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格培养论文-陈淞滨,李龙

健康人格培养论文-陈淞滨,李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健康人格培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公共体育,课程实践,体育生活方式,培养模式

健康人格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陈淞滨,李龙[1](2019)在《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培养的叁个维度——基于生存、健康、人格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文献资料法,探讨生存、健康、人格与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培养的内在关联,构建高校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培养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提出培养的模式和实践组织。研究认为:生存、健康和人格是大学生开展体育生活的重要内容,是现代生活的发展趋势和大学生实现自我的价值追求。通过课内外一体化培养模式、校内外联合培养模式、信息化教育模式和多学科融合教育模式,依托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生活、课外群体活动与竞赛、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家庭体育生活、社区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实践组织形式,促使大学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本文来源于《湖北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毕福江,苗翠环[2](2019)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的途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音乐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相比较,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音乐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实现品德教育。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给予学生人格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10期)

郑承华[3](2019)在《德育对于中学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意义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其思维较为活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缺乏正确引导,则会对其将来个人发展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学工作不应该只局限于知识传授,而是应该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树立,培养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之人,满足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德育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应该明确当前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制订合理、科学的德育计划。深入分析德育对于中学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学)》期刊2019年09期)

梁嘉明[4](2019)在《浅谈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生的健康人格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核心,其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只有通过长期系统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并成为社会需要的、能够承担起现代社会所赋予重任的健全人。(本文来源于《读写算》期刊2019年26期)

韩艺[5](2019)在《志愿服务:拓宽学生健康人格培养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对各界名人进行了广泛调查后认为:个人事业上的成功,15%是由于他们卓越的学识和专业技术,85%靠的是不凡的人格心理素质。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的人格是否健康,不但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成才,更关系到国家的希望与民族的未来。近年来,北京市育才学校通州分校坚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力争通过青少年志愿服务拓宽学生健康人格培养途径。(本文来源于《教育》期刊2019年37期)

龚佳[6](2019)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格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起足轻重的地位,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在这个阶段的塑造非常重要,因为初中阶段的教育是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因此,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文化知识的同时,(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报》期刊2019-09-11)

刘卓[7](2019)在《在篮球运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述大学生人格形成与篮球运动之间的关系,分析篮球运动在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中的作用,提出在篮球运动中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措施: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水平;采用丰富多彩的篮球教学方式,加强大学生人格塑造;注重篮球运动评价,为分阶段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期刊2019年31期)

周启慧[8](2019)在《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健康人格——浅谈小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其最终目的是把孩子们培养成拥有健康人格,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在小学生的眼里,老师是除了父母,陪伴他们时间最长的人,也是他们最为亲近的人。孩子对于老师的依赖不亚于父母。班主任要把每一名学生都看成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知道其需要,引导其发展,充分发掘孩子身上的种种潜能,培养他们的种种良好习惯,使他们养成快乐向上的健康心理,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基。培养学生一个好习惯,也许就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这正是老师能给学生的最好的礼物。(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上)》期刊2019年08期)

杨梅[9](2019)在《赏析课文典型人物 培养健康人格——以职校语文课外国文学欣赏《简·爱》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职校语文课外国文学作品欣赏的教学实践,特别从英国文学名着《简·爱》中主人公的简·爱的成长历程中,分析其独立、自强不息、自信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改正不良性格,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使其健康幸福的成长。一、保持身心健康,是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基础只有优异的成绩却不懂得交往,是个寂寞的人;只有过人的智商,却不懂得控制情绪,是个危险的人;只有超人的推理,却不善于了解自己,是个迷茫的人;只有肢体的健全,却不拥有心理健康,是个不幸福的人。(本文来源于《中国培训》期刊2019年07期)

刘铭桃,李军靠[10](2019)在《简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健康人格关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而小学阶段正是人格塑造的质变期,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小语文课程教学必须渗透人格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人格教育要从有意识利用德智体美影响非正式群体、构建优质主体间关系及题材选择要讲究角色平等和时代性叁方面入手。(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研究》期刊2019年15期)

健康人格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音乐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相比较,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音乐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实现品德教育。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给予学生人格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健康人格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1].陈淞滨,李龙.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培养的叁个维度——基于生存、健康、人格的视角[J].湖北体育科技.2019

[2].毕福江,苗翠环.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的途径探讨[J].中国文艺家.2019

[3].郑承华.德育对于中学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意义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9

[4].梁嘉明.浅谈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读写算.2019

[5].韩艺.志愿服务:拓宽学生健康人格培养途径[J].教育.2019

[6].龚佳.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人格[N].贵州民族报.2019

[7].刘卓.在篮球运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J].广西教育.2019

[8].周启慧.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健康人格——浅谈小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J].新课程(上).2019

[9].杨梅.赏析课文典型人物培养健康人格——以职校语文课外国文学欣赏《简·爱》教学为例[J].中国培训.2019

[10].刘铭桃,李军靠.简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9

标签:;  ;  ;  ;  

健康人格培养论文-陈淞滨,李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