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王娟

(河南省内黄县人民医院眼科河南内黄456300)

【摘要】目的:探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眼压改善情况及浅前房情况由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8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14%,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丝裂霉素;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青光眼

【中图分类号】R7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4-0065-02

临床常用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但是由于其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眼压水平恢复情况影响较大,治疗效果差强人意。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治疗青光眼具有较高安全性,在提升手术成功率及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效果显著。为进一步探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在治疗青光眼中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其相关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7例,男24例,女13例,年龄45~71岁,平均年龄(56.2±4.5)岁,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7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0例;观察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47~72岁,平均年龄(56.5±4.3)岁,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6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2例。以上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对比。

1.2方法

以上两组患者均于术前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同时做好房角及虹膜检查工作,进行术中止血准备。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具体内容及方法如下:联合局部组织麻醉,将患者结膜下组织分离后,采用丝裂霉素C棉片置于巩膜瓣及角膜缘间,并于3min后取出,同时采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待前房穿刺完成后均匀房水,控制眼压至正常水平,随后进行小梁组织及周边虹膜切除,采用可调节缝线进行缝合处理,完成前房重建。术后于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2万单位、地塞米松2mg,并采用典必舒眼膏进行包扎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眼压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浅前房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判定标准

浅前房依照Spaeth分度进行划分,I度为轻度;Ⅱ度为裂隙状浅前房;Ⅲ度为无前房。

1.5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眼压及浅前房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经以上手术治疗后,眼压均有较大幅度改变,观察组患者眼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浅前房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眼压及浅前房情况对比(x-±s)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38例患者中,发生前房出血1例,低眼压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89%;对照组37例患者中,发生前房出血7例,低眼压3例,脉络膜脱离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14%,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青光眼会对患者视力功能造成严重损害,是造成患者失明的重大危险因素,给患者造成较大身体及心理痛苦,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常用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其主要是通过使房水经由板层巩膜瓣下引流至结膜下间隙吸收,从而起到良好的滤过功能,最终达到有效的降眼压机制,但是该种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主要为术后浅前房、滤过泡包、前房出血、低眼压等,术后也可能造成患者再次眼压升高,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所以,临床治疗青光眼应对换则会眼压及前房深浅等情况进行重点关注,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对症处理,从而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

丝裂霉素为碱性抗肿瘤抗生素,其主要由头孢链霉素菌层分离而来,通过作用于DNA分子的双螺旋交联,从而对DNA结构及功能产生破坏,最终抑制蛋白质合成及有丝分裂。由于其具有较好的一致成纤维细胞功能,在手术治疗过程中一次性采用丝裂霉素能够有效减少手术瘢痕形成,提升了球结膜下功能滤泡形成率,最终达到提高手术成功率的目的。但是由于其早期过滤性较强,也可造成低眼压、浅前房等。同时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可调整缝线能够有效的进行房水流出量的人为控制,并可以依照患者术后眼压、滤过泡情况等进行调控,在拆除过程中还可有效减少术后浅前房发生率,在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面作用显著。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眼压改善情况及浅前房情况由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89%,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14%,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效果显著,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角膜组织造成的损害,同时还能够显著降低眼压,提升手术治疗成功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海帆,常翠荣.可调节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14(3)386-387.

[2]邹嘉,贺兴友,杨娟.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节缝线应用于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6774-6775.

[3]毛军生,邓义群.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42例青光眼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0):2269-2270.

[4]王国毅,崔克.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观察[J].婚育与健康?实用诊疗,2014(9):11-13.

[5]陈瑛,杨国华,刘阳.小梁切除术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0,26(10):668-668.

[6]王宏伟.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3,30(6):673-675.

标签:;  ;  ;  

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