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网络设计论文-况爱武,胡芬

交通网络设计论文-况爱武,胡芬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通网络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环境容量,混合交通网络设计,车道数,双层规划

交通网络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况爱武,胡芬[1](2019)在《考虑环境容量的混合交通网络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交通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出了考虑环境容量的混合交通网络设计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模型以网络效率、路网排放及建设费用为目标,以道路占地、服务水平及路段声环境容量为约束;下层模型采取固定需求的平衡配流模型刻画出行者路径选择。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双层规划模型求解方法,用算例检验了混合网络设计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分析了各目标权重与交通需求对网络设计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决策目标中,建设费用对网络设计决策的影响最大,交通排放次之,网络效率最小;同时,交通需求量水平也会对网络设计方案产生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交通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林宏志,余菲菲[2](2018)在《基于安全性评价的城市离散交通网络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交通网络设计以系统总出行时间、环境污染、可靠性、可达性等作为设计目标。尽管交通安全问题广受关注,但以安全为目标的交通网络设计尚未展开。基于运行速度协调性的原则,采用行驶速度与设计速度的均方误差作为交通安全水平的替代指标,建立了城市离散交通网络设计的双层规划模型,将主动安全评价提前到了道路网络规划阶段。其中上层规划以网络安全作为政策目标,下层规划以用户均衡作为政策的行为反应,并在广泛应用的Nguyen-Dupuis网络上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发现,通过合理添加路段,可以使交通网络的安全性达到最大。另外,尽管以安全性为导向的交通网络设计会损失一定的出行效率,但仍能取得满意的系统总出行时间。(本文来源于《交通信息与安全》期刊2018年06期)

郭丹丹[3](2018)在《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连续交通网络设计问题的优化与求解》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固定需求下城市连续交通网络的设计问题,采取了双层规划模型对其进行描述。其中,上层问题的目标函数为使整个网络中系统总投资与总阻抗之和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下层为固定需求下的用户均衡配流模型。针对提出的模型,上层问题采用迭代优化配流算法求解,下层采用经典的Frank-Wolfe(FW)算法求解。在此基础上,对原有模型做出了改进,提出了基于随机需求的网络设计模型。最后以一个具体的网络问题为例,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河北农机》期刊2018年12期)

封莎[4](2018)在《地下物流系统网络设计——基于南京市仙林地区的交通货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交通拥堵问题已逐渐成为世界大城市亟待解决的难题。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地下物流系统(ULS)应运而生。文章以降低物流成本、保持区域交通畅通为目标,从南京市仙林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了采用相关数据和数理模型解决了物流节点选择、地下通道网络的设计及物流网络优化的问题,以期能对地下通道网络的实际应用有所助益。(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8年34期)

韩政彤[5](2018)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压供电网络设计方案比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轨交通工程建设中,不管采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还是采用交流牵引供电系统,从城市电网到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网络设计是不可缺少的。此文以昆明市轨道交通4号线为例,就采用110/35 k V两级电压集中供电的中压供电网络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性比较,通过分析和比较,提出推荐方案。(本文来源于《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期刊2018年05期)

郭彬杰[6](2018)在《一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下的交通网络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机动车排放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根据城市道路交通的特点,将有害气体CO作为尾气排放评价因子。改进了机动车CO排放量的拟合模型,引入BPR函数,与CO排放量函数加权相加形成上层规划模型,目标是CO排放量与系统行程时间之和最小。并以预算投资额为约束,下层采用用户最优模型,求得结果后通过枚举法求解上层模型,再通过算例得到最优的道路修建方案。(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8年14期)

占莉莎[7](2018)在《考虑道路拥挤收费的连续交通网络设计模型及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道路拥挤收费作为一个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通过引导和调节交通流量,以达到提高网络运行效率的目的。同时,在城市交通网络设计中考虑道路拥挤收费,可为道路拥挤收费的实施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从而实现交通规划与交通管理的统筹优化。本论文从模型构建、算法设计和算例分析叁个方面着手,研究了考虑道路拥挤收费的连续交通网络设计问题,旨在通过合理的网络设计方案和道路拥挤收费策略来提高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论文构建了一个双层规划模型来描述提出的交通网络设计问题,上层模型从交通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在投资预算的约束条件下,以系统总出行时间与网络拥挤收费总收益的加权和最小为优化目标,制定最优的网络设计方案和拥挤收费方案;下层模型描述了基于用户平衡(UE)准则的路径选择行为,其中,采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OD需求在给定范围内变化,且对每个情景下的需求量进行交通分配。论文以免疫遗传算法和交通分配算法为基础,设计了免疫遗传算法与交通分配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并对算法中的算子进行校正,得到较优的参数组合。之后利用该混合算法对提出的双层规划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采用Nguyen-Dupuis经典网络作为算例验证了提出的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在算例分析中,首先,对道路拥挤收费策略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证明了考虑道路拥挤收费的连续交通网络设计模型比不考虑道路拥挤收费的模型更优,并分析不同权重对交通网络设计方案及道路拥挤收费方案的影响。之后,计算并分析了不同预算水平及不同需求层次分别对交通网络设计方案及道路拥挤收费方案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华东交通大学》期刊2018-06-30)

张秋香[8](2018)在《基于鲁棒性的道路交通网络设计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当今中国城市的发展现状,道路网络的现状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问题之一。合理的道路网络设计方案能够使土地和投资资金得到最为合理的使用,并带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鲁棒性是路网对外界干扰事件敏感程度的描述,反应在受到外界干扰时,路网性能变化的大小。目前,在对道路网络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路网鲁棒性还未得到很高的重视。但路网的实际运行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所以,考虑路网鲁棒性的道路网络规划与设计有助于管理部门更加合理地分配土地资源和投资资金以实现网络的改进,从而得到面临不可避免的风险时的更为稳健的网络。本文将鲁棒性作为道路网络设计的考虑因素,构建了基于鲁棒性的网络设计模型。首先,本文对路网的鲁棒性进行了定义,并与可靠性、脆弱性、稳定性的概念进行比较,以期使路网鲁棒性的概念更加明确,并基于影响网络鲁棒性的因素分析的结果和复杂网路鲁棒性的评价指标确立了基于网络效率和出行成本的道路网络鲁棒性的评价指标。接着,从被干扰的概率和干扰后对路网造成的影响两方面着手进行关键路段识别。具体操作是先不考虑流的作用,从纯网络的角度识别路网的主要路段,再通过遍历的方法识别出路网的重要路段,而重要路段和主要路段的交集即为论文所研究的关键路段。而后,本文针对识别的关键路段,以出行成本和投资之和最小化为目标,以受干扰后出行成本和网络效率变化的方差为约束建立的网络设计模型,并用基于优化配流算法和遗传算法的求解该模型。最后,用算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了验证。算例分析表明,通过对网络中关键路段的通行能力进行改进,可以有效提高路网的鲁棒性,得到更为稳健的道路交通网络。(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5-12)

高赛宇[9](2018)在《基于交通网络设计的拥堵道路合理交通容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加快,城镇居民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导致部分城市道路的供给能力不能满足实际出行需求,容易形成易堵路段且难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控制手段加以缓解。因此,研究拥堵道路合理交通容量,使得该道路既能有效满足用户出行需求,又能充分避免因道路容量增加过大而使周边路网道路交通超负荷,对于确定改造道路的设计交通容量和改造城市拥堵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在现状路网和社会环境下的拥堵道路合理交通容量研究中,本文先对拥堵道路的交通容量增加值上限进行了研究。提出使用拥堵道路最大可能车辆到达率来对这一上限域值进行定量分析。由于,车辆到达率无法通过直接观测得到,尤其是在交通拥堵时,车辆到达后无法及时疏散,此时车辆到达率大于实测交通流率。所以,对于拥堵道路的最大可能车辆到达率的研究需要通过对周边路网的交通流率变化趋势类比分析实现。为了对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文章首先从时间、空间上横向分析拥堵路段交通参数的相关性,即从时间相关性上判定城市道路拥堵的是否具有常发性,从空间相关性上分析城市道路间交通的关联度,并对高关联度路段集合的获取方法进行阐述;然后引入大数据的应用,对拥堵路段和高关联路段集合这两者的交通参数进行处理后,比较两者的参数的变化趋势,使用高关联路段集合变化趋势中有效段对拥堵路段的实测交通量进行修正,类比分析,获得拥堵道路可能车辆到达率的日变化趋势曲线;最后引入趋势导数对日变曲线进行聚类分段,用多项式分别对各段拟合,求解拥堵道路最大可能车辆到达率,并根据车辆到达率与道路交通容量增加值上限之间的定量关系,求解容量增加值上限。拥堵道路合理交通容量值的确定是一个交通网络最优化设计问题,引入双层规划模型进行求解:(1)使用拥堵道路容量增加值上限做为上层模型的道路交通容量增加值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以系统总期望阻抗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上层规划模型;(2)使用经典的用户均衡分配(UE)模型作为下层模型;(3)通过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此模型能满足整个路网系统的某个指标的最优化设计,同时也能敏感的反映某一路段交通容量变化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可以对路网中的拥堵路段最优化交通容量增加值进行求解。论文以西安市南二环东段改造的具体实例对论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4-11)

张中星[10](2018)在《城轨交通车辆状态信息传感器网络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轨道交通运输是目前人们的主要出行手段,随着轨道基础建设的现代化发展,作为保障列车行车安全的轨道交通车辆状态信息化技术也紧跟发展。现今中国的轨道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一方面在建设总里程上远超其他国家,另一方面更是向高速、舒适、可靠等创新领域发展。尤其是安全可靠方面,传统的列车车辆走行设备检修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稳定可靠的现代化轨道交通的安全可靠的需求。结合分析以上需求,本文利用无线传感器识别网络,结合了WSN与RFID技术各自特点,即可快速进行识别全局节点的标识,又可通过不同的功能节点分配,协同采集的全局信息并传输汇集数据,最终送至数据处理层。无线传感器识别网络而利用射频通信技术实现车载与地面站台之间进行通信,通过无线传输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状态信息将成为未来轨道交通应用发展趋势并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车辆运行状态监测的背景,搭建基于无线传感器识别网络的城轨交通车辆状态监测系统总体框架。实现对运行中的轨道列车轴温状态进行实时测量,及时检测监控运行列车车轴过热、切轴等故障现象,预防轨道列车侧翻及脱轨等事故,通过与轴温探测软件系统相结合,用电子信息化技术保障轨道列车的运行安全。设计采用叁层架构,划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业务层,并在数据采集层分别建立车站地面、列车车载与无线传感器节点设备网络架构。无线传感器识别网络在城轨交通车辆状态信息监测系统中主要应用于传感器实时采集信息上报异常状态,以及正常状态信息周期性地进行车地传输。针对数据采集节点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无线传输性能、低功耗性能、传感器探测性能及电气性能进行论证。并依据论证设计指标进行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设计。运用2.45 GHz数据通信与低频125 KHz信号唤醒相结合方式,设计具备实时唤醒能力的低功耗传感器节点工作模式。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协议设计主要包括列车状态信息传输网络设计和传感器节点数据采集传输的实现。进一步优化末端节点组网通信效率及能源效率的方案。尽量减少协议的复杂性,消除可能带来的不利因素,减少传感器节点的能量消耗。后期进行实际试运行对列车状态信息的通信效率验证。设计实现了轨道交通领域需求的功能目标,提高了日常运营列车检车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行过程中人工作业出错导致发生故障概率,保障列车行车安全。(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3-01)

交通网络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统的交通网络设计以系统总出行时间、环境污染、可靠性、可达性等作为设计目标。尽管交通安全问题广受关注,但以安全为目标的交通网络设计尚未展开。基于运行速度协调性的原则,采用行驶速度与设计速度的均方误差作为交通安全水平的替代指标,建立了城市离散交通网络设计的双层规划模型,将主动安全评价提前到了道路网络规划阶段。其中上层规划以网络安全作为政策目标,下层规划以用户均衡作为政策的行为反应,并在广泛应用的Nguyen-Dupuis网络上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发现,通过合理添加路段,可以使交通网络的安全性达到最大。另外,尽管以安全性为导向的交通网络设计会损失一定的出行效率,但仍能取得满意的系统总出行时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通网络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况爱武,胡芬.考虑环境容量的混合交通网络设计[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9

[2].林宏志,余菲菲.基于安全性评价的城市离散交通网络设计方法[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8

[3].郭丹丹.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连续交通网络设计问题的优化与求解[J].河北农机.2018

[4].封莎.地下物流系统网络设计——基于南京市仙林地区的交通货运研究[J].中国市场.2018

[5].韩政彤.城市轨道交通中压供电网络设计方案比选[J].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2018

[6].郭彬杰.一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下的交通网络设计[J].南方农机.2018

[7].占莉莎.考虑道路拥挤收费的连续交通网络设计模型及算法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8

[8].张秋香.基于鲁棒性的道路交通网络设计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9].高赛宇.基于交通网络设计的拥堵道路合理交通容量研究[D].长安大学.2018

[10].张中星.城轨交通车辆状态信息传感器网络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标签:;  ;  ;  ;  

交通网络设计论文-况爱武,胡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