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物理强度论文-SANDEEP,TRIPATHI,IZHAR,ALAM,NISHI,K.BHARDWAJ

纸张物理强度论文-SANDEEP,TRIPATHI,IZHAR,ALAM,NISHI,K.BHARDWAJ

导读:本文包含了纸张物理强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混合浆,填料留着率,物理强度性能,施胶

纸张物理强度论文文献综述

SANDEEP,TRIPATHI,IZHAR,ALAM,NISHI,K.BHARDWAJ[1](2019)在《阔叶木浆混合香蕉秆浆对纸张施胶、灰分留着率、物理强度和光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研究了漂白香蕉秆(BS)浆与阔叶木(HW)浆的混合浆对烷基烯酮二聚体(AKD)施胶和研磨碳酸钙(GCC)加填纸张物理强度和光学性质的影响。两种浆混合后,纸张的强度性能明显提高,其撕裂指数、耐破指数和抗张指数分别提高了57. 4%、88. 3%和44. 4%。随着混合浆中BS浆用量的增加,混合浆阳离子电荷需求量增加,而游离度、滤水性和Zeta电位降低; Cobb60值也呈增加趋势,接触角减小。两种浆混合后,灰分含量和一次灰分留着率(FPAR)增加。BS浆具有的特性使其可用于开发需要高撕裂度和高阻气的纸种。与HW纸浆相比,BS纸浆的初始亮度和白度较低,因此随着BS浆用量的增加,纸张的光学性能略有下降。(本文来源于《中国造纸》期刊2019年05期)

李龙,陈国伟,杨仁党[2](2013)在《酶改性淀粉的添加对纸张物理强度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添加原淀粉酶转化剂,对玉米原淀粉进行生物改性,测定了改性后玉米淀粉的黏度,探讨了添加该改性淀粉对纸张物理强度的影响,并将其与氧化淀粉的性能作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淀粉酶制剂能有效地降低原淀粉糊化后的黏度,当原淀粉酶转化剂添加量由0增加至1.0‰时,原淀粉糊化后黏度由11000mPa.s降低至135mPa.s;对于淀粉酶制剂用量为0.5‰,酶改性淀粉用量为2%所抄造的定量为80g/m2纸张,其抗张强度和撕裂度比原样均提高了30%左右,且效果与氧化淀粉作用相当;酶改性淀粉工艺简单易行、使用方便,可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高效性。(本文来源于《造纸科学与技术》期刊2013年01期)

白力坤[3](2012)在《利用半纤维素增加纸张物理强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全球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制浆造纸工业受其影响尤为严重。因此,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成为现代工业的发展方向,而如何实现造纸工业的综合化备受关注。半纤维素是一种取之不尽而又亟待开发利用的碳水化合物资源。在制浆过程中,大部分的半纤维素被溶解在废液中,造成资源的浪费。半纤维素具有较好的化学活性,在造纸方面有很多用处。然而,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如聚合度、单糖组成等,使得不同原料不同制浆方法下,废液中半纤维素的溶解情况随之而变,限制了其在工业中的应用。本文从半纤维素结构出发,从纤维原料中获取半纤维素,用作造纸湿部添加剂和表面施胶剂,探讨了不同结构与不同分子量的半纤维素对纸张物理强度的影响。并对APMP制浆废液中半纤维素的纸张增强效能进行了评估。论文首先研究采用不同方法从原木中分别提取纯度较高的聚木糖、葡甘聚糖和聚阿拉伯糖半乳糖,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及分子量分布测定。选择纯度得率较高的聚木糖,用盐酸溶液对其进行处理,制备不同分子量的半纤维素。然后研究将上述所得半纤维素作为造纸湿部添加剂用于提高纸张的物理强度,优化应用条件,考察了不同类型不同分子量的半纤维素对纸张物理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叁种半纤维素多糖均可以明显改善纸页强度,其中葡甘聚糖增强效果最好,略高于聚木糖,聚阿拉伯糖半乳糖效果最小;半纤维素的分子量越大,其对纸页增强效果越明显。采用表面施胶的方法利用所得半纤维素提高纸张的物理性能。综合考虑纸张强度和抗水性能,结果发现聚木糖的表面施胶效果最好,其次为葡甘聚糖,两者均优于淀粉;分子量大的半纤维素对纸页的表面施胶效果较好。与从原料中分离出的半纤维素相比,从APMP制浆废液中提取的半纤维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降解,但其用作造纸湿部添加剂和表面施胶剂也能明显提高纸张的物理强度。论文还研究了利用APMP制浆稀废液熬制淀粉表面施胶剂的工艺。通过对瓦楞原纸的表面施胶效果比较,优选出较好的胶料制备及应用工艺,即直接利用废液代替清水熬制淀粉浓度为8%的胶料,表面施胶应用时将硫酸铝的用量提高一倍。应用结果表明,这种表面施胶剂的施胶效果与浓度为10%的纯淀粉胶料相当。但采用这种胶料·进行表面施胶,不仅可以降低施胶成本,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最后,论文研究对APMP制浆浓废液进行交联改性,并将其应用于瓦楞原纸的表面施胶。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废液的施胶效果要明显好于未改性废液,且其较好的交联改性剂为乙二醛,最佳改性条件为:乙二醛用量20%,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5h,pH6。将此条件下制备的改性废液与8%浓度的糊化淀粉按体积比1:1复配用于表面施胶,可使瓦楞原纸的抗张强度和环压强度比空白样分别提高44.2%和46.0%。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为自然界,特别是制浆造纸过程中产生的半纤维素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半纤维素,尤其是高得率浆制浆废液中的半纤维素可部分代替淀粉用于提高纸和纸板的物理强度,这为缓解粮食和能源危机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期刊2012-03-01)

白力坤,胡惠仁,罗冲[4](2012)在《聚木糖用于增强纸张物理强度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叁倍体毛白杨中提取了较纯的聚木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聚木糖进行了结构分析;研究了聚木糖作为造纸湿部助剂和表面施胶剂时,其用量和分子质量对手抄片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木糖用作湿部助剂和表面施胶剂均可明显提高手抄片的物理强度;黏度高即分子质量大的聚木糖对手抄片的增强效果较好;用聚木糖部分替代淀粉对手抄片进行表面施胶效果较好,最佳表面胶中聚木糖和淀粉的用量均为4%,施胶后手抄片的抗张指数、撕裂指数、耐折度和抗水性能比对照样分别提高56.0%、17.1%、10.7倍和39.6%。(本文来源于《中国造纸》期刊2012年01期)

李士勇,孙广卫,韩颖,丁旭,杨汝男[5](2011)在《改性玉米秆髓对纸张物理强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NaClO2为处理剂,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NaClO2处理玉米秆髓的时间、温度对纸张各项物理指标增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O2用量30%,时间2h,温度85℃,秆髓加入量15%时,白度提高0.39%,裂断长提高59.04%,耐破指数提高69.23%,撕裂指数提高74.67%,成纸的各项物理指标增加明显。(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肖青[6](2008)在《纤维化学组分变化对纸张物理强度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半纤维素和木素在非木材纤维的纸张抄造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指出了脱除和保留一定量的半纤维素和木素对纸张物理强度和纸页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北造纸》期刊2008年04期)

肖青[7](2008)在《纤维化学组分变化对纸张物理强度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半纤维素和木素在非木材纤维的纸张抄造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指出了脱除和保留一定量的半纤维素和木素对纸张物理强度和纸页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黑龙江造纸》期刊2008年04期)

肖青,万金泉[8](2008)在《麦草浆纤维化学组分变化对纸张物理强度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半纤维素和木素在非木材纤维的纸张抄造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研究了麦草浆中脱除和保留一定量的半纤维素和木素对纸张物理强度和纸页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南造纸》期刊2008年04期)

赵芳,谢益民,李锦,王松[9](2008)在《松柏醇葡萄糖苷用于提高纸张物理强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在过氧化物酶的体系下利用木素前驱物松柏醇葡萄糖苷与果胶和葡苷聚糖的复合体来提高纸张的强度。生成的复合体由于有木素,在酶的作用下与纤维上的碳水化合物及残余木素聚合,从而将果胶与葡苷聚糖联接到纤维上,使得果胶-葡苷聚糖-DHP复合体与纤维接枝、缠绕和互穿,从而提高纸张的强度。经过处理后的纸张有明显的干强度提高,湿强度有很大的提高,湿抗张指数从2.13 N·m/g提高到4.53 N·m/g,提高了112.7%。从处理后的浆的红外谱图及核磁谱图的分析表明:松柏醇葡萄糖苷在纤维表面生成了DHP-碳水化合物复合体,DHP结构单元之间主要通过β-O-4、β-β和β-5方式相连接;DHP与碳水化合物之间主要是通过苯甲酯键和苯甲醚键相连的。(本文来源于《造纸科学与技术》期刊2008年01期)

王晓平[10](2005)在《关于半纤维素对纸张物理强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半纤维素在纸张抄造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加入和保留一定量的半纤维素对纸张物理强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皖西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纸张物理强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添加原淀粉酶转化剂,对玉米原淀粉进行生物改性,测定了改性后玉米淀粉的黏度,探讨了添加该改性淀粉对纸张物理强度的影响,并将其与氧化淀粉的性能作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淀粉酶制剂能有效地降低原淀粉糊化后的黏度,当原淀粉酶转化剂添加量由0增加至1.0‰时,原淀粉糊化后黏度由11000mPa.s降低至135mPa.s;对于淀粉酶制剂用量为0.5‰,酶改性淀粉用量为2%所抄造的定量为80g/m2纸张,其抗张强度和撕裂度比原样均提高了30%左右,且效果与氧化淀粉作用相当;酶改性淀粉工艺简单易行、使用方便,可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高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纸张物理强度论文参考文献

[1].SANDEEP,TRIPATHI,IZHAR,ALAM,NISHI,K.BHARDWAJ.阔叶木浆混合香蕉秆浆对纸张施胶、灰分留着率、物理强度和光学性能的影响[J].中国造纸.2019

[2].李龙,陈国伟,杨仁党.酶改性淀粉的添加对纸张物理强度影响的研究[J].造纸科学与技术.2013

[3].白力坤.利用半纤维素增加纸张物理强度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2

[4].白力坤,胡惠仁,罗冲.聚木糖用于增强纸张物理强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造纸.2012

[5].李士勇,孙广卫,韩颖,丁旭,杨汝男.改性玉米秆髓对纸张物理强度的影响[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1

[6].肖青.纤维化学组分变化对纸张物理强度的影响研究[J].湖北造纸.2008

[7].肖青.纤维化学组分变化对纸张物理强度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造纸.2008

[8].肖青,万金泉.麦草浆纤维化学组分变化对纸张物理强度的影响研究[J].湖南造纸.2008

[9].赵芳,谢益民,李锦,王松.松柏醇葡萄糖苷用于提高纸张物理强度的研究[J].造纸科学与技术.2008

[10].王晓平.关于半纤维素对纸张物理强度的影响[J].皖西学院学报.2005

标签:;  ;  ;  ;  

纸张物理强度论文-SANDEEP,TRIPATHI,IZHAR,ALAM,NISHI,K.BHARDWAJ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