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张晴波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张晴波

黑龙江新陆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高层建筑具有资金投入较大,作业面较为狭窄,施工工期较长的特点,这就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层建筑施工要点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阐释了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进而对提高质量控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高层建筑施工的顺利运行莫定了重要的基础。

关健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1高层建筑施工的技术要点

1.1高层建筑物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要点对工程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高层建筑具有施工周期长的特点,混凝土会因为时间和天气的问题而产生一定的质量问题,对高层建筑的质量提升产生了重要的阻碍作用。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提升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建筑施工技术开始之前,要根据高层建筑施工的自身特点来配置和选用不同等级的混凝土等级,并进行有效的强度试验,通过合理的配合比例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对沙石、水混、含水量进行有效控制,并严格控制配合比的计算,从而能够更好的保障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

1.2高层建筑钢筋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钢筋结构的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在高层建筑的钢筋结构施工中,钢筋结构的吊装、测控、焊接、安装、拆除等程序有着严格的质量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于较高的高层建筑,建筑外框都是以全钢结构为框架,通过斜撑、核心墙以及钢梁的连接,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高层建筑施工结构的质量稳定,进而再通过楼面钢板的铺设和混凝土的浇筑来加固整体的建筑结构。钢筋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首先,在施工之前,要全面了解建筑结构的关键部位,对钢筋的数量、质量和规格进行抽样检验,提高质量控制:其次,在钢筋绑扎的过程中要按照基本的技术规范,保证质量的可靠性:再次,在钢筋技术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柱插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防止人为的落低

1.3高层建筑的地基与测量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对高层建筑地基的测量显得尤为重要。高层建筑施工中,如果高层建筑地基土质比较复杂,持力层较深,而地下室埋置深度并不大,采用桩基础是必要的。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高层建筑预制桩已经有了很长的发展历程,预制桩的质量也很有保证,鉴别承载力方法明确,使用的预应力空心管桩有较大的承载力,预制桩对高地下水位地区更为适用,但这种桩存在着耗钢量大、造价贵、施工噪声大和截桩困难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之下,所以应采用现浇桩进行地基的施工,现浇桩适应性强,噪声小、造价低,可以作为发展重点,并努力实现机械化。

2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的质量控制措施

2.1高层建筑的强度控制

2.1.1配比的选定

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比),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但问题就在于级配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相符

2.1.2严格养护制度

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养护方案中应从人员、水源、昼夜、覆盖等多方面措施进行考虑,不漏主要关键细节加强养护期的督查。对养护所采取的措施及现场养护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养护的有效性。

2.1.3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

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根据相应条件选定一种,这其中都涉及到一个标准差问题。高层建筑由于施工周期、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气候条件相差大,混凝土试验值的离散性也较大,即标准差过大,如笼统地作为一批来评定,很可能不合格,因此应分批,按条件基本相同的划为一批进行评定,这样做既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也符合现场实际

2.2高层建筑“三线”控制

轴线、标高、垂直度类似于建筑物的经络。对高层建筑来说,由于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经常会发生位移或不准现象。“三线”的控制是高层建筑的一大难点。

2.2.1垂直度的控制

控制垂直度是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基础,也是关键的环节控制建筑大楼的垂直度,首先应根据大楼柱网布置情况,先将大楼四个边角柱的位置确定。在安装四个边角柱的模板时,沿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立模、加支撑,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在保证垂直度100%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浇筑混凝土。待四角柱拆模后,其他各列柱以该四柱为基线,拉条钢线,控制正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应用激光仪加重锤进行双重较验

2.2.2轴线的控制

轴线传递。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导致从外围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因此在士0.00结构施工复核轴线无误后,以层楼面为基准在最长纵横向预埋多块200*200°8mm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二层及以上施工时,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留设200*200mm方洞,采用大线锤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再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放出各层轴线和细部尺寸线。过程线的控制。挂起两条线,浇好剪力墙,这是过程线控制的关键22.3标高线的控制

在每层预控轴线的至少四个洞口(一般高层至少要由3处向上引测)进行标高的定位,同时辅以多层标高总和的复核,然后辅以水准仪抄平,复核此四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以确保标高的准确性。这其中对四个洞口标高自身的准确性要求提高,因施工过程中模板、浇筑、加载等原因,洞口标高可能失去基准作用。为此必须确保引测点的可靠性,加强洞口处模板支撑,同时辅以直径为12钢筋控制该部位楼面厚度,确保标高的准确在大楼四角、四周具备条件处设立层高、累计层高复核点,每层向上都附以该位置进行复核,防止累计误差过大。

2.3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

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露天高处作业多、工作条件差,以及在有限的空间要集中大量人员密集工作,相互干扰大,因此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在此对安全管理综述以下主要控制点:

2.3.1基坑支护

基坑开挖前,要按照土质情况、基坑深度及环境确定支护方案。深基坑(h≥2m)周边应有安全防护措施,且距坑槽1.2m范围内不允许堆放重物。对基坑边与基坑内应有排水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坑壁的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3.2脚手架

高层建筑的脚手架应经充分计算,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编制的脚手架方案应附计算书。架体与建筑物结构拉结:二步三跨,刚性连接或柔性硬顶。脚手架与防护栏杆:施工作业层应满铺,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2.3.3模板工程

施工方案:应包括模板及支撑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模的施工程序同时还应针对泵送混凝土、季节性施工制定针对性措施。支撑系统:应经过充分的计算,绘制施工详图。安装模板应符合施工方案,安装过程应有保持模板临时稳定的措施。拆除模板应按方案规定的程序进行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

结束语

进行高层建筑施工中,需要通过对各方面的控制,进而实现保证高层建筑质量的目的。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中,需要有效的保证混凝土强度控制,并且加强对轴线、标高线和垂直度的控制,控制建筑裂缝出现,从而有效的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邓文涛.高层建筑中混凝土的施工特点及技术分析切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第1期

[2]续宪宏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特点探析切科技成果纵横,2007年第3期

[3]王铁蒙建筑物的裂缝控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第9版

标签:;  ;  ;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张晴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