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用药特点分析及其合理应用

老年人用药特点分析及其合理应用

李晖

(江苏省金坛市中医医院药剂科江苏金坛213200)

【摘要】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人们生活水平、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备受关注。老年人由于抵抗力下降,身体机能退化,常合并多种疾病并同时服用几种药物,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逐渐增加,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及其合理用药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老年人用药的特点,并根据老年人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合理用药对策。

【关键词】老年人;用药特点;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4-0150-02

TheelderlymedicationcharacteristicanalysisandreasonableapplicationLiHui.TheJintan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JiangsuProvince,Changzhou213200,China

【Abstract】Alongwiththetransitionofthemodernwayoflifeandtheimprovementofpeople'slivingstandard,medicaltreatment,thepopulationaginginourcountrygraduallyintensified,muchattentionhasbeenpaidtotheelderlyhealthproblemsalso.Theelderlydecreasedduetoresistance,bodyfunctiondegradation,oftenwithavarietyofdiseasesandseveralkindsofdrugsatthesametime,adversedrugreactionsandinteractionincreasesgradually,theelderlymedicationsafetyandrationaldruguseisaclinicalproblemtobesolved.Thispaperanalysesthecharacteristicsoftheelderlymedication,andaccordingtotheelderlymedicationproblemsexistingintheprocessof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fortherationaluseofdrugs.

【Keywords】Theelderly;Druguse;Therationaluseofdrugs

老年人由于抵抗力下降,身体机能退化,常合并多种健康问题,使用药物的频率高且可能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药物相互作用显著高于其他人群。药物的不当使用会影响治疗效果,从而增加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问题,对老年人的生活产生影响[1]。了解老年人的用药特殊性,分析老年人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对于提高老年人用药的有效、安全和合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老年人用药特点

1.1老年人疾病特点

1.1.1合并多种疾病老年人由于抵抗力下降,体内代偿机制减弱,身体机能退化,患病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常合并多种疾病特别是慢性病,老年人合并多种疾病并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随着服用药物种类的增加,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也会逐渐增加。有报道显示,同时服用超过6种以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超过80%,约是同时接受5种及以下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的4~5倍。

1.1.2患病同时极易产生心理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衰老现象逐渐明显,部分老年人会产生恐惧、不安等心理变化。一方面,老年人的反应速度和行动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感觉知觉功能下降,对药物的名称、剂量等记忆不清,特别是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极易导致药物的漏服、误服和多服;另一方面,老年人多退休在家,参与的社会功能角色逐渐减少,加上子女多半在外,不能时常陪伴左右,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寂寞感,影响了老年人的正常心理健康,因此老年人患病同时极易产生心理问题。

1.2老年人用药的药代动力学

1.2.1吸收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在化学变化之前进入血液的过程。目前多数药物的给药方式均为口服,依靠胃肠道的吸收功能进入血液循环,因而胃肠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药物吸收的程度和发挥的效应。相比而言,老年人胃肠功能发生改变,表现在胃酸分泌的减少、肠蠕动的减弱、胃排空时间的延长。因此老年人服用药物的吸收效果相对而言较差,药物利用度不高,且老年人常存在便秘,经常性服用泻药,也一定程度影响了胃肠的功能。

1.2.2分布机体的组分、药物与组织的结合、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血流量、体液PH等均是影响药物体内分布的影响因素。其中影响老年人体内药物分布最显著的因素为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以及机体脂肪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脂肪成分所占比重逐渐增加,特别是老年女性患者,脂肪成分的增加更明显,因此在脂肪分布的药物与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意义特殊。血浆蛋白浓度随着年龄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65岁以上老年人血浆蛋白降至35%左右,严重影响了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特别是老年人同时应用多种药物时,药物之间的竞争性结合,影响了药物的血浆浓度,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1.2.3排泄肾脏是药物排泄的重要器官,肾脏的重量在40岁以后每年递减超过1.5%,这可能是由于近曲小管长度和容量,肾小球表面积等的下降或者减少。肾脏组织、肾小球滤过、肾血流量、肾小管分泌功能等均对药物的排泄产生影响。因此老年人肾脏对药物的排泄能力大大下降,导致血浆药物浓度持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

1.2.4生物转化肝脏是重要的药物生物转化场所,随着年龄的增加,肝血流量逐渐减少,影响了药物的生物转化;另一方面,老年人肝药酶(P450)活性逐渐下降,影响了需经肝脏代谢后才具有活性药物的治疗效果;最后,功能性肝细胞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的减少,对药物的生物转化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2.老年人用药存在的问题

2.1药物种类过多

由于老年人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因此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联合用药对药物在老年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药代动力学均产生不利影响,也增加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2.2重复用药和长时间用药

老年人记忆力下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会造成药物的多服,加上药物存在一药多名的现象,在不同医院开出的药品名不同但化学成分一样,实际为同一种药物,造成了药物的重复服用和长时间服用。

2.3用药依从性

有些慢性疾病需要长时间服药,但效果并不明显且可能有药物不良反应,影响了老年人的用药依从性,造成老年人私自停药。

3.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对策

3.1对症下药,药尽其用

老年人患病后先到正规医院就诊,诊断明确后再对症下药,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对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要提前告知,让老年人心理有所准备。根据药代动力学的规律和特点,选择适合的用药时间,尽量减少用药剂量,药尽其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加强用药健康教育

首先,教育老年人患病后要到正规医院对疾病做出明确诊断;其次,不要迷信广告和补药,要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按量服药;另外,要注重药品的健康知识宣传,对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事先告知患者;最后,要加强对老年人的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的指导,让老年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2]。

3.3控制用药种类,降低用药剂量

根据老年人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给药方式应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并适当调整用药间隔,降低用药的剂量。对症下药,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和治疗的不同阶段,有的放矢,减少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情况的发生,控制用药的种类。

【参考文献】

[1]张永红,张荣杰.老年人合理用药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5):181-182.

[2]王海军.浅议老年人用药特点及合理应用[J].甘肃科技,2011,27(8):167-168,158.

标签:;  ;  ;  

老年人用药特点分析及其合理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