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温结构论文-唐峰华,杨胜龙,范秀梅,吴祖立,伍玉梅

水温结构论文-唐峰华,杨胜龙,范秀梅,吴祖立,伍玉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温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柔鱼,垂直水温,温跃层,季节性变化

水温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唐峰华,杨胜龙,范秀梅,吴祖立,伍玉梅[1](2019)在《基于Argo的西北太平洋公海柔鱼渔场垂直水温结构的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7—2016年Argo温度剖面浮标资料,计算西北太平洋柔鱼作业渔场垂直剖面海水温度和温跃层特征参数,并结合西北太平洋公海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同期渔获数据,分析其中心渔场与垂直水温结构的季节性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柔鱼渔汛期为每年的5—11月,其中8、9月是盛渔期,渔场位置相对集中,为150°E~160°E、39°N~45°N, CPUE超过2 t/(d·v);8月前和9月之后渔场相对分散,CPUE相对较低。渔场海洋温跃层上下界对应的海水温度,0~50 m和0~100 m水层温差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不同水层的水温温差从7月份开始逐步拉大,ΔT_(0-50 m)的平均温差达到了5.17℃,ΔT_(0-100 m)的温差为7.68℃;温差幅度最大值中ΔT_(0-50 m)出现在9月,为9.89℃;ΔT_(0-100 m)出现在9月,为12.64℃;10月和11月ΔT_(0-50 m)、ΔT_(0-100 m)逐步减小。在160°E以西海域,西部传统渔场海域温跃层上界深度处在20~50 m,对应海水温度范围在4~17℃;下界深度位于150~230 m,得出对应的温跃层下界的海水温度范围为3~11℃。渔场垂直水温结构ΔT_(0-50 m)、ΔT_(0-100 m)的值越大,CPUE越高,表明在温跃层水温降低幅度越大,柔鱼资源集聚密度越高,渔获量越好。对渔场垂直水温结构变化特征的研究为西北太平洋柔鱼的渔情预报和渔业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阳振华[2](2019)在《河道型水库水温结构变化特征的研究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河道型水库工程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为了进一步认清这些不利影响,本文对河道型水库水温结构季节性变化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治淮》期刊2019年05期)

龙圣海[3](2017)在《峡谷分层型水源水库水质变化特征及水温结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黑河金盆水库水体热分层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及其水质的响应特征,探究不同气象、水力因子及水库运行方式对水库水体热分层结构的影响,对黑河金盆水库水温、溶解氧、电导率和氮磷等水质指标进行了持续的现场监测,并运用MIKE3模拟软件建立叁维水温模型,模拟出了黑河金盆水库水温的季节性变化过程。得到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黑河金盆水库为大水深的峡谷分层型水库,全年水体分层为单循环混合模式。4-6月为水库热分层形成时期,7-9月为水库稳定分层时期,水质也相应的呈现出稳定的分层现象;10-12月为分层消亡时期;1-3月为水库完全混合时期,上下层水体各项水质指标呈均一分布。(2)基于MIKE3软件构建了黑河金盆水库叁维水温模型,并运用实测水温数据进行了率定和验证,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水库的水温季节性变化规律,由该模型得出的水温计算值与现场监测的实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为1.3%,最大相对误差为5.4%。(3)运用所建立的水库叁维水温模型,探究了气象及水力因子对水库水温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升高、太阳短波辐射增强及入库流量的减小均会增大水库潜在势能APE值,增强金盆水库的热分层稳定性,反之,则会减弱热分层的稳定性;高气温能使水库提前15天开始分层,混合时间相对延迟了6天;在分层稳定的7月,高气温条件下水库温跃层深度减小到了1.62m,厚度和强度则分别增大到53.67m和0.46℃/m;低气温条件下的温跃层深度增大到了3.25m,厚度和强度则分别减小至50.23m和0.24℃/m。水库分层时期,上游来水温度增加或减小会导致均温层水温相应的增加或减小,而温跃层则没有明显变化。(4)汛期泄洪洞相对高程位置的改变会对水库水温结构有显着的影响。泄洪洞中孔相对高程位置上移10m将引起温跃层厚度减小5m,温度梯度也相应增大0.02℃/m;反之,泄洪洞中孔相对高程位置下移10m则会导致温跃层厚度增加5m,温度梯度随之减小0.02℃/m。取水口高程位置的变化会导致水库温跃层相应的变化,随着取水口位置的上移,垂向水体水温整体下降,反之,水库整体水温上升。随着取水口位置的下移,各工况温跃层位置下移,温跃层厚度增大,强度减小,均温层厚度随着取水口位置高程的减小而减小。(5)将扬水曝气系统运行期间的实测水库水温与同时期模拟的自然状态下的水库水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扬水曝气系统运行能有效的打破水体分层,使水库约提前2个月混合,实现了扬水曝气系统运行与诱导自然混合过程的衔接,延长了水质改善作用时效。(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7-06-01)

龙圣海,黄廷林,李扬,周子振[4](2016)在《基于MIKE3的金盆水库叁维水温结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西安市金盆水库水文水力特征,充分考虑水库入流、出流、水气界面热交换、热扩散、热对流等影响因素,运用MIKE3软件建立了叁维水温模型对金盆水库水温结构进行模拟,并基于2010年实测水温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运用2011年实测水温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运用率定后的模型预测上游不同入库水水温及汛期泄洪洞中孔位置的改变对水温结构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上游入库水温度增加或减小会导致均温层水温相应的增加或减小;泄洪洞中孔位置上移将引起温跃层厚度减小,温度梯度也相应增大,泄洪洞中孔位置下移则会导致温跃层厚度增大,温度梯度减小。该模型能准确预测出金盆水库水温全年变化过程,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可为水源水库调度运行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学报》期刊2016年11期)

高志发,王玲玲[5](2016)在《叁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温结构及其对水动力影响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Delft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叁峡水库香溪河库湾z坐标系下叁维水动力-水温耦合数学模型,根据2009年实测资料,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库湾在各月的垂向和水平温度分布特征,研究了水温结构对库湾水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溪河上游在枯水期垂向水温存在弱分层现象;而库湾水体在4~5月和汛期(6~8月),在距离河口18~30km范围内始终保持稳定分层,但在蓄水期(9~10月)和枯水期(11月~次年2月)仅在库湾底部存在水温分层,并给出了香溪河库湾及河口全年分层异向流动的演变过程,研究结果可为香溪河库湾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6年07期)

魏浪,安瑞冬,常理,韩仕清,李克锋[6](2016)在《水库坝前水温结构日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库水温结构受来流水温和气象要素的影响,在年内呈现周期性变化,但对其日内变化规律的认识较为缺乏。以龙滩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11年11月—2012年9月分6期对龙滩水库坝前水温进行了原型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龙滩水库库区水温除1月外,其余各月均存在分层现象,在7月和9月出现了双温跃层;表层水温年内变化较大,库底水温全年较为稳定;气象要素对坝前水温影响深度与季节有关,夏季影响深度最大;气温越高水温最大值出现的时间越早;水温结构日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气温和太阳辐射,此外坝前水温结构日内变化明显的范围仅为库表20 m,表层水温的日内变化几乎不对电站发电取水水温构成影响。(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胡佳纯,黄小雪,程香菊[7](2016)在《观音岩水库水温结构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库建成后能调节河川径流,但库区及下游河道的水环境状况也会相应发生改变,形成有规律的水温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使库区内水生生物结构发生变化影响库区水质。本文以观音岩水库为研究对象,依据2015年3月份~2016年1月份水库坝前1.5km处垂向水温数据,分析水库蓄水后水温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夏秋季温度分层现象比冬春季明显,汛期底孔泄洪垂向水温会出现双温跃层现象,表层水温年变化幅度较底层水温年变化幅度大。(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6年06期)

赵晓杰[8](2016)在《叁峡水库调度对支流库湾水温结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库水温的变化对于区域乃至整体水生态环境具有非常显着影响,研究水库调度对支流库湾温度影响,深入分析热力学状况,对于提高叁峡库区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水温分层的有关文献学习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叁峡库区叁条支流(草堂河、梅溪河以及朱衣河)的水温和气象等指标进行监测,分析了水温结构的时空分布以及水温分层的强度变化,计算了支流库湾水面净热通量、平流输运热量以及热含量年内变化情况,通过使用施密特热稳定性的计算方法,对完全瓦解水体分层状态所需要的能量进行了定量化计算。研究表明:(1)由于受干支流的水交换的影响,且叁条支流与干流交汇角度不同,水舌延伸范围各有差异,草堂河与梅溪河水舌延伸长度为河流的四分之叁,而朱衣河仅为河流长度的一半,而在水温分层方面,草堂河温度垂向分层最弱,梅溪河与朱衣河分层状况基本相同。(2)水面净热通量从支流河口到上游沿程变小。在春夏两季,水温结构沿程变化显着,长波辐射通量、显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受水温和气象条件影响较大,造成净热通量波动较大;在秋冬季节,其差异性较小。平流输运热量与水位高程变化具有很好的相关性。(3)平流输运热量是造成热含量改变的主导因素。水面净热交换量与平流输运热量作为影响热含量变化大小的两个因素,在各月份中,平流输运热量占热含量变化50%以上,对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4)支流热稳定性存在时空分布。在空间上,支流热稳定性最大值在干支流交汇处和支流中部交替出现,而支流上游较小;在时间上表现为初春和初秋热稳定性出现双峰,而在夏、冬季出现双谷。(5)不同支流热稳定性对水库调度响应程度不一致,其中梅溪河受水库调度影响最为显着,而朱衣河最不敏感。由于干支流交汇角度的不同,支流河口与中部,梅溪河热稳定性居首,而朱衣河居中,草堂河最小,而支流上游的热稳定性的最大值则轮流出现。(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期刊2016-05-29)

薛联芳,颜剑波[9](2016)在《水库水温结构影响因素及与下泄水温的变化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水库坝前垂向水温分布的特点,水库水温结构可分为分层型、过渡型和混合型。影响水库水温结构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来水水温、气象条件、径流特征、水库特性和运行方式。通过研究我国不同地域、不同规模的20多座水库实测水温资料,分析了水库水温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径流-库容比(α值)是影响水库水温结构的最主要因素,并且与下泄水温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根据该值可初步估算下泄水温变化范围。(本文来源于《环境影响评价》期刊2016年03期)

李广宁,高学平,韩云鹏[10](2016)在《基于EFDC的西南地区某水库水温结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预测西南地区某水库的水温分布规律,本文以EFDC模型为基础,参考二滩水库、叁峡水库和阿海水库等算例的模型参数取值,建立了该水库二维水温模型,对该水库典型平水年水温分布进行预测,分析了该水库水温分层及下泄水温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1)典型平水年夏季该水库会出现水温垂向分层现象,其中6月份垂向温差最大达到10℃;(2)水库表层水体温度呈现出季节性的变化规律,日间变化也十分明显,底层水体温度比较稳定,仅随季节更替稍有变化;(3)水库取水口底板高程620 m时,下泄水温与天然水温比较,下降幅度小于0.5℃。(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6年01期)

水温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河道型水库工程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为了进一步认清这些不利影响,本文对河道型水库水温结构季节性变化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进行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温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唐峰华,杨胜龙,范秀梅,吴祖立,伍玉梅.基于Argo的西北太平洋公海柔鱼渔场垂直水温结构的变化特征[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9

[2].阳振华.河道型水库水温结构变化特征的研究方法探讨[J].治淮.2019

[3].龙圣海.峡谷分层型水源水库水质变化特征及水温结构模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4].龙圣海,黄廷林,李扬,周子振.基于MIKE3的金盆水库叁维水温结构模拟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6

[5].高志发,王玲玲.叁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温结构及其对水动力影响的数值模拟[J].水电能源科学.2016

[6].魏浪,安瑞冬,常理,韩仕清,李克锋.水库坝前水温结构日变化规律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6

[7].胡佳纯,黄小雪,程香菊.观音岩水库水温结构规律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6

[8].赵晓杰.叁峡水库调度对支流库湾水温结构影响[D].河北工程大学.2016

[9].薛联芳,颜剑波.水库水温结构影响因素及与下泄水温的变化关系[J].环境影响评价.2016

[10].李广宁,高学平,韩云鹏.基于EFDC的西南地区某水库水温结构模拟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6

标签:;  ;  ;  ;  

水温结构论文-唐峰华,杨胜龙,范秀梅,吴祖立,伍玉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