来源于《时事(高中)》期刊2018年03期)

王瑞清[3](2019)在《利用低结构材料促进幼儿的探究性学习》一文中研究指出低结构材料功能较多,具有便于操作的特点,相对于高结构材料,幼儿使用低结构材料时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本文从低结构材料多元化的投放方式入手,阐述低结构材料对区域游戏中幼儿探究性学习的积极影响。(本文来源于《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期刊2019年01期)

刘永赤[4](2018)在《利用恩施州的饮食文化开展研究性学习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恩施州是全国盛名的绿色生态乐园,土家、苗家特色小菜风味独特,其加工工艺中揭示了许多生物、化学原理。从研究型学习入手,通过学生学习制作恩施家常霉豆腐,而将蛋白质、氨基酸、无氧呼吸等生化知识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8年24期)

林青[5](2018)在《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技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强调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技能的培养,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的信息化素质进行有效的检验,还能促进学生学以致用,使自身所获得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服务于日后学习与实践。对此,文章将结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就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技能的相关教学策略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当代教研论丛》期刊2018年08期)

潘建明,高如玉[6](2018)在《利用递进性学习活动激发“翻转课堂”活力——以“叁角形的中位线”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初中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渐变的过程中,他们对数学新知的理解是要通过形象思维,借助对客观事物表象的理解后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学生对数学新知的获得是通过主体学习活动来建构的。"翻转教学"能有效承接这一特点,教师应设计出既符合数学学习规律又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递进性学习活动,去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期刊2018年51期)

郑敏,龚梅勇[7](2018)在《例谈如何利用习题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习惯》一文中研究指出要做学问,先要学会提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不应只是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必须倡导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力求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基于对新课标中提出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认识和感悟,本文拟从一道错题出发,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不断的发现新问题、解决新(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学数学》期刊2018年03期)

于小琳[8](2018)在《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在新时代下,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教学领域也不例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丰富课程资源和教学手段的同时,也为学生带来了崭新的学习体验,提升了其信息技术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为其日后学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科学、有效地引入教学中,是所有教师工作的重心,高中政治教学亦是如此。以信息技术引入高中政治教学的意义作为研究的起点,重点探讨了其为学生带来的体验性学习,希望为高中政治教学带来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下)》期刊2018年02期)

刘永赤[9](2018)在《酸辣凤爪的制作——利用恩施州的饮食文化开展研究性学习之五》一文中研究指出恩施州是全国闻名的绿色生态乐园,本地土家、苗家特色小菜风味独特,其加工工艺中揭示了许多生物、化学原理。从研究型学习入手,通过教学生学习制作酸辣凤爪,加强他们对蛋白质、氨基酸、无氧呼吸等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8年02期)

郑志祥,闫乾顺,李江,李玲[10](2018)在《利用学术搜索引擎及学术论坛提高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研究性学习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是高校教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满意度调查发现,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瓶颈性障碍之一是信息获取途径和方式欠缺。因此,提供大学生获取基本学科信息和学科前沿信息的途经和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研究性学习效率。为此,我们通过推荐教学实践中所搜集的权威搜索引擎和学术论坛网站,引导学生通过有效利用权威搜索引擎获取知识,从学科学术论坛网站了解学科学术前沿,以学术会议网站为窗口了解各学科主要研究热点,以各种学术贴吧等为平台进行学术讨论和问题求助协作等提高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教育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利用性学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考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视野。大量时事出现在语文的现代文阅读、文综的问答题这些"难题"中,时政素养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教学实践来看,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可以提升学生的时政素养和公民意识,弥补政治课堂教学的不足。其效果远远好于考前突击整理时政专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利用性学习论文参考文献

[1].徐俊峰.利用金泽古桥开展小学美术研究性学习的尝试与思考[J].现代教学.2019

[2].罗霞.利用研究性学习提升时政素养[J].时事(高中).2018

[3].王瑞清.利用低结构材料促进幼儿的探究性学习[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

[4].刘永赤.利用恩施州的饮食文化开展研究性学习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18

[5].林青.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技能[J].当代教研论丛.2018

[6].潘建明,高如玉.利用递进性学习活动激发“翻转课堂”活力——以“叁角形的中位线”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2018

[7].郑敏,龚梅勇.例谈如何利用习题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习惯[J].福建中学数学.2018

[8].于小琳.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J].新课程(下).2018

[9].刘永赤.酸辣凤爪的制作——利用恩施州的饮食文化开展研究性学习之五[J].现代职业教育.2018

[10].郑志祥,闫乾顺,李江,李玲.利用学术搜索引擎及学术论坛提高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效率[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8

标签:;  ;  ;  

利用性学习论文-徐俊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