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在PICC置管及维护中的优越性

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在PICC置管及维护中的优越性

王姝理(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412000)

【摘要】目的探究与讨论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在PICC置管及维护中的优越性。方法选取在2013年1月份-2014年1月份来我院进行诊治而且需要进行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68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前一年同时段与本次病例疾病相似的60例患者的护理资料及治疗效果与本次的研究对象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护理给予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而对照则采用常规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中60例患者置管都非常顺利,有2例发生导管异位,但是经过调整,导管复位,而且维护良好。而对照组则41例置管顺利,9例发生异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CC置管及维护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管理非常的优越,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全程无缝隙护理PICC置管维护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089-02

拉塞尔?M?林登在20世纪90年代创造了一个概念:无缝隙组织。主要目的就是满足顾客无缝隙的需要。现阶段将无缝隙应运到护理管理中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1]。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全程都有护理人员细致无缝隙的服务,让患者在诊治的整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最佳的护理服务,从而间接促进患者的康复。我们此次对68例患者实施了无缝隙护理管理,效果非常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3年1月份-2014年1月份来我院进行诊治而且需要进行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68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最大的患者78岁,最小的患者17岁,平均年龄55±3.8岁。所患疾病:肺癌22例,胃癌19例,卵巢癌16例,甲状腺癌9例,胰腺癌2例。选取的对照组患者其疾病及年龄与本次的观察组患者具有可比性。以上患者的置管前均对其的血管条件进行评估,有46例为盲穿置管,22例为在B超引导下进行的置管。

1.2护理方法

首先在患者入院时就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入院宣教,让患者能够尽快熟悉医院这样一个陌生的患者,并积极接受治疗。同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身体的状态,心理承受力、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等进行评估,以便后续的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展开。其次,在置管前也要对患者在治疗后期是否有能力对PICC进行维护,若是没有能力,就不适宜选用此种置管途径。而且在置管前,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教育,告知其置管的必要性,有效性和在置管之后的注意事项和维护办法。并采用一些辅助手段,如图片、视频等来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置管的过程和其存在的风险[2]。让患者及家属能够提早了解,避免发生医疗纠纷。第三,置管。为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在置管前、中、后均进行了预防性的措施。在置管前,我们先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才能进行置管。此做法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并发症的发生。在置管时,患者需要到专门的PICC置管室进行。在穿刺前必须进行细致、够范围的消毒。而且在穿刺过程中需要有另外一名工作人员在场进行协助,并保证无菌操作。在置管成功后,要嘱咐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并且陪同患者拍片来确定导管的位置。在成功置管之后需要对其进行维护。每个科室都对护理人员进行PICC换药流程进行学习。并且需要进行考核,合格后方能进行换药处理。而且我院还设有PICC换药门诊,这样对于那些出院带管的患者就非常的方便[3]。最后,若是患者发生并发症我们也规定了详细的处理办法,目的就是要对患者的护理达到无缝隙的护理管理。

1.3统计学分析

以上的所有数据资料都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60例患者置管顺利,发生导管异位2例,但是经过调整,导管复位,而且维护良好。而对照组则41例置管顺利,9例发生异位。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的比较

3讨论

PICC由于其操作方便、安全而且留置时间较长等优点,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并发症确是一直困扰患者及医务人员的一大问题[4]。因此为减少患者的痛苦,我们对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无缝隙的护理模式主要是保持护理的完整性和连续性[5]。我们从患者入院开始,一直到患者出院以后的带管期间均给予无缝隙的护理。让患者可以得到完整且连续的护理,这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都有非常大的帮助。我们本次的研究结果与前一年同期的60例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无论是在置管过程顺利与否、导管位置是否发生异位还是在并发症(观察组3例,对照组6例)的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充分体现了消除护理服务中的缝隙之后,护理的成效是非常显著的。

综上所述,在PICC置管及维护中实施全程无缝隙的护理管理模式,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穿刺的成功率等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此种护理管理方法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陆青,刘腊根,孟爱凤,时静,夏红梅.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在PICC置管及维护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08:88-89.

[2]王兰,黄正文,亢林萍.产科无缝隙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4B):772。

[3]许大云,冯玉玲,徐伟等.无缝隙护理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z1):128-129.

[4]冯玉玲,宋文超,杨硕真等.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2):1083-1084.

[5]胡君娥,吕万丽,陈道菊等.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554-555.

标签:;  ;  ;  

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在PICC置管及维护中的优越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