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实验楼温湿度环境控制系统设备更新改造的重要性

计量实验楼温湿度环境控制系统设备更新改造的重要性

一、计量实验大楼的温湿度环境控制系统设备更新改造的重要性(论文文献综述)

赵曼[1](2018)在《城市既有建筑屋顶农业潜力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造成的环境、能源、食物危机日益加重,耕地保护与城镇化矛盾日益突出,而城市闲置空间资源浪费巨大。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屋顶农业作为一种创新城市农业形式正是解决这些城市“综合症”的重要策略之一。在此背景下,总结了国内外屋顶农业的不同类型及政策环境,指出了我国屋顶农业面临的问题,提出我国发展屋顶农业的优势及挑战。作为城市认识自身既有建筑发展屋顶农业的潜力,推动屋顶农业系统规划和发展的首要步骤,潜力评估工作已受到国内外相关学者关注,但相关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因此,本文旨在试建一套标准化、可复制的城市既有建筑屋顶农业潜力评估框架,能对既有建筑屋顶农业规划和改造进行定量评估,进而为未来屋顶农业规划和实施提供科学的方法支持和定量依据。本文主体研究部分由评估方法和实证研究构成。首先基于我国城市建设现状和社会调研,总结出影响屋顶农业实施的规划、法规、技术、农业、经济五方面标准及其相应的12个评估指标(区位、功能、权属、建筑年带、材料、承载力、坡度、高度、日照、可达性、其他占用面积、可用面积),借助层次分析法初步构建了我国屋顶农业潜力评估标准体系。然后,对比分析了已有评估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基于GIS和RS等计算机软件分析技术的屋顶清查方法。接着从可量化分析角度阐述了屋顶农业在经济(蔬菜生产、土地利用)、环境(食物里程减碳、建筑节能减排、水循环、废弃物管理)和社会(创造就业岗位)方面七个可持续发展潜力。最后,实证研究部分利用评估框架中的方法,对天津市中心城区某街道进行验证,揭示了12个指标影响下该街道屋顶农业适建性特点及可持续发展潜力,并以此为案例样本,对天津市市内六区屋顶农业潜力进行了初步估算,以及针对天津市屋顶农业未来发展给出相关建议,同时证明了本文的评估框架在实际屋顶农业潜力评估工作中应用潜力巨大。本文在充分认识屋顶农业发展机制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本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对既有建筑进行屋顶农业潜力多指标系统量化评估的方法,有助于提升社会对屋顶农业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并以此为据将屋顶农业科学、有序、合理地纳入城市可持续发展框架。

谢亚男[2](2018)在《基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大学校园评价与比较分析研究 ——以苏州大学新老校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即将出台的《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国家标准从校园建设全方位出发,多目标、多层次对绿色校园设计、建设过程进行综合性评价。它的编制不仅是为我国开展绿色校园评价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对于明确绿色校园设计、建设策略、指导实践措施以及规范发展模式等也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标准的编制对新老不同类型校园的绿色建设有何不同的影响、两类校园绿色校园建设究竟如何评价、两者在绿色校园建设过程中又存在怎样的差别与差异、新老校区对同一标准的适宜性有何不同、背后究竟是何原因,需要根据标准,实地调研评价之后进行分析研究。本文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就《标准》的内容、特点、指导作用、实践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加强对评价标准及方法的理解;案例部分以苏州大学新老校区即独墅湖、天赐庄校区为评估样本,根据《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对两个校区进行自评估,通过实地调研分析评估,对同一学校的新老不同校区的绿色校园建设现状、特色及建设瓶颈等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类型的校园在绿色校园建设过程中的差别、影响因素及现存主要问题,再结合《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及国内外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的优秀案例,对新老不同校区进一步的绿色校园建设提供参考建议;同时样本自评估也是对新版《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适宜性与可操作性的一次检验。论文希望通过对基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苏州大学不同校区的评价与研究,为国家标准积累基础测评数据,推动《标准》的推广和普及。

周路尧[3](2018)在《基于出力预测的光伏电站日前市场调度模型研究和典型天气的定价模式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光伏发电的迅猛发展,光伏发电的市场定价改革势在必行,可是当前光伏发电市场上网电价仍然依靠国家政策性补贴,导致发电成本居高不下。为了进一步激活光伏发电市场,本文根据光伏发电的出力预测建立日前市场调度模型,并进行了相关典型天气模式下的定价模式探讨。对未来日的光伏出力做出预测,是光伏电站参与日前市场的基础。故本文首先对光伏出力预测的类别和方法进行了介绍,并重点介绍了 BP、ELMAN和PSO-ELMAN神经网络。通过比较,选取了 PSO-ELMAN神经网络来进行四种典型天气下未来日的光伏出力预测。针对光伏出力具有随机性的特点,参照火电并网的竞价机制,本文建立了光伏电站参与日前市场的电价模型。然后,利用果蝇算法,结合出力预测的数据和日前市场的电价模型,进行了相关的仿真分析。即四种典型天气下的区域小型电源的购电成本对比和总成本相等前提下的光伏补贴电价反推。算例分析表明,相较于固定的光伏补贴电价,四种典型天气下的日前市场出力申报模式使得系统购电成本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当总成本相等时反推出的光伏补贴电价相对于固定补贴电价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扬。本文的建立了日前市场出力申报模型,并结合实验平台实测数据进行了相关仿真研究,希望能够为后续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刘骁[4](2017)在《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生态环境与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是我国新型城市化,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要问题。选择集人才、科研、技术于一身的绿色大学校园作为研究的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资源消耗偏大、能耗水平偏高、环境负面影响显着、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有待改善;同时,绿色大学校园建设中出现了绿色技术堆砌,标准过于笼统,只重形式不讲效果等急待深化和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空间维度上分别针对规划、建筑与景观三个层面,时间维度上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大学校园现状及设计策略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可以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进而可用于解决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绿色校园建设实践中的问题,提升绿色校园设计成果的环境性能,充分发挥绿色大学校园具有的人才培养和微气候调节作用,凸显其在全社会范围内具有的示范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引领特征。本文从建筑师积极参与的角度,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建筑创作系统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筑气候学及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基础,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框架,确立绿色校园设计概念,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校园建设的原则、模式与内容、步骤,以及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做出总结。基于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的绿色校园建设现状的系统统计分析,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从规划、建筑与景观三个设计层面,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设计策略,系统性地整合成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方法,并通过方法指导下的新校园建设及老校园改造更新的绿色校园建设实践的应用反馈,来验证和逐步完善理论。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的总体概括,第二章是对湿热地区绿色校园的建设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地区的比较分析。第三章总结了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的理论基础。以整体设计的方法论为指导,将整体设计理念引入绿色大学校园设计。基于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提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应当努力创建融合“绿色”与“人文”,汇聚规划、建筑、景观三位一体,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建立协同整体的设计视角,从设计内容的整体性、设计程序的整体性与设计策略的整体性等方面建构规划、建筑、景观多层面整合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理论。第四章以“整体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从土地空间布局、能源系统、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绿色交通系统、景观生态系统、历史风貌、物理环境、绿色建筑系统和智慧校园十方面,建构系统性的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方法。第五章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基础,整合地域文化的展示、时代精神的彰显、绿色技术的应用等各设计要素,建构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针对湿热地区的大学校园建筑,以“校园建筑环境性能”作为重点指标,结合岭南传统建筑经验、既有建筑改造需求、校园建筑类型特点、湿热地区气候特点等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的逻辑构建;从现行设计分工和习惯出发,按照设计团队专业划分进行逻辑组织,并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良好衔接。从建筑师积极参与、设计团队多专业协同的角度,以建筑师可控或者可影响的因素来指导设计实践,从建筑空间布局、遮阳隔热、通风与空调、采光照明、基地保水与非传统水源、立体绿化、可再生能源、绿色建材、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Green BIM应用、智慧绿色建筑11个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综合。第六章以“两观三性”的设计理念为指导,根据绿色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要素的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一方面建构了生态绿网、生态多样性设计、生态恢复、雨水适应性景观、校园朴门永续设计等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另一方面建构了传承大学独特精神文化、延续和发展校园历史文脉、以人为本与体现校园场所精神、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等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最后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形成一体化整合设计策略。第七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和对后续相关研究的展望。

印玉芬[5](2016)在《低碳校园建设的分析与研究 ——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与低碳校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以低碳校园建设的理论体系为基础,对低碳校园概念、特征及建设原则等进行了探讨,借鉴国内外低碳校园建设的成果与经验,运用理论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案例分析、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等方法,以湖南农业大学的低碳校园建设为案例,从能源消耗水平与管理、师生低碳理念与行为及校园碳循环等多个角度对低碳校园建设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1)对湖南农业大学近四年来能耗现状以及运用耗电量与月均温度法各类型不同功能的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及管理水平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湖南农业大学的能耗资源消耗总量大且费用高,其中电费占能源费用支出的比例高达69%,且电的消耗量从2011年至2014年处于逐步上升的趋势。典型建筑物的能耗管理水平:类型一功能性能耗为主建筑物以图书馆为主要代表,其能耗管理水平关联系数R2为0.4648(2013年)、0.0419(2014年),表明其能耗管理水平低;类型二基础性能耗为主建筑以是十一实验楼为典型代表,其能耗管理水平关联系数R2为制冷0.8821(2013年)、0.7410(2014年),供暖系数R2为0.3965(2013年)、0.6577(2014年)。与个人意识行为相关的功能性能耗远超于空调系统基础性能耗,且能耗管理水平处于较低的水平:2013年的功能性能耗超过75%,2014年超过了80%,其能耗管理水平制冷关联系数R2为0.7117(2013年)、0.4075(2014年),供暖系数R2为0.7808(2013年)、0.2394(2014年),处于大幅下降趋势。(2)运用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对师生低碳理念以及行为方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师生低碳意识与认知度普遍不高;低碳知识的获取途径单一,低碳态度良好但低碳参与度较低,低碳行为方式转变较困难。(3)运用简单建模法构建了碳循环模式,通过该模式对湖南农业大学校园碳循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校园主要碳源有:人体呼出的碳(4145吨/年)、土壤呼吸的碳(1040.56吨/年)、植物呼吸的碳(1.1232吨/年)碳源总和为5186.683吨/年。最主要碳汇是植物吸收的碳(316.36吨/年)。校园净碳源(碳汇缺口)为:4870.323吨/年。在碳源中人体呼吸产生的碳是最主要的碳源,占总碳源的79.92%;土壤的呼吸占总碳源的20.06%,植物的碳汇是碳源总和的6.10%。(4)通过从多角度分析了目前低碳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低碳校园建设的对策与建议:要从发挥高校科研优势,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推广与应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弘扬低碳文化,转变师生行为方式;以及提高绿化质量,增强碳汇与环境净化能力。

孙跃杰[6](2016)在《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目前对于近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仍然处于推进“遗产化”的过程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受到关注,得到保护,从地方政府、学界到设计界都在不断探索如何“活态”的保护这些城市文化特色,但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工业遗产认识的仍然存在明显的滞后,特别是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建设的工业项目,“156项目”是我国现代工业的开端和奠基,它特有的时代特色、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与科技价值尚待进一步认识和挖掘。洛阳一直以古都着称,新中国成立后,洛阳以“新兴工业城市”的定位成为河南省内首屈一指的工业基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八个新兴重点工业城市之一。“一五”时期的“156项”工程有6个项目落户洛阳,涉及奠定新中国工业基础的能源电力行业、机械制造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三大行业,其产品为新中国的工业、农业做出过杰出贡献。其内部有严谨的居住、教育、商业、科研用地规划,至今保存有相对完整的城市肌理和风貌建筑。作为新中国工业遗产的典范,对于洛阳156工业遗产群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可以为我国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奠定基础,也可为全面深入我国现代工业遗产研究领域提供参考。本文梳理了洛阳作为依托于6个国家156重点项目而规划建成的新兴工业城市的历史和六个156项目的建设历史,分析了作为工业遗产群的洛阳涧西现代工业遗产的构成和现状,从工业遗产群的角度推进对于洛阳156工业遗产整体性的遗产化认知。本文利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我国近现代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研究》课题组于2014年提出了《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对洛阳156现代工业遗产进行了价值评价,一方面验证了该导则的普适性,同时根据研究对象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点,修正增加了适合自身研究阐释条文,并构建了洛阳156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理论体系。同时从城市遗产保护和城市文化构建的角度,比较理论研究结果与现状之间的差异,研究其完整性与“群”的突出价值,揭示以洛阳156时期工业遗产为典型代表的我国现代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误区和问题所在。从而对比研究得出的价值评价结果和目前洛阳实施的关于工业遗产的保护现状,发现作为存量丰富,构成复杂的洛阳156工业遗产在尚未进行更深入的价值评价和遗产认知的情况下就迅速消逝的原因。进而在对其进行深入的本体价值评价和再利用潜力研究的基础上的,分别就厂区和历史街区两种不同类型的场地环境,探究工业遗产厂区与建筑改造再利用的规范性工作程序和因地制宜的再利用模式。

苟玲玲[7](2014)在《旧工业建筑(群)再生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以为决策者提供理性决策依据,节约资源能源,避免盲目开发和化解由此带来的社会矛盾、资源浪费为目的,通过大量有关文献的分析研究,并结合全国大范围的调研实践,展开对旧工业建筑再生性问题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针对目前旧工业建筑(群)的再利用现状,创新性地将“再生性”的概念应用的旧工业建筑中,力求解决其改造再利用的可能性、再利用程度及改造再利用的方向问题,以为决策者科学准确的判断项目再生性,进而选择合理再利用模式提供参考。(2)在深度挖掘分析全国旧工业建筑(群)再生利用项目实地调研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有机更新理论,系统的分析影响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再生性的要素,进而灵活运用可拓菱形思维分析方法,构建了旧工业建筑再生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多级可拓优度法的旧工业建筑再生性评价模型,并利用Yaahp软件优化了模型的可操作性,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3)结合优度模型的评价结果,探索了最适合的改造模式,指引后续决策、设计与改建工作,以期实现旧工业建筑价值的最大化,减少改造项目的盲目性,节约能源资源,真正实现再生。

吕霞[8](2013)在《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的时序性运动 ——以天津历史街区为例》文中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天津的城市新区建设突飞猛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也进入法制化轨道,城市风貌日新月异。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建设仍存在着发展方向的问题,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也起步较晚,差距较大。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如何使城市建设尽快步入科学发展轨道,成为城市规划学和建筑学以及城市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本文从规划学和建筑学的视角出发,以历史研究为基础,以比较研究为方法,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依据,对中西方城市的发展和改造的实践和理论进行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并以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为例,进而对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策略,提出可行的考察和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理论研究角度,重新对“城市聚落”和相关的“社会生态”概念进行定义和阐述,并以其为框架,重点阐述城市的本体与功能在时序性中的辨证运动;从历史研究角度,尝试借鉴通史类城市历史研究的体例,以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视角,对中、外城市从古代、近代至现代的发展脉络进行纵向梳理,将城市聚落的时序性变化还原于史实中,对发展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进行客观评述。从比较研究的角度,重点阐述城市本体和功能在历时、共时和未时等时序中的规定性,以及特殊城市聚落所表现的城市本体和功能的矛盾与冲突;从实践检验的角度,以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为例,探讨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本体与功能在时序性中的辨证运动,总结城市改造的经验和教训。并以中新生态城为例,提出旧城改造的路径和我国城市应有的科学发展方向。从旧城改造的普遍性和高潮迭起的特殊现状中,能够看到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关于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的认知理念上的变化。在对城市本体和功能的理性认知与传承创新中,建立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尽量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尽快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尽早使旧城改造和整个城市建设步入科学、人性的发展轨道,是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所在。

徐群[9](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陈赛飞[10](2012)在《大学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 ——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90年代中叶起,我国大学校园建设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发展期。教育理念和大学校园规划思想的转变,给大学校园环境景观建设带来了深刻影响,同时也突显出一些建设方面的问题。广大师生对大学新校园环境景观普遍缺乏环境认同感和空间归属感;与旧校区相比,许多新建校区缺乏应有的文化景观氛围与空间文化品位。大学校园文化景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物化载体,不仅展现校园整体形象、营造积极的大学文化氛围、树立校园认同感,同时也对广大师生有着隐性教育意义。对文化景观及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环境设计的研究,可以帮助中国的大学在校园建设和维护过程中传承校园历史、发扬新时代大学校园文化特色、满足广大师生不同的行为和精神需求。本文阐释了与文化景观设计相关的概念,明确了校园文化景观的建设意义,回顾与总结了国内大学旧、新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采用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与考察不同校园景观环境相结合的方法,对南京地区不同类型的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空间形态、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意义作了详实的调查,并总结出这些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中存在的诸多不足。笔者尝试从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体系构建、建设意义、建设模式、建设节点四个方面提出一些思考,并通过设计实践——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文化景观提升,将笔者对文化景观理论的研究运用到实处,以期能对今后大学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二、计量实验大楼的温湿度环境控制系统设备更新改造的重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量实验大楼的温湿度环境控制系统设备更新改造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既有建筑屋顶农业潜力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必要性
    1.2 研究对象及问题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调研访谈法
        1.4.3 层次分析法
        1.4.4 跨学科研究
        1.4.5 实证研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城市屋顶农业相关研究综述
    2.1 城市农业概述
        2.1.1 概念及定义
        2.1.2 起源与发展
        2.1.3 优势与挑战
    2.2 城市屋顶农业综合解析
        2.2.1 城市屋顶农业起源及发展
        2.2.2 城市屋顶农业的类型
        2.2.3 国内外城市屋顶农业政策环境
        2.2.4 我国城市屋顶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2.3 国内外城市屋顶农业潜力评估相关研究
        2.3.1 社会认知及行为意愿研究
        2.3.2 粮食系统安全潜力研究
        2.3.3 可持续发展潜力研究
        2.3.4 国内外城市屋顶农业潜力评估研究现状总结
    2.4 小结
第3章 城市屋顶农业潜力评估框架构建
    3.1 总体评估框架的确定
    3.2 屋顶农业社会认知与行为意愿调研
        3.2.1 调研对象及内容
        3.2.2 调研结果
    3.3 屋顶农业适建性评估标准体系构建
        3.3.1 适建性评估标准体系构建原则
        3.3.2 适建性评估标准及指标选择
        3.3.3 适建性评估标准体系分层试析
        3.3.4 适建性评估指标权重及分级
    3.4 屋顶清查方法
        3.4.1 清查方法:屋顶农业潜力地理空间分析
        3.4.2 清查步骤
    3.5 屋顶农业可持续性潜力测算方法
        3.5.1 经济可持续潜力
        3.5.2 环境可持续性潜力
        3.5.3 社会可持续性潜力
    3.6 小结
第4章 城市屋顶农业潜力评估实证研究
    4.1 案例选址
    4.2 屋顶清查
        4.2.1 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4.2.2 数据分析
        4.2.3 数据统计
        4.2.4 实地踏勘
        4.2.5 分析与讨论
    4.3 可持续性潜力测算
        4.3.1 经济可持续潜力
        4.3.2 环境可持续潜力
        4.3.3 社会可持续潜力
    4.4 案例延伸
        4.4.1 天津市市内六区屋顶农业潜力初步估算
        4.4.2 对天津市屋顶农业发展的建议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基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大学校园评价与比较分析研究 ——以苏州大学新老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绿色校园是日后高校校园建设的发展方向
        1.1.2 样本校园自评估是《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重要检验和补充
        1.1.3 苏州大学是《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参编单位之一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与本课题相关研究进展与现状
        1.3.1 国内外绿色大学校园研究
        1.3.2 国内外绿色大学校园评价体系研究
        1.3.3 国内外绿色大学校园建设现状研究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国标)的编制与解析
    2.1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国标)编制背景
        2.1.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更新
        2.1.2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行业标准不再适用
        2.1.3 高校绿色校园建设发展的推进
    2.2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国标)编制概况
    2.3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国标)体系介绍
        2.3.1 评价对象
        2.3.2 评价指标体系总览
        2.3.3 评价方法等级划分
    2.4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差异分析
        2.4.1 主要差异分析
        2.4.2 具体技术条文差异分析
    2.5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国标)主要技术特性
        2.5.1 具有继承性
        2.5.2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2.5.3 强调地域适应性
        2.5.4 强调各指标均衡性
        2.5.5 强调条文的清晰性
        2.5.6 强调评价的灵活性
    2.6 基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案例自评估模式分析
        2.6.1 自评估目标
        2.6.2 自评估样本选择
        2.6.3 自评估方法
第三章 基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自评估
    3.1 背景介绍
        3.1.1 苏州大学简介
        3.1.2 独墅湖校区建设背景
        3.1.3 独墅湖校区基础资料
    3.2 各分项得分情况分析
        3.2.1 规划与生态
        3.2.2 能源与资源
        3.2.3 环境与健康
        3.2.4 运行与管理
        3.2.5 教育与推广
        3.2.6 特色与创新
    3.3 试评总结
        3.3.1 试评估结果
        3.3.2 试评估结果分析
第四章 基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自评估
    4.1 背景介绍
        4.1.1 天赐庄校区现状基础资料
        4.1.2 天赐庄校区建设历程
    4.2 各分项得分情况分析
        4.2.1 规划与生态
        4.2.2 能源与资源
        4.2.3 环境与健康
        4.2.4 运行与管理
        4.2.5 教育与推广
        4.2.6 特色与创新
    4.3 试评总结
        4.3.1 试评估结果
        4.3.2 试评估结果分析
第五章 自评估结果对比分析研究与改进建议
    5.1 新老校区试评估结果比较
        5.1.1 自评估得分及所达等级结果比较
        5.1.2 自评估条款分项得分情况比较
        5.1.3 自评估结果比较总结
    5.2 新老校区自评估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5.2.1 建设理念及模式
        5.2.2 地理环境
        5.2.3 建筑性能
        5.2.4 环境基础建设
        5.2.5 学科设置
        5.2.6 《标准》适应性
    5.3 新老校区绿色校园建设现存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
        5.3.1 独墅湖校区现存主要问题
        5.3.2 独墅湖校区绿色校园建设改进建议
        5.3.3 天赐庄校区现存主要问题
        5.3.4 天赐庄校区绿色校园建设改进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基于《标准》的高校新老校区绿色校园建设推进建议
        6.1.1 高校新校区绿色校园建设推进建议
        6.1.2 高校老校区绿色校园建设推进建议
    6.2 《标准》调整完善建议
        6.2.1 《标准》指标进一步量化
        6.2.2 概念要绝对明确
        6.2.3 加强软件的推广
        6.2.4 绝对避免笔误
    6.3 主要研究成果
    6.4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一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国标)征求意见稿
附录二 夏季校园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调查问卷
致谢

(3)基于出力预测的光伏电站日前市场调度模型研究和典型天气的定价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光伏发电在发电能源架构中比重日趋增大的背景
        1.1.2 光伏电量参与发电侧电力市场的意义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1.3 光伏电欲摆脱补贴电价的改革思路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光伏电价定价及补贴政策
    2.1 概述
    2.2 定价方法
        2.2.1 传统定价方法
        2.2.2 光伏定价方法
    2.3 国外光伏产业发展历程及电价补贴政策
        2.3.1 德国光伏产业发展状况
        2.3.2 美国光伏产业发展状况
        2.3.3 澳大利亚光伏产业发展状况
    2.4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历程及电价补贴政策
    2.5 当前光伏定价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参与日前市场申报的光伏出力预测
    3.1 光伏出力预测的类别和方法
        3.1.1 光伏出力预测的类别
        3.1.2 预测光伏出力常用的模型和算法
    3.2 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
        3.2.1 BP神经网络结构
        3.2.2 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算法原理简介
        3.2.3 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参数选择
    3.3 Elman神经网络
        3.3.1 Elman网络的结构
        3.3.2 Elman神经网络算法原理简介
        3.3.3 Elman神经网络预测图示
    3.4 PSO-Elman神经网络
        3.4.1 粒子群算法简介
        3.4.2 PSO-Elman神经网络及其结构图示
        3.4.3 PSO-Elman神经网络预测步骤及参数
    3.5 实验平台展示与不同天气下光伏出力变化分析
        3.5.1 光伏光热平台简介及数据分析处理
        3.5.2 四种典型天气下的出力展示
    3.6 基于晴天天气的综合气象因子的光伏出力数据预测建模
        3.6.1 数据样本归一化
        3.6.2 输入变量的选取和数据处理
        3.6.3 模型评价指标
    3.7 晴天天气下三种算法的光伏出力预测结果对比及误差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出力预测的光伏电站日前市场价格模型
    4.1 基于日前出力预测的光伏上网价格模型
        4.1.1 “欠发”和“过发”情况下光伏电量上网的价格响应调度机制
        4.1.2 光伏发电环境成本
        4.1.3 填补光伏机组出力波动空缺的热备用成本
        4.1.4 购买光伏系统电量的总费用
    4.2 t时刻常规水火机组成本模型(组成包含新能源的区域电源)
        4.2.1 t时刻常规火电机组综合运行成本函数
        4.2.2 t时刻常规水电机组综合运行成本函数
        4.2.3 光、火、水区域电源实时购电费模型
    4.3 含光伏的区域电源参与日前市场调度的购电费用最优化调度模型
        4.3.1 以购电费用最低的最优化调度模型
        4.3.2 光伏、火电、水电机组运行中所应遵循的限制条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光伏电站日前市场价格模型基于果蝇优化算法的仿真分析
    5.1 果蝇优化算法原理和特点
    5.2 基于果蝇优化算法的优化步骤和流程图
    5.3 各种典型天气下PSO-ELMAN的预测出力和实际出力的对比
    5.4 经济调度结果分析
第6章 基于典型天气的定价模式探讨
    6.1 概述
    6.2 针对典型天气的补贴电价反推思路
    6.3 包含未知光伏电价的总购电费方程
    6.4 四种典型天气的光伏电价反推求解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4)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问题
        1.2.2 创建绿色大学校园的紧迫性
        1.2.3 我国湿热地区(以岭南地区为例)绿色大学校园建设的问题
    1.3 研究对象
        1.3.1 绿色校园
        1.3.2 湿热地区范围
        1.3.3 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新加坡与湿热气候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相关研究
        1.5.2 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领域的研究
        1.5.3 绿色校园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1.5.4 岭南地区大学校园设计的相关研究
        1.5.5 绿色建筑与绿色校园发展综述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7.1 研究内容
        1.7.2 创新点
第二章 绿色校园现状分析
    2.1 中国绿色设计能力研究结果分析
    2.2 各地区使用的评价标准与研究范围界定
    2.3 基于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的统计分析
        2.3.1 我国绿色建筑的总体发展情况
        2.3.2 高校绿色建筑发展情况
        2.3.3 中国《建筑学报》杂志登载情况统计
        2.3.4 代表高校:南方科技大学
    2.4 基于台湾绿建筑评价系统EEWH及绿色校园相关推动政策的统计
        2.4.1 中国台湾绿色建筑的发展与绿色建筑评估系统EEWH简介
        2.4.2 中国台湾大学绿色建筑发展情况统计分析
        2.4.3 EEWH统计结果与国家标准统计结果对比
        2.4.4 台湾《建筑师》杂志登载情况统计
        2.4.5 高校参与台湾“内政部”与“教育部”改造计划统计
        2.4.6 代表高校:台湾大学
    2.5 基于香港HK-BEAM / BEAM PLUS的统计
        2.5.1 BEAM PLUS简介与特点
        2.5.2 保证绿色建筑实施效果的措施
        2.5.3 统计结果
    2.6 基于新加坡“绿色标志”(GREEN MARK)的统计
        2.6.1“绿色标志”(GREEN MARK)特点
        2.6.2 数量与比例的比较
        2.6.3 以高等教育机构为单位的比较
        2.6.4 代表高校:南洋理工大学
        2.6.5 代表高校:新加坡国立大学
    2.7 各评价标准统计总表
    2.8 各地区高校的对比分析
        2.8.1 QS亚洲大学排名与高校绿色建筑数量排序
        2.8.2 平均指标分析
        2.8.3 相关性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
    3.1 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基础
        3.1.1 “两观三性”设计理论
        3.1.2 建筑创作系统论
        3.1.3 建筑气候学
        3.1.4 可持续性建筑设计
        3.1.5 景观生态学理论
        3.1.6 绿色校园评价体系
    3.2 绿色校园规划、建筑、景观整体设计
        3.2.1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方法论
        3.2.2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
        3.2.3 设计内容的整体性
        3.2.4 设计程序的整体性
        3.2.5 设计策略的整体性
    3.3 案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4.1 绿色校园的规划设计
        4.1.1 专项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4.1.2 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组成要素
    4.2 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4.2.1 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
        4.2.2 景观生态规划
        4.2.3 绿色交通规划
        4.2.4 水资源规划
        4.2.5 风貌维护规划
        4.2.6 物理环境规划
        4.2.7 绿色建筑规划
        4.2.8 能源系统规划
        4.2.9 固体废弃物规划
        4.2.10 智慧校园规划:“智慧”助力“绿色”
    4.3 案例分析
        4.3.1 【案例】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规划(2016年)
        4.3.2 【案例】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概念设计方案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5.1 校园建筑环境性能
    5.2 校园建筑类型特点
    5.3 校园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需求
    5.4 岭南传统建筑的“绿色建筑”特色经验
        5.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5.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5.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5.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4.5 室内环境质量
    5.5 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5.5.1 建筑空间布局
        5.5.2 遮阳隔热
        5.5.3 建筑通风
        5.5.4 采光照明
        5.5.5 基地保水和非传统水源
        5.5.6 立体绿化
        5.5.7 绿色建材
        5.5.8 可再生能源集成应用
        5.5.9 Green BIM应用
        5.5.10 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
        5.5.11 智慧绿色建筑
    5.6 案例分析
        5.6.1 【案例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体育馆
        5.6.2 【案例二】华南理工大学31~34号楼教学楼群
        5.6.3 【案例三】澳门大学横琴岛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6.1 绿色大学校园景观概念及设计要素
    6.2 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6.2.1 绿地面积和位置——以形成生态绿网
        6.2.2 绿地的效益(质量)——生态多样性设计,兼顾CO2固定能力
        6.2.3 校园景观的生态恢复
        6.2.4 海绵校园的基石——雨水适应性景观
        6.2.5 校园朴门永续设计
    6.3 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6.3.1 大学精神与历史文脉
        6.3.2 以人为本,体现校园场所精神
        6.3.3 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功效
    6.4 校园景观一体化设计
        6.4.1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整合设计策略
        6.4.2 案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台湾《建筑师》杂志刊登的高校EEWH绿色建筑
    台湾绿建筑奖高校获奖项目
    南洋理工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目录
    新加坡国立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
    新加坡其他高校代表性“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绿色校园
    香港BEAM PLUS铂金级高校绿色建筑目录
    香港中文大学HK-BEAM/BEAM PLUS绿色建筑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低碳校园建设的分析与研究 ——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低碳经济研究进展
        1.3.2 低碳城市研究进展
        1.3.3 低碳校园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低碳校园建设理论探索及实践
    2.1 低碳校园建设的理论体系
        2.1.1 低碳校园的概念
        2.1.2 低碳校园的特征
        2.1.3 低碳校园建设的原则
        2.1.4 低碳校园建设的基本理论
    2.2 低碳校园建设的实践
第3章 湖南农业大学能源消耗及管理水平分析
    3.1 低碳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分析
        3.1.1 建筑、设备系统节能以及运行维护建设分析
        3.1.2 新能源利用分析
        3.1.3 非传统水资源利用分析
        3.1.4 绿色采购分析
        3.1.5 资源回收利用分析
    3.2 低碳校园软件环境建设分析
        3.2.1 组织机构建设分析
        3.2.2 管理制度与实施建设分析
        3.2.3 教育与宣传分析
    3.3 学校能源资源消耗水平分析
    3.4 不同功能类型建筑物能源消耗管理水平分析
        3.4.1 能耗基准线分析
        3.4.2 不同类型建筑物能耗管理分析
        3.4.3 小结
第4章 师生低碳理念与行为调查研究
    4.1 低碳意识与认知度
    4.2 低碳知识获取途径与低碳态度
    4.3 低碳参与以及行为方式
第5章 湖南农业大学校园碳循环研究
    5.1 校园碳汇碳源模型的建立
    5.2 校园模型中各碳源碳汇的计算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湖南农业大学碳源碳汇计算
        5.3.2 湖南农业大学碳源碳汇分析
第6章 低碳校园建设对策分析
    6.1 低碳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6.2 低碳校园建设对策分析
        6.2.1 发挥高校科研优势,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推广与应用
        6.2.2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6.2.3 弘扬低碳文化,转变师生行为方式
        6.2.4 加强管理创新,完善节能监管技术
        6.2.5 提高校园绿化质量,增强碳汇与环境净化能力
第7章 全文总结
    7.1 主要研究结果
    7.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6)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缘起
        1.1.1 我国城市高速发展与城市文化遗产的濒危
        1.1.2 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与文创产业领域的发展为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了契机。
        1.1.3 关于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工业遗产研究任务紧迫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当前国外关于工业遗产的研究发展概况
        1.2.2 当前国内工业遗产学术领域的研究发展概况
        1.2.3 当前关于新中国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概况
    1.3 研究的目标、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1.4.1 研究的对象与研究内容
        1.4.2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156 项目”与洛阳城市变迁历史
    2.1 新中国156项工业与城市建设背景
        2.1.1 新中国156项工业建设的大背景
        2.1.2“一五”时期新兴工业城市建设概览
        2.1.3“一五”时期典型新兴工业城市规划概览
    2.2 一场从零开始的造城运动——新兴工业城市洛阳的发展轮廓
        2.2.1 洛阳在建国初期城市发展的基础状况
        2.2.2 新时代的开创——新中国156项工程选址洛阳后第一期城市规划
        2.2.3 充实与提高——20 世纪80年代后洛阳城市发展
    2.3 洛阳(涧西区)156 时期城市发展详解
        2.3.1 洛阳涧西区工业择址
        2.3.2 作为新兴工业城市的洛阳涧西区规划详解
        2.3.3“苏联模式”or“洛阳模式”?洛阳市初期城市规划成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洛阳“156 项”工程建设历史研究
    3.1 洛阳“156 项”工程建设历史概览
        3.1.1“156 项”工程在河南省的建设情况
        3.1.2 洛阳“156 项”工程总体状况
    3.2 洛阳“156 项”工程电力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热电厂建设历史
        3.2.1 洛阳热电厂建厂背景
        3.2.2 洛阳热电厂建厂历史
        3.2.3 洛阳热电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3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滚珠轴承厂建设历史
        3.3.1 洛阳滚珠轴承厂建厂背景
        3.3.2 洛阳滚珠轴承厂建厂历史
        3.3.3 洛阳滚珠轴承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4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设历史
        3.4.1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厂背景
        3.4.2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厂历史
        3.4.3 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5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矿山机器厂建设历史
        3.5.1 洛阳矿山机器厂建厂背景
        3.5.2 洛阳矿山机器厂建厂历史
        3.5.3 洛阳矿山机器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6 洛阳“156 项”工程船舶工业方面的建设——河南柴油机厂建设历史
        3.6.1 河南柴油机厂建厂背景
        3.6.2 河南柴油机厂建厂历史
        3.6.3 河南柴油机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7 洛阳“156 项”工程有色金属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设历史
        3.7.1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厂背景
        3.7.2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厂历史
        3.7.3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类构成分析
    4.1 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体系框架的构建
        4.1.1 基于生产与辅助设施分类的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
        4.1.2 基于物质与非物质层面的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
        4.1.3 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体系
    4.2 洛阳156工程生产厂区遗产构成与现状分析
        4.2.1 洛阳156工程生产厂区物质遗产构成
        4.2.1.1 洛阳156工程工业厂区整体规划
        4.2.1.2 洛阳156工程工业厂区建筑研究
        4.2.1.3 洛阳156工程厂区生产线与生产设备
        4.2.1.4 洛阳156工程厂区大型构筑物
        4.2.2 洛阳156工业生产厂区非物质遗产构成
        4.2.2.1 洛阳156工业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及技术创新
        4.2.2.2 洛阳156工业企业管理
        4.2.2.3 洛阳156工业遗产档案
        4.2.2.4 洛阳156工业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
    4.3 洛阳156工程配套设施遗产构成与现状分析
        4.3.1 洛阳156工程配套科研高教遗产
        4.3.1.1 洛阳涧西工业区高校和科研院所整体风貌
        4.3.1.2 洛阳涧西工业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典型案例研究
        4.3.2 洛阳156工程住宅街坊建筑分析
        4.3.2.1 洛阳156苏式街坊初始建设情况概览
        4.3.2.2 洛阳156苏式街坊典型案例研究
        4.3.3 洛阳156工业遗产其他配套设施
        4.3.3.1 商业配套构成
        4.3.3.2 文教卫生设施
        4.3.3.3 对外接待建筑
    4.4 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洛阳涧西工业区整体风貌
        4.4.1 城市功能分区与路网绿化
        4.4.2 广场景观与沿街整体风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本体价值评价初探
    5.1 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理论前提
        5.1.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目标与意义的明确
        5.1.2 国内外关于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研究
        5.1.3 天津大学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的研究进展
    5.2 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剖析
        5.2.1 基于工业建筑单体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5.2.2 基于工业厂区完整性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5.2.3 基于工业遗产群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5.2.4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地域性与时代性特征
    5.3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级保护构成层级
        5.3.1 国内学界关于工业遗产分级保护的理论探讨
        5.3.2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级保护体系的构建
        5.3.3 基于遗产群理念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初建
    5.4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现状与困境
        5.4.1 遗产or地产——在用中的庞大厂区
        5.4.2 保护or拆迁——老街坊的尴尬境地
        5.4.3 民生改善的呼声与遗产化认知的艰难推进
        5.4.4 保护路径的缺乏与起步缓慢的文创产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探索
    6.1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动因与目标
        6.1.1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动因与原则
        6.1.2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目标与发展模式
    6.2 洛阳156工业遗产厂区部分的改造再利用探索
        6.2.1 以营建城市副中心为目标的旧厂区整体更新规划——以洛阳第一拖拉机厂为例
        6.2.2 厂区整体搬迁促成的旧厂区整体更新规划——以洛阳铜加工厂为例
    6.3 洛阳156时期工业遗产历史街区部分的改造再利用探索
        6.3.1 长春路历史街区街区复兴方案
        6.3.2 老街坊的活态保护——以10号街坊和36号街坊为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旧工业建筑(群)再生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3.1 国外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研究
        1.3.2 国内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研究
        1.3.3 存在问题分析
    1.4 研究内容
        1.4.1 基本概念辨析
        1.4.2 本文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旧工业建筑(群)再生性评价基础
    2.1 旧工业建筑再生性评价实践基础
        2.1.1 我国旧工业建筑(群)调研现状
        2.1.2 我国旧工业建筑(群)再生利用调研代表项目
        2.1.3 旧工业建筑(群)再生利用项目调研分析
    2.2 旧工业建筑再生性评价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有机更新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旧工业建筑(群)再生性指标体系
    3.1 旧工业建筑再生性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2 旧工业建筑再生性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
    3.3 旧工业建筑再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维
    3.4 旧工业建筑再生性评价要素分析
    3.5 旧工业建筑再生性指标体系的构建
        3.5.1 初步指标体系
        3.5.2 最终指标体系
    3.6 本章小结
4 旧工业建筑(群)再生性评价模型
    4.1 旧工业建筑再生性评价方法分析
        4.1.1 可用评价方法
        4.1.2 方法选择
    4.2 旧工业建筑(群)再生性多级优度评价模型
        4.2.1 优度评价法相关概念
        4.2.2 多级优度评价法
        4.2.3 旧工业建筑再生性多级优度评价流程
    4.3 模型评判标准与分析
        4.3.1 优度评判标准设定
        4.3.2 优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实证分析
    5.1 项目概况
    5.2 实例分析与评价
        5.2.1 基础资料收集与分析
        5.2.2 数据分析与评价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调研问卷
读研期间参与的科研及自我实践

(8)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的时序性运动 ——以天津历史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城市聚落研究的缘起——城市理论和实践的矛盾
    1.2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的内容
        1.2.2 研究的框架
    1.3 城市发展的时序性
        1.3.1 本文时序性的涵义
        1.3.2 本文所述时序的特定规定性
    1.4 城市聚落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1.4.1 城市聚落的字义和词义辨析
        1.4.2 词义的组合辨析
        1.4.3 城市聚落的性质
        1.4.4 城市聚落的类型
        1.4.5 城市聚落诸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1.5 社会生态的定义及特性阐述
        1.5.1 社会生态的定义及阐述
        1.5.2 社会生态的特性及阐述
    1.6 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中的“城市聚落”理论探讨简介
        1.6.1 “聚落”概念在国内建筑和城市规划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1.6.2 国外学者关于城市聚落理论研究的简介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城市的聚落性考察
    2.1 早期聚落的生成
        2.1.1 原始聚落和农业聚落的生成
        2.1.2 原始聚落生成的例证
        2.1.3 早期奴隶制城市聚落的生成
        2.1.4 早期奴隶制城市聚落生成的例证
        2.1.5 我国封建时期早期城市聚落的格局
        2.1.6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聚落的例证
    2.2 封建都城政治中心聚落的“礼制”和特性
        2.2.1 《周礼-考工记》与封建政治中心聚落规划“礼制”的形成
        2.2.2 封建都城政治中心聚落格局一致性和稳固性的例证
    2.3 唐、宋间城市居住聚落的大裂变
        2.3.1 “千年宵禁”的坊里——秦汉到隋唐的封闭居住聚落
        2.3.2 有名无实的坊里——宋代以后居住聚落的嬗变
    2.4 “市”对古代城市聚落形成的影响
        2.4.1 宋代以前的“市”
        2.4.2 宋朝的“市”——《清明上河图》的启示
        2.4.3 对城市分区的影响
        2.4.4 水运和贸易对城市聚落兴衰的影响
    2.5 古代特殊的城市聚落
        2.5.1 “囚”城——改朝换代的政治统治产物
        2.5.2 城记——不同朝代所建立的组合城市
        2.5.3 “蕃坊”——古代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的特殊聚落
        2.5.4 军市——军事聚落
        2.5.5 古典园林等游憩聚落
    2.6 明清以来向现代城市聚落的嬗变
        2.6.1 向现代城市聚落嬗变的背景
        2.6.2 向现代城市聚落嬗变的特征
    2.7 殖民主义侵略下输入的现代城市聚落
    2.8 建国后城市聚落的发展
        2.8.1 城市发展的波折时期
        2.8.2 改革开放后的稳定和高速发展时期
        2.8.3 商业地产——改变城市面貌的共时性主要聚落
    2.9 我国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时序性运动考察的若干结论
        2.9.1 城市聚落的形成与特点
        2.9.2 封建社会政治生态对政治中心聚落本体与功能的决定性影响
        2.9.3 封建城市政治中心聚落中本体与功能的时序性辨证运动
        2.9.4 社会经济生态对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的决定性影响
        2.9.5 社会文化生态对城市聚落的影响
        2.9.6 特殊城市聚落的本体与功能
    2.10 小结
第三章 世界城市的聚落性考察
    3.1 早期城市聚落的契合与差异
        3.1.1 金字塔与石头城
        3.1.2 玛雅的金字塔与石头城
        3.1.3 古埃及和玛雅城市聚落的契合与差异
    3.2 光荣与伟大——奴隶制时期雅典和罗马的比较
        3.2.1 雅典和卫城
        3.2.2 罗马和角斗场
    3.3 欧洲中世纪至近、现代城市中心聚落的多样性变迁
    3.4 现代城市——工业革命对世界城市聚落的革命性影响
        3.4.1 工业革命对欧洲城市聚落规模和结构的深刻影响
        3.4.2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与城市聚落的根本转变
        3.4.3 现代建筑对传统建筑和城市聚落影响的例证
    3.5 世界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的时序性运动考察的若干结论
        3.5.1 欧洲城市聚落历时性发展中的多样性
        3.5.2 世界现代城市聚落共时性发展中的一致性
        3.5.3 城市聚落在共时与历时时序中的融合与冲突
        3.5.4 时序性和城市本体与功能的关系
    3.6 小结
第四章 天津历史城市聚落的时序性考察
    4.1 天津城市概况的解析
        4.1.1 一条河的独生子
        4.1.2 双城记
        4.1.3 三岔河口
        4.1.4 四方城的老城厢
        4.1.5 五大道与五马路
        4.1.6 九国租界——八比一的城市聚落大扩张
        4.1.7 百年记事
    4.2 天津城市聚落化的历时性考察(18601949 年)
        4.2.1 租界的形成
        4.2.2 城市的聚落化
        4.3.3 聚落化时期的城市聚落例证
        4.2.4 上海、武汉租界聚落与天津租界聚落的比较
        4.2.5 城市的聚落化对城市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4.2.6 城市的聚落化时期对城市风貌的影响
        4.2.7 恶化的社会生态对城市聚落的影响
    4.3 天津城市聚落的共时性考察(1949 年——至今)
        4.3.1 我国城市建设波折时期的天津城市聚落的演化
        4.3.2 我国城市建设稳定高速发展时期天津城市聚落的演化
    4.4 小结
第五章 天津新聚落化时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复兴
    5.1 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况
        5.1.1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针和法规的确立
        5.1.2 天津外国租界遗留历史文化街区的分布和聚落性简况
        5.1.3 天津租界遗留历史文化街区的聚落性分析
    5.2 老城厢历史风貌保护区更新改造的检讨
        5.2.1 老城厢的历史和文化概述
        5.2.2 老城厢改造的规划、拆迁和建设过程
        5.2.3 老城厢改造更新对历史风貌的毁坏
        5.2.4 关于老城厢改造的商榷
        5.2.5 老城厢、估衣街等传统文化保护街区改造的反思
    5.3 历史文化街区的聚落意象分析
        5.3.1 连接与断裂以解放桥和金刚桥为例
        5.3.2 新生与遗存——以三个火车站为例
    5.4 关于天津城市聚落文化的反思
        5.4.1 城市文化的百年迷失
        5.4.2 关于天津城市聚落文化的反思
    5.5 天津城市的新聚落化——海河综合开发
        5.5.1 海河综合开发总体规划——城市新聚落的未时性形态
        5.5.2 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在新聚落中的区位
        5.5.3 海河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建设和展望
    5.6 中新生态城慢行交通的聚落性及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启示
        5.6.1 中新生态城的确立和建设
        5.6.2 中新生态城的交通慢行生态系统
        5.6.3 慢行生态交通对历史街区改造的启示
    5.7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附录

(9)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一、海岸线变迁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一、基本自然环境
    二、农业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第五节 小结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一) 方志类
(二) 专着类
(三) 论文类
(四) 学位论文类
(五) 电子文献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大学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 ——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缘起
    1.2 课题提出的依据和背景
        1.2.1 文化景观能够传承校园文化
        1.2.2 大学发展应注重文化景观建设
        1.2.3 校园文化景观带有育人功能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发展现状、研究动态,研究述评
        1.4.1 国内大学校园发展动态
        1.4.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1.4.3 国外大学校园发展动态
        1.4.4 国外研究概况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主要概念的界定
        1.6.1 自然景观
        1.6.2 文化景观
    1.7 研究目标及论文框架
        1.7.1 研究目标
        1.7.2 研究创新点
        1.7.3 论文框架
第 2 章 文化景观设计理论研究
    2.1 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2.1.1 文化景观的内涵与外延
    2.2 文化景观的特性和分类
        2.2.1 文化景观的特性
        2.2.2 文化景观的分类
    2.3 文化景观的文化内核
        2.3.1 纪念性文化景观
        2.3.2 主语性文化景观
        2.3.3 标识性文化景观
        2.3.4 功能识别性文化景观
        2.4.1 人工型文化景观
        2.4.2 人工与自然结合型文化景观
        2.4.3 自然型文化景观
    2.5 文化景观的设计研究
        2.5.1 文化景观的设计原则
        2.5.2 文化景观设计的要点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校园文化景观综合评述
    3.1 校园文化景观的特征分析
        3.1.1 历史纵向性发展
        3.1.2 地域横向性发展
        3.1.3 纵横交错发展
        3.1.4 校园文化景观的定位
    3.2 校园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3.2.1 文化内涵
        3.2.2 文化氛围
        3.2.3 文化定位
        3.2.4 地域文化
    3.3 校园文化景观功能分析
        3.3.1 标志功能作用
        3.3.2 文化载体功能
        3.3.3 树立校园认同感
        3.3.4 隐性教育功能
        3.3.5 传承历史文化
        3.3.6 营造文化氛围
        3.3.7 优化社会文化
    3.4 校园文化景观的体系的构建
        3.4.1 塑造校园整体形象
        3.4.2 校园户外空间营造
        3.4.3 校园空间节点建设
        3.4.4 校园细部空间布置
    3.5 校园文化景观的建设意义
        3.5.1 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本体意义
        3.5.2 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现实意义
        3.5.3 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景观意义
    3.6 校园文化景观建设节点
        3.6.1 校园选址
        3.6.2 校园入口
        3.6.3 校园路网
        3.6.4 校园建筑
        3.6.5 空间节点
        3.6.6 建筑庭院空间
        3.6.7 植被覆盖
        3.6.8 水景设计
        3.6.9 运动场景观
        3.6.10 其他要素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校园文化景观的建设与思考
    4.1 文化景观设计的表达手法
        4.1.1 东方园林的启示
        4.1.2 西方园林的借鉴
        4.1.3 校园文化景观空间设计
    4.2 目前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模式
        4.2.1 旧校区文化景观建设特点
        4.2.2 新校区文化景观建设问题
    4.3 新校区文化景观建设思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文化景观提升
    5.1 南京工业大学现状分析
        5.1.1 自然条件分析
        5.1.2 人文因素分析
        5.1.3 项目概况
    5.2 校园建设现状
        5.2.1 校园环境建设现状分析
        5.2.2 校园环境使用者的行为特点分析
        5.2.3 校园环境景观点分级及改造
    5.3 新项目设计
        5.3.1 设计契机
        5.3.2 设计分析
        5.3.3 设计表达
    5.4 设计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成果
致谢

四、计量实验大楼的温湿度环境控制系统设备更新改造的重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既有建筑屋顶农业潜力评估方法研究[D]. 赵曼. 天津大学, 2018(06)
  • [2]基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大学校园评价与比较分析研究 ——以苏州大学新老校区为例[D]. 谢亚男. 苏州大学, 2018(01)
  • [3]基于出力预测的光伏电站日前市场调度模型研究和典型天气的定价模式探讨[D]. 周路尧. 广西大学, 2018(01)
  • [4]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D]. 刘骁.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5]低碳校园建设的分析与研究 ——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D]. 印玉芬.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 [6]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D]. 孙跃杰. 天津大学, 2016(11)
  • [7]旧工业建筑(群)再生性评价研究[D]. 苟玲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8]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的时序性运动 ——以天津历史街区为例[D]. 吕霞. 天津大学, 2013(12)
  • [9]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10]大学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 ——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D]. 陈赛飞. 南京工业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计量实验楼温湿度环境控制系统设备更新改造的重要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