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微阵列观察弥漫性星形细胞瘤中的基因表达谱

使用微阵列观察弥漫性星形细胞瘤中的基因表达谱

一、应用微阵列观察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基因表达谱(论文文献综述)

王梁,潘亚文,屈延,巩丽[1](2021)在《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五版)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分类解读》文中研究表明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五版,简称新版肿瘤分类)首次将弥漫性胶质瘤分为成人型和儿童型两大类,其中成人型分为3种类型,即星形细胞瘤,IDH突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IDH突变和1p/19q共缺失型;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为进一步准确理解和应用新版肿瘤分类,本文就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诊断分类进行解读。

薛晶[2](2021)在《基于TMT蛋白质组学的差异蛋白PP1γ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探索胶质瘤差异表达蛋白,了解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相互作用网络,筛选调控重要信号通路的关键因子,研究关键差异蛋白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改善胶质瘤预后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奠定理论基础。方法:1)选择5对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及手术路径非肿瘤脑组织,应用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s,TMT)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差异表达的蛋白质,通过GO分析、IPA(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生物分析平台、KEGG、PPI及GEPIA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差异表达蛋白的主要功能、蛋白互作网络、上游调控因子、参与的信号通路及预后意义,筛选出调控重要信号通路的关键因子;2)选择低级别胶质瘤(Low grade glioma,LGG)和GBM石蜡包埋组织样本制作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组织芯片中检测差异蛋白PP1γ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在LGG中通过Sanger测序技术检测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1,IDH1)突变,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1p19q共缺失,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中PP1γ表达水平的差异;3)构建PP1γ稳定低表达细胞株,研究PP1γ沉默对GBM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观察PP1γ沉默对Yes相关蛋白1(Yes-associated protein1,YAP1)磷酸化水平、YAP1在胞核/胞浆中的定位和表达量及对干细胞多潜能标记物Sox2,Oct4和Nanog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PP1γ沉默对干细胞标志物CD133阳性率、细胞悬浮球形成能力及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1)根据TMT蛋白质组学共鉴定出2458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包括1398个上调的差异表达蛋白和1060个下调的差异表达蛋白,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文献报道,Hippo/YAP1信号通路是差异表达蛋白显着富集的重要信号通路,PP1γ是上调的差异表达蛋白并处于Hippo/YAP1信号通路的关键位点;2)PP1γ在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PP1γ表达与WHO分级、Ki-67、YAP1和Sox2的表达呈正相关,在LGG中PP1γ在IDH1突变型中低表达,PP1γ高表达是胶质瘤预后差的独立影响因素;3)PP1γ沉默抑制了胶质瘤细胞增殖、促进了细胞凋亡、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抑制了细胞侵袭和迁移的能力;PP1γ沉默使YAP1磷酸化水平升高,增加了YAP1在胞浆中的表达,降低了YAP1在胞核中的表达,并抑制了干细胞多潜能标记物Sox2,Oct4和Nanog的表达;PP1γ沉默降低了干细胞标记物CD133阳性细胞比例,抑制了细胞悬浮球形成能力,增强了胶质瘤细胞对TMZ药物处理的敏感性。结论:PP1γ是GBM中上调的关键差异表达蛋白,PP1γ高表达与胶质瘤恶性程度高及预后不良相关,PP1γ主要通过YAP1/Sox2途径调控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GSCs干性特征维持及TMZ药物敏感性。PP1γ可能成为新的胶质瘤靶向治疗的重要因子。

于百香[3](2021)在《长链非编码RNA MIAT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是一种异质性、侵袭性肿瘤,预后不良。在遗传和分子水平上研究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可为胶质瘤的诊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s)能从表观遗传水平、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进而广泛参与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与多种临床疾病密相关。多种Lnc RNAs可以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调节胶质瘤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并在胶质瘤的诊断、预后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MIAT是一种高特异性的疾病相关lnc RNA,它可以影响多种疾病的发生和相关细胞功能,如增殖、凋亡和侵袭。MIAT的调节机制也非常复杂,涉及多种信号通路或细胞因子。此外,MIAT在多种癌症组织或细胞中表达上调,例如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和肺癌等。MIAT还能通过对多种信号通路或者mi RNA的调节,影响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但是,目前关于MIAT和胶质瘤关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细胞实验和临床标本检测分析Lnc RNA MIAT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而为胶质瘤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第一章长链非编码RNA MIAT在胶质瘤中的临床意义目的:通过检测胶质瘤患者组织和血液中MIAT相对表达水平,分析MIAT在胶质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集胶质瘤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是初次诊断为胶质瘤,收集时未接受任何化疗或者手术。在医院HIS病例查询系统中,查询患者的初诊时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分期和Ki-67值等病理特征资料。自确诊时起,对所有研究对象定期随访,随访间隔为4周。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收集健康对照者200例。病例和对照组研究对象收集后,在检验科收集研究对象初诊时的血样。采用自身配对的方式对每个病人采集胶质瘤组织和癌旁组织。RT-PCR检测血液和组织样本中Lnc RNA MIAT的表达水平。结果:1.MIAT相对表达水平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四分位数分别是0.76(0.68-0.83)和0.32(0.21-0.45),癌组织中的MIAT相对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癌旁组织。2.在肿瘤大于等于5厘米、Ki-67值大于10、KPS评分小于70分的胶质瘤患者癌组织中的MIAT相对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在肿瘤小于5厘米、Ki-67值小于等于10、KPS评分大于等于70分的胶质瘤患者。Ⅳ期胶质瘤患者癌组织的MIAT相对表达水平依次高于Ⅱ期和Ⅲ期。3.MIAT高表达组和MIAT低表达组胶质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是21.4和30.5个月,两组患者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分期Ⅳ、肿瘤大小大于5cm、Ki-67值﹥10、KPS评分﹤70、累及多个脑叶、MIAT高表达是胶质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5.复发胶质瘤患者癌组织中的MIAT相对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未复发患者。6.胶质瘤患者血液中的MIAT相对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健康对照,血液Lnc RNA MIAT诊断胶质瘤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0.891、0.875和0.804。结论:MIAT在胶质瘤组织和血液中高表达,并与胶质瘤患者的分期、肿瘤大小、Ki-67值和KPS评分相关。MIAT高表达是胶质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与胶质瘤患者的复发相关。血液MIAT对胶质瘤患者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第二章长链非编码RNA MIAT对胶质瘤细胞功能的影响目的:在胶质瘤细胞中敲除MIAT基因,研究MIAT敲除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人星形胶质细胞HA1800、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U373和SHG-44和人多形性胶质瘤细胞T98购买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分组:U251和T98细胞分别分为空白组、空载组、MIAT抑制组。空白组细胞不作处理,空载组和MIAT抑制组分别转染空载质粒和MIAT抑制质粒。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Lnc RNA MIAT的表达水平。分别使用CCK8法、Transwell实验、流式法和划痕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侵袭能力、凋亡水平和迁移能力。结果:1.MIAT在U251、U373、SHG-44和T98细胞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高于HA1800细胞,MIAT在U251、U373和SHG-44细胞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低于T98细胞。2.胶质瘤细胞U251和多形性胶质瘤细胞T98中,各组的细胞均不断增殖,但是对照组和空载组的增殖速度较快,MIAT抑制组细胞的增殖速度较慢。在U251细胞中,空白组、空载组和MIAT抑制组中细胞增殖倍数分别是5.12±1.14、4.78±1.25和2.03±1.02。在T98细胞中,空白组、空载组和MIAT抑制组中细胞增殖倍数分别是7.25±1.59、6.51±2.08和3.15±1.14。在U251和T98细胞中,MIAT抑制组细胞的增殖倍数均显着低于空白组和空载组。3.在U251细胞中,空白组、空载组和MIAT抑制组中穿膜细胞数分别是153±21.0、176±26.2和52.1±10.5。在T98细胞中,空白组、空载组和MIAT抑制组的穿膜细胞数分别是225±18.6、253±31.2和92.3±15.6。在U251和T98细胞中,MIAT抑制组的穿膜细胞数显着低于空白组和空载组。4.在U251细胞中,空白组、空载组、MIAT抑制组细胞的愈合率分别是16.3±2.51、14.5±3.26和5.26±2.17。在T98细胞中,空白组、空载组和MIAT抑制组细胞的愈合率分别是24.7±5.16、25.1±5.47和8.73±3.15。在U251和T98细胞中,MIAT抑制组细胞的愈合率均显着低于空白组和空载组。5.在U251细胞中,空白组、空载组、MIAT抑制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是25.6±5.19、26.1±5.96和39.5±8.15。在T98细胞中,空白组、空载组和MIAT抑制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是15.6±3.82、12.8±4.18和31.8±5.79。在U251和T98细胞中,MIAT抑制组细胞的凋亡率显着高于空白组和空载组。结论:MIAT在胶质瘤细胞中高表达,敲除MIAT基因能显着降低U251和T98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并能显着促进凋亡。第三章长链非编码RNA MIAT通过mi RNA-29a调节胶质瘤化疗敏感性目的:分析MIAT和mi RNA-29a对胶质瘤治疗效果的影响。在细胞实验中,分析MIAT和mi RNA-29a对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敏感性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按照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人胶质瘤细胞U251购买于南京科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分布诱导法培养人胶质瘤耐药细胞系U251/TMZ。U251/TMZ细胞分别分为空白组、空载组、MIAT抑制组、mi RNA-29a组和MIAT+mi RNA-29a抑制组。空白组不做处理、空载组、MIAT抑制组、mi RNA-29a组分别转染空载质粒、MIAT抑制质粒和mi RNA-29促表达质粒,MIAT+mi RNA-29a抑制组转染MIAT和mi RNA-29a抑制质粒。分别采用浓度为5、10、20、50、100、200、400和800?M的TMZ溶液干预各组细胞。培养48小时后,CCK-8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以TMZ浓度为横坐标、细胞存活率为纵坐标,绘制剂量反应曲线,根据公式计算细胞的耐药指数(耐药指数=IC50U251/TMZ/IC50U251)。q RT-PCR实验检测组织和细胞中的mi RNA-29a表达水平。结果:1.MIAT疾病控制组(CR+PR+SD)胶质瘤患者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低于未控制组(PD)。mi RNA-29a疾病控制组胶质瘤患者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未控制组。2.MIAT在U251/TMZ细胞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高于U251细胞(t=6.12,P=0.002)。mi RNA-29a在U251/TMZ细胞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低于U251细胞(t=5.33,P=0.009)。3.相对于U251细胞,U251/TMZ细胞的剂量反应曲线右移,说明其耐药性增加。U251和U251/TMZ细胞的IC50分别是21.6m M和141.8Mm,U251/TMZ细胞的耐药指数是6.56。4.相对于空白组和空载组,MIAT抑制组的剂量反应曲线明显左移,说明其耐药性减弱。在TMZ浓度为100m M时,MIAT抑制组的细胞存活率显着低于空白组和空载组。5.mi RNA-29a在空白组、空载组和MIAT抑制组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是0.96?0.13、0.86?0.28和2.08?0.34。MIAT抑制组的mi RNA-29a相对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空白组和空载组。6.相对于空白组和空载组,mi RNA-29a组的剂量反应曲线明显左移,说明其耐药性减弱。在TMZ浓度为100m M时,mi RNA-29a组的细胞存活率显着低于空白组和空载组。7.相对于MIAT抑制组和mi RNA-29a组,MIAT+mi RNA-29a抑制组的剂量反应曲线明显右移,说明其耐药性增强。在TMZ浓度为100m M时,MIAT+mi RNA-29a抑制组的细胞存活率显着高于MIAT抑制组和mi RNA-29a组。结论:mi RNA-29a的表达水平和胶质瘤治疗呈正相关,并在U251/TMZ细胞中低表达。mi RNA-29a能降低U251/TMZ细胞对TMZ的耐药性。MIAT的表达水平和胶质瘤治疗效果呈负相关,并在U251/TMZ细胞中高表达。抑制MIAT的表达能促进U251/TMZ细胞中mi RNA-29a表达,并降低细胞对TMZ的耐药性。第四章长链非编码RNA MIAT通过mi RNA-200a调节胶质瘤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目的:在胶质瘤患者的组织和胶质瘤细胞中,进一步分析MIAT和mi RNA-200a、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系,及其对胶质瘤细胞的作用,进而为阐明MIAT在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将U251细胞进行不同的处理,分为空白组、空载组、MIAT抑制组和MIAT抑制+mi RNA-200a组。空白组不做处理、空载组、MIAT抑制组分别转染空载质粒和MIAT抑制质粒。MIAT抑制+mi RNA-200a组转染MIAT抑制质粒和mi RNA-200a过表达质粒。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组织和细胞中的β-catenin、p-GSK-3β、APC、Ax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mi RNA-200a在癌旁组织和胶质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是0.86?0.23和0.35?0.14,mi RNA-200a在胶质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低于癌旁组织。β-catenin在胶质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癌旁组织。p-GSK-3β、APC和Axin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低于癌旁组织。2.在胶质瘤患者癌组织中,MIAT水平和β-catenin相对表达水平呈显着正相关,和mi RNA-200a、p-GSK-3β、APC、Axin相对表达水平呈显着负相关。mi RNA-200a水平和β-catenin相对表达水平呈显着负相关,和p-GSK-3β、APC、Axin相对表达水平呈显着正相关。3.空白组、空载组和MIAT抑制组胶质瘤细胞中mi RNA-200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是1.09±0.26、1.24±0.21和2.31±0.34,MIAT抑制组胶质瘤细胞中mi RNA-200a相对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空白组和空载组。4.MIAT抑制组的β-catenin蛋白显着低于空白组和空载组,MIAT抑制组的p-GSK-3β、APC和Axin蛋白显着高于空白组和空载组。5.mi RNA-200a组的β-catenin蛋白显着低于空白组和空载组,mi RNA-200a组的p-GSK-3β、APC和Axin蛋白显着高于空白组和空载组。6.MIAT+mi RNA-200a抑制组的β-catenin蛋白显着高于MIAT抑制组和mi RNA-200a组,MIAT+mi RNA-200a抑制组的p-GSK-3β、APC和Axin蛋白显着低于MIAT抑制组和mi RNA-200a组。7.MIAT抑制组和mi RNA-200a组的增殖倍数、穿膜细胞数、愈合率显着低于空白组和空载组,MIAT+mi RNA-200a抑制组的增殖倍数、穿膜细胞数、愈合率显着高于MIAT抑制组和mi RNA-200a组。MIAT抑制组和mi RNA-200a组的细胞凋亡率显着高于空白组和空载组,MIAT+mi RNA-200a抑制组的细胞凋亡率显着低于MIAT抑制组和mi RNA-200a组。结论:MIAT敲除能促进mi RNA-200a表达,并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促进细胞凋亡。

徐仁坤[4](2020)在《胶质瘤基因芯片表达与其临床特征预后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整合生物信息学分析NCBI-GEO数据库基因表达谱及CGGA数据库mRNAseq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探讨胶质瘤患者的差异基因和临床性状及预后因素,进一步研究胶质瘤进展的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从GEO数据库下载表达谱芯片(Expression profiling by array)和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数据库下载共1018个mRNAseq转录组表达数据及临床数据。采用GEO2R在线工具分析筛选GEO数据库中正常组织和胶质瘤患者病理组织中存在的差异基因。从CGGA数据库筛选出与临床性状相关的基因,利用韦恩图得到上述基因有交集的目标基因。采用Kaplan-Meier(KM)分析探讨目标CHI3L2表达的预后价值。利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估其预测准确性。采用Wilcox检验及Kruskal检验分析CHI3L2与临床特征相关性,并分析具有相关性的基因。建立PPI蛋白互作网络,运用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讨差异基因潜在的作用机制。利用DRUG-BANK数据库对筛选出的核心基因进行药物靶点网络预测治疗靶点。R语言包行统计计算和图形绘制。[结果]1、通过GEO2R在线工具分析筛选出具有差异的基因中,上调基因共274个、下调基因共46个;其中PDPN、ABCC3、CHI3L2、SERPINA3是与CGGA数据库中具有交集的共同基因。2、CHI3L2为正常组织和胶质瘤组织中存在的差异基因,且在胶质瘤患者中低表达。在胶质瘤患者中,CHI3L2高表达与肿瘤复发、WHO分级、IDH突变,1p/19q联合缺失显着相关,P值均<0.001。KM生存分析显示CHI3L2高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21.3%,95%置信区间0.1724-0.264;低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57.5%,95%置信区间0.523-0.633。单因素独立预后分析显示CHI3L2高表达与较差的总体生存率(OS)显着相关(风险比HR:1.225;95%置信区间[CI]:1.185-1.267;P<0.001)。多因素独立预后分析显示,CHI3L2 与总生存率独立相关,HR 为 1.066(CI:1.026-1.107;P<0.001)。ROC 曲线下面积AUC>0.7。根据相关性热图,与CHI3L2呈正相关的前5位基因为SERPINA3、GBP2、IFI30、C1R、DENND2D,呈负相关的前 5 位基因为 OPHN1、CSMD3、RIMS2、SHANK2、TUB。3、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在生物过程(BP)组中,DEGs主要富集于化学突触传递、神经递质分泌、谷氨酸分泌、突触小泡、学习的反应。在细胞组分(CC)组中,DEGs的前5位富集依次为细胞连接、树突、轴突、神经突触和细胞膜上。在分子功能(MF)组中,DEGs在钙离子结合、GABA-A受体活动、突触融合蛋白-1连接、钙调蛋白结合、细胞外配体门控离子通道活性等方面富集。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DEGs通路主要富集于逆行神经的信号、尼古丁上瘾、GABA突触、吗啡上瘾、突触囊泡循环、钙信号通路、谷氨酸能突触、刺激神经组织的中的交互和胆碱能突触。4、药物靶点网络分析显示GABRB3是DRUG-BANK中标注的药物的主要靶标基因。[结论]PDPN、ABCC3、CHI3L2、SERPINA3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而在胶质瘤患者中CHI3L2高表达可能是一种胶质瘤生存不良的预后标志物。筛选出的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通路与神经调节、免疫环境、细胞外基质重塑等肿瘤微环境有关。GABA受体的功能作为影响胶质瘤重要因素之一,GABRB3可能作为药物治疗的潜在靶点。

胡明[5](2020)在《敲减ATRX对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背景:恶性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最致命的恶性肿瘤。目前,恶性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效果欠佳,大部分患者生存期没有明显提高,尤其是恶性程度最高的IV级脑胶质瘤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超过5%,因此急需找寻更有效地治疗脑胶质瘤的方法。有研究表明,ATRX基因在基因转录、SCs自我更新和多能性状态维持,以及癌症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TRX在GBM中经常存在突变,但ATRX在脑胶质瘤中发挥的作用和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目的:本研究选择GSCs和P53及Pten阴性的NSCs作为实验对象,利用sh ATRX对细胞进行转染,通过体内外实验分别检测敲减ATRX基因后对GSCs和NSCs增殖、分化和对GSCs/NSCs原位移植裸鼠模型中肿瘤增长及小鼠生存期的影响,证明ATRX可能是恶性脑胶质瘤的抑癌基因。方法:体内外实验分为sh Rluc.713组(阴性对照)和sh ATRX组(sh ATRX.6144和sh ATRX.7377)。(1)组织微阵列分析技术检测GBM中ATRX蛋白表达情况;(2)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转染sh ATRX对GSCs中ATRX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细胞生长计数、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免疫荧光染色实验检测敲减ATRX对GSCs增殖的影响;(3)建立GSCs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小鼠生存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检测敲减ATRX对小鼠肿瘤组织ATRX、Ki67和Nestin表达的影响。(4)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转染sh ATRX对NSCs中ATRX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实验检测敲减ATRX对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检测敲减ATRX对NSCs分化和Nestin表达的影响。(5)利用NSCs建立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小鼠生存期;免疫荧光染色实验检测敲减ATRX对小鼠脑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产生的影响。结果:通过组织微阵列分析发现ATRX蛋白在GBM样本中低表达;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在分化条件下,敲减ATRX表达能够促进GSCs生长和增强克隆形成能力;体内实验结果显示敲减ATRX表达促进GSCs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肿瘤组织Ki67和Nestin表达增多,小鼠生存期缩短;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在分化条件下,敲减ATRX表达能够促进NSCs的Brd U和Nestin表达增多;体内实验结果显示敲减ATRX表达显着地缩短了NSCs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的生存期。结论:(1)敲减ATRX表达可促进GSCs增殖,维持GSCs干性,促进GSCs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肿瘤增长并缩短小鼠生存期。(2)敲减ATRX的表达可促进P53及Pten阴性的NSCs恶化最终形成肿瘤。(3)ATRX通过抑制GSCs分化而促进细胞增殖的。(4)ATRX可能是恶性脑胶质瘤的抑癌基因。

赖祥梦[6](2020)在《CD24和PRAME在松果体中分化实质肿瘤分级和预后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松果体中分化实质肿瘤(Pineal parenchymal tumors of intermediate differentiation,PPTIDs)是极其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实体肿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标准,PPTID是可表现出低风险(Ⅱ级)和高风险(Ⅲ级)的恶性肿瘤,这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治疗方法和预后。然而,世界卫生组织对于PPTID的分级标准仍不明确,以有丝分裂像计数、NF(Neurofilament protein)免疫表达和KI67增殖指数这些指标的分级标准尚存在争议。2006年,一项关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cDNA 研究显示,CD2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4)、PRAME(Preferentially expressed antigen in Melanomas)、POU4F2(POU Class 4 Homeobox 2)和 HOXD13(Homeoboxprotein D13)在松果体细胞瘤(Pineocytoma,PC)、PPTIDsⅡ级、正常松果体和脑组织中缺失或表达非常低,而这四个基因在松果体母细胞瘤(Pineoblastoma,PB)和PPTIDsⅢ级中表达明显升高。因此,我们通过分析有助于区分PPTIDs分级的生物标志物(CD24、PRAME、POU4F2和HOXD13)的表达和预后,找出对PPTID分级和预后有用的生物标志物,为PPTIDs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可靠依据。研究方法:我们收集了 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方战区总医院29例临床及预后资料完整的PPTIDs患者,同时收集松果体细胞瘤(PC),松果体母细胞瘤(PB),弥漫性星形细胞瘤(Diffuseastrocytoma,DA),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 astrocytoma,AA),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和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的病例。对松果体中分化实质肿瘤及松果体区其他肿瘤进行了 CD24、PRAME、POU4F2和HOXD13的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用卡方检验和Spearman rank检验评估生物指标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CD24和PRAME对PPTIDs分级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确定其用于分级诊断的截断值(cutoff value)。用Kaplan-Meier法评估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并用log-rank检验分析总体生存期差异。结果:1.在PPTIDs Ⅲ级中CD24和PRAME的表达分别为9/11(81.8%)和8/11(72.7%)显着高于 PPTIDs Ⅱ 级分别为 6/18(33.3%)和 5/18(27.8%)(p 值分别为0.021和0.027);然而,HOXD13和POU4F2在PPTIDs Ⅱ和Ⅲ级的表达水平没有差异(p值分别为0.671和1.000)。单因素预后分析发现高表达CD24和PRAME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值分别为0.049和0.004)。2.相对于中枢神经系统低级别肿瘤(包括PC、DA和AA),CD24和PRAME在中枢神经系统高级别肿瘤(包括PB和MB)中普遍存在高表达。通过ROC曲线我们可知CD24和PRAME对PPTIDs分级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1.8%和72.7%)和特异性(分别为66.7%和72.2%)。3.CD24和PRAME的PPTIDs分级结果基本符合WHO标准,Case15根据WHO的组织学分级标准被诊断为PPTIDs Ⅱ级,但CD24在该例肿瘤细胞中呈强阳性表达,而PRAME在该例肿瘤细胞中为局灶阳性表达。根据随访资料显示,该患者术后6个月肿瘤复发,存活16个月,这种情况提示为较差的预后,其生物学行为更倾向于PPTIDsⅢ级。Case21根据WHO组织学分级标准被诊断为PPTIDsⅢ级,但该例患者的肿瘤细胞中CD24和PRAME均呈阴性表达,患者存活20个月未复发,预后良好,提示其生物学行为更倾向于PPTIDsⅡ级。根据以上结果,我们发现联合CD24和PRAME表达用于PPTIDs分级可能比仅使用WHO现有诊断标准更有价值。结论:CD24和PRAME是PPTIDs分级和预后评估新的标志物,其表达与WHO分级标准具有高度一致性,同时CD24和PRAME的表达可能是WHO分级标准的重要补充指标,并有助于指导PPTIDs患者的治疗决策。

赵清爽[7](2019)在《长链非编码RNA在胶质瘤中的表达谱、功能及胶质瘤的分子分型和危险分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及目的: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致死致残率高,目前整体治疗效果仍有待提高。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在肿瘤中发挥巨大作用,有可能成为胶质瘤的关键分子。筛选胶质瘤中有临床意义的LncRNA,是胶质瘤基础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而目前的研究表明,胶质瘤的分子机制存在较大的异质性,不同分子机制类型的胶质瘤治疗和预后差异较大。因此,探索胶质瘤的分子机制,在基因水平阐释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分子病理特征进行分类和治疗,是目前胶质瘤临床研究的重点方向。本研究使用LncRNA芯片构建LncRNA表达谱,筛选关键的LncRNA并在细胞系和临床进行功能试验和验证。同时,对胶质瘤的分子病理分型进行分析和总结,基于分子病理构建新的胶质瘤危险分层,评估胶质的预后情况。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一部分使用9例胶质瘤标本和3例正常对照进行LncRNA芯片分析,构建LncRNA的表达谱,筛选正常组织和胶质瘤标本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并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第二部分对筛选出的LncRNA MCM3AP-AS1在细胞中的功能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研究。首先使用MCM3AP-AS1过表达载体转染U251细胞,转染成功后,使用表达MCM3AP-AS1的胶质瘤细胞系与转染空载质粒的对照组进行克隆形成试验、CCK-8细胞增殖试验、Transwell细胞侵袭和迁移试验,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变化;在55例胶质瘤标本中检测MCM3AP-AS1在胶质瘤的表达情况,分析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预后之间的关系;使用TCGA及CGGA数据库中的病例和芯片数据,分析MCM3AP-AS1与胶质瘤临床、预后间的关系。第三部分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胶质瘤病例的分子病理,重点研究了IDH基因状态、1p/19q杂合性缺失在弥漫性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分类意义,并回顾了特殊类型的胶质瘤,探讨胶质瘤分子分型的临床实践路径。第四部分基于新的分子病理特征、WHO分级及手术切除、术后治疗情况,对弥漫性胶质瘤重新进行危险分层,将弥漫性胶质瘤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极高危组。根据危险分层标准对2016-2018年分子病理资料完整的110例弥漫性胶质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使用CGGA数据库的病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本研究发现胶质瘤中存在显着差异的LncRNA共有185个,其中90个LncRNA在肿瘤中高表达、而95个低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表达的LncRNA与miRNA、mRNA形成广泛的网络联系,参与到细胞生长、凋亡的信号通路中。使用MCM3AP-AS1过表达载体转染U251细胞。过表达MCM3AP-AS1的U251细胞系,其克隆形成、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下降,而细胞凋亡增加。在55例胶质瘤标本中验证其表达,证实MCM3AP-AS1在胶质瘤组织标本中低表达,而低表达的肿瘤WHO级别更高、预后更差,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TCGA及CGGA数据库的分析证实MCM3AP-AS1与胶质瘤预后不良相关,CGGA的数据库分析进一步证实,MCM3AP-AS1表达降低多见于IDH野生型肿瘤中,并与肿瘤的分子分型有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88例胶质瘤病例,使用IDH突变和1p/19q情况,可将胶质瘤分为弥漫性胶质瘤和其他类型胶质瘤两个大类。在胶质瘤各个亚型中,分子病理均有重要临床意义。使用新的危险分层将110例弥漫性胶质瘤分为4组:低危组24例,中位随访时间17.6个月无死亡病例;中危组12例,平均随访18.4个月仅1例死亡;高危组15例,位总体生存期31.7个月;极高危组共有59例,中位总体生存期仅11.5个月。CGGA数据库也使用危险分层分组:低危组101例,中位随访时间已70.4个月,仅27例出现死亡,5年生存率78.38%;中危组共152例,中位总体生存期68个月,5年生存率为53.93%;高危组共46例,中位总体生存期22.5个月,5年生存率为23.44%;极高危组180例,中位总体生存期仅12个月,5年生存率分别为11.14%。结论: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中存在大量差异表达的LncRNA,构建差异表达谱可以为寻找关键分子标志物提供依据。LncRNA MCM3AP-AS1是筛选出的差异表达的LncRNA,在U251细胞系中发挥抑制肿瘤增殖的作用,MCM3AP-AS1低表达与胶质瘤高级别和预后不良相关。胶质瘤可根据IDH突变和1p/19q LOH进行分子病理分型,分子病理分型成为胶质瘤分类的重要依据;基于分子病理和临床情况构建的危险分层,可用于判断弥漫性胶质瘤的整体预后情况。

朱爱华[8](2019)在《下调SSFA2对胶质瘤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胶质瘤(glioma)是颅内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6%,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到3%。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肿瘤细胞的密度、瘤细胞的多形性或非典型性、瘤细胞核的高度异型性、核分裂活性、血管增生、坏死、增值指数等7项指标,将胶质瘤在病理上分为4级,I-II级为低级别胶质瘤,III-IV级为高级别胶质瘤。IV级的胶质瘤也称为胶质母细胞瘤或者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在病理上常特征性表现为组织缺血性坏死,强浸润性及微血管增殖。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认为脑胶质瘤细胞主要来源于神经元周围发生恶变的胶质细胞,星形细胞或少突胶质细胞等,其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特点。现有的经典病理学往往忽视了胶质瘤的高度异质性,难以满足精准治疗的要求。2016年脑胶质瘤的WHO分类引入了基因型,将胶质瘤分为许多亚类,如IDH1突变型和野生型弥漫性胶质瘤。同时强调了分子事件在胶质瘤中的重要性,如ATRX和TP53突变多发生在星形胶质细胞瘤,1p/19q共缺失多见于少突胶质细胞瘤等。虽然经典组织病理学结合基因的分子分型为胶质瘤患者带来了新的诊断和治疗策略,但是胶质细胞瘤的治疗效果仍不令人满意。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疗及替莫唑胺(TMZ)化疗,五年生存率仅为9.8%,中位生存期仅为14.6个月。目前国际上对于原发或者复发胶质母细胞仍没有一个有效临床治疗方法。胶质瘤特别是高级别胶质瘤的治疗是目前国际上神经外科的难点和挑战之一。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正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一个新方法,这或许为神经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可能的途径。因此,寻找神经胶质瘤发生、发展及浸润等过程中重要的分子正成为目前神经外科专业的研究热点和方向之一,以期为胶质瘤的诊断及治疗寻找可能的靶点。SSFA2(精子特异性抗原2),也称为KRAS诱导肌动蛋白相互作用蛋白(KRAP)。人KRAP基因最初被鉴定为在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中被激活的KRAS上调表达水平的基因之一,被认为是大肠癌中解除调控的基因之一。KRAP基因编码一种与丝状肌动蛋白(f-actin)相关的细胞质蛋白,氨基酸序列在从鱼类到哺乳动物的KRAP直系亲属中均高度保守。目前研究发现缺乏KRAP的小鼠表现出全身能量代谢的改变和对饮食引起的肥胖和糖尿病的抵抗。尽管KRAP缺陷小鼠代谢表型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KRAP还是被认为是代谢相关疾病的目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SSFA2可能成为癌症的潜在靶点。在小细胞肺癌中SSFA2与癌细胞的肝脏优先转移有关;在淋巴瘤中实验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可以下调SSFA2在淋巴瘤细胞中的表达,有效抑制恶性淋巴瘤的进展;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SSFA2的表达可能与癌细胞的增殖表型相关等。这些研究均表明SSFA2与癌症的恶性进展密切相关。然而,SSFA2基因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将SSFA2作为胶质瘤的一个潜在靶点,研究其在胶质瘤恶性进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为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靶点。第一部分SSFA2在人脑胶质瘤及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目的:明确SSFA2基因在人脑胶质瘤组织及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为我们进一步研究SSFA2在恶性胶质瘤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实验基础。方法:(1)通过分析常用肿瘤数据库(TCGA,CGGA,REMBRANDT)中SSFA2基因在胶质瘤组织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2)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30例手术收集的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较低级别18例:WHO II-III级,胶质母细胞瘤12例)及6例外伤手术中废弃的正常脑组织标本中SSFA2的m RNA的表达水平。(3)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人源的4株胶质瘤细胞株U251、U87、U373、A172细胞中SSFA2基因m RNA水平的表达丰度。结果:(1)TCGA、REMBRANDT数据库中SSFA2的表达在胶质瘤组织中相较于正常脑组织明显升高(p<0.01);CGGA数据库中显示SSFA2的表达随胶质瘤级别的升高不断升高(p<0.01)。(2)定量PCR结果显示与正常脑组织相比,胶质瘤组织中SSFA2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3)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SSFA2在胶质瘤细胞U251、U87、U373、A172四株胶质瘤细胞株中的表达丰度,结果显示在胶质瘤细胞系中SSFA2基因均具有很高的表达丰度。结论:SSFA2基因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且在胶质瘤细胞株中具有很高的表达丰度。为下一步继续研究SSFA2在胶质瘤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下调SSFA2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体外试验)目的:体外研究SSFA2对于胶质瘤细胞株U87及U251的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初步阐明SSFA2基因在胶质瘤细胞株U87及U251中的功能。方法:(1)设计和合成靶向SSFA2的短发夹RNA(sh RNA),同时构建慢病毒载体(LV-sh RNA-SSFA2)。(2)慢病毒转染胶质瘤细胞株,构建稳定敲低SSFA2基因的细胞株,采用实时定量PCR测定SSFA2基因在两株胶质瘤细胞的敲减效率;慢病毒转染293 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干扰靶点的有效性。(3)用MTT法和Celigo细胞计数测定下调SSFA2基因的表达后,对胶质瘤细胞U251及U87细胞增殖的影响。(4)流式细胞仪分析下调SSFA2基因的表达后,对胶质瘤细胞U251及U87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定量PCR结果显示我们设计的LV-sh RNA-SSFA2能够明显下调SSFA2基因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blot结果显示LV-sh RNA-SSFA2能够在蛋白水平抑制SSFA2基因的表达。(2)MTT法和Celigo细胞计数结果显示,在胶质瘤细胞中下调SSFA2的表达后,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1)。(3)流式细胞检测显示在胶质瘤细胞中下调SSFA2的表达后,胶质瘤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同时对细胞周期的分布产生影响。结论:在胶质瘤细胞中,下调SSFA2基因的表达后,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这提示我们SSFA2基因可能在胶质瘤细胞的细胞周期、细胞增殖、细胞凋亡过程中存在重要作用。第三部分下调SSFA2基因后对胶质瘤细胞致瘤能力的影响(体内实验)目的:明确在胶质瘤细胞中下调SSFA2基因后,胶质瘤细胞在裸鼠体内致瘤能力的影响。方法:建立稳定低表达SSFA2的胶质瘤细胞U87(LV-sh RNA-SSFA2 U87)及正常表达SSFA2的胶质瘤细胞U87(LV-sh RNA-Ctrl U87)。将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各组裸鼠右侧皮腋下注射相同数量的低表达SSFA2的胶质瘤细胞U87(LV-sh RNA-SSFA2 U87)及正常表达SSFA2的胶质瘤细胞U87(LV-sh RNA-Ctrl U87)。在后续饲养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皮下肿瘤的形成情况,每周2次测量皮下肿瘤瘤体体积和裸鼠重量,并在35天后处死裸鼠后瘤体称重,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当裸鼠饲养至第16天时,实验组裸鼠(注射LV-sh RNA-Ctrl U87细胞)皮下肿瘤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注射LV-sh RNA-Ctrl U87细胞);同时我们发现肿瘤体积的差异趋势随着饲养时间的增加愈加明显。在处死裸鼠,对皮下肿瘤进行称重,我们发现实验组裸鼠皮下肿瘤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裸鼠皮下肿瘤重量。结论:在胶质瘤细胞中下调SSFA2基因的表达后可以明显抑制胶质瘤细胞的成瘤能力。第四部分下调SSFA2基因影响胶质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分子机制研究目的:通过基因芯片初步研究SSFA2影响胶质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在胶质瘤细胞U87中对SSFA2进行基因敲减,分为阴性对照组及敲减组,分别分离总RNA,使用Affymetrix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检测该基因敲减后其他基因的变化水平。对差异基因进行IPA分析和个性疾病关键基因分析,分析得到下游重要信号分子。选取显着变化的下游应答基因,通过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水平。结果:我们在下调SSFA2基因的胶质瘤细胞U87中获得了许多与阴性对照相比的差异基因。进一步使用IPA分析分析了基因表达谱的结果,结果表明NLRP12被预测为强激活,下游有10个基因被这个基因激活。同时IL2被预测为强烈抑制,下游有29个基因被该基因抑制。此外,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图显示了一个特定功能区内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网络。最后,我们使用WB检测了相关蛋白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IL1A蛋白下调了76%,IL1B蛋白下调了54%,CDK6蛋白明显下调。结论:靶基因SSFA2可能通过调控IL1A、IL1B、CDK6等基因调控胶质瘤的进展。

魏乐嘉[9](2019)在《整合分析RNA-seq数据鉴定脑胶质瘤相关lncRNAs》文中研究表明RNA转录本测序技术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非编码RNA在发育和代谢中的重要作用。非编码RNA包括microRNAs(MiRNAs)、转移RNAs(TRNAs)、核糖体RNA(RRNA)、小干扰RNA(SiRNAs)和长非编码RNA(LncRNAs)。非编码RNA是一组不能转化为蛋白质的RNA分子。以前,非编码RNA被认为是非功能性RNA,甚至是没有作用的RNA。但在目前研究,microRNAs(MiRNAs)和长非编码RNAs(LncRNAs)都已被证明是重要的转录和转录后调节因子。LncRNA是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转录本。它在遗传调控和多种表观遗传调控包括遗传印记、组蛋白修饰、X染色体失活、染色质动力学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的研究表明,lncRNAs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包括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LncRNAs在发育过程和细胞的凋亡中都具有重要的生物作用,包括组蛋白修饰、转录和转录后调控、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组印迹、染色质重塑等。目前的研究表明,lncRNAs可能在包括神经脑胶质瘤在内的多种人类肿瘤的生物学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发挥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lncRNA可能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和其他恶性表型中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其表达谱也可能对胶质瘤的分类和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实验室测序得到高通量数据,分别从脑胶质瘤患者(T-1、T-2、T-3、T-4、T-5)及其脑胶质瘤癌旁组织(CK-1、CK-2、CK-3、CK-4、CK-5)收集为为肿瘤样本和对照样本。由于本文是对lncRNA-seq(长非编码RNA),所以所有样本都通过lncRNA系统鉴定和lncRNA特性分析。之后深入挖掘与胶质瘤发生发展相关的lncRNAs。研究结果如下:(1)将从RNA深度测序获得的清洁数据过滤以筛选候选lncRNAs,共获得1.31T数据。在脑胶质瘤标本和其对应癌旁组织标本中鉴定了总共13540种已知的lncRNAs。此外,新发现总共2231个新的lncRNAs。(2)脑胶质瘤样本中lncRNAs的表达水平与对照样本中的lncRNAs表达水平进行比较,通过广义线性回归分析,其中Pvalue<0.05并且|log2FC|>1(FC为差异倍数,本研究的lncRNA以两倍差异为阈值筛选显着差异的RNA)的lncRNAs被定义为显着差异性表达。共发现776个lncRNAs差异表达,而271个lncRNAs在脑胶质瘤标本中上调,505个lncRNAs在脑胶质瘤标本中下调(3)反义预测(antisense)靶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GO生物过程分析表明,细胞过程(包括任何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的过程)占据了大部分富集的GO条目。GO分子功能分析表明,顶级富集的本体通常与细胞本身(包括质膜和任何外部封装结构,如细胞壁和细胞包膜)相关。GO细胞成分分析显示,受体结合(分子与另一分子上的一个或多个特定位点的选择性,非共价,通常是化学计量的相互作用)富集显着。(4)顺式调节-预测(cis)靶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GO分析结果与反义预测(antisense)靶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的GO分析结果类似。KEGG通路分析证明许多与氨基酸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嘌呤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代谢途径和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等)和许多免疫反应相关的信号传导途径(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移植物抗宿主病,抗原处理和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被富集。(5)本研究对GABA能突触,谷氨酸能突触,胆碱能突触,5-羟色胺能突触和多巴胺能突触5条通路的mRNAs进行KEGG分析,并反推对其进行调控的lncRNA。这些未知的lncRNA可能对研究的脑胶质的发生发展有意义。(6)本研究也对内源性大麻素通路进行了相应的KEGG分析,进而推出与之相关的lncRNAs,研究结果表明CB1大麻素受体选择性激活了星形脑胶质细胞中iNOS蛋白的表达和NO的过量产生。这药理作用可能在神经变性的炎症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也与本研究检测出来的CB1受体变化相符。综上所述,本研究在脑胶质瘤当前已有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RNA-seq,鉴定并分析lncRNA的特征、组织功能相关的lncRNA,并挖掘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调控的lncRNAs,为脑胶质瘤的治疗提供候选标记。

王勇[10](2018)在《长链非编码RNA AFAP1-AS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手术切除,结合术后放化疗仍然是胶质瘤的标准治疗方案。虽然化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但胶质瘤的预后仍然很差。其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5年生存期最短,且中位生存时间仅为初诊后12至14个月,因为它是所有胶质瘤中最具侵袭性的。目前胶质瘤的研究热点是寻找新的有效治疗靶点及有价值的生物诊断标记物,以提高胶质瘤的诊断及治疗效果。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一组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蛋白质编码RNA,参与了多种生物学过程,可在表观遗传学、转录前及转录后等多个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lnc RNA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actin filament-associated protein 1-antisense RNA 1,AFAP1-AS1)是新发现的一种 lncRNA,在食管癌、鼻咽癌、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肿瘤中均表达上调。AFAP1-AS1的表达上调可作为预后的预测指标,并可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然而,AFAP1-AS1在胶质瘤中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预后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lncRNA AFAP1-AS1在胶质瘤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为胶质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主要研究方法和结果如下:第一部分长链非编码RNAAFAP1-AS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研究目的:研究AFAP1-AS1在脑胶质瘤组织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例资料,分析AFAP1-AS1的表达量与患者各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在5例正常脑组织和52例胶质瘤组织标本中,采用RT-PCR法检测AFAP1-AS1的表达量,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AFAP1-AS1表达水平与患者各临床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AFAP1-AS1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在低级别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FAP1-AS1在低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量与正常脑组织中表达量无明显差异。临床病例资料统计分析结果显示AFAP1-AS1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级别呈正相关和KPS评分呈负相关(P=0.035,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FAP1-AS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总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01)。结论:AFAP1-AS1的表达随着胶质瘤级别的升高而升高,并与患者的预后呈显着负相关,AFAP1-AS1是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潜在致癌基因。第二部分 下调AFAP1-AS1的表达对胶质瘤细胞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目的:研究AFAP1-AS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AFAP1-AS1在胶质瘤细胞系和正常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水平。设计合成AFAP1-AS1 siRNA,将其转染至胶质瘤细胞系U87和U251中,采用RT-PCR检测干扰效率。在AFAP1-AS1 siRNA转染U87和U251胶质瘤细胞系24小时后采用一系列细胞功能实验检测AFAP1-AS1下调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AFAP1-AS1在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显着高于其在正常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量。将AFAP1-AS1 siRNA转染U87和U251后,AFAP1-AS1表达量明显下降。MTT实验结果显示,敲减AFAP1-AS1后,U87和U251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细胞周期实验结果提示,敲减AFAP1-AS1后能够引起U87和U251细胞发生S期阻滞;敲减AFAP1-AS1能够明显抑制U87和U251细胞的侵袭能力,引起侵袭相关蛋白发生变化。结论:沉默AFAP1-AS1可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第三部分AFAP1-AS1靶基因的筛选及验证其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研究目的:挑选AFAP1-AS1可能的靶基因,检测其在胶质瘤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索AFAP1-AS1在胶质瘤中起促癌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AFAP1-AS1可能的靶基因,并采用RT-PCR检测其在胶质瘤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在U87和U251细胞中敲减AFAP1-AS1后,观察AFAP1蛋白水平是否发生变化。结果:AFAP1-AS1与AFAP1在基因序列中位置相关。AFAP1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量显着低于其在低级别胶质瘤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量。AFAP1在低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量与正常脑组织中表达量无明显差异。AFAP1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量显着低于正常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量。在U87和U251细胞中下调AFAP1-AS1可以增加AFAP1的表达。结论:AFAP1的表达水平随着胶质瘤级别的升高而降低,AFAP1-AS1可能是通过调节AFAP1的表达水平而起促癌作用的。

二、应用微阵列观察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基因表达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微阵列观察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基因表达谱(论文提纲范文)

(1)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五版)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分类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弥漫性胶质瘤分类的历史沿革
二、星形细胞瘤,IDH突变型
三、少突胶质细胞瘤,IDH突变和1p/19q共缺失型
四、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
五、IDH野生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
六、总结与展望

(2)基于TMT蛋白质组学的差异蛋白PP1γ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胶质瘤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和初步验证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与试剂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差异蛋白PP1γ与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与试剂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PP1γ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与试剂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统计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蛋白磷酸酶 1 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介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3)长链非编码RNA MIAT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长链非编码RNA MIAT在胶质瘤中的临床意义
    一、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主要仪器和试剂
        3.组织和血液中LncRNA MIAT水平的检测
        4.统计分析
    二、结果
        1.长链非编码RNA MIAT在胶质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2.长链非编码RNA MIAT和胶质瘤临床特征的关系
        3.长链非编码RNA MIAT和胶质瘤预后的关系
        4.血液中长链非编码RNA MIAT对胶质瘤诊断的意义
    三、讨论
    四、小结
第二章 长链非编码RNA MIAT对胶质瘤细胞功能的影响
    一、材料和方法
        1.细胞培养和分组
        2.主要仪器和试剂
        3.细胞转染
        4.细胞功能检测
        5.细胞中LncRNA MIAT水平检测
    二、结果
        1.LncRNA MIAT在不同细胞中的表达差异
        2.抑制LncRNA MIAT的表达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3.LncRNA MIAT抑制对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4.抑制LncRNA MIAT的表达对胶质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5.抑制LncRNA MIAT的表达对胶质瘤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
    三、讨论
    四、小结
第三章 长链非编码RNA MIAT通过miRNA-29a调节胶质瘤化疗敏感性
    一、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治疗效果判断
        2.细胞培养和分组
        3.细胞中组织和miRNA-29a水平检测
    二、结果
        1.lnc RNAMIAT和 miRNA-29a在不同治疗效果的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差异
        2.LncRNA MIAT和 miRNA-29a在 U251和U251/TMZ细胞中的表达差异
        3.干预LncRNA MIAT和 miRNA-29a的表达对U251/TMZ细胞耐药性的影响
    三、讨论
    四、小结
第四章 长链非编码RNA MIAT通过miRNA-200a调节胶质瘤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一、材料和方法
        1.细胞培养和分组
        2.Wnt/β-catenin信号相关蛋白检测
    二、结果
        1.miRNA-200a和 Wnt/β-catenin信号相关蛋白在胶质瘤组织的表达
        2.miRNA-200a和 Wnt/β-catenin信号相关蛋白与MIAT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3.抑制MIAT对胶质瘤细胞中miRNA-200a和 Wnt/β-catenin相关蛋白的影响
        4.miRNA-200a促表达对胶质瘤细胞中Wnt/β-catenin相关蛋白的影响
        5.MIAT和 miRNA-200 共干预对细胞中Wnt/β-catenin相关蛋白的影响
        6.MIAT和 miRNA-200 共干预对胶质瘤细胞功能的影响
    三、讨论
    四、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长链非编码RNA和胶质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胶质瘤基因芯片表达与其临床特征预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胶质瘤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5)敲减ATRX对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恶性脑胶质瘤
        1.1.1 概述
        1.1.2 GBM常规治疗方法
        1.1.3 GBM分子学特征
    1.2 脑胶质瘤干细胞
    1.3 ATRX与恶性脑胶质瘤
        1.3.1 ATRX生物学介绍
        1.3.2 脑胶质瘤中ATRX的作用
        1.3.3 ATRX作为GBM的治疗靶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细胞
        2.1.2 质粒及慢病毒载体
        2.1.3 实验动物
        2.1.4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胞培养
        2.3.2 sh RNA表观遗传学文库筛查
        2.3.3 可诱导表达ATRX特异性sh RNA慢病毒的包装
        2.3.4 慢病毒感染细胞
        2.3.5 组织微阵列技术
        2.3.6 SDS-PAGE配置及电泳
        2.3.7 生长计数
        2.3.8 克隆形成实验
        2.3.9 免疫荧光染色
        2.3.10 GSCs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的建立
        2.3.11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2.3.1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3.13 统计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ATRX是恶性脑胶质瘤潜在的抑癌基因
    3.2 敲减ATRX对GSCs增殖的影响
        3.2.1 细胞生长计数实验检测sh ATRX对GSCs生长的影响
        3.2.2 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h ATRX对GSCs增殖的影响
        3.2.3 免疫荧光染色实验检测sh ATRX对GSCs增殖的影响
    3.3 敲减ATRX基因对GSCs致瘤潜能的影响
    3.4 敲减ATRX对P53-/-Pten-/-NSCs增殖的影响
    3.5 敲减ATRX对NSCs原位移植裸鼠模型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CD24和PRAME在松果体中分化实质肿瘤分级和预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PPTID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 PPTIDs的预后
    3. PPTIDs的治疗
    4. PPTIDs的特异性标志物
一、材料和方法
    1. 材料与设备
    2. 方法
    3. 统计方法
二、结果
    1. 松果体中分化实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2. CD24、PRAME、POU4F2和HOXD13在松果体中分化实质肿瘤中的免疫组化特征及临床病理特征
    3. CD24和PRAME在松果体区其他肿瘤中的免疫组化特征
    4. 与世卫组织标准相比,CD24和PRAME在松果体中分化实质肿瘤分级中的作用
全文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附录
致谢

(7)长链非编码RNA在胶质瘤中的表达谱、功能及胶质瘤的分子分型和危险分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胶质瘤的长链非编码 RNA 表达谱研究与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结果
        1.标本RNA的质量检测结果
        2.胶质瘤相关LncRNA及 mRNA差异表达情况
        3.差异聚类分析
        4.主成分分析
        5.信号通路改变及功能富集分析
        6.LncRNA-miRNA-mRNA预测和共表达分析
        7.LncRNA表达的标本验证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长链非编码 RNA MCM3AP-AS1 对胶质瘤增殖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与仪器
        2.实验方法
    结果
        1.PEX-MCM3AP-AS1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2.稳转细胞株建立及转染效果的验证
        3.细胞增殖能力检测
        4.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5.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6.MCM3AP-AS1 的表达与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的关系
        7.TCGA数据库分析
        8.CGGA数据库分析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胶质瘤分子病理及临床综合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病例入组及资料收集
        2.研究方法
    结果
        1.入组患者的一般情况
        2.入组病例的整合诊断类型
        3.失访病例的一般情况和失访原因
        4.胶质瘤患者生存分析
    讨论
        1.弥漫性胶质瘤(Diffuse Glioma,DG)
        2.少突胶质细胞瘤和间变性少突胶质瘤,IDH突变型,1p/19LOH
        3.弥漫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 Ⅱ-Ⅲ级
        4.胶质母细胞瘤,WHO Ⅳ级
        5.弥漫性中线胶质瘤
        6.其他类型的胶质瘤
    结论
第四部分 弥漫性胶质瘤临床危险分层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弥漫性胶质瘤临床危险分层的建立
        2.弥漫性胶质瘤危险分层的验证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1.本病例研究组的危险分层结果及生存曲线
        2.CGGA数据危险分层的结果及生存曲线
    讨论
        1.影响胶质瘤预后的相关因素
        2.各类弥漫型胶质瘤的预后情况
        3.其他类型胶质瘤的风险评估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1 长链非编码 RNA 在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2 胶质瘤的分子病理标志物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8)下调SSFA2对胶质瘤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SSFA2在人脑胶质瘤及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
    引言
    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仪器和材料
        二、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一、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SSFA2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
        二、定量PCR检测SSFA2 在人脑胶质瘤组织及胶质瘤细胞株中的表达
        三、生物信息学分析SSFA2的表达对人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讨论
    本部分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SSFA2 在胶质瘤细胞株U87及U251中的功能学研究
    引言
    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材料和仪器
        二、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一.病毒介导的的干扰SSFA2 基因的Sh RNA工具(LV-SSFA2-sh RNA)感染目的细胞后的细胞状态及荧光表达情况
        二.慢病毒(LV-SSFA2-sh RNA)转染后SSFA2 基因m 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消减效率
        三.下调SSFA2基因后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四.下调SSFA2基因后对胶质瘤细胞周期的影响
        五.FACS检测SSFA2 基因消减对凋亡的影响
    讨论
    本部分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研究SSFA2对胶质瘤细胞成瘤能力的影响
    引言
    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材料和仪器
        二.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一.慢病毒转染胶质瘤细胞U87后的细胞状态
        二.胶质瘤细胞下调SSFA2后对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讨论
    本部分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SSFA2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
    引言
    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材料和仪器
        二.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一.RNA及芯片数据的质量检测
        二.基因表达谱芯片的检测
        三.差异基因的IPA分析
        四.下调SSFA2基因后,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相关分子的网络图
        五.Real-time qPCR检测下调SSFA2 基因后,下游相关差异基因的表达
        六. western-blot 检测显着差异基因蛋白水平的变化
        七 颅内移植瘤中细胞的生长情况及裸鼠生存期变化
        八. 颅内移植瘤中相关指标的检测
    讨论
    本部分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IL-1α、IL-1β 在癌症中作用及调控
    参考文献
英文缩写一览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整合分析RNA-seq数据鉴定脑胶质瘤相关lncRNAs(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长链非编码RNA研究进展
        1.1 长链非编码RNA
        1.2 长链非编码RNA基因组特征
        1.3 lncRNA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制
        1.4 长链非编码RNA在脑胶质瘤领域研究现状
    2.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研究
        2.1 脑胶质瘤发展过程
        2.2 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相关的lncRNA研究进展
    3.本研究技术路线及目的意义
        3.1 技术路线
        3.2 目的意义
材料和方法
    1.实验数据来源
    2.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
    1.数据质量评估结果
    2.新lncRNA的预测
    3.lncRNA鉴定结果
    4.反义预测(antisense)靶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5.顺式预测(cis)靶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6.与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相关的神经递质通道的lncRNAs
        6.1 GABA能突触通路
        6.2 谷氨酸能突触通路
        6.3 胆碱能能突触通路
        6.4 5-羟色胺能突触通路
        6.5 多巴胺能突触通路
    7.内源性大麻素通路的lncRNAs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长链非编码RNA AFAP1-AS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长链非编码RNA AFAP1-AS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下调AFAP1-AS1的表达对胶质瘤细胞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AFAP1-AS1靶基因的筛选及验证其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四、应用微阵列观察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基因表达谱(论文参考文献)

  • [1]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五版)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分类解读[J]. 王梁,潘亚文,屈延,巩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09)
  • [2]基于TMT蛋白质组学的差异蛋白PP1γ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薛晶.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3]长链非编码RNA MIAT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 于百香. 苏州大学, 2021(06)
  • [4]胶质瘤基因芯片表达与其临床特征预后的研究[D]. 徐仁坤.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5]敲减ATRX对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D]. 胡明. 吉林大学, 2020(08)
  • [6]CD24和PRAME在松果体中分化实质肿瘤分级和预后的研究[D]. 赖祥梦.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7]长链非编码RNA在胶质瘤中的表达谱、功能及胶质瘤的分子分型和危险分层研究[D]. 赵清爽.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8]下调SSFA2对胶质瘤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D]. 朱爱华. 苏州大学, 2019(06)
  • [9]整合分析RNA-seq数据鉴定脑胶质瘤相关lncRNAs[D]. 魏乐嘉.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10]长链非编码RNA AFAP1-AS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D]. 王勇. 苏州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使用微阵列观察弥漫性星形细胞瘤中的基因表达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