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淡化立法论文-任燕

完善淡化立法论文-任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完善淡化立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驰名商标,淡化,商标侵权,立法完善

完善淡化立法论文文献综述

任燕[1](2011)在《论驰名商标淡化与反淡化措施——再谈我国驰名商标保护的立法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现行立法没有对驰名商标的淡化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制,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的法律规制也是滞后的。商标淡化的范围界定为驰名商标使得我国商标淡化立法的标准与国际标准保持了一致;驰名商标反淡化实行绝对保护主义。驰名商标淡化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建立在商标权扩展基础上的侵害商标权的行为。有关驰名商标保护的国际条约是反淡化保护的有力武器;我国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也可成为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依据;强化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意识;制定专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驰名商标反淡化法》、进一步修正我国《商标法》、颁布《驰名商标保护条例》、修正《反不正当竞争法》,从立法上完善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措施。(本文来源于《河北法学》期刊2011年11期)

刘琴琴[2](2011)在《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制度的立法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集美誉、信誉、商誉于一身的驰名商标比一般商标更容易受到侵害,因此,需要加大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以维护企业权益,这也是践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部署之一。传统商标保护是基于制止混淆的同类保护,而面对即使不发生混淆,也可能使驰名商标价值或声誉受到损害的情况,就需要借助商标反淡化制度加以规范。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反商标淡化法律相比,我国对此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法律条款,这方面的立法尚属空白。恰逢我国《商标法》第叁次修订之际,本文通过对驰名商标淡化理论及世界各国反淡化立法现状的介绍和分析,列举了目前我国对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具体作法,运用对比、分析、归纳的方法,找出我国驰名商标淡化保护制度存在的不足,并针对问题所在,提出自己的一些完善驰名商标反淡化制度的立法构想。本文的正文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本章首先对驰名商标的概念、特征和认定标准进行了介绍,接着对保护商标的传统混淆理论进行简要概括并分析其不足之处,从而引出区别于混淆理论的保护驰名商标的淡化理论,通过对淡化的含义、淡化的表现形式以及构成要件的介绍,了解淡化理论对保护驰名商标的作用。第二章:本着更好地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初衷,本章将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反淡化立法比较成熟的美国的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立法实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以期对我国相关方面的立法有所启示。第叁章:本章介绍并分析了我国对驰名商标及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立法现状,并分阶段列举了司法实践中与商标“淡化”有关的案例,通过对立法和实践现状的分析,反映出我国建立反商标淡化法律的必要性。第四章:本章在上一章介绍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在驰名商标反淡化方面的立法不足之处。针对具体问题,结合上述各国立法先进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制度立法的一些具体构想。(本文来源于《华东政法大学》期刊2011-04-20)

郭杨[3](2010)在《论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立法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驰名商标的作用不单单是向消费者彰显商品的来源,更重要的是它能给商标权人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和广阔的商业前景。商标权作用的变迁引发了驰名商标扩张保护理论基础的变迁,即由最初的侧重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到目前的同时保护消费者与商标权人的利益,也即从混淆理论向淡化理论的变迁,进一步扩张保护了商标权人的利益。笔者结合实际,从我国驰名商标法反淡化保护的立法现状、司法实践为切入点解读了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现状,最后对驰名商标反淡化立法提出了自己的构想。(本文来源于《商业文化(学术版)》期刊2010年02期)

张少帅[4](2009)在《驰名商标反淡化的立法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具备良好声誉的商标尤其是驰名商标,代表的是广袤的商业辐射区域和巨大的市场利润,是商品"无言的代言人",而这一商标的背后必然凝聚着权利人辛勤的汗水和持续的投入。如若放任侵犯商标权的行为肆虐乃至泛滥成灾,不仅权利人的利益会受到损害,而且消费者的权益也(本文来源于《中华商标》期刊2009年11期)

王静[5](2009)在《试论商标淡化的立法与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我们应立足本国国情,重新检视我国商标淡化立法,着眼于以下思路进一步完善我国商标淡化立法:明确统一商标淡化行为的性质;将商标淡化立法纳入《商标法》;科学界定商标淡化的法律概念;明确商标淡化的具体方式。(本文来源于《新疆社科论坛》期刊2009年05期)

仇爱云[6](2009)在《完善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立法的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立法的建议,即我国商标法应该引入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理论,明确商标反淡化保护;改变现有立法模式,将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纳入商标法体系中;具体制度方面也应该加以充实。(本文来源于《商场现代化》期刊2009年02期)

林怡仙[7](2008)在《浅议我国驰名商标淡化行为及立法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物质财富日益丰富和发展,很多驰名商标已经深入人心并使消费者对其产生一定的依赖和信任,但很多商标淡化行为切断了消费者对于商标品牌的信任,混淆了消费者眼中原驰名商标和商品之间的关系,极大破坏了驰名商标所有权人的利益。本文通过分析驰名商标淡化行为、方式以及我国立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的商标反淡化立法及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08年35期)

陈向军[8](2008)在《论我国商标淡化立法的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商标法并不存在反商标淡化的规定,但行政规章和地方法规中却存在这方面的条文。本文论述了我国应在商标法中增加反商标淡化规定的理由,在对各国法律及国际条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商标淡化立法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6期)

胡涛[9](2008)在《驰名商标反淡化的立法完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标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驰名商标的淡化现象也越来越多,世界各国都通过立法来对驰名商标进行反淡化保护。本文指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也应该对这方面的立法予以完善。(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08年33期)

张七妹[10](2007)在《论我国驰名商标淡化侵权的立法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驰名商标在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实中对驰名商标的侵犯也十分严重,驰名商标的淡化行为就是一种严重破坏驰名商标内在价值的行为。正确认识驰名商标的淡化侵权并寻求法律规制,对驰名商标提供特殊保护,完善我国对驰名商标保护的立法,推动驰名商标保护的司法实践,是本文努力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上旬刊)》期刊2007年12期)

完善淡化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集美誉、信誉、商誉于一身的驰名商标比一般商标更容易受到侵害,因此,需要加大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以维护企业权益,这也是践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部署之一。传统商标保护是基于制止混淆的同类保护,而面对即使不发生混淆,也可能使驰名商标价值或声誉受到损害的情况,就需要借助商标反淡化制度加以规范。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反商标淡化法律相比,我国对此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法律条款,这方面的立法尚属空白。恰逢我国《商标法》第叁次修订之际,本文通过对驰名商标淡化理论及世界各国反淡化立法现状的介绍和分析,列举了目前我国对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具体作法,运用对比、分析、归纳的方法,找出我国驰名商标淡化保护制度存在的不足,并针对问题所在,提出自己的一些完善驰名商标反淡化制度的立法构想。本文的正文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本章首先对驰名商标的概念、特征和认定标准进行了介绍,接着对保护商标的传统混淆理论进行简要概括并分析其不足之处,从而引出区别于混淆理论的保护驰名商标的淡化理论,通过对淡化的含义、淡化的表现形式以及构成要件的介绍,了解淡化理论对保护驰名商标的作用。第二章:本着更好地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初衷,本章将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反淡化立法比较成熟的美国的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立法实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以期对我国相关方面的立法有所启示。第叁章:本章介绍并分析了我国对驰名商标及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立法现状,并分阶段列举了司法实践中与商标“淡化”有关的案例,通过对立法和实践现状的分析,反映出我国建立反商标淡化法律的必要性。第四章:本章在上一章介绍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在驰名商标反淡化方面的立法不足之处。针对具体问题,结合上述各国立法先进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制度立法的一些具体构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完善淡化立法论文参考文献

[1].任燕.论驰名商标淡化与反淡化措施——再谈我国驰名商标保护的立法完善[J].河北法学.2011

[2].刘琴琴.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制度的立法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1

[3].郭杨.论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立法完善[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

[4].张少帅.驰名商标反淡化的立法完善[J].中华商标.2009

[5].王静.试论商标淡化的立法与完善[J].新疆社科论坛.2009

[6].仇爱云.完善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立法的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9

[7].林怡仙.浅议我国驰名商标淡化行为及立法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8

[8].陈向军.论我国商标淡化立法的完善[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9].胡涛.驰名商标反淡化的立法完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

[10].张七妹.论我国驰名商标淡化侵权的立法完善[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

标签:;  ;  ;  ;  

完善淡化立法论文-任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