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方法论文-周月乔,王雅洁,黄静

水解方法论文-周月乔,王雅洁,黄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解方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肝水解肽注射液,氨基酸分析仪,含量测定

水解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周月乔,王雅洁,黄静[1](2019)在《肝水解肽注射液中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不同厂家肝水解肽注射液中16种氨基酸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盐酸处理后,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其含量。结果 16种氨基酸在2.6~37.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峰面积和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89~0.9997;各氨基酸的回收率在95%~105%之间;精密度试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均<2%。结论该方法可靠、准确、重现性好,适合测定肝水解肽注射液中氨基酸含量。(本文来源于《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嵇丽红,薛军,赵雷,丁葵英,徐方舟[2](2019)在《不同水解方法对藜麦皂苷抑菌活性及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以藜麦麸皮为材料,通过双相酸水解法、直接酸解法、酶解法叁种方法去处理藜麦麸皮,并利用正丁醇萃取获得藜麦低级性皂苷。经过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及纸片法测定抑菌活性;并用酪氨酸酶抑制实验推测其抑制黑色素作用。最后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electrospray ionis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来对抑菌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效果最好的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双相酸水解转化的化合物活性最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氏肠炎杆菌的MIC=0.60 mg/mL,MBC=1.20 mg/mL,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0.30 mg/mL,MBC=1.20mg/mL;对铜绿假单胞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0.5mg/mL的转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达到68.09%。根据LC-MS/MS及HPLC可知,经正丁醇萃取的水解后的化合物为皂苷。经过两相酸解后,部分皂苷发生了水解反应,造成了化合物极性的降低。利用双相酸水解法从藜麦麸皮中萃取藜麦皂苷元提高了化合物的活性,增强了皂苷的抑菌和酪氨酸酶抑制作用,并且提取率明显高于直接酸解法和酶解法。(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田洪芸,李恒,任雪梅,张海红,王文特[3](2019)在《氨基酸配方及蛋白质水解配方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氯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氨基酸和乳蛋白水解配方产品为样本,对我国标准和AOAC标准中的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经验证,电位滴定法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好,精密度高,测定结果(n=6)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布在0.9%~2.7%之间;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分布在98.9%~101.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布在1.2%~2.4%之间,电位滴定法能够满足产品质量控制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乳品工业》期刊2019年08期)

全志刚,周亚男,王娟,肖金玲,李秀波[4](2019)在《双酶分段水解制备芸豆肽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以芸豆蛋白为底物,分别用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酶解,以蛋白的水解度、抗氧化能力、对超氧阴离子的捕获能力为指标,选出3种最优酶。对3种酶进行复配,得到6种双酶组合,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双酶水解组合。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酶解液具有较高的水解度、超氧阴离子清除率、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双酶最佳组合为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水解度、超氧根清除率、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依次可达43.28%、37.27%、38.63%。可为后续的水解因素及水解工艺参数研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9年13期)

邹桂华,李强,沈广志[5](2019)在《蔗糖水解速率常数测定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蔗糖水解是典型的一级反应,采用全自动旋光仪记录蔗糖在水解过程中的旋光度,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是通过以ln(α_t-α_∞)-t手工作图得到直线的斜率计算速率常数k,手工作图会引起较大的误差,并且实验需要测定α_∞,不仅实验的时间较长而且误差较大。针对上述问题,利用origin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结果准确,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陈振斌,陈长军,周永山,汪润田,张云飞[6](2019)在《简单测量高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黏均分子量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研究了在NaOH水溶液质量分数相同时不同聚丙烯酰胺的黏均分子量和黏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同一聚合物在不同NaOH水溶液质量分数时的黏均分子量,并应用相关软件,通过不同的模拟方法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同一聚丙烯酰胺样品的分子量测定值随NaOH水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大成指数增加;对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随着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大,系数a逐渐增大,而指数b逐渐减少,并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通过测定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表观黏均分子量来计算聚丙烯酰胺原样品分子量的方法,验证了该方法测定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真实黏均分子量(M_(ηA))的适用范围和准确度以及精密性.(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辛东林[7](2019)在《甘露聚糖对纤维素酶水解的抑制及其缓解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纤维素酶的成本过高是限制燃料乙醇工业化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如何提高纤维素酶水解效率,降低纤维素酶用量是当前燃料乙醇生产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木质纤维原料中,半纤维素会覆盖在纤维素表面形成物理屏障,降低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可及性。为克服该屏障作用,原料中的半纤维素需要转化为游离态或者是被水解为可溶性的糖。研究表明游离态的木聚糖(阔叶材和禾本科中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及其水解产物对纤维素水解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但是游离态的甘露聚糖(针叶材中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及其水解产物对纤维素水解效率的影响还尚不清楚。因而本文围绕游离态的甘露聚糖及其水解产物对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的影响开展系统研究,探究了甘露聚糖及其水解产物抑制纤维素水解的机制,并在深入了解其抑制机制的基础上探究了缓解甘露聚糖及其水解产物抑制纤维素水解的有效措施,以期为开发水解得率高、酶制剂使用量少的高效酶水解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考察了不同种类的甘露聚糖(直链甘露聚糖、低分子量半乳甘露聚糖以及高分子量半乳甘露聚糖)对纤维素水解效率的影响,并探究了甘露聚糖结构特性包括分子量和半乳糖取代基等对甘露聚糖抑制纤维素水解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这叁种甘露聚糖均会抑制纤维素水解,在纤维素酶水解微晶纤维素Avicel的体系中分别添加2.5mg/mL直链甘露聚糖、高分子量半乳甘露聚糖以及低分子量半乳甘露聚糖后,Avicel酶解得率降低了13.75%-39.10%。甘露聚糖对纤维素水解的抑制作用与甘露聚糖的结构特性密切相关,高分子量的甘露聚糖对纤维素水解的抑制作用强于低分子量甘露聚糖的抑制作用,而半乳糖基支链的存在会使甘露聚糖对纤维素水解的抑制作用能力减弱。探究了甘露聚糖对单一纤维素酶组分(内切葡聚糖酶Cel5A、外切葡聚糖酶Cel6A和Cel7A以及β-葡萄糖苷酶Cel3A)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影响,揭示了甘露聚糖抑制纤维素水解的机制。通过探究甘露聚糖对单一纤维素酶组分水解能力的影响,发现甘露聚糖对Cel5A、Cel6A和Cel7A的水解能力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但是对Cel3A的水解能力没有影响。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甘露聚糖会占据Cel7A的活性位点,从而竞争性的抑制Cel7A的活力,其中高分子量半乳甘露聚糖对Cel7A活力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常数K_i为0.43 mg/mL),低分子量半乳甘露聚糖的抑制作用次之(抑制常数K_i为0.47mg/mL),直链甘露聚糖的抑制作用最弱(抑制常数K_i为0.50 mg/mL)。研究了甘露聚糖水解产物(甘露低聚糖、甘露糖和半乳糖)对纤维素水解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甘露低聚糖、甘露糖和半乳糖也会抑制纤维素水解效率,其中甘露低聚糖抑制纤维素水解的能力最强,其次是半乳糖,再次是甘露糖。在纤维素酶水解Avicel的体系中分别添加等量的(5 mg/mL)甘露低聚糖、半乳糖和甘露糖后,Avicel酶解得率分别降低了12.70%、4.23%和3.97%。进一步探究甘露低聚糖结构特性包括链长和半乳糖取代基等对甘露低聚糖抑制纤维素水解的影响可知,甘露低聚糖对纤维素水解的抑制作用随甘露低聚糖链长的增加而减弱,随半乳糖取代基的移除而增强。通过探究甘露低聚糖、甘露糖及半乳糖对单一纤维素酶组分水解能力的影响,发现甘露低聚糖对Cel5A和Cel3A的水解能力没有抑制作用,但是会抑制Cel6A和Cel7A的水解能力,而甘露糖和半乳糖对Cel5A、Cel6A和Cel7A的水解能力均有抑制作用。动力学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甘露低聚糖是Cel7A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常数K_i为1.57mg/mL)。探究了甘露聚糖酶对甘露聚糖抑制纤维素水解的缓解作用,并从缓解甘露聚糖抑制的角度揭示了甘露聚糖酶强化木质纤维原料酶解的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甘露聚糖酶能有效的缓解甘露聚糖及其水解产物对纤维素水解的抑制作用,在纤维素酶水解Avicel的体系中添加5 mg/mL半乳甘露聚糖后,Avicel的酶解得率从38.75%降低到了18.68%,进一步添加内切甘露聚糖酶、β-甘露糖苷酶和半乳糖苷酶后,Avicel的酶解得率显着提高到了35.33%。在纤维素酶水解白云杉纤维素的过程中,添加甘露聚糖酶后,白云杉纤维素的酶解得率提高了14.29%。进一步分析酶解液中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可知,添加甘露聚糖酶后,酶解液中Cel5A和Cel7A的活力分别提高了14.30%和10.91%,表明甘露聚糖酶可通过缓解酶解液中甘露聚糖对Cel5A和Cel7A活力的抑制作用,提高纤维素酶的活力,进而强化白云杉纤维素酶解。探究了化学助剂Tween 80对甘露聚糖及其水解产物抑制纤维素水解的缓解作用。研究结果显示,Tween 80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甘露聚糖、甘露低聚糖、甘露糖及半乳糖对纤维素水解的抑制作用,在纤维素酶水解Avicel的体系中分别添加半乳甘露聚糖(5 mg/mL)、甘露低聚糖(5 mg/mL)、甘露糖(10 mg/mL)和半乳糖(10 mg/mL)后,Avicel的酶解得率从48.60%分别降低到了26.64%、39.96%、39.15%和36.90%,进一步添加Tween 80后,Avicel的酶解得率分别提高到了36.00%、46.58%、46.35%和45.00%。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Tween 80对Cel5A和Cel3A的活力没有影响,但是对Cel7A的活力有激活作用,该激活作用可以有效的缓解甘露聚糖及其水解产物对Cel7A活力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酶水解过程中纤维素酶的活力,进而提高木质纤维原料的酶解效率。(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刘志明[8](2019)在《以“盐类的水解”为例分析高中化学解题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盐类水解属于重要考点,学生要高度重视,不仅要实现概念的深入分析和内化,还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制订有针对性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正确率.1归类辨析化学知识比较零散,学生在解化学题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没有头绪的情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类与练习.化学知识通常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类比推理属于主要的化学学习方式,在高(本文来源于《高中数理化》期刊2019年08期)

孟卿君,郭凌华,陈彦欣,刘汉斌,吴海伟[9](2018)在《干燥方法对酸水解纤维素形貌及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干燥方法是样品制备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其对酸水解纤维素产品的制备也存在较大的影响.通过采用喷雾干燥方法、冷冻干燥方法及真空干燥方法对酸水解纤维素进行干燥处理,并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表征干燥样品的形貌、结晶结构及分子结构.结果表明:干燥方法对酸水解纤维素的物理形态影响显着,喷雾干燥使酸水解纤维素呈球状,且调整进口温度可改变酸水解纤维素的形状;冷冻干燥使酸水解纤维素呈棒状;真空干燥使酸水解纤维素呈无规则大块状,但叁种干燥方法对酸水解纤维素的结晶结构、大分子结构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陈纯[10](2018)在《利用波谱方法解读溴乙烷的水解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用波谱方法检测溴乙烷水解反应中,可对其过程进行讨论,并用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3种波谱方法分析反应过程,确定溴乙烷取代反应的产物中有乙醇生成。对混合体系的波谱分析进行解读,可以让学生对每种波谱方法有更清晰的认识,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来源于《实验教学与仪器》期刊2018年11期)

水解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实验以藜麦麸皮为材料,通过双相酸水解法、直接酸解法、酶解法叁种方法去处理藜麦麸皮,并利用正丁醇萃取获得藜麦低级性皂苷。经过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及纸片法测定抑菌活性;并用酪氨酸酶抑制实验推测其抑制黑色素作用。最后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electrospray ionis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来对抑菌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效果最好的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双相酸水解转化的化合物活性最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氏肠炎杆菌的MIC=0.60 mg/mL,MBC=1.20 mg/mL,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0.30 mg/mL,MBC=1.20mg/mL;对铜绿假单胞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0.5mg/mL的转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达到68.09%。根据LC-MS/MS及HPLC可知,经正丁醇萃取的水解后的化合物为皂苷。经过两相酸解后,部分皂苷发生了水解反应,造成了化合物极性的降低。利用双相酸水解法从藜麦麸皮中萃取藜麦皂苷元提高了化合物的活性,增强了皂苷的抑菌和酪氨酸酶抑制作用,并且提取率明显高于直接酸解法和酶解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解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1].周月乔,王雅洁,黄静.肝水解肽注射液中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嵇丽红,薛军,赵雷,丁葵英,徐方舟.不同水解方法对藜麦皂苷抑菌活性及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影响[J].现代食品科技.2019

[3].田洪芸,李恒,任雪梅,张海红,王文特.氨基酸配方及蛋白质水解配方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氯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2019

[4].全志刚,周亚男,王娟,肖金玲,李秀波.双酶分段水解制备芸豆肽方法研究[J].现代食品.2019

[5].邹桂华,李强,沈广志.蔗糖水解速率常数测定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J].实验室科学.2019

[6].陈振斌,陈长军,周永山,汪润田,张云飞.简单测量高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黏均分子量的方法[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9

[7].辛东林.甘露聚糖对纤维素酶水解的抑制及其缓解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8].刘志明.以“盐类的水解”为例分析高中化学解题方法[J].高中数理化.2019

[9].孟卿君,郭凌华,陈彦欣,刘汉斌,吴海伟.干燥方法对酸水解纤维素形貌及结构的影响[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8

[10].陈纯.利用波谱方法解读溴乙烷的水解反应[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

标签:;  ;  ;  

水解方法论文-周月乔,王雅洁,黄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