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载分布模式论文-何浩祥,王文涛,范少勇

荷载分布模式论文-何浩祥,王文涛,范少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荷载分布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均匀损伤,最优截面,刚度分布,层间位移角

荷载分布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何浩祥,王文涛,范少勇[1](2018)在《考虑荷载分布模式的弯剪型结构最优刚度分布解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结构在外部激励下产生均匀损伤或均匀变形,则可避免出现薄弱层且可提高承载能力和安全性,以此为目标进行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将弯剪型结构简化为连续变截面悬臂杆,假定结构截面函数具有自然指数型和幂函数型等形式,将地震和风荷载等外部激励等效为均布、倒叁角和惯性相关等叁种荷载分布模式。根据均匀变形准则将结构绝对位移曲线关于高度的二次导数为零作为优化目标,建立结构连续化位移方程并进行优化求解,获得了考虑荷载分布形式的弯剪型结构最优刚度和截面分布解析解。理论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截面按幂函数变化的结构能够实现均匀损伤,不同荷载分布模式下的最优刚度或截面分布有所不同。有限元静动力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解析解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8年07期)

李宏,黄俊,陈立平,张忠宇,吴子瀛[2](2016)在《顶管结构荷载分布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顶管法作为一种非开挖的施工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但是针对顶管结构荷载分布模式的认识目前还比较模糊,文章对比分析了分析了日本、美国、德国和中国规范中顶管荷载的计算,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顶管荷载分布模式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顶管结构受力具有典型的时空效应;在稳定的地层中,顶管荷载主要来源于结构自重;在不稳定地层中,顶管上部荷载来源于结构自重和地层压力;施工期间顶管在长度方向上荷载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对于一般的地层,沿长度方向上的荷载呈前小后大的分布趋势。(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通技术》期刊2016年05期)

王雪松,金贤玉,金南国,田野[3](2013)在《荷载作用下开裂钢筋混凝土梁锈胀开裂模式及锈蚀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服役性能,对混凝土保护层的锈胀开裂过程进行研究。对荷载作用下锈蚀18个月的内掺氯盐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锈胀裂缝分析发现:环向裂缝宽度沿径向呈指数函数变化;锈胀裂缝的开裂模式、锈蚀产物与钢筋混凝土受力状态、骨料及裂缝的相对位置均密切相关;保护层破坏以层状破坏为主。通过研究提出,在对锈蚀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承载力分析时,建议剪压区不考虑受压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对剪拉区和弯拉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要进行折减。(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3年11期)

柯才桐,陈奕柏,高洪波,曹雄[4](2013)在《条形荷载不同分布模式下挡墙主动土压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实际工程中墙后作用有不同分布模式的条形荷载、填土为黏性土,墙背与填土间存在黏着力,采用库仑土压力理论假设,从滑动楔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力的静力平衡条件出发,推导了适用多种复杂条件下的主动土压力计算式,并给出临界破裂角的显式解答以及各理论计算式适用范围的边界条件。该公式在多段条形荷载作用下可扩展应用,对于不分段条形荷载,只需作相应的简化后便可按相同的方法求解。受边界条件的限制,该公式存在一定的无解区。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条形荷载不同分布模式下,相关文献方法提出的主动土压力计算式与该公式的计算结果完全一致;由于未考虑条形荷载对滑动楔体临界破裂解的影响,规范方法得到的主动土压力偏小。(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10期)

王树和,郝猷猷,高印立,宋波[5](2009)在《能力谱与侧向荷载分布模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结构动力学理论证明了能力谱曲线的确定与侧向荷载分布模式间存在对应关系,指出对于不同的侧向荷载模式,应采用不同的能力谱曲线转化公式并给出了具体的表达式.分别采用本文方法、传统方法和弹塑性时程分析对一个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计算,证明了本文方法计算精度更高.利用该方法,采用多种侧向荷载模式对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能将侧向位移反应可能范围限定得更小,使人们把握实际地震反应大小的准确性得以提高.(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10期)

朱慈勉,应丹君[6](2009)在《竖向不规则结构Pushover分析的侧向荷载分布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侧向荷载分布模式的选取是Pushover分析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尤其当高振型影响显着和结构不规则时其选取直接影响Pushover分析结果。针对竖向不规则多高层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突变的特点,从楼层质量、侧向刚度、振型参与系数等影响因素出发,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固定侧向荷载分布模式。对四种竖向不规则形式的结构在不同侧向荷载分布模式下进行Pushover分析,并与时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研究了不同侧向荷载分布模式Pushover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侧向荷载分布模式进行Pushover分析,不但可以找出各种竖向刚度不规则形式的结构薄弱层,而且还具有较高的精度。(本文来源于《结构工程师》期刊2009年02期)

李桂林[7](2009)在《侧向力荷载分布模式的pushover分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pushover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于桥梁墩柱抗震性能评价的计算过程。同时对水平荷载分布模式进行比较探讨,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线性时程分析结果的变加速度侧向力荷载分布模式。以某城市高架桥桥墩为例进行pushover方法分析,将变加速度侧向力荷载分布模式所得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和传统侧向力荷载分布模式所得曲线及对应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比较,检验该侧向力荷载分布模式的pushover方法应用于桥墩抗震性能评价时的准确性。并将失效准则引入pushover方法中,来评价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结构的能力位移。(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09年02期)

毛建猛,谢礼立,孙景江[8](2008)在《高层结构塑性铰分布在不同荷载模式下的求解》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关于pushover水平荷载模式的研究成果已经有了很多。然而,已有的研究存在如下几个局限性:1.仅选取结构能力曲线和目标位移(顶端、层间)作为结构的性态指标;2.选取的结构模型多为中低层结构。为了考察pushover方法在高层结构的应用,选取了2个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以结构的塑性铰分布为性态指标,分别进行不同荷载模式下pushover分析计算,给出了各荷载模式的优劣顺序。(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工程》期刊2008年04期)

孙国华,何若全,高晓莹[9](2007)在《基于钢框架的不同水平荷载分布模式Push-over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不同的水平荷载分布模式对钢框架结构进行了 push-over 分析,系统分析了结构进入塑性阶段后刚度、等价弹性周期、等价弹性振型质量参与系数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同时指出,不同荷载分布模式对结构推覆分析所产生的损伤程度及损伤部位有一定差异,由此确定的结构屈服位移、极限位移、位移延性系数等指标存在一定差别。(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7-07-01)

孙国华,何若全,高晓莹[10](2007)在《push-over方法中一种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水平荷载分布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层结构分析时push-over方法无法合理考虑高阶振型影响这一缺陷,从楼层质量、刚度、振型参与系数等影响因素出发,提出了一种可以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固定水平荷载分布模式.通过拟合β谱。合理选择10条叁类场地的地震波,设计4个抗弯钢框架算例,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反应结构损伤的楼层层间侧移角这一指标,验证了水平荷载分布模式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荷载分布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顶管法作为一种非开挖的施工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但是针对顶管结构荷载分布模式的认识目前还比较模糊,文章对比分析了分析了日本、美国、德国和中国规范中顶管荷载的计算,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顶管荷载分布模式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顶管结构受力具有典型的时空效应;在稳定的地层中,顶管荷载主要来源于结构自重;在不稳定地层中,顶管上部荷载来源于结构自重和地层压力;施工期间顶管在长度方向上荷载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对于一般的地层,沿长度方向上的荷载呈前小后大的分布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荷载分布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何浩祥,王文涛,范少勇.考虑荷载分布模式的弯剪型结构最优刚度分布解析研究[J].工程力学.2018

[2].李宏,黄俊,陈立平,张忠宇,吴子瀛.顶管结构荷载分布模式研究[J].现代交通技术.2016

[3].王雪松,金贤玉,金南国,田野.荷载作用下开裂钢筋混凝土梁锈胀开裂模式及锈蚀分布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3

[4].柯才桐,陈奕柏,高洪波,曹雄.条形荷载不同分布模式下挡墙主动土压力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3

[5].王树和,郝猷猷,高印立,宋波.能力谱与侧向荷载分布模式的关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

[6].朱慈勉,应丹君.竖向不规则结构Pushover分析的侧向荷载分布模式研究[J].结构工程师.2009

[7].李桂林.侧向力荷载分布模式的pushover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

[8].毛建猛,谢礼立,孙景江.高层结构塑性铰分布在不同荷载模式下的求解[J].世界地震工程.2008

[9].孙国华,何若全,高晓莹.基于钢框架的不同水平荷载分布模式Push-over分析[C].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10].孙国华,何若全,高晓莹.push-over方法中一种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水平荷载分布模式[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

标签:;  ;  ;  ;  

荷载分布模式论文-何浩祥,王文涛,范少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