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体会

急诊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体会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661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7年3月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急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6%,优于常规组的总有效率78.33%。P<0.05。对比常规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急诊时间、住院时间、评估时间和球囊扩张时间,干预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病症,促进患者的恢复率,因此,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急诊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连续出现缺氧、缺血现象,导致心肌坏死的危急重症。该病病症急、变化速度快、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病症出现后,会出现心律不齐、意识不清、急性心衰、胸痛、休克等现象。所以,对急诊心肌梗死进行急诊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影响。

选取2015年6月到2017年3月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供临床护理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到2017年3月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60例,干预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48~80岁,平均年龄(64.3±3.8)岁;常规组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51~77岁,平均年龄(66.5±3.1)岁;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时检查患者各项体征,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常规护理任务。

干预组:干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行急诊护理干预,主要包括:(1)心理疏导:很多患者在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时,由于没有心理准备,极有可能出现焦虑、惧怕等心理因素,严重者会有猝死的可能性,对患者的生活带来沉重的打击与负担。因此,正确的心理疏导,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调节患者沉重情绪,改善患者心理负担[1]。树立患者克服病痛的信心,从负面影响中走出来,积极配合护理人员治疗,促进患者的康复效果。(2)健康宣传教育及运动指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刚入院的第一周是不能下地活动的,嘱咐家属杜绝探望以便患者平复心情;第二周,根据患者的好转情况,可以适当在床上活动四肢;在第三、四周,如果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指导患者可在室内进行活动,给予患者一定的帮助,促进患者活动的有效率。患者在卧床阶段,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适当的肢体锻炼。在饮食过程中,一般半流食就可以,如汤面条、稀饭等[2]。(3)康复后护理指导:护理人员可以嘱咐患者及家属,服用降血脂、血压的药物,要注意用量及时间,定期做好各项身体检查,如观察血压、血脂、心率等,必要时做心电图检查,能够更好的反应患者的身体状况。

1.3观察指标

(1)通过观察患者的病症情况,对比两组患儿急性心肌梗死的显效、有效和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消失为显效,患者的症状减轻为有效、患者的症状没有好转为无效。(2)两组患者抢救效果对比。包括急诊时间、住院时间、评估时间和球囊扩张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治疗疗效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抢救效果以率(%)表示,用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6%,优于常规组的总有效率7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效果:

对比常规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急诊时间、住院时间、评估时间和球囊扩张时间。干预组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3讨论

由于心肌缺血造成心肌出现急性坏死、恶性循环、胸痛的现象是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影响因素。急性心肌梗死具有病症急、变化速度快、死亡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病症出现后,会出现心律不齐、意识不清、急性心衰、胸痛、休克等现象[3]。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时常常伴随着疼痛,没有及时接受治疗还会引发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6%,优于常规组的总有效率7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常规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急诊时间、住院时间、评估时间和球囊扩张时间。干预组优于常规组,(P<0.05)。这说明,通过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健康宣传教育及运动指导、康复后护理指导等相关护理可以让患者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深入了解,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沟通,克服患者恐惧的心理,能够更好的战胜病魔,树立其信心,促进患者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治疗[4]。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病症,促进患者的恢复率,因此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王韵,刘坤,曲小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患者的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167-170.

[2]谢先红,曾晓琼,刘彬,等.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18-21.

[3]李英,王容芳.急诊优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8-10.

[4]王爱芝,程祖胜,夏国园,等.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J].浙江医学,2017,39(6):482-483.

标签:;  ;  ;  

急诊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