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选择标记基因论文-王会全,吴少华,余志雄

去选择标记基因论文-王会全,吴少华,余志雄

导读:本文包含了去选择标记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柑橘,6-磷酸甘露糖异构酶,遗传转化

去选择标记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王会全,吴少华,余志雄[1](2018)在《以PMI为选择标记基因的雪柑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PMI为选择标记基因对雪柑的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优化。[方法]对农杆菌的菌液浓度、实生苗培养条件、甘露糖筛选压、2,4-D浓度、2,4-D预处理时间、农杆菌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进行梯度试验来研究转化后的再生率,并对筛选培养基中6-BA和NAA不同浓度组合进行试验来研究抗性大苗的筛选。[结果]经过暗培养20 d光培养10 d条件的实生苗外植体在农杆菌菌液OD600为0.6,1.0 mg/L 2,4-D预处理3 h,农杆菌侵染30 min,共培养时间4 d,筛选压为甘露糖20 g/L的情况下转化后的再生率大大提高,而在筛选培养基中加入2 mg/L 6-BA+0.5 mg/L NAA有助于抗性大苗的筛选。[结论]通过对影响转化的各种因素的优化试验建立了雪柑以PMI基因/甘露糖选择标记系统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36期)

郭雨,丁博,杨文丽,王俊斌,李明[2](2017)在《可诱导剔除选择标记基因的pBLCK载体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剔除冗余且有潜在安全问题的选择标记基因,本研究通过PCR扩增出ubiquitin启动子序列、lox P序列、Cre-GR融合基因和NPTⅡ抗性基因的编码区序列,采用酶切连接的方法将其引入载体p BRACT806,从而构建一个新的可诱导剔除选择标记基因及重组酶基因的表达载体p BLCK,测序结果显示其构建成功。该载体含有Gateway组件,可进行外源目标基因的高效重组整合;具有NPTⅡ基因,利于转基因植株的筛选;具有可诱导剔除外源基因的Cre-GR组件,诱导处于lox P位点之间的抗性标记基因NPTⅡ和Cre-GR融合基因的剔除,保留目标基因表达元件。此外,目标基因、Cre-GR融合基因和NPTⅡ基因都由ubiquitin强启动子控制,可在农作物中组成型超量表达外源基因。本研究为农作物转基因安全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载体系统,具有一定的育种价值。(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何勇,罗岸,母连胜,陈强,张艳[3](2017)在《质体基因工程中选择标记基因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与细胞核基因工程相比,质体基因工程能更安全、精确和高效地对外源基因进行表达,作为下一代转基因技术已广泛用于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应用领域。与细胞核基因工程一样,质体基因工程中也需要合适的选择标记基因用于转化子的筛选和同质化,但基于质体基因组的多拷贝性和母系遗传特点,转化子的同质化需要一个长期的筛选过程,这就决定了质体基因工程中选择标记基因的选择标准将不同于细胞核基因工程中广泛使用的现行标准。目前,质体基因工程的遗传转化操作中使用较多的是抗生素选择标记基因,出于安全性考虑,需要找到可替换、安全的选择标记基因或有效的标记基因删除方法。本文在对质体基因工程研究的相关文献分析基础之上,对主要使用的选择标记基因及其删除体系进行了综述,并对比了其优缺点,同时探讨了质体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报告基因,以期为现有选择标记基因及其删除体系的改进和开发提供一定参考,进一步推动质体基因工程,尤其是单子叶植物质体基因工程的发展。(本文来源于《遗传》期刊2017年09期)

田野,柴薇薇,包爱科,王锁民[4](2017)在《生物安全型选择标记基因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植物基因工程中,选择标记基因(selectable marker genes,SMGs)的应用使"真"转化子得以辨认,但目前常用的抗生素及除草剂类SMGs可能对人类及家畜健康、生态平衡等带来潜在的危害,这也是影响转基因植物商业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鉴于此,基于可视化、非生物胁迫、代谢关键酶的安全SMGs迅速崛起,并成功用于转化子筛选,且筛选精度与效率明显提高。本文旨在对近年来生物安全型SMGs的有效性及适用性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与综述,以期为转基因植物的广泛推广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冯梦诗,叶俊,侯莉莉,李明,唐丁[5](2015)在《无选择标记基因的优质香稻新品系培育》一文中研究指出香味是稻米食味品质的主要性状之一,为培育无抗性选择标记基因的优质香稻新品系,以携带有超双元载体OSBADH2-RNAi的农杆菌菌株EHA105介导,将OSBADH2基因的RNA干扰结构和潮霉素抗性选择标记(HPT)基因同时导入优质粳稻武育粳3号成熟胚来源的愈伤组织中,经过在含有潮霉素的培养基上筛选和分化,获得了54个独立转化子,其中36个转化子同时含目的基因和HPT基因,共转化频率为66.7%;从这些转化子的后代中共筛选获得25个去除HPT基因的转化子,去标记频率为69.4%;通过KOH法等4种方法进行香味的鉴定,获得15个具有香味的株系。实时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具香味株系中的OSBADH2基因的表达受到了明显抑制,进一步证明了香味的产生是由于OSBADH2基因被干扰而引起。农艺性状调查表明,抑制OSBADH2基因的表达对水稻产量相关性状,包括株高、千粒质量、穗粒数和结实率影响不明显。(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晋昕,常瞡,司怀军,张宁,吴家和[6](2015)在《转Bt基因棉花选择标记基因nptⅡ转录后沉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对转Bt基因棉花选择标记基因nptⅡ进行沉默,分析标记基因转录后沉默的可行性。以烟草脆裂病毒载体为骨架构建nptⅡRNAi载体,利用农杆菌浸染棉花子叶,获得nptⅡ干涉的转Bt基因棉花植株,然后涂抹卡那霉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nptⅡ沉默植株叶片出现黄斑症状,RT-PCR和q RT-PCR检测表明叶片、根和茎中nptⅡ基因转录分别被抑制了99.25%、99.05%和98.65%,沉默后期的转录抑制也达到98%。本研究结果为解决已经在环境中释放转基因生物发生意外扩散和不可预料的生物安全事件提供了快速有效的应对方法和新思路。(本文来源于《棉花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杨坤,王勇,王翠芳,祝长青,任崴[7](2014)在《转基因小麦中无选择标记基因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因工程技术给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希望和财富,但该技术中使用选择标记基因对生态、环境、非靶标生物等可能带来的危害等安全性问题,已倍受人们的关注和成为学者们研究、讨论的热点。文章综述了作为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小麦转基因研究中应用获得无选择标记基因的遗传转化系统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无标记基因直接转化、基因枪法介导的共转化剔除选择标记基因、利用转座子介导的再定位剔除选择标记基因、位点特异性重组剔除性选择标记基因,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展望了获得无选择标记技术的前景。(本文来源于《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祁永斌,刘庆龙,陆艳婷,金庆生[8](2014)在《转基因植物中删除选择标记基因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标记基因广泛应用于植物转基因工程中,然而这些基于除草剂和抗生素类抗性选择标记基因的利用,在转基因筛选和鉴定完成后功能多余。当前转基因植物的标记基因及相关产物对环境污染和食用安全的潜在影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转基因植物和食品安全性的关注,删除转基因植物中的选择标记基因非常重要。文章着重讨论了植物转基因过程中,选择标记基因的利用,删除选择标记基因的几种方法,包括共转化法、位点特异性重组、染色体内重组、转座子介导的重组、删除叶绿体转化中选择标记基因,以及无选择标记基因植株的直接再生等。同时,还对这些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王志蕊[9](2014)在《无选择标记基因修饰细胞模型的构建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用猪肾PK15细胞作为细胞模型,分别构建了功能性MSTN打靶载体和TALEN效应蛋白表达载体,经电穿孔转染法将打靶载体导入猪肾PK15细胞,筛选获得了一个能稳定整合该载体、且EGFP表达均一的单克隆细胞。然后针对打靶载体ΔMSTN上锚定的LoxP位点,设计Cre重组酶表达载体(pTurbo-Cre),在MSTN打靶载体与TALEN表达载体转入猪肾PK15细胞,并筛选得到MSTN基因敲除单克隆细胞后,用Cre-LoxP重组系统敲除选择标记基因,评价该系统的基因删除效率及定点置换率,为基因重组技术的研究利用提供新策略。通过流式筛选分析(FACS)、荧光定量PCR、TA克隆与测序等手段验证Cre-LoxP重组系统在猪细胞内介导内源性选择标记基因的删除效率,并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通过筛选得到了单克隆细胞系,这也验证了选择标记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和EGFP表达的有效性;在获得单克隆细胞系的基础上通过Cre-LoxP介导的位点特异重组,验证了删除内源性选择标记表达框的可行性与效能。该单克隆细胞系的获得,证明了打靶载体上的选择标记基因能够有效表达,从而为检测删除反应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细胞模型。2.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总荧光表达强度GFP-A-Mean水平。结果显示,空白组Mock与阴性对照组Neg.Ctrl荧光峰值、峰形相当,无明显变化;Cre-loxP组荧光峰形变窄,荧光强度下降比较明显。对各组荧光表达变化差异的分析结果显示,Cre-loxP组中PK-ΔMSTN荧光细胞表达水平下降明显,荧光蛋白表达量的比例降到46.1%。3.提取各实验组细胞gDNA,经Taq酶切检测和实时定量PCR对PK-ΔMSTN单克隆细胞基因组DNA中CMV-NeoR-IRES-EGFP表达框基因的检测发现,转染Cre-loxP重组酶系统的PK-ΔMSTN单克隆细胞基因组DNA中的CMV-NeoR-IRES-EGFP基因数量明显下降,定量PCR结果显示该系统对荧光蛋白基因的分子内删除水平达到97%。4. PCR产物经切胶回收,TA克隆,筛选阳性重组子并测序。结果显示经过位点特异重组反应,选择标记表达框被删除,5ˊ和3ˊ同源臂之间仅残留一个34bp的LoxP位点。此结果进一步证明Cre-LoxP位点特异重组系统在猪细胞内具有良好重组活性,该系统能够高效删除内源性选择标记表达框。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可用于转基因猪研究的选择标记删除技术体系,为后续在基因打靶的基础上获取无选择标记的供体细胞开辟了可行的技术路线。(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聂祥祥[10](2014)在《甜瓜抗霜霉病无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化和功能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甜瓜是新疆主栽的瓜果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甜瓜霜霉病的发生对甜瓜产量和品质产生了极大影响。植物基因工程方法可应用于改善作物种质性状。目前国内外对于抗霜霉病基因的报道较多,研究较多的At2基因编码是一种抗性酶,这种酶参与植物光呼吸代谢过程中的丝氨酸:羟基丙酮酸的转氨酶反应。这种酶参与编码的SGT酶和下游乙醛酸氧化酶GO活性可直接反应转基因甜瓜对霜霉病的抗性。双T-DNA表达载体体系既可实现目的基因的成功转化,还能通过后代个体染色体基因重组进而筛选获得无选择标记的安全转基因作物。因此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多种作物安全转基因研究中。本实验采用前期实验室成功构建的含霜霉病抗性基因At2的双T-DNA表达载体转化甜瓜品种“皇后”,随后对阳性转化个体进行分子水平检测筛选T0代转基因苗。采集未转化“皇后”、接种前后转基因叶片分析叶片中AGT、SGT、CAT、SOD酶活性大小,并检测叶片中过氧化氢和氧自由基含量变化。收集霜霉病病原菌,进行霜霉病活力检测。将两种转基因甜瓜A转基因甜瓜(nptⅡ)T0代、B转基因甜瓜(T-DNA) T0代分别离体接种霜霉病孢子后,对转基因叶片抗性能力进行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实验共转化外植体2069个,转化率为1.26%,共获得9个共转化个体,At2和bar基因的共转化率为0.43%。转化成功的阳性个体经PCR和RT-PCR分析检测确实成功转入甜瓜基因组中。Q RT-PCR分析证实At2基因确实在转基因甜瓜中表达量明显增加。对实验室之前获得的转基因甜瓜(nptⅡ)进行大田炼苗试种并收获种子,并对其T1代植株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转入的At2基因能够稳定遗传表达,在后代基因分离时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比。(2)对未转化甜瓜、转基因甜瓜A (nptⅡ)和转基因甜瓜B (T-DNA)以及接种霜霉病后的植株叶片进行生理生化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甜瓜A(nptⅡ)中At2表达量明显增加,这与SGT酶活力变化一致,CAT和明显下降,H2O2和氧自由基含量在接种后明显上升,说明植株正处于胁迫状态。转基因甜瓜B (T-DNA)中At2在接种前后无明显差异,SGT酶活性接种前后也没有增加,CAT和SOD活性也明显下降,而接种前后H2O2和氧自由基含量变化无显着性差异。(3)甜瓜霜霉病孢子显微镜检测表明,保存的霜霉病孢子具有侵染活性。对A转基因甜瓜(含nptⅡ)进行接种霜霉病实验,初步证明转基因A植株对霜霉病具有一定的抗性,接种后转基因甜瓜叶片能存活更长时间,At2基因确实能够改善甜瓜的病原菌抗性。接种10d后,培养基上出现其他病原菌而转基因植株叶片状态良好,推测At2基因可能对其他病原菌液具有一定抗性。(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4-05-01)

去选择标记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剔除冗余且有潜在安全问题的选择标记基因,本研究通过PCR扩增出ubiquitin启动子序列、lox P序列、Cre-GR融合基因和NPTⅡ抗性基因的编码区序列,采用酶切连接的方法将其引入载体p BRACT806,从而构建一个新的可诱导剔除选择标记基因及重组酶基因的表达载体p BLCK,测序结果显示其构建成功。该载体含有Gateway组件,可进行外源目标基因的高效重组整合;具有NPTⅡ基因,利于转基因植株的筛选;具有可诱导剔除外源基因的Cre-GR组件,诱导处于lox P位点之间的抗性标记基因NPTⅡ和Cre-GR融合基因的剔除,保留目标基因表达元件。此外,目标基因、Cre-GR融合基因和NPTⅡ基因都由ubiquitin强启动子控制,可在农作物中组成型超量表达外源基因。本研究为农作物转基因安全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载体系统,具有一定的育种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去选择标记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王会全,吴少华,余志雄.以PMI为选择标记基因的雪柑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8

[2].郭雨,丁博,杨文丽,王俊斌,李明.可诱导剔除选择标记基因的pBLCK载体构建[J].核农学报.2017

[3].何勇,罗岸,母连胜,陈强,张艳.质体基因工程中选择标记基因研究进展[J].遗传.2017

[4].田野,柴薇薇,包爱科,王锁民.生物安全型选择标记基因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植物生理学报.2017

[5].冯梦诗,叶俊,侯莉莉,李明,唐丁.无选择标记基因的优质香稻新品系培育[J].华北农学报.2015

[6].晋昕,常瞡,司怀军,张宁,吴家和.转Bt基因棉花选择标记基因nptⅡ转录后沉默分析[J].棉花学报.2015

[7].杨坤,王勇,王翠芳,祝长青,任崴.转基因小麦中无选择标记基因的研究进展[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8].祁永斌,刘庆龙,陆艳婷,金庆生.转基因植物中删除选择标记基因的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学报.2014

[9].王志蕊.无选择标记基因修饰细胞模型的构建与评价[D].河南科技大学.2014

[10].聂祥祥.甜瓜抗霜霉病无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化和功能验证[D].新疆大学.2014

标签:;  ;  ;  

去选择标记基因论文-王会全,吴少华,余志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