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GPS联合全站仪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浅谈GPS联合全站仪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身份证号:41052119890512****

摘要:城市地籍测量工作其实是一种数字与计算相结合的成果形式,是利用测绘仪器采集必要数据并进行一定的计算按一定的格式存储起来的数字或图件。GPS被广泛地应用在了地籍测量行业后,尤其是GPS-RTK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地籍测量的周期和精度。本文结合城市地籍测量中GPS定位技术和全站仪相配合使用的应用实践。探讨两者的优化组合能够快速、准确和高效地完成测量任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GPS联合全站仪;测绘技术;地籍测绘;应用

1地籍测绘概述

1.1地籍测绘含义及其内容概述

所谓的地籍测绘,指的就是通过对现代测量技术的应用,对各类土地的位置、大小、界线、宗地面积、权属界址点坐标以及地籍图进行精确测量,并以此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实际需求的一种测绘工作。它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土地及其附着物位置、土地类型、土地面积以及土地权属界线等等。

1.2地籍测绘的基本流程

对于地籍测绘工作而言,在其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其基本的测绘流程为:第一步,对地籍控制进行测量,主要测量内容为:地籍的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第二步,对行政区划界线以及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进行测量;第三步,对土地和宗地面积进行测量和计算,同时完成地籍图绘制工作;第四步,对地籍信息进行动态监测,这一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保证地籍成果资料的正确性及时效性;第五步,根据土地开发的相关规划的具体要求,开展相应的地籍测量工作。

2GPS联合全站仪测量原理概述

2.1GPS测量原理分析

对于现阶段地籍测绘工作而言,GPS技术主要指的就是GPS-RTK技术,其指的就是一种基于GPS定位系统的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析技术,其主要有基准站接收机、流动站接收机以及数据链组成,其主要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将流动站接收机安装至流动站或者移动站上进行数据接收,然后通过数据链将其传输至基准站接收机中,待数据接收及处理完成之后,将其相关数据进行输出。

2.2全站仪测量原理分析

全站仪是现阶段测绘工作过程中可以实现测量与数据处理的一种一体化测绘工具,其主要是由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以及微处理器三部分组成。其主要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对电磁波测距技术以及电子测角技术的应用,实现对于被测事物角度、距離以及高差的全方位把握。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GPS联合全站仪测绘技术也同样被广泛的应用到地籍测绘工作过程当中。

3GPS-RTK和全站仪联合测量的优点

(1)作业效率高。流动站采集1个碎部点仅5s左右,即使是做一级GPS控制点,也只需要几分钟,其作业半径可达几公里,无需迁站。(2)测量精度高(平面精度可达2cm~3cm)、点位精度分布均匀,完全满足地籍测图和控制精度要求。(3)GPS-RTK和全站仪联合进行测量,简化了原有的首级、加密、图根的选点、观测、计算过程,大大加快了数据采集速度,缩短了作业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4)GPS-RTK和全站仪联合测量碎部点,既解决了水平方向遮挡(全站仪)问题,也解决了上方遮挡(GPS-RTK)问题,避免了单独使用GPS-RTK或全站仪作业的局限性。

4GPS联合全站仪在地籍测绘中具体应用

4.1前期准备工作

对于地籍测绘工作而言,其中所涉及到的工作有很多,并且整个测绘程序也相对复杂,因此,要想将GPS联合全站仪测绘技术应用到地籍测绘工作过程中,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首先,应对GPS联合全站仪地籍测绘流程进行确定,简单来说,测绘工作人员应根据地籍测绘的具体流程,结合GPS联合全站仪测绘技术,制定出一个科学性、完整性以及实效性较强的测绘流程,并严格按照流程开展相应的测绘工作,具体来讲,GPS联合全站仪地籍测绘流程为:资料收集、首级控制测量、图根控制测量、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数据处理、测绘成果整体输出。

其次,做好测绘前的现场勘查工作。简单来说,在测量区域的测量工作开始之前,测量工作人员应对本次测量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后再开展相应的工作。具体来讲,指的就是对被测区域内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区域面积、行政区范围以及地形地貌进行充分了解,然后根据被测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测绘方案,并严格按照测绘方案来开展相应的测绘工作。

最后,在GPS联合全站仪地籍测绘开始之前,应对整个测绘装置参数进行调整,具体来说就是确定平面坐标系统、控制网布置以及高程测量控制。对于平面坐标系统而言,在我国,其主要坐标系有以下几种,即:54北京坐标系、80西安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3°带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统;高斯-克吕格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坐标系统等等,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因根据具体的测绘方案选择最为合适的坐标系统。对于高层测量控制而言,其主要参数为高程基准,按照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要求,将基本等高距设置为1.0m。对于控制网布置而言,在主要是GPS定点、三维坐标、网形、网点等相关参数进行设置。

4.2GPS联合全站仪在地籍测绘工作开展

在GPS联合全站仪地籍测绘工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测绘方案中的流程来开展相应的测绘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将GPS联合全站仪这一技术真正的应用到地籍测绘过程当中。

第一步,通过GPS-RTK技术的应用,实现对于图根点与碎部点的数据采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应首先对碎部点进行采集和测量,测量人员可以在空地种架设GPS-RTK基准站,然后定流动站完成碎部点采集,如果被测区域内的地形相对复杂,则需要GPS-RTK联合全站仪来完成相应的碎部点采集工作;其次,应用RTK技术完成图根控制点测量,简单来说,在地籍测绘工作过程中,碎部点与测量站点之间通常需要联结后才能完成相应的测绘工作,而图根控制点就是实现其联结的关键,这一数据的测量主要应用的是GPS-RTK技术,主要测量对象为测图控制点。

第二步,数据导入。数据导入主要指的就是流动站数据通过数据链传输至基准站,然后基准站会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输出,通过特定的数据处理软件处理后,上传至数据库,为后续的测绘工作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

第三步,图形的剪切与合成,待所有数据导出之后,应进行测绘图形的剪切与合成,在这一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CASS这一成图软件的应用,将所有的数据都定点到栅格网上,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图形的剪切与合成。

第四步,地籍测绘平面图绘制,平面图的绘制指的就将测绘的三维图像转变为二维图形,其主要是通过对等高线的应用,结合高程数据,将测绘的三维图像转变为平面二维图像。

第五步,图形分幅与图形整饰,在实际的地籍测绘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等等,相应的,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因此,在地籍测绘过程中,就需要对地形图拼合过程中的重叠区域进行整饰和分幅,在进行整饰和分幅过程中,可以通过CASS软件来完成相应的工作。

第六步,图形导出。在数据及图形处理完毕后,相关工作人员应对软件中形成的地形图进行再一次的界定、检测和处理,待确认无误后,将图形进行导出。然后将导出的资料进行汇总、编订以及存档,以便后续使用。

总结:综上所述,GPS联合全站仪作为中综合性较强的测绘技术,将其应用到地籍测绘工作过程中当中,对于提升测绘工作的精确度以及整体工作效率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在实际的地籍测绘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根据GPS和全站仪的工作原理,结合地籍测绘工作的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测绘方案,并同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然后根据具体的测绘方案来开展相应的测绘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出GPS联合全站仪在地籍测绘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赖永军,苏长春,敬远兵.GPS联合全站仪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2):58-59.

[2龚振文.全站仪和GPS-RTK相配合在道路测量中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2)

标签:;  ;  ;  

浅谈GPS联合全站仪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