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师培养论文-杨奇光,杨菊花

双语教师培养论文-杨奇光,杨菊花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语教师培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族地区,双语师资,职前培养模式

双语教师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杨奇光,杨菊花[1](2019)在《云南民族地区双语教师职前培养模式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省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大省,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关系国家繁荣、稳定、富强,也是教育公平一直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发现,云南民族地区双语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存在高校师资缺乏、质量不高;各类资源整合力度不足;实践课程占课程比例小;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师资培养培训机制的困境。并提出了多途径提高现有教师质量、增加一定比例的教师;完善机制、整合各类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适当扩大实践课程比例;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以支持双语事业发展的思考。(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9年07期)

李昌吉[2](2019)在《数学藏汉双语教师职前培养研究——基于四川藏区数学藏汉双语教师专业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地区双语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研究中的热点.结合四川藏区数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提出数学藏汉双语教师职前培养路径:明确数学双语教师职前培养目标,在国家双语教育政策支持下,积极构建高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校协同培养机制,构建数学双语教师专业标准,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搭建数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大数据平台,改善数学双语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置,促进数学藏汉双语教师专业发展.(本文来源于《大学数学》期刊2019年01期)

索南仁欠[3](2018)在《藏汉双语数学教师多元化分层次培养的探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藏汉双语数学教育实行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教师培养经验考察等方式,全面研究了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专业藏汉双语教师的"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方案。并从藏汉双语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大纲、课程体系与内容、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对藏汉双语数学教师"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方案的制定提出了建议和策略。(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51期)

杜春娟[4](2018)在《地方本科院校“卓越双语幼儿教师”培养机制研究——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才培养对高校教育教学、办学定位、课程设置等提出了内在规定性。其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和质量规格成为一个专业的立足之地和品牌特色。做为典型的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和率先进行"高校转型"的示范专业,培养具有地区民族特色的"蒙汉"双语幼儿教师成为专业发展的主题。在高校转型的大背景下深刻剖析民族地区"蒙汉双语"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切的解决方案和对策。(本文来源于《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马英[5](2018)在《浅议藏区幼儿教师藏汉双语的培养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藏区各县都鼓励干部职工学习藏文、藏语,对于汉族和其他不懂藏语的民族来说这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藏区学校的教师如能掌握当地的民族语言,便能在教学中起到促进作用。幼儿园更是离不开掌握藏、汉双语的教师使用藏语与幼儿沟通与交流。那么,幼儿园双语教师如何培养呢?幼儿园双语教师的培养包括入门和入道两个层次的建设和培养,入门重在解决教师的数量问题,入道重在解决教师的质量问题。(本文来源于《2018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文集(十五)》期刊2018-10-17)

张景彦[6](2018)在《新疆双语教师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年来,新疆重视双语教育,积极培养双语教师,初步建立了双语教育体系,但是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制约着双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包括:双语教师培养机制欠缺,高校双语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范院校缺乏多元文化课程,双语教师多局限于语言学习;双语教师教育实践机会有限,双语教学能力不足。根据双语教育现状,重点就如何构建双语教师培养体系提出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期刊2018年19期)

高鸿,唐启瑜[7](2018)在《甘孜藏区藏汉双语人才培养与教师双语教学能力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甘孜藏区高校双语人才培养现状和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希望进一步厘清制约甘孜藏区藏汉双语人才培养和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因素,以期对促进甘孜藏区双语人才培养和提升双语教师教学能力有所裨益。(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中旬刊)》期刊2018年08期)

周晓梅,蒙毅[8](2018)在《欧洲语言教师教育及其对中国少数民族双语师资培养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师资培养工作在我国开展多年,虽然积极有效地推进双语教育师资培养,但仍面临着许多问题。论文考察了欧洲语言教师培养的理论背景及培训模式,特别介绍了整合内容的语言教学模式(CLIL),力图为培养少数民族语言教师的必要技能、学科综合知识、双语能力以及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提供借鉴和可移植性模式。(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贾秀廷,严秀英[9](2018)在《民族高校对双语双文化教师的职前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关系着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双语双文化教师是双语教育发展的关键。教师专业发展由职前培养、资格任用和在职培训叁个阶段组成,职前培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始阶段,对其今后的专业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阐述双语双文化教师的内涵,论述双语双文化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分析双语双文化教师职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少数民族高校对双语双文化教师的职前培养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李忠政[10](2017)在《试论师范院校体育学院太极拳中英双语教师的探索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武术进校园的推广和高校国际太极拳学院的兴办,如何培养太极拳中英双语教师成为国际太极拳学院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面临太极拳中英双语教师师资的紧缺,师范大学的体育学院和研究生院探索在本校尝试进行中英双语教师的培养,是高等师范院校着眼于国际化办学和培养国际太极拳交流人才必然选择。因此,本文针对师范院校的专业优势,对太极拳中英双语教师人才的培养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7年31期)

双语教师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民族地区双语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研究中的热点.结合四川藏区数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提出数学藏汉双语教师职前培养路径:明确数学双语教师职前培养目标,在国家双语教育政策支持下,积极构建高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校协同培养机制,构建数学双语教师专业标准,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搭建数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大数据平台,改善数学双语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置,促进数学藏汉双语教师专业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语教师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1].杨奇光,杨菊花.云南民族地区双语教师职前培养模式探析[J].青春岁月.2019

[2].李昌吉.数学藏汉双语教师职前培养研究——基于四川藏区数学藏汉双语教师专业现状[J].大学数学.2019

[3].索南仁欠.藏汉双语数学教师多元化分层次培养的探索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

[4].杜春娟.地方本科院校“卓越双语幼儿教师”培养机制研究——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

[5].马英.浅议藏区幼儿教师藏汉双语的培养方式[C].2018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文集(十五).2018

[6].张景彦.新疆双语教师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

[7].高鸿,唐启瑜.甘孜藏区藏汉双语人才培养与教师双语教学能力探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

[8].周晓梅,蒙毅.欧洲语言教师教育及其对中国少数民族双语师资培养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18

[9].贾秀廷,严秀英.民族高校对双语双文化教师的职前培养[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8

[10].李忠政.试论师范院校体育学院太极拳中英双语教师的探索培养[J].长江丛刊.2017

标签:;  ;  ;  

双语教师培养论文-杨奇光,杨菊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