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中职论文-陈荣军,徐献圣,李绮桥,聂琼,赵慧民

工科中职论文-陈荣军,徐献圣,李绮桥,聂琼,赵慧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工科中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工科,中职,物联网,创客课程

工科中职论文文献综述

陈荣军,徐献圣,李绮桥,聂琼,赵慧民[1](2019)在《新工科背景下中职物联网创客教学问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使物联网专业教学满足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需求,提高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对当前中职学校对物联网专业能力的培养方向以及中职物联网创客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以二次开发平台作为教学的软件实践平台,以开源硬件技术作为硬件实践平台,采用STEM理念的教学方式来实施物联网创客课程的一种改革策略。(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19年26期)

莫智懿,陈佳[2](2019)在《工科“中职升本”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职升本"是广西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是"中职升本"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以及培养方案并不十分明确,因此有必要针对该类学生的特点研究出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职学生从中职到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衔接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制订来总结出人才培养模式,以达到"中职升本"学生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25期)

李小清[3](2018)在《“课堂激励”路径探索——以工科中职学校音乐课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理工科中职学校的音乐课中,教师往往只是单纯让学生进行练唱,却忽略了课堂激励机制对于促进学生热爱学习的重要性。因此,以音乐课堂为例,在课堂中为学生注入更多的激励机制,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本文来源于《职业技术》期刊2018年10期)

胡绪志,钟菊[4](2017)在《浅谈中职学校工科专业教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也由以前的农业大国转向工业大国,并向着工业强国迈进,高素质劳动者成为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瓶颈。一方面,大中专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大量企业招工难,重金聘不到熟练的技术工人。这个问题说明我国的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因此,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势在必行。(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7年30期)

程萌[5](2017)在《基于某沿海工科类中职学校学生英语单词卡片式记忆方法的实践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记忆单词是很多中职学生英语学习中很棘手的问题,英语单词数量庞大,许多同学在记忆单词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索,尝试应用了一种记忆单词的方法——卡片式记忆法。并将该方法与传统记忆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7年35期)

李丽芳[6](2017)在《基于中职语文学业质量评价的实施与探索——以本校工科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基础模块)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方案》的施行与推广下,中职语文课程的改革再一次掀起了热潮。方案的提出,为中职语文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和建议。方案实施以来,过程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试以本校工科班为例,对语文学业质量评价的实施情况及原因进行概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7年20期)

孙传竹[7](2016)在《基于工科中职生学习视角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微课程教学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工科中职生是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文化基础差,学习缺乏耐心,对包括语文在内的文化课不感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说,微课程以其短小精悍、生动有效而取胜。然而在微课程发展的过程中,有走老路之倾向。笔者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微课程为例,工科中职生学习视角,再谈微课程教学,以期能够纠偏。(本文来源于《课外语文》期刊2016年23期)

赵连丰,李祖欣,李兵,杨俊凯[8](2016)在《地方师范院校开展工科应用型专业中职师资人才培养问题研究——以湖州师范学院机械制造师范专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工科应用型专业开展中职师资培养是地方师范院校转变以文理科为主师范教育办学模式的一种有效尝试和路径探索,本文从分析现阶段国家及浙江省对中职师资教育的重视及师资紧缺性角度出发,重点就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目前在开展中职师资培养方面存在优势、不足以及可完善的有效路径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从而为学校进一步扩展中职师资培养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湖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黄红水[9](2016)在《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电工科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自主、独立、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模式。本文分析了探究式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电工科教学中的构建背景以及构建的基本思想,阐述了该模式下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电工科课堂教学五个基本环节的构建。(本文来源于《学周刊》期刊2016年15期)

高林[10](2016)在《探索中职学校工科专业教师说课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总结了黑龙江省工科专业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近五年的成绩,针对中职学校工科专业教师如何说课提出一些策略,希望对教师有所帮助。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举办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自2004年举办以来,每年都吸引着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职教师参与,其宗旨是探索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本文来源于《山海经》期刊2016年10期)

工科中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职升本"是广西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是"中职升本"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以及培养方案并不十分明确,因此有必要针对该类学生的特点研究出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职学生从中职到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衔接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制订来总结出人才培养模式,以达到"中职升本"学生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工科中职论文参考文献

[1].陈荣军,徐献圣,李绮桥,聂琼,赵慧民.新工科背景下中职物联网创客教学问题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

[2].莫智懿,陈佳.工科“中职升本”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

[3].李小清.“课堂激励”路径探索——以工科中职学校音乐课堂为例[J].职业技术.2018

[4].胡绪志,钟菊.浅谈中职学校工科专业教学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17

[5].程萌.基于某沿海工科类中职学校学生英语单词卡片式记忆方法的实践探索[J].校园英语.2017

[6].李丽芳.基于中职语文学业质量评价的实施与探索——以本校工科班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

[7].孙传竹.基于工科中职生学习视角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微课程教学的实践[J].课外语文.2016

[8].赵连丰,李祖欣,李兵,杨俊凯.地方师范院校开展工科应用型专业中职师资人才培养问题研究——以湖州师范学院机械制造师范专业为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

[9].黄红水.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电工科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探究[J].学周刊.2016

[10].高林.探索中职学校工科专业教师说课策略[J].山海经.2016

标签:;  ;  ;  ;  

工科中职论文-陈荣军,徐献圣,李绮桥,聂琼,赵慧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