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论文-邓祖涛,周玉翠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论文-邓祖涛,周玉翠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技术效率,旅游企业,影响因素,随机前沿分析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论文文献综述

邓祖涛,周玉翠[1](2019)在《中国旅游企业技术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运用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分析了我国旅行社、旅游酒店和旅游景区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旅行社、旅游酒店和旅游景区内部都存在技术非效率;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引起的技术非效率要远大于旅游酒店的非技术效率。(2)从纵向上看,我国旅行社技术效率呈下降态势,而旅游酒店和旅游景区呈上升趋势;从横向上看,旅游企业技术效率等级的省域空间分布不均衡。(3)信息化水平和旅游产业地位均对旅行社、旅游酒店和旅游景区的技术效率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尤其是旅游产业地位的影响更为明显;人力资本水平对旅行社、旅游酒店的技术效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但对旅游景区却是不显着的负向影响;时间变量对旅行社技术效率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但对旅游酒店和旅游景区技术效率却产生不显着的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以期提高我国旅游企业的技术效率。(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周晓晶,董大朋,田宏,野金花,任国翠[2](2019)在《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增长动力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增长,完善农业生产要素配制机制,本研究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农业资本投入、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土地投入和农业中间投入4个生产要素为变量,建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应用因子分析法去除自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岭回归法求解模型参数,确定各个影响因素的系数。并利用本文所提方法对黑龙江省2006-201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正朝着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但要素配置协同匹配水平不高,农业中间投入利用率高于农业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土地投入;农业中间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在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地位较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大;要素间技术进步差异较小,其中农业土地投入和农业中间投入技术进步较高。(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程毛林,韩云[3](2019)在《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中国能源产出弹性及替代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人们常将资本、劳动和能源作为投入要素。把能源要素分解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根据主成分回归建立一个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计算各能源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结果表明:2000-2015年中国各能源要素的产出弹性逐年提高,按照平均值的大小由高到低依次为石油、煤炭、电力和天然气;2000-2015年期间各能源之间的替代弹性都大于1,按照平均值的大小由高到低依次为煤炭与天然气、石油与天然气、煤炭与电力、天然气与电力、石油与电力、煤炭与石油,但彼此相差不大。(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曾雅婷,李宾,吕亚荣[4](2018)在《中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超越对数形式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测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函数(SFA)测度了在同一生产前沿面下中国粮食生产效率、不同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以及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不断提高,从2000年的0.790稳步上升至2014年的0.859;地区间技术效率存在显着差异,东中西部地区技术效率依次降低且东部地区增速最快,非粮食主产区虽落后于粮食主产区但增速更快;粮食生产中土地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最高,农资和农具要素次之,劳动力投入产出弹性最低且为负值,粮食生产中仍存在劳动力过度投入问题,且中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此问题尤为严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粮食生产机械化率、户均农地规模、平原面积占比等因素均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有显着正向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赵胤,王江波,梁丽萍[5](2018)在《工业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土地要素替代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我国工业化快速推进时,土地供需的矛盾也日益凸显,保障土地资源的关键措施是进行要素替代,对土地要素替代动力方案和变化规律实施有效分析,从而实现集约用地。对我国工业快速推进时土地要素替代弹性的时序波动情况进行分析,以工业生产要素对工业经济的增长效应为切入点,塑造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将工业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以及中间投入作为工业生产函数的投入要素;采用岭回归估计法,对工业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实施估计,通过2003—2017年我国地级市层面数据实施回归分析,运算投入要素替代弹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中间投入利用效率远远低于土地投入,工业资本、劳动及土地要素间替代弹性为正,替代弹性值高。实证结果说明,当前工业资本和工业土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工业资本、劳动力和土地要素具有可替代关系,不同区域各要素间替代弹性与波动情况具有较大的差异,并且西部替代弹性比东、中部低,同时给出增强工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驱动工业经济提升的合理策略。(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7期)

闫春,邓阳[6](2017)在《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一种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国经济增长和人口出现的新特征,采用弹性不再固定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收集我国2003-2016年统计数据,剖析新世纪以来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首先,建立包括人力资本、劳动力和资本存量叁种要素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其次,构建包括教育、健康、科技、人口迁移四个维度的人力资本测度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然后,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揭示不同要素单独或相互作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新世纪以来我国人力资本结构主要包括两大组成部分:反映人力资本质量的"学研型人力资本"和以数量为主的"人口型人力资本",而且前者的比重远大于后者;尽管我国经济增长依然离不开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可是最有效的方式却是人力资本投资,而且是一种远远超过人口数量增长的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期刊2017年12期)

王浩宇[7](2017)在《产业结构与中东欧经济增长效率研究——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SFA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有着显着的促进作用。本文以中东欧12个国家近20年的经济数据为样本,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探究了产业结构升级对中东欧国家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经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中东欧国家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而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增长具有强烈的引导作用。对这种互动关系的考察可以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交流提供产业领域的视角,增强国际合作的深度,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考量自身的产业发展决策。(本文来源于《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2017年会暨2017新兴经济体论坛(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期刊2017-11-03)

纪建悦,王奇,任文菡[8](2017)在《我国海洋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研究——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随机前沿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我国2006-2014年沿海11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前沿模型(SFA),并结合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Malmquist指数分解法,对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且引入经济增长集约系数,对我国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各省份海洋经济技术效率普遍偏低,且逐年下降;我国海洋经济的增长模式属于技术诱导型增长模式;我国海洋经济增长集约系数从2006年的0.3530增加至2014年的1.7525,说明近年来海洋经济增长方式正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10-20)

任天驰,彭志远[9](2017)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与农户微观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复杂影响,总结当前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否阻碍农业生产的争论,基于实地调研,通过超越对数模型实证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欠发达地区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已显现出负面影响,其作用机理体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农业劳动力不足问题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的下降,并间接导致土地利用效率的下降和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减少。应通过提高留守劳动力素质、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水平等措施弥补农村劳动力流失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9期)

王阳[10](2017)在《四川省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效率驱动抑或规模改善——基于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的实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基于四川省160个县(区)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县域农业TFP的变化进行了测度和分解。研究发现:(1)县域农业TFP年均增长6.66%,增长速率呈现稳定态势;(2)技术进步是县域农业TFP增长的主要源泉,年均增长7.37%;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阻碍了县域农业TFP的增长,技术效率变化年均降低农业TFP增长0.58%;规模效率变化年均减少农业TFP增长0.14%;(3)县域农业TFP增长具有显着的区域差异,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变化是差异的主要来源。农业技术进步一方面推动了县域农业TFP的增长,另一方面却加剧了技术效率的差距。(本文来源于《四川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增长,完善农业生产要素配制机制,本研究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农业资本投入、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土地投入和农业中间投入4个生产要素为变量,建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应用因子分析法去除自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岭回归法求解模型参数,确定各个影响因素的系数。并利用本文所提方法对黑龙江省2006-201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正朝着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但要素配置协同匹配水平不高,农业中间投入利用率高于农业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土地投入;农业中间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在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地位较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大;要素间技术进步差异较小,其中农业土地投入和农业中间投入技术进步较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论文参考文献

[1].邓祖涛,周玉翠.中国旅游企业技术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2].周晓晶,董大朋,田宏,野金花,任国翠.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增长动力因素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

[3].程毛林,韩云.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中国能源产出弹性及替代弹性分析[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曾雅婷,李宾,吕亚荣.中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超越对数形式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测度[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赵胤,王江波,梁丽萍.工业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土地要素替代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8

[6].闫春,邓阳.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一种解释[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7

[7].王浩宇.产业结构与中东欧经济增长效率研究——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SFA方法[C].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2017年会暨2017新兴经济体论坛(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2017

[8].纪建悦,王奇,任文菡.我国海洋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研究——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随机前沿模型[C].第十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9].任天驰,彭志远.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与农户微观数据[J].广东农业科学.2017

[10].王阳.四川省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效率驱动抑或规模改善——基于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的实证[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7

标签:;  ;  ;  ;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论文-邓祖涛,周玉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