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压力角论文-李俭,饶雄,唐茂,邓嫄媛,熊美玲

机构压力角论文-李俭,饶雄,唐茂,邓嫄媛,熊美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机构压力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弧面分度凸轮,包络面,压力角,统一数学模型

机构压力角论文文献综述

李俭,饶雄,唐茂,邓嫄媛,熊美玲[1](2018)在《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压力角的通用表达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参数缺乏通用数学模型的情况,应用包络面理论,通过齐次坐标的矩阵变换,提出了一种基于统一数学表达的弧面分度凸轮轮廓曲面的建模方法.以圆柱滚子、圆锥滚子和双曲线滚子为研究对象,推导建立了弧面分度凸轮廓面模型的统一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了压力角的通用解析表达式,为弧面分度凸轮的精确设计与制造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纪姝婷,张跃明[2](2018)在《摆线针轮行星传动机构的设计参数对压力角的影响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摆线针轮传动机构设计参数与压力角之间的关系,对摆线轮与针轮之间的压力角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基于齿轮啮合原理,建立摆线轮齿廓的数学模型,根据摆线针轮传动机构的多齿啮合特点,推导了压力角的数学表达式,并仿真了特殊位置处摆线轮与针轮之间的啮合关系.以工业机器人用RV减速器中的摆线针轮传动机构为例,应用VC++软件编程和AutoCAD软件仿真,详细论述了机构的偏心距、针轮分布圆半径以及针轮半径等机构设计参数对压力角的影响.通过对摆线轮与针轮不同啮合状态的仿真,揭示机构设计参数对压力角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偏心距对机构压力角的影响显着,针轮分布圆半径次之,而针轮半径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该研究为摆线针轮机构的参数设计和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莫才颂[3](2017)在《平面连杆机构压力角与传动角引导式教学探索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及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机械设计基础平面连杆机构压力角与传动角的理论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引导式教学模式。实践表明:引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生产力》期刊2017年11期)

张平历[4](2013)在《平面连杆机构压力角的教学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中职机械课程中平面连杆机构压力角的教学策略:平面连杆机构压力角概述,阐述了平面连杆机构压力角的定义与应用范围,说明平面连杆机构压力角教学的重要性;平面连杆机构压力角的教学策略,从巧解压力角的定义、合理分析压力角、选择特殊例证妙解压力角的使用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希望对平面连杆机构压力角的教学起到启示和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学园》期刊2013年31期)

郭运波,邢晓静[5](2013)在《两种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分析和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凸轮机构能够完成任意拟定的运动曲线,正是由于这个优点,扩大了凸轮机构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本文利用解析法的缜密和作图法的灵活,对圆形偏心凸轮和椭圆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利用分析的成果对凸轮作了机构方面的改进,使其在运动和动力学特性上更具优势。(本文来源于《现代机械》期刊2013年04期)

贲友国[6](2012)在《平面连杆机构压力角的教学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职《机械基础》教材中平面连杆机构的压力角是教学难点,其教学可以通过巧解定义讲解,巧用受力分析、巧举特例验证等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压力角的含义,理解压力角对"传力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职业》期刊2012年33期)

刘军营,李强,闫洪波,刘改珍[7](2012)在《等压力角传动凸轮机构运动学分析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平面对数螺旋线引入凸轮轮廓,结合对数螺旋线特点和凸轮功能,用具有螺旋角不变的对数螺旋线保证凸轮传动过程压力角不变,设想用2条对数螺旋线构成凸轮轮廓,结合圆弧构成封闭曲线。再用一具体实例,确定合适的对数螺旋凸轮方程,进而对凸轮进行运动学分析;并对分析的结果设想所能应用的场合。(本文来源于《煤矿机械》期刊2012年11期)

唐凌燕[8](2012)在《如何找出平面机构压力角和传动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找出平面机构的压力角与传动角,是机械原理和机构设计基础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几种机构的分析,把找出正确的压力角和传动角的方法总结一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压力角和传动角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旬)》期刊2012年08期)

徐秀芬[9](2012)在《基于最大压力角允许值的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1问题的提出曲柄滑块机构是机械上广泛应用的平面连杆机构,一般的设计方法是:给定滑块的行程速比系数K、滑块的冲程H和偏距e,用作图法求出曲柄的长度a和连杆的长度b。这样设计的结果是唯一的,但不一定是最佳的。因为此时机构的最大很大,导致机构的传动性能不佳。本文(本文来源于《起重运输机械》期刊2012年07期)

白海英[10](2012)在《关于凸轮机构压力角影响因素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凸轮机构时,除了要求推杆实现预期的运动规律外,还应当保证机构有较好的受力情况和紧凑的结构尺寸。在凸轮机构中推杆有不同的结构形状和不同的运动形式,本文对尖端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公式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以便在教学和设计时参考。(本文来源于《长春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机构压力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摆线针轮传动机构设计参数与压力角之间的关系,对摆线轮与针轮之间的压力角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基于齿轮啮合原理,建立摆线轮齿廓的数学模型,根据摆线针轮传动机构的多齿啮合特点,推导了压力角的数学表达式,并仿真了特殊位置处摆线轮与针轮之间的啮合关系.以工业机器人用RV减速器中的摆线针轮传动机构为例,应用VC++软件编程和AutoCAD软件仿真,详细论述了机构的偏心距、针轮分布圆半径以及针轮半径等机构设计参数对压力角的影响.通过对摆线轮与针轮不同啮合状态的仿真,揭示机构设计参数对压力角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偏心距对机构压力角的影响显着,针轮分布圆半径次之,而针轮半径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该研究为摆线针轮机构的参数设计和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机构压力角论文参考文献

[1].李俭,饶雄,唐茂,邓嫄媛,熊美玲.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压力角的通用表达式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纪姝婷,张跃明.摆线针轮行星传动机构的设计参数对压力角的影响机理[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8

[3].莫才颂.平面连杆机构压力角与传动角引导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7

[4].张平历.平面连杆机构压力角的教学策略[J].学园.2013

[5].郭运波,邢晓静.两种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分析和优化研究[J].现代机械.2013

[6].贲友国.平面连杆机构压力角的教学策略[J].职业.2012

[7].刘军营,李强,闫洪波,刘改珍.等压力角传动凸轮机构运动学分析及应用[J].煤矿机械.2012

[8].唐凌燕.如何找出平面机构压力角和传动角[J].新课程(中旬).2012

[9].徐秀芬.基于最大压力角允许值的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J].起重运输机械.2012

[10].白海英.关于凸轮机构压力角影响因素的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2012

标签:;  ;  ;  ;  

机构压力角论文-李俭,饶雄,唐茂,邓嫄媛,熊美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