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施工监理控制要点及措施分析

深基坑施工监理控制要点及措施分析

广东立德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300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用地越趋紧张,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也不断加深,从-5米左右到了-20米左右,对深基坑的施工技术要求较高。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控制逐渐成为监理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现场监理工程师,对深基坑施工的质量如何监理,首先提出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对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阐明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监理质量控制要点。和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控制措施。

关键词:深基坑;开挖;支护;监理监控;质量控制要点;措施

0.工程简介

某工程占地面积0.64万m2,建筑面积为10.06万m2,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三层,地上十四层,建筑高度约65米,箱型筏板基础,基坑深度为-17.9米,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度约50米。现场环境对基坑土方施工极为不利,东侧与原有建筑骨科楼、道路相邻不足15米,南侧与道路相邻也仅为5米左右,西侧与原有热力管沟相邻10余米,与规划道路相距40余米,北侧场地相对开阔

1.土方开挖方案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建筑科学研究院进行基坑支护方案设计和施工,与土方开挖同步穿插施工。方案是:东、南两侧采用双排钢筋砼挡土桩与土钉墙相结合支护方式,西、北两侧采用土钉墙支护方式。挡土桩长23米,桩底超过基坑低约5米,挡土桩为双排,前排中心距2.2米,后排中心距6.6米,南侧桩排距8米,桩顶间由水平钢筋砼连系梁连接,桩直径1.2米,砼强度C30,共114根桩。挡土桩钢筋笼主筋用16根直径22毫米的二级钢筋,箍筋为直径8毫米的一级钢筋环绕绑扎,间距150毫米,还间距2米用直径14毫米一级钢筋封闭焊接设置加强箍筋。土钉墙支护边坡比为1:0.3,土钉用直径48毫米国标厚壁钢管制作,连接用3根长度不小于200毫米的直径14毫米的一级钢筋与钢管焊接,前端部设有机制加工锥头并在1.5米长度范围内梅花型布置注浆孔,注浆孔距为0.5米,采用锚杆机打入,打入角与水平面约成+15度角,从上到下共9排,长2.2-9米,外露150毫米,间距2米呈梅花状设置。人工修整边坡,在土钉外露端头焊接钢筋网片,规格为:直径4毫米间距200*200成品网片,用直径14毫米一级钢筋与土钉可靠焊接。土钉内压力注入纯水泥浆,水灰比为1:1-1.2,注浆压力0.5-1兆帕,终止压力1.5兆帕。网片上喷射50-100毫米1:3.57水泥砂浆,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0.5毫米水洗砂。

2.建筑深基坑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2.1优选基坑支护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的确定关系到基坑土方、基础及地下室施工的安全,同时与工程费用有着直接关系。优选设计方案应遵循“安全可行、经济合理、施工便捷、环境保护”的原则。设计方案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进行,应至少提出2套以上方案,报送审图机构审查,由审查机构组织相关方面专家召开论证会,提出书面意见,并对设计存在的不足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使设计方案满足上述原则。

2.2方案编制审核

工程能否顺利进行,技术施工方案尤为重要,在工程开工前监理部要求施工单位有针对性地编制了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刚开始施工单位编制的方案比较简单,针对性较差,监理连续三次要求施工单位进行修改,要求施工单位必须由技术负责人进行编制,由项目经理及监理共同审核,方案完善后由施工单位组织了不少于五人的专家组进行论证。在施工单位方案编制过程中,监理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供施工单位参考,施工单位对监理的建议进行了采纳。如施工单位刚开始仅设立两个出土口,监理认为针对工程如此大的土方,工期又如此之紧,两个出土口根本满足不了施工要求,最终施工单位在基坑中间又增加了一个出土口,既节约了装载机械(挖掘机),又提高了土方外运量,因为工程采取基坑两边向中间收的施工方式,对于中间设立一个出土口尤为重要,最终证明监理的建议起到了效果。同时监理重点对施工方案中质量管理体系及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措施进行了审核,并要求施工单位编制了应急预案。

2.3方案的落实

(1)通过召开技术交底专题会的形式,在方案通过论证后,监理协调建设单位组织了由基坑设计单位、监理及土方开挖施工单位参加的图纸会审技术交底专题会,在交底会上将土方开挖控制的关键要点对施工单位进行了交底,从真正意义上将方案的控制要点落实到土方开挖单位,特别是土方开挖的顺序及分层开挖的控制以及开挖过程中对支撑系统的保护及工程桩的保护等。

(2)通过建立通知单形式要求施工单位对下面执行者的安全、技术交底进行培训,如挖机驾驶员的交底培训,要求施工单位对挖机驾驶员进行责任明确。

(3)检查施工单位准备工作,主要检查基坑开挖前,人员、设备到位情况,特别是应急人员、设备、材料的投入情况(如草包、发电机等应急物资),现场应急小组的建立,便于出现险情后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此项工作在土方开挖前尤为重要,因为一旦深基坑出现险情,应急预案的启动对于抢险能否顺利进行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2.4土方开挖期间监理控制要点

(1)土方开挖期间的降水,要求施工单位确保24h不间断降水,并派专人进行管理,监理部也派专人对降水进行了跟踪检查。基坑降水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土方开挖能付顺利进行,对土质比较差,水位相对较高的工程,一旦降水不到位,土方开挖很难进行。

(2)土方分层开挖高度。按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审批后)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为0.5m~0.8m左右,杜绝一次开挖到位,造成土应力急速释放,引起支护系统受力过大而变形破坏,控制挖土标高,当土方挖至距设计标高20㎝时,应保留10㎝基土人工清底修坡,监控挖土机运行路线,杜绝挖土机在同一位置反复碾压造成基土认为破坏。防止超挖,严格按照“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要求”进行控制。

3.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控制措施

3.1基坑土方开挖前监理措施

基坑开挖前熟悉图纸,详细了解本工程地质特点与土质对支护工程的影响,对支护设计要求重点做到心中有底;审查支护工程承包单位资质文件;审查支护结构施工机具设备的合格证、机械编号证及其他有关资料确认施工机械经验收合格。操作人员证件是否齐全及满足要求;审查基坑支护监测方案,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周边的监控点是否符合本工程的实际需要,对周边的控制检测是否能够满足本工程的控制要求,每日审查检测单位报验的控制检测资料。达到报警值的要求施工单位采取加固措施,并及时的召开现场会议,将问题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检查砂石质量和试验报告,检查水泥和钢筋焊条(焊剂)的出场合格证及现场见证抽验砂、石、水泥、钢筋焊条(焊剂)质量报告,检验钢筋外观质量,主控项目不合格者严禁现场使用,并指令退场;制作材料与成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查防护措施是否按要求落实到位,排水设施设置是否合理;检查基坑土方开挖是否按已审批方案进行分层分段开挖,是否按先支护后开挖的原则进行;是否按要求设置防坠落措施;检查渗漏点位是否及时进行处理,处理是否满足要求。

3.2施工质量监理要按照图纸规范要求验收

支护锚杆、钢筋混凝土面层施工要求边坡平整,喷射厚度均匀,根据基坑深度、场地周围的具体情况及为后续施工尽可能保证基坑安全性,特采用适当放坡后用土钉墙进行支护的方案。支护土钉成梅花状布置,采用锚管,制作成锚管后打入边坡,进行压力注浆,再喷射混凝土一次喷射成形。喷射混凝土时,先挂钢筋网片,并使钢筋网片与坡面距离40mm,然后紧固土钉,一次性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可通过定点抽查混凝土层厚度来提高质量。面层施工完后须上层土钉注浆体及混凝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开挖,切忌提前开挖。待上层混凝土面层强度达到70%后,按要求将土钉与垫板进行固定,使土钉与混凝土面层、土体形成一个整体,提高整体稳定性的效果。严格按图纸设计、施工规范要求验收。

3.3安全监测环节严格监理措施

安全监测环节是指导深基坑支护正常施工、避免事故发生的必要措施,在该工程的施工中采用水平位移观测的方式,基坑四周布设观测点,随着基坑深度的增大,调整观测周期,收集信息,及时进行安全分析。尤其雨季施工阶段,进行24h安全监测,对边坡有无裂缝、渗漏点进行检查,及时修复,以防出现滑坡、坍塌,确保施工安全。采用信息化施工的模式对施工过程中发现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墙体变形过大或按设计施工困难等情况及时与设计、勘察单位联系、沟通,及时修改、加固或补救。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来完善、指导施工。因此,支护工程从施工质量、安全性论证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4.结语

深基坑支护施工风险性较大。而且深基坑工程技术复杂,涉及范围广,施工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因此,监理人员必须全面详细地熟悉整个施工工艺流程,事先提出质量控制和检验标准,监督施工单位严格遵守和执行,从而达到预期的质量及安全目标,为基础以及主体的施工提供质量及安全的施工保证。

参考文献:

[1]张雪,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监理控制要点[J],建筑监理,2008(12).

标签:;  ;  ;  

深基坑施工监理控制要点及措施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