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对现代绘画的影响

论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对现代绘画的影响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长沙市)

摘要:作为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是一切美术的源泉。在千百年的民间美术文化发展历程中,产生了丰富的民间美术作品。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代绘画也必须充分应用中国民间美术形式,特别是对民间美术造型观的应用,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现代绘画的艺术价值。本文从中国民间美术造型中爱色彩对现代绘画的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思考,希望从其中寻求中国民间美术的语言特征并探索、分析中国民间美术色彩,提高现代绘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促进现代绘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民间美术;色彩;绘画;影响

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至今,艺术也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在不断的发展与改变。在艺术不断发展的阶段中,许多优秀的艺术创作者们都对艺术的发源进行各种研究和探讨,也正是有了前人不断的付出,艺术才有了今天更多存在形式,但不论是什么样的形式,其本身都是艺术的表达。创作者在生活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和生活趣味都可以尽情表达与发挥,体现了在艺术上对于形式美的追求。他们在创作时同民间艺人一样,探索与发现在民间美术作品中所具有的形式感与趣味性,对题材的选择考虑、材料的选取把握,以及对构图、造型和色彩等方面都有其特有的审美意蕴寄精神内涵,最后以直观的可感知的艺术形象或艺术符号进入人们的视觉与脑海中,产生具有共鸣式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们深刻借鉴了民间美术中的艺术特点,用现代的手发最后具体表现为富有张力的构图、赋予主观情感的造型、富有视觉冲击力的色彩。这不仅是艺术工作者们进行艺术创作思维上的个性表达,也是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弘扬与促进,更是在现代绘画作品中对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借鉴与应用的一种致敬。

在中国人物画的创作过程中,早期一般是借鉴原始艺术较多,在造型、色彩等方面片平面化、简单化,其表现的形象具有神秘感与质朴感。而民间美术中,一般从个人主观心理运用色彩,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对民间美术色彩的采集与重构,劳动者们根据生活实践与民俗环境将作品中色彩元素剥离出来,注重的是色彩与色彩之间的整体对比关系,面积、冷暖、纯度等因素作为主要考虑对象,然后有自发性、原始性的将这种色彩感觉的提取和感知的方法运用到中国人物画的创作中,在描绘物体时并不完全体现物体或人物的固有色,主观的对色彩进行一个大的概括和抽象的变化,有利于现代绘画创作者摆脱自己一向固有的配色习惯和思维模式将东方艺术思想融入人物画创作中,从而进行新的尝试与突破。例如在山东潍坊木版门神年画中,便是将民间美术色彩进行分解,把色彩语言大胆归纳为红、黄、蓝三种颜色,三原色的使用和结合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民族特色。在何家英的系列人物画作品中民间美术色彩的借鉴与应用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他的绘画作品中很注重画面色彩的搭配,对作品情感的表达也是通过色彩的媒介。例如在对作品《米脂婆姨》中主体人物的三白脸的画法就受到了杨柳青年画的影响。这种画面艺术上的处理手法、视觉形象就可以成为何家英的艺术符号语言,什么样的色彩表达什么样情感,是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的感受与观察,在长期的实践与摸索中形成自己的色彩语言体系。给艺术家开垦了结出创作果实的土地,更重要的是为现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创作空间和发展提供了许多方法与创作灵感。可以看出在民间美术色彩的运用中,中国人对色彩多的需求是同个人本身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的心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家根据画面创作所需要的的内容、情节、人物来主观地为主体形象设色,使艺术创作者通过画面更好地诠释情感与情绪表达。因此,对于民间美术色彩的借鉴与应用,不能一味停留在表面上形式的截取和强化,学会从深层次认知民间美术色彩的内在涵义与美学特征,注重传统色彩观念的传承与创新。

另外,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在当代装饰绘画和油画中也被普遍的运用到艺术创作作品中。在现代装饰绘画中,同样运用了夸张变色的手法大胆地改变物象的本来色彩,使用纯色进行夸张的对比与组合,结合充分的想象来表现人们自身心理所要表达的主观意念和情感趋向,对色彩进行归纳整合并简化色彩,通常以高饱和度的颜色,夸张的造型元素、切割的画面等组合成了具有效果强烈、视觉冲击力强、色彩丰富的画面效果,表达了一种质朴、粗犷、豪放的原始美,这种“以少胜多”的用色方法正是民间美术色彩的应用典型。在中国民间美术中,民间艺术木版年画的色彩单纯强烈,富有象征寓意,具有热烈、奔放的艺术效果,给现代装饰绘画色彩的运用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方法和借鉴方式,使画面具有更强烈的抽象性、装饰性和象征性。因此,对我国传统民间美术色彩的搭配进行抽象的重构、分解等方法,对作品要传达的精神内涵与装饰符号进行解读,再利用现代化的手法使民间美术色彩在装饰绘画中进行转变从而充满活力与富有装饰性,体现民间美术特有的民族意识形态与审美思维,为中国现代绘画艺术营造出焕然一新的视觉体验与氛围。

中国民间美术作为我国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造就了现在具有民族特性的代表,是各个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组成的重要因素,是华夏文明中原始美术的根源。在千百年各民族在生产和实践活动中,产生了丰富的民间艺术作品,极大地推动了民间美术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一种“艺术生产”和特殊的精神生产,是一种审美创造,是一种自由的与自觉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创造,是积淀了一定历史文化和人类审美意识的符号。总之,民间美术色彩的丰富宝藏和文化内涵,有待于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与探索,寻求艺术上的创新,使中国绘画艺术走向民族化和世界化。

作者简介:陈琳,女,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6级研究生,硕士学位,美术学专业。

标签:;  ;  ;  

论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对现代绘画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