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细化和提高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细化和提高

刘晓鹏李周红(石家庄学院外语系河北石家庄050035)

【摘要】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根据市场需求、课程设置和学生兴趣把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细分为商英经贸、商英文秘和商英翻译三个方向,把商英人才的职业能力具化为基本和定向商英职业能力,进而提出以开展订单式校企合作教学、强化实践和实训、发展双师型教师、培养双证型学生、改革考核评价体系等方式提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商务英语;培养目标;基本职业能力;定向职业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GJKT-09-20)"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商务英语实训教学体系的探索与研究"的成果论文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3)03-075-03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就业总量持续增长甚至部分企业招工难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质量却依然面临困境。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困境则突出表现为商贸企业需求和商务英语人才的求职需求错位。发展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成为政府、社会和高校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本文结合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细化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方向,具体解析商务英语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定向发展的构建途径,以期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提升探寻有益的参考。

一、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细化解读

在英语语言教学理论体系中,商务英语被称为EnglishforBusinessPurposes(EBP)或BusinessEnglish(BE),为从事国际商务的人士提供商务环境下的英语交际技能培训。我国教育部指出,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既全面了解和掌握国际商贸,企业管理,国际市场营销等专门知识,又通晓这些专业的英语专门知识的复合型涉外人才。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商务英语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熟练掌握系统的商务知识,熟悉文秘工作,并能熟练运用现代办公设备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人才。

研读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不容忽视。根据国家教育部2000年印发的《关于制定高职高专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模块可以具体分为语言基础模块,专业知识模块和应用能力模块。其中,第一部分,语言基础模块包括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所对应的课程设置有商务英语视听、口语、精读和泛读、写作、翻译等课程;第二部分,专业知识模块要求培养学生涉外经贸流程操作能力,所对应的课程设置有商务英语贸易实务、函电与单证、报关与跟单、谈判与营销等课程;第三部分,应用能力模块要求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涉外贸易实际交流能力,所对应的课程设置包括语言输出模拟实训和贸易流程模拟实训课程[1]。根据国家教育部2004年《关于高等职业学校设置问题的几点意见》中,国家教委加大了对高职课程设置中实践课题的要求:"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的50%左右,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的开出率在90%以上;每个专业必须在校内拥有相应的技能训练、模拟操作场所和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活动基地。"[2]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理工类本科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25%,高职院校至少达到50%的新政策,使企业参与高校人才质量评定和培养过程[3]。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力求改进该专业课程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商英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对于高校而言,新形势下的高职教育改革,就是要突出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对于商务英语专业而言,就是要突出学科专业与社会经贸活动的实际联系性,要重视人才的职业能力发展,努力实现商贸企业需求和商务英语人才的求职需求零差别接轨。透析商务英语专业的内涵和国家对于该专业课程设置的改进,根据市场需求、毕业生就业追踪及信息反馈,本文尝试把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为商务经贸方向、商务文秘方向和商务翻译方向。这三个方向都强调英语知识的掌握与输出、商务专业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的综合提高,但对于不同培养方向,又要求有深钻精造的长项发展。

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定向透析

基于以上培养目标的三个细分方向,商务英语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可以统称为综合职业能力,具体可以分为基本商务英语职业能力和三个定向的商务英语职业能力。

基本商务英语职业能力

这是指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毕业、想要从事与商务英语相关工作的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的职业能力,是毕业生做任何定向发展的前提。具体包括:

⑴良好的个人素养。其实这是无论任何专业的大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做人"的能力。具体包括良好的政治觉悟、职业操守、团队精神、个人品行、心理健康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等。任何企业都喜欢阳光上进、踏实敬业、德行正、操守高的职员。这些需要大学生们在校期间从始至终要注重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加强个人修为。

⑵职场发展能力。这是无论任何专业的大学生都必须具备的"从业"的能力。具体指实践能力和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指大学生要能把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实用实干,要有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具备胜任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再学习能力指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策略和认知途径,要具备能够随着岗位的调整和职业要求的变化而进行自我知识更新和技能提高的能力。

⑶计算机应用能力。这是指无论任何专业的大学生都应该掌握的OFFICE系统操作能力,包括文字、表格、数据处理等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⑷英语语言基本应用能力。这是英语专业的语言优势,包括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语言交际和沟通能力。

⑸商务英语知识通晓能力。这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特色。商务英语涉及相当宽泛的专业词汇和知识,如贸易知识、金融知识、财务知识、会计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知识等。想要从事与商务英语相关行业,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必须要通晓宽泛的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并且要具备把英语和商务交融的能力,使得英语为商务活动服务。

定向商务英语职业能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和我国在世界经济地位的上升,越来越多的国营和民营企业对国际市场开放,频繁的对外经贸往来使得市场对商务英语经贸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人才种类的划分也细化。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除了要掌握以上提及的基本商务英语职业能力,还应该根据细化的人才需求种类,有针对性地发展定向职业能力。这就要求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应结合自身情况,发现并有意识培养个人兴趣和特长,尽早做好职业规划,进而有针对性地在某些学科方向进行拓展性的能力塑造和发展,具体如下:

⑴商务英语经贸能力

涉外经贸企业一般把报关员、单证员等归为商务英语经贸类人才。这类人才要①具备熟练运作全部外贸流程的能力,具体说来就是需要着意夯实经贸知识、强化商务实践和实训,学会审核与制作外贸单证,包括进出口、报关、国际贸易业务中涉及的各种进出口单据的制作,了解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本环节,掌握外贸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合同条款的谈判及外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②逐步养成敏锐的市场意识、良好的商业交往能力以及快速应变、理性分析的综合能力,并且要入职即能独挡一面;③考取相关从业证书,如:际贸易单证员证书、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剑桥商务英语中级证书等。

⑵商务英语文秘能力

经贸公司一般都配有专职的商务秘书,对这类人才的要求是①掌握宽泛的商贸知识(指国际贸易与结算、国际金融、经贸合同、国际商法、进出口业务等方面一般的商贸理论、法律常识和事务操作等);②熟悉建立业务关系、询价、报盘、还盘、订货、支付、包装、装运、保险、索赔等磋商环节;③掌握外贸英文函电写作,熟练电子商务时代函件写作,兼具中英文语言口头和书面的表达、沟通和应变能力;④熟练的文字和表格及数据处理等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现代办公设备的能力;⑤考取相关从业证书,如:高级国际商务秘书、国际商务英语(初级)和普通话等证书,有较高要求的企业希望学生具有高级国际贸易业务员的培训与认证。

⑶商务英语翻译能力

随着因特网应用扩展和国际间电子商务市场的日趋成熟,大多数的涉外企业都有自己的专职笔头翻译和口译人员。这类人才应具备:①熟悉我国对外贸易方针政策,了解国际贸易惯例;②掌握大量的词汇、习语、谚语、俚语,能够灵活地、熟练地运用语法手段和修辞技巧,具有较强的中、英文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和交流能力;③了解外贸业务,掌握大量外贸知识和术语,能够进行外贸函电、合同签订、制作单证、进出口业务往来和业务核算、商务往来所需的口译和笔译等能力;④具有较厚实的中文文化底蕴和较广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在双语沟通和交际中,能够弥合经贸双方意识形态、价值观、社会习惯、传统风俗等方面的差异;⑤具有训练有素的翻译能力,包括口译、笔译,还包括全译、摘译、译述、译写、述评、综述等能力;⑥考取相关从业证书,如:英语笔译证书、英语口译证书、剑桥商务英语高级证书、高级国际贸易业务员证书等。

三、商务英语专业职业能力的提高途径

细化了商务英语培养目标的三个方向,具象了三个方向商务英语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职业能力和三个定向的职业能力,商务英语职业能力的提高应该落脚点在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综合能力的发展,具体如下:

⑴实施订单式校企合作教学

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应该产学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即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定位,主动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和岗位标准进行教学改革,包括实施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等各方面的调整,以适应企业技术岗位对定向技能性专门人才的需要,使毕业生在校时能够学有所长,入职后能够学有所用;企业则为学校提供对应专业和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并派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入校园授课或讲座。这样的模式对于校企双方来说是双赢:企业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全程参与和督促是毕业生具备独立上岗能力和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的保障,同时企业行业特色的真实呈现和毕业生的岗位实战演练,是学生能够具备切实为企业提高效益和拓展服务业务的能力的前提,从而使得企业能够获取较为稳定的定向人才来源,降低对新进职工的培训周期和成本。目前,由教育部和全国工商联发起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已经牵线上百家高校和企业,通过"订单式"培养来定制人才。山东、广东等地还批准按照企业需求开办新专业。

⑵落实实践教学

商务英语专业特点是应用性和实用性强。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校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的良好建设是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

学校实训课程的设置能够让学生在学校实训室仿真环境下,进行进出口业务操作、商务函电写作、外贸单证制作等技能的演练,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另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可以从不同层次的实训作业进行选择,实现因材施教。

企业实习基地的实干能够让学生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实践和检验,学生能更快地把所学理论用于实际,磨练实际商务业务操作能力,并能应对特殊状况,起到加强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效果,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商务问题的能力;"顶岗"实践岗位能增加学生的职业认识程度,让学生体会工薪族的全职工作日程和岗位工作强度,避免学生眼高手低,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增强就业竞争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个人素质。

⑶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社会和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毕业生就职困境,学校教育的更高要求和课程的实用性的增强,使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教师要想教好学生,必须不断提升自己。教师必须要加强业务进修,要走出校园,了解社会,走进企业;要要保持和企业的不间断交流,了解企业用人标准,要进入企业相关岗位实践,要具有相当的企业和行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甚至要取得与外经贸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学校和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好企业实习基地,也可把企业相关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聘请到校园授课或讲座,才能实现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掌握一定的企业和行业相关知识和技能。

⑷鼓励双证型学生的发展

社会需求、企业用人标准的变化、往届毕业生的就职状况反馈、校企的交流、商务英语专业在校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的不同,导致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个人定位和职业发展方向不尽相同。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该尽早认清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做好个人职业定位和规划,思路清晰地塑造自身的基本商务英语职业能力,努力发展各自选好的定向商务英语职业能力。在校期间,除了拿到学校授予的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证书外,学生还应该拿到一个或几个社会上常年设置的技能资格证书,使学生既具备第一岗位的任职能力又有转换岗位的适应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要把双证学生作为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参与各类与外经贸相关的从业资格考试,甚至可以把一些岗位技能的培养与考核纳入教学计划,使学生具有宽口径、多角色的适应能力,以增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实干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⑸改革考核制度

商务英语专业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结构。因此,商务英语教学中学生成绩考核也应该是多形式的,既要有对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的考察,又要对其在商务实训活动中应变能力进行鉴别,形式既有书面考试,又有实习单位的评价反馈,采取分项考核与综合测评相结合的基本方法,还可考虑推动学生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要适应社会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细化的、实用性的商务英语定向人才,提升商务英语毕业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职场必修-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刘晓鹏(1960-),男,河北辛集人,石家庄学院外语系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和翻译理论与实践;

李周红(1971-),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标签:;  ;  ;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细化和提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