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属性论文-柳建钰,王晓旭

汉字属性论文-柳建钰,王晓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汉字属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字料库,通用规范汉字,构形属性,直接构件

汉字属性论文文献综述

柳建钰,王晓旭[1](2019)在《基于字料库的通用规范汉字构形属性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借助通用规范汉字字料库,对通用规范汉字的构形属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通用规范汉字构件组合时以层次结构为最主要的模式。构件组合层级数以2层居多。拆分出的直接构件共有16073个,去重后共有1926个,说明现代汉字形体具有很高的系统性。去重后的直接构件中示音构件数量最多,其次是记号构件。表义构件不仅参构次数多,而且可归纳性和系统性很强。义音合成是现代汉字最主要的构形模式。记号半记号字大量出现,与表意字、形声字形成了叁分现代汉字天下的局面。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是现代汉字最重要的两种结体方式。(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张晶晶[2](2019)在《“字”“词”本位下的对外汉语初阶汉字属性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以交际功能为主“词本位”教学观在国内对外汉语教学中正流行。这种教学方式建立在汉语与印欧语的共性之上,将汉语词汇作为基本单位,主张以词造句、以句成篇。国家汉办编纂的《国际汉语通用教学课程大纲》是一本以“词本位”教学思路为指导的教学大纲,为汉语教学提供了内容及目标。随着对外汉语事业的不断发展,“词本位”出现了一些弊端,部分学者将目光转向了“字本位”。“字本位”教学观是一种立足于汉字本身的对外汉语教学观念,不同于日前流行的以“词”为中心的汉语教学,“字本位”强调汉字本身的理据性,将汉字看做组词、成句和阅读等综合汉语能力的基础。在目前“字本位”的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当属白乐桑在法国的“字本位”教学实践取得的成就最大,其编纂的教材《汉语语言文字启蒙》是“字本位”教学理念的代表作,在法国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本文以“词本位”与“字本位”为基础,分别对国家汉办主编的《国际汉语通用教学课程大纲(修订版)》中的初级汉字(一级、二级)和由白乐桑、张朋朋主编的汉语教材《汉语语言文字启蒙》第一册收字进行属性对比分析,在使用频率、表意程度、部件拆分及构词能力四方面对上述两个字表进行了属性统计与描写,由此对比分析出两个字表各自的收字用字特点,以观察“字”“词”本位在汉语学习初级阶段中对于汉字的要求与侧重点,由此提出汉语初级阶段的分类教学设想。本文共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及思路。在对外汉语研究与教学中,“字本位”与“词本位”是两个不同的思路,对于汉字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目前的对外汉语研究中不乏针对“字”“词”两个本位的研究,但目前尚未出现以汉字为核心来观察二者共性与个性的研究。第二部分介绍了“字本位”与“词本位”的理论及教学模式,并对本文研究的汉字属性进行了界定。理论概述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词本位”教学法理论,它拥有完善的系统与丰富的教材,展现出“词”在教学中的作用;第二是以白乐桑在法国的汉语教学实践为例,展现了白氏在“字本位”上的创新。本文对汉字属性的界定包括使用频率、表意程度、部件拆分及构词能力四个部分,希望通过属性差异得出不同本位下字表的收字用字特点。第叁部分是对《国际汉语通用教学课程大纲(修订版)》中的初级字表(第一、二级)共计300字进行上述四方面的属性分析,把握“词本位”对于汉字的收字用字要求。同样是“词本位”,一级字表与二级字表也有不同的特点。本章结合了《国际汉语通用教学课程大纲》一、二等级的“教学目标及内容”分析了二者之间的不同点,揭示出“词本位”对于汉字的态度。第四部分是对《汉语语言文字启蒙1》收字表进行上述四方面的属性分析,找出“字本位”教学观下的收字用字规律。本字表汉字共计400个,较为全面地表现了白乐桑为完善“字本位”教学法所做的努力与实践,显示出了汉字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与“词本位”有显着差别。第五部分则是将《国际汉语通用教学课程大纲》初级字表与《汉语语言文字启蒙1》收字表进行收字用字的对比分析,通过对二者重合汉字与非重合汉字两个层面分别进行统计分析,说明两个本位在汉字筛选与使用两个层面的共性与个性,并提出关于汉语初级阶段分类教学的设想。第六部分为结语,对全文的主要观点及结论进行总结概括。(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4-01)

汤小希[3](2018)在《基于汉字属性的汉字图形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是人类思想文明记录的良好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所在,汉字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象形到抽象,从繁复到简练的形态演变,这也使它成为了当今结构最严谨,体系最完整的象形表意文字。因为汉字是记录和传播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因此它具备基础的符号的特征。汉字的图形化设计即是在文字叁要素的基础上,运用合理的设计手法让汉字变得更有内涵和感染力,提升观看者的视觉体验。汉字本身所具有的形式表征、意象表现和逻辑性与系统性都是汉字图形化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在多元化设计当道的现代社会,汉字图形化设计在国内外都已经出现了非常多的优秀案例,设计者如何准确地把握汉字的信息、意境、情感延伸就成为了决定设计是否完整贴切的关键点。本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法,实践分析法对汉字形式特征和意象视觉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再结合汉字的符号表征、构成语言表现、汉字本身的空间性对设计实践进行理论指导。在此次设计实践中本人通过吸取传统书写方式和中式传统纹样的特点来获得设计形式上的启发,同时对汉字设计转换融合方面的案例研究,从汉字的外形、结构、笔画、意象、空间性等方面,归纳了汉字图形化设计的规律及设计方法。本次毕业设计作品主体选取了若干首经典诗词,在元素提取上古为今用,中西合璧,同时利用置换、联想、解构、笔画减省等设计方法打造出叁款风格迥异的字体。此次设计在探索汉字图形化设计理论与技巧上的丰富性和可能性的同时,以深度挖掘汉字背后的文化意境为目标,希望通过将诗词内容中的意境和情感用汉字的形态美、造型美、结构美在汉字图形化设计中表达出来。汉字在各个时期演变的过程就是汉字设计的过程,所有的设计方法归根结底要将汉字的图形化设计还原到“表意”上去,设计师在对文字进行设计时应对文字本身语义的传达有自己的审美和把握,寄情于物,图文互渗,从而产生特有的意义与内涵。中国优秀的汉字文化需要不断改良创新,让本土文化与世界性的元素有机结合,才能拥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本文来源于《四川美术学院》期刊2018-02-26)

赵慧芬[4](2018)在《汉字理据属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重点,许多来华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口语和听力水平较高,但阅读和书写能力偏弱,这与汉字本身存在的文化和非汉字亲属文化圈有关系,因此,在分析汉字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找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理据属性的特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将会对对外汉语教学起到很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05期)

侯冬梅[5](2017)在《通用规范汉字构形属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对通用规范汉字的构形属性问题进行研究。它属于现代汉字学的研究范畴,以《通用规范汉字表》的8105字为研究对象。基于现代汉字的特点和字理分析、形素分析、汉字结构拓扑分析等有关汉字构形分析的研究成果,我们提出了现代汉字的直观构形理论。它是以一般系统论为基础,采用上下文无关文法的描写方法,以部件、笔画间的拓扑关系为拆分依据,来分析现代汉字构形的理论,并在拆分过程中用系统论思想防止对汉字字形拆分的随意性。在此理论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构建现代汉字直观构形分析与描写体系的理论构想。这是在直观构形理论下对现代汉字的整字、部件、笔画叁级构形单位进行全面、系统描写的构形体系。在通过实验验证了现代汉字直观构形分析与描写体系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基础上,利用该体系来对通用规范汉字的构形属性进行分析与描写。为了客观描述通用规范汉字的构形属性,利用数据库技术构建了通用规范汉字构形属性数据库。并基于该数据库对通用规范汉字叁级构形单位的属性进行特征量化分析,基于量化分析结果,我们明确了通用规范汉字的整字、部件、笔画都有严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简单来说,通用规范汉字主要有5种基本笔形、549个基础部件、8种构形模式,平均每个整字包含3个基础部件,每个基础部件包含6个笔画。具体来说,通用规范汉字整字虽然构形复杂:部件众多,层级及构形模式复杂,但规律性、倾向性明显。通用规范汉字虽然包含部件1995个,但是基础部件仅有549个,平均每个整字包含3个基础部件;合体整字虽然最多包含5个层级,但是1-3层级的合体字占优势(占95%);虽然合体整字包含472种初级构形模式、76种高级构形模式,但是只有8种高级构形模式占优势(占90%)。基础部件构形复杂:基础部件构字能力迥异,存在极值。合体字基础部件具有多功能性、多直接组合部件性、多分布层级性、多分布位置性,并且在组配合体字时会发生形变,但其规律性、倾向性明显。其中基础部件平均构字数为15个,具有组配合体字功能的基础部件占优势(占97%),合体字基础部件直接组合部件平均为20个,合体字基础部件倾向于分布在第一、第二和第叁层级(占93%);只有少数基础部件(占22%)组配合体字时发生形变,其中左位置和上位置是基础部件形变的敏感位置。基础部件笔画构形复杂:附笔形内部笔形的长短、走势差异难以用言语表述,笔画顺序、基本笔形和附笔形之间的变化、笔形长短、笔画空间关系、笔画方位关系等变化多端,但是具有区别基础部件形体作用的笔画特征主要是5种基本笔形、9种附笔形和笔画顺序。笔形、笔顺可以区分70%(387个)的基础部件,而剩余30%(162个)的基础部件笔形和笔画关系复杂。而且,由于汉字的笔画、部件之间组合关系的非线性,使个体汉字的构形呈现出宜于直观(观察)、难以(形式)描述、无法(准确)言传的特点。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不但提出并验证了现代汉字直观构形理论、现代汉字直观构形分析与描写体系,明确了现代汉字整字、部件、笔画的构形属性,而且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了简化字没有违背汉字的科学性,进一步界定了现代汉字学和现代词汇学的研究内容。同时,本课题的研究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可以为汉字的构形属性提供形式化的描写方式,为非成字部件的命名提供依据,为汉字印刷字形规范提供素材,为汉字的整形提供借鉴,为简化字提供评价依据,为现代汉字教学提供帮助,为现代汉字手写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当然,本课题只是对通用规范汉字构形属性的专门研究,不涉及字义、字音等属性,而且在通用规范汉字构形属性的综合计量分析方面做得较为粗浅。在应用研究方面,仅提出了一些应用的方向和应用的构想,它们都尚未经过实践的验证,尚不够成熟,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汪潮[6](2017)在《试论汉字音义形的文化属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从汉字的字音、字义和字形叁个基本元素出发,简明扼要地分析了每个元素具有的丰富的文化属性,以便揭示汉字与汉文化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旨在为汉字研究及汉字教育提供文化学的学理支撑。(本文来源于《第七届汉字与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01-05)

党静鹏[7](2016)在《论汉字表音属性的突显》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集形、音、义叁位于一体,因此具有表形、表音、表义叁方面属性,叁者缺一不可。但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使用汉字时可以只突显其某一方面的属性。本文重点讨论凸显和利用汉字表音属性的几种情况。(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期刊2016年04期)

赵哲超[8](2015)在《汉字图形化语言中的自然属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速度和智能网络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引领的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人类社会已经从最初级的语言交流进入到智能信息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也随之变得更加纷繁,同时充满了更多的未知性和可变性。汉字由其所具有独特的社会属性和视觉属性将在未来发展中存在各种可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文章运用理想实验法、系统科学方法、对照比较法、假设法、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汉字图形化语言中的自然属性概念的界定并结合自然学科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同时借用自然学科的“理想实验法”,以“汉字”假使设定为“生命体”展开想象式对比研究。分析并提出汉字在图形化过程中的“生命体态”特征表现,同时结合笔者的实验性创作实践,挖掘汉字图形化过程中多角度的视觉传达特性以及人文属性和自然属性的融合之美。尝试将汉字在图形化过程中的自然属性研究视为非单一的视觉艺术现象进行研究,试图结合自然学科从其他维度观察和认知汉字图形化语言,同时提出对汉字图形化语言新的思考方式与认知角度。通过基础认知理论的构建,来探索其与当代艺术和新媒体艺术融合的可能,客观阐述对字体本身的新认知和新思考。论文研究了以下内容并提出汉字可能具有的“生命”体态特征:1、汉字微结构观点—微观解构汉字,笔画存在统一性、多样性,以及笔画的可调控性和笔画的“变异性”。2、汉字结构学观点—汉字个体特定的结构属性,(1)汉字结构之间的“信号传导”;(2)空白的“能级”变化;(3)汉字的错误结构;(4)汉字的叁维重构。3、汉字组织学观点—汉字的组织形态,(1)组织形态中的分化概念;(2)组织形态中的混沌概念。4、汉字生态学观点—汉字的繁衍变化特征,提出汉字由多个系统构成以及汉字的开放系统和稳态特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美术学院》期刊2015-03-01)

魏力敏,廖宗珩[9](2014)在《新媒体中的汉字字体设计——新媒体时代社会属性对汉字字体设计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每一种汉字字体设计都反映了该种字体所处时代的时代精神,本文试从新媒体中汉字字体设计表现形式及其特点揭示新媒体时代社会属性对汉字字体设计的具体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包装工业》期刊2014年16期)

卓伟,马绍惠,王志华[10](2014)在《属性嵌套计算网格智能算法实现车牌汉字精准识别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环境较差情况下高效精准、辨识汉字的智能车牌识别算法,通过引进属性嵌套计算网格实现了汉字高效辨识的车牌识别算法;算法应用结果表明:算法设计的网格密度与识别率是成正比的,采用的属性嵌套计算网格模型,显着地改进了字符的识别率;将属性计算网格算法与属性嵌套计算网格算法对比可知,采用属性嵌套计算网格算法识别率是98.7%,识别率明显较高;设计算法系统不仅实现了汉字识别的稳定、智能特性,同时表现了抵抗较强外界干扰的特性,这一研究对于智能化汉字识别有明显的借鉴价值。(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4年06期)

汉字属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以交际功能为主“词本位”教学观在国内对外汉语教学中正流行。这种教学方式建立在汉语与印欧语的共性之上,将汉语词汇作为基本单位,主张以词造句、以句成篇。国家汉办编纂的《国际汉语通用教学课程大纲》是一本以“词本位”教学思路为指导的教学大纲,为汉语教学提供了内容及目标。随着对外汉语事业的不断发展,“词本位”出现了一些弊端,部分学者将目光转向了“字本位”。“字本位”教学观是一种立足于汉字本身的对外汉语教学观念,不同于日前流行的以“词”为中心的汉语教学,“字本位”强调汉字本身的理据性,将汉字看做组词、成句和阅读等综合汉语能力的基础。在目前“字本位”的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当属白乐桑在法国的“字本位”教学实践取得的成就最大,其编纂的教材《汉语语言文字启蒙》是“字本位”教学理念的代表作,在法国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本文以“词本位”与“字本位”为基础,分别对国家汉办主编的《国际汉语通用教学课程大纲(修订版)》中的初级汉字(一级、二级)和由白乐桑、张朋朋主编的汉语教材《汉语语言文字启蒙》第一册收字进行属性对比分析,在使用频率、表意程度、部件拆分及构词能力四方面对上述两个字表进行了属性统计与描写,由此对比分析出两个字表各自的收字用字特点,以观察“字”“词”本位在汉语学习初级阶段中对于汉字的要求与侧重点,由此提出汉语初级阶段的分类教学设想。本文共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及思路。在对外汉语研究与教学中,“字本位”与“词本位”是两个不同的思路,对于汉字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目前的对外汉语研究中不乏针对“字”“词”两个本位的研究,但目前尚未出现以汉字为核心来观察二者共性与个性的研究。第二部分介绍了“字本位”与“词本位”的理论及教学模式,并对本文研究的汉字属性进行了界定。理论概述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词本位”教学法理论,它拥有完善的系统与丰富的教材,展现出“词”在教学中的作用;第二是以白乐桑在法国的汉语教学实践为例,展现了白氏在“字本位”上的创新。本文对汉字属性的界定包括使用频率、表意程度、部件拆分及构词能力四个部分,希望通过属性差异得出不同本位下字表的收字用字特点。第叁部分是对《国际汉语通用教学课程大纲(修订版)》中的初级字表(第一、二级)共计300字进行上述四方面的属性分析,把握“词本位”对于汉字的收字用字要求。同样是“词本位”,一级字表与二级字表也有不同的特点。本章结合了《国际汉语通用教学课程大纲》一、二等级的“教学目标及内容”分析了二者之间的不同点,揭示出“词本位”对于汉字的态度。第四部分是对《汉语语言文字启蒙1》收字表进行上述四方面的属性分析,找出“字本位”教学观下的收字用字规律。本字表汉字共计400个,较为全面地表现了白乐桑为完善“字本位”教学法所做的努力与实践,显示出了汉字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与“词本位”有显着差别。第五部分则是将《国际汉语通用教学课程大纲》初级字表与《汉语语言文字启蒙1》收字表进行收字用字的对比分析,通过对二者重合汉字与非重合汉字两个层面分别进行统计分析,说明两个本位在汉字筛选与使用两个层面的共性与个性,并提出关于汉语初级阶段分类教学的设想。第六部分为结语,对全文的主要观点及结论进行总结概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字属性论文参考文献

[1].柳建钰,王晓旭.基于字料库的通用规范汉字构形属性调查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张晶晶.“字”“词”本位下的对外汉语初阶汉字属性对比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

[3].汤小希.基于汉字属性的汉字图形化设计[D].四川美术学院.2018

[4].赵慧芬.汉字理据属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文学.2018

[5].侯冬梅.通用规范汉字构形属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6].汪潮.试论汉字音义形的文化属性[C].第七届汉字与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7

[7].党静鹏.论汉字表音属性的突显[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6

[8].赵哲超.汉字图形化语言中的自然属性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5

[9].魏力敏,廖宗珩.新媒体中的汉字字体设计——新媒体时代社会属性对汉字字体设计的影响研究[J].中国包装工业.2014

[10].卓伟,马绍惠,王志华.属性嵌套计算网格智能算法实现车牌汉字精准识别的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

标签:;  ;  ;  ;  

汉字属性论文-柳建钰,王晓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