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形象论文-尹建茹

基督形象论文-尹建茹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督形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基督山伯爵》,爱德蒙,人物形象,追求

基督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尹建茹[1](2019)在《追求自我,让人性回归——《基督山伯爵》主人公爱德蒙形象简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督山伯爵》塑造了一个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爱德蒙·唐泰斯。本文将联系作品,从爱德蒙追求的两个角度出发,以他的复仇之路为线索,分析人物形象,表现爱德蒙形象深发的文学价值。(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0期)

王贺[2](2019)在《芥川龙之介笔下中国女性形象的转变——从《南京的基督》到《湖南的扇子》》一文中研究指出精通汉学的芥川龙之介曾创作出了许多中国题材作品,其中出现了一批生动饱满的中国女性形象,她们身份地位不同,性格特点各异,与他笔下的日本女性形象有较大区别。但随着芥川来到中国后,他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改变,所塑造出的中国女性形象也随之产生变化。本论文选取芥川游历中国前后发表的《南京的基督》《上海游记》和《湖南的扇子》叁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剖析,从而总结出这一时期芥川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发生的两次转变。(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9年05期)

韩玉[3](2017)在《从画面中的基督形象看乔托的绘画与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世纪时期,西方的绘画和雕塑艺术基本上表现的都是宗教题材。正如《旧约》中所提到的,人的形象就是神的形象,宗教的形象就是一切的形象,一切艺术都是为了表达基督教的威严,对基督的信仰笼罩着整个欧洲大陆。基督的形象尽管依然是以人的形象为基础,但是不是鲜活的,而是僵硬的和缺乏生命感的。和中世纪的整个绘画气氛是一样的,是严肃而缺乏热情的,在技法上是单线条的,没有明暗对比和比较平面的形象,这种形象给人以距离感与威严感。文艺复兴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性”,以人的本身的温暖亲切的形象来代替过去僵硬苍白的宗教形象。所以不了解整个中世纪关于基督的也是关于人的绘画形象,无论如何也不会了解整个文艺复兴之所以辉煌的原因。中世纪的一千年,政教合一的专制成了它的代名词,因为特殊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与前期的艺术如古希腊古罗马艺术发展大相径庭,表现宗教题材的绘画,画面呈现的是僵硬的艺术形式。而乔托(1266--1336)的出现开始逐步改变了这一切,直到文艺复兴最辉煌的时期。他是杰出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他在面对中世纪艺术长期遗留下来的公式化概念化的风格单一与绘画方式上做出了重要的革新,被认定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创者和先驱者,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乔托曾在佛罗伦萨、罗马、巴多瓦、那不勒斯、米兰、波伦亚、比萨、维罗纳、费拉拉等地都制作过制作壁画。本篇论文以宗教信仰下乔托画面中的基督形象的描绘为主要切入点,结合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包括宗教、精神、社会、艺术、信仰等等环境的方方面面,来尝试总结乔托的绘画理念,或者说是他较之中世纪艺术的一些不同与发展。乔托的绘画艺术价值与他对文艺复兴甚至当今艺术的启发也是要本文重视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7-03-01)

龙家威[4](2016)在《基于语用视角下对《基督山伯爵》人物形象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督山伯爵》是文学史上的丰碑,由法国着名作家大仲马所着,以历史为题材,成为通俗小说的代表作。小说的主要特点是无论小说的矛盾点,还是小说的故事情节,都紧紧围绕着语言展开,对话构成小说大部分的内容。站在语用角度上,深入地分析《基督山伯爵》作品中典型人物的对话,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作者深层次表达的内涵。(本文来源于《参花(上)》期刊2016年08期)

李澍[5](2016)在《图像的救赎—拜占庭圣像中的基督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圣像艺术是基督教艺术的一个独特形式,它脱胎于早期基督教艺术,并在东正教的拜占庭帝国中达到其发展的顶峰。基督像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门类,也是其它圣像的根基。如果说圣像是图像的神学,那么基督像就是圣像中的基督论。基督论在拜占庭时期经历了几番激烈的争辩,最终于卡尔西顿大公会议确立了基督叁位一体、神人二性的正统教义。同时,圣像在发展的过程中,其艺术表现手法一方面遵循着艺术史的规律发展,一方面又不断得到来自东正教信仰的修正。在两次圣像破坏运动中,圣像支持者成功战胜了反对者,深化了自己的理论,最终形成了圣像的成熟面貌与固定的程式以及圣像学。圣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其艺术性是为宗教性服务的。区别于希腊式的西方艺术,圣像并不追求美的理念,而是追求表现基督耶稣的位格与神性的荣光。拜占庭圣像以东正教传统为依托,形成了一个基督形象为中心的形象链条,人在此链条中与基督相通,并被“神化”,由此而得到救赎。由于基督像描绘的是上帝,也即终极存在,所以基督像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东正教的基督论为圣像的本体论提供了理论的支撑。基督论决定着基督像及其它圣像的存亡和发展变化,而东正教与天主教在基督论与救恩论上的分歧,也使拜占庭圣像产生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旨在介绍圣像艺术的的基本特征的同时,通过发掘基督论与基督像之间的关系来阐明基督像的神学意涵。(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3-22)

陈光兵[6](2015)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基督式儿童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儿童数量众多,性格各异,但往往却呈现出一个个非具象性的精神存在,他们是同质异构体。一个共同的特征把他们维系起来,这个共同特征就是纯净,博爱,宽恕,受难。在他们身上所隐射的那些神性光芒都充满了基督的品质。(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5年27期)

王叶方[7](2015)在《圣愚抑或基督——《白痴》中梅诗金公爵形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陀斯妥耶夫斯基通过《白痴》中寄托其理想美的代表梅诗金公爵,塑造了与其他同类作品中圣愚式人物不同的艺术形象,并通过这一形象实践了其"美将拯救世界"的艺术理念和社会理想。(本文来源于《长春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赵东霞[8](2014)在《语用视角下对《基督山伯爵》人物形象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督山伯爵》是文学史上最为成功的以历史为题材的通俗小说,小说的矛盾点以及情节都是围绕语言来展开的,这是由于小说中绝大部分的篇幅都是由对话组成的。从语用角度对《基督山伯爵》这部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对话进行分析,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大仲马在文字背后所隐藏的特殊含义。(本文来源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期刊2014年09期)

孔丽波[9](2014)在《蕴含人性的复仇者——试析《基督山伯爵》男主人公唐太斯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很多评论家批判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的金钱万能思想的时候,这部小说却以生动、曲折、离奇的情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者。本文联系作者大仲马的生活经历和小说中法国社会的历史背景,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以唐太斯的复仇之路为线索,从唐太斯复仇中选择忍辱与反抗,选择基督教下的野心与良心,选择远离尘世的爱情几个方面分析唐太斯这个人物形象,从而肯定唐太斯蕴含人性的复仇,肯定他为追求自由表现出来的思想性格特征,表现作品所具有的社会意义以外的文学价值。(本文来源于《长春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范莉[10](2013)在《探讨荷尔德林作品的新神话及基督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是19世纪德国非常有名的抒情诗人,他是古希腊文化的狂热崇拜者。本文探讨了荷尔德林作品中的新神话观念,分析了荷尔德林作品中希腊文化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进而从荷尔德林的作品中体味到其所蕴含的巨大丰富性与复杂性,引发读者更加深刻的思考。(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13年16期)

基督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精通汉学的芥川龙之介曾创作出了许多中国题材作品,其中出现了一批生动饱满的中国女性形象,她们身份地位不同,性格特点各异,与他笔下的日本女性形象有较大区别。但随着芥川来到中国后,他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改变,所塑造出的中国女性形象也随之产生变化。本论文选取芥川游历中国前后发表的《南京的基督》《上海游记》和《湖南的扇子》叁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剖析,从而总结出这一时期芥川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发生的两次转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督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1].尹建茹.追求自我,让人性回归——《基督山伯爵》主人公爱德蒙形象简析[J].青年文学家.2019

[2].王贺.芥川龙之介笔下中国女性形象的转变——从《南京的基督》到《湖南的扇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

[3].韩玉.从画面中的基督形象看乔托的绘画与贡献[D].上海师范大学.2017

[4].龙家威.基于语用视角下对《基督山伯爵》人物形象的解读[J].参花(上).2016

[5].李澍.图像的救赎—拜占庭圣像中的基督形象研究[D].山东大学.2016

[6].陈光兵.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基督式儿童形象[J].青年文学家.2015

[7].王叶方.圣愚抑或基督——《白痴》中梅诗金公爵形象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

[8].赵东霞.语用视角下对《基督山伯爵》人物形象的解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

[9].孔丽波.蕴含人性的复仇者——试析《基督山伯爵》男主人公唐太斯形象[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

[10].范莉.探讨荷尔德林作品的新神话及基督形象[J].作家.2013

标签:;  ;  ;  ;  

基督形象论文-尹建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