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流体分布论文-钱胜,王瑞金,朱泽飞

纳米流体分布论文-钱胜,王瑞金,朱泽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米流体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蒸发,纳米颗粒,分子动力学,表面张力

纳米流体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钱胜,王瑞金,朱泽飞[1](2018)在《纳米颗粒分布影响纳米流体蒸发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模拟了在不同恒温条件下,在水的气液界面处添加不同种类的纳米颗粒情况下的蒸发行为。同时通过改变纳米颗粒的粒径,数量,聚集方式等模拟不同颗粒分布状态,以对比分析纳米颗粒行为对蒸发行为的影响。此外,还计算了这些情况下,水的表面张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纳米颗粒的数量越多,蒸发率越低。随着蒸发的进行,纳米颗粒的浓度越来越大,表面张力上升。当纳米颗粒聚集成壳,充满气液交界面时,蒸发率会明显下降。(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0-25)

李芹芹[2](2018)在《纳米流体液滴蒸发过程温度分布及沉积图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液滴的自由蒸发在自然界和人类生产生活中较为常见,人们从很久之前就对液滴蒸发过程开始了探索。纳米流体作为一种潜在的高效能换热流体,在航空航天领域、电子领域、表面涂层领域等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目前的研究对纳米流体液滴蒸发过程的机制和机理缺乏一个完全的理解和统一的认识,有些部分存在巨大争议。因此对液滴的内部流动、温度场分布及沉积图案进行针对性研究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争议与问题,对纳米流体液滴的蒸发过程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本文通过实验主要研究了在两种不同的纳米粒子粒径(20nm、50nm)、叁种不同的纳米流体质量分数(0.05%、0.1%、0.2%)和四种不同的玻璃载玻片底板加热温度(30℃、47℃、64℃、81℃)的实验条件下,叁氧化二铝水基纳米流体固着液滴在玻璃载玻片上的蒸发行为,记录其蒸发动力学参数,研究其蒸发模式。用红外热像仪记录液滴蒸发过程中气-液界面的温度场分布,并且用显微镜拍摄了液滴蒸发结束得到的沉积图案,推测其蒸发流动模式。得到粒子粒径、纳米流体质量分数和底板加热温度对液滴蒸发过程动力学、温度场分布及沉积图案的影响。实验的主要结论如下:一、粒子粒径对纳米流体液滴蒸发模式产生的影响最大,底板加热温度、流体质量分数这两种因素次之,其蒸发模式保持较单一模式,接触线存在类似定接触线的阶段,接触角随蒸发的进行持续减小。纳米流体液滴的蒸发总时间随底板加热温度的升高(从30℃到81℃)而降低约80%,随流体质量分数的减小(从0.2%到0.05%)而降低约21%;接触角的减小速率随底板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大幅度增加,最高达9倍;随流体质量分数的减小而小幅度增大,约16%,粒径引起的变化不明显。二、在本实验中所有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液滴蒸发过程中的气-液界面温度场分布趋势都是一致的,蒸发过程中热传导效应比蒸发冷却效应更为显着,导致了液滴边缘处温度最高,越靠近液滴中心处温度越低,液滴中心处的温度最低,呈左右对称的温度分布。蒸发初始时刻液滴中心处和液滴边缘处的温差最大,且随底板加热温度和纳米流体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蒸发的持续进行,温差不断减小直至最后消失。初始马兰格尼数值随着玻璃载玻片底板加热温度的升高随之增加,最高达1.7倍。随着蒸发的进行,马兰格尼数反而会得到抑制。同种条件下初始马兰格尼数值也会随着纳米粒子粒径的增加和纳米流体质量分数的增加有小幅度的增加。叁、向外的毛细补偿流动和由温度梯度驱使的马兰格尼流动及停滞点的存在导致“咖啡圈”图案和“双环”图案的形成。双环图案中内环的完整性随着马兰格尼数的增大而增大,底板加热温度对沉积图案中的内环宽度没有明确的影响,咖啡圈外环的宽度随着底板加热温度增加而变宽,最高达3倍。大粒径的叁氧化二铝纳米溶液液滴蒸发结束后得到具有放射状结构的咖啡圈外环和内环。咖啡圈外环宽度随纳米流体的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最高达2倍,靠近咖啡圈处的粒子从有序排列堆积转变为无序堆积。(本文来源于《天津商业大学》期刊2018-05-01)

王希军[3](2015)在《纳米磁流体动态散斑干涉场的奇异场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由纳米磁流体运动引起的双扫描激光散斑干涉光场及其变化做拉盖尔-高斯滤波下的傅里叶变换,获得动态散斑干涉图对应的光学涡旋分布及变化特征。分析认为,光学涡旋分布及变化对应着由纳米磁微粒及其团族的运动所引起的动态散斑变化。当纳米磁微粒聚集到分散的过程中,动态激光散斑光场的奇异场分布发生相应变化,说明了磁流体运动过程对应涡旋密度有先大后小,再由小变大的两个变化;并且光学涡旋密度高,对应较小颗粒的散斑场,磁流体处于稳态的状况;光学涡旋密度低,对应较大颗粒的散斑场,对应着磁流体激烈的运动。研究结果体现了奇异场分布变化和纳米磁流体动后趋稳的过程存在对应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光学》期刊2015年06期)

康艳霜,孙宗利[4](2014)在《纳米微腔中荷电流体的压力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经典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受限于球腔空间的荷电流体的单位面积压力分布.计算结果显示,增大体密度和升高温度加剧体系内部压力分布曲线的震荡趋势.与此相反,增大色散作用的截断半径和分子的荷电量削弱曲线的震荡趋势.所得结果可为理解和掌握受限流体的力学性质提供理论参考和线索.(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刘苗生,曹文科,张慧光,张惠生,王俊龙[5](2010)在《磁共振显像观察磁粒子局部植入引导的纳米顺磁流体靶向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永磁铁植入体内对磁流体的影响。方法在新西兰兔体内按一定方式植入磁粒子,建立一个体内磁场,并在静脉输注纳米四氧化叁铁(Fe3O4)磁流体一定时间后解剖动物,用磁共振观察并检测组织内Fe3O4含量。结果取出磁粒子后磁共振检查发现植入磁粒子的部位纳米Fe3O4可以显像;用原子光谱吸收仪测定注射药后1、10 d植入磁粒子的部位Fe3O4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部位。结论磁共振检查可以定性观察纳米Fe3O4的分布。(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0年05期)

王媛,樊玉光,杨勇[6](2006)在《用有限元仿真计算法研究纳米磁性流体密封的磁场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ANSYS分析软件进行纳米磁流体密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确定单元网格划分精度和模型的边界条件等计算参数,对磁场分布进行仿真计算,求出每级的磁感应强度差,使磁流体密封装置密封能力的计算变得快捷而有效。(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06年07期)

纳米流体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液滴的自由蒸发在自然界和人类生产生活中较为常见,人们从很久之前就对液滴蒸发过程开始了探索。纳米流体作为一种潜在的高效能换热流体,在航空航天领域、电子领域、表面涂层领域等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目前的研究对纳米流体液滴蒸发过程的机制和机理缺乏一个完全的理解和统一的认识,有些部分存在巨大争议。因此对液滴的内部流动、温度场分布及沉积图案进行针对性研究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争议与问题,对纳米流体液滴的蒸发过程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本文通过实验主要研究了在两种不同的纳米粒子粒径(20nm、50nm)、叁种不同的纳米流体质量分数(0.05%、0.1%、0.2%)和四种不同的玻璃载玻片底板加热温度(30℃、47℃、64℃、81℃)的实验条件下,叁氧化二铝水基纳米流体固着液滴在玻璃载玻片上的蒸发行为,记录其蒸发动力学参数,研究其蒸发模式。用红外热像仪记录液滴蒸发过程中气-液界面的温度场分布,并且用显微镜拍摄了液滴蒸发结束得到的沉积图案,推测其蒸发流动模式。得到粒子粒径、纳米流体质量分数和底板加热温度对液滴蒸发过程动力学、温度场分布及沉积图案的影响。实验的主要结论如下:一、粒子粒径对纳米流体液滴蒸发模式产生的影响最大,底板加热温度、流体质量分数这两种因素次之,其蒸发模式保持较单一模式,接触线存在类似定接触线的阶段,接触角随蒸发的进行持续减小。纳米流体液滴的蒸发总时间随底板加热温度的升高(从30℃到81℃)而降低约80%,随流体质量分数的减小(从0.2%到0.05%)而降低约21%;接触角的减小速率随底板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大幅度增加,最高达9倍;随流体质量分数的减小而小幅度增大,约16%,粒径引起的变化不明显。二、在本实验中所有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液滴蒸发过程中的气-液界面温度场分布趋势都是一致的,蒸发过程中热传导效应比蒸发冷却效应更为显着,导致了液滴边缘处温度最高,越靠近液滴中心处温度越低,液滴中心处的温度最低,呈左右对称的温度分布。蒸发初始时刻液滴中心处和液滴边缘处的温差最大,且随底板加热温度和纳米流体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蒸发的持续进行,温差不断减小直至最后消失。初始马兰格尼数值随着玻璃载玻片底板加热温度的升高随之增加,最高达1.7倍。随着蒸发的进行,马兰格尼数反而会得到抑制。同种条件下初始马兰格尼数值也会随着纳米粒子粒径的增加和纳米流体质量分数的增加有小幅度的增加。叁、向外的毛细补偿流动和由温度梯度驱使的马兰格尼流动及停滞点的存在导致“咖啡圈”图案和“双环”图案的形成。双环图案中内环的完整性随着马兰格尼数的增大而增大,底板加热温度对沉积图案中的内环宽度没有明确的影响,咖啡圈外环的宽度随着底板加热温度增加而变宽,最高达3倍。大粒径的叁氧化二铝纳米溶液液滴蒸发结束后得到具有放射状结构的咖啡圈外环和内环。咖啡圈外环宽度随纳米流体的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最高达2倍,靠近咖啡圈处的粒子从有序排列堆积转变为无序堆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米流体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1].钱胜,王瑞金,朱泽飞.纳米颗粒分布影响纳米流体蒸发的分子动力学模拟[C].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8

[2].李芹芹.纳米流体液滴蒸发过程温度分布及沉积图案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8

[3].王希军.纳米磁流体动态散斑干涉场的奇异场分布[J].中国光学.2015

[4].康艳霜,孙宗利.纳米微腔中荷电流体的压力分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5].刘苗生,曹文科,张慧光,张惠生,王俊龙.磁共振显像观察磁粒子局部植入引导的纳米顺磁流体靶向分布[J].山西医药杂志.2010

[6].王媛,樊玉光,杨勇.用有限元仿真计算法研究纳米磁性流体密封的磁场分布[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

标签:;  ;  ;  ;  

纳米流体分布论文-钱胜,王瑞金,朱泽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