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可展开天线论文-薛碧洁,唐雅琼,钟红仙,张磊

星载可展开天线论文-薛碧洁,唐雅琼,钟红仙,张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星载可展开天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星载网状可展开天线,误差链,机电耦合,电性能

星载可展开天线论文文献综述

薛碧洁,唐雅琼,钟红仙,张磊[1](2019)在《误差链对星载网状可展开天线电性能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星载网状可展开天线因展开臂、展开关节等产生的误差链和地面电性能不可测试等问题,开展误差链对天线电性能的影响分析。引入位置姿态转换矩阵建立误差链传递模型,将此误差模型引入到天线辐射场分析模型,并建立各误差环节对天线电性能的机电耦合模型,通过数值方法得到固定误差和不定误差与天线平均功率方向图的关系,以及角度误差与天线最大增益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角度误差对误差链有明显的放大作用,相比于位置误差对电性能的影响较大,角度误差与最大增益有均匀或突变等不同程度的单调递减关系,因此在天线设计与安装中应着重关注和调整各安装位置的角度误差。(本文来源于《航天器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申志刚[2](2019)在《星载可展开网状天线制造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星载雷达一般采用可展开天线,其中网状反射面天线具有质量轻、收纳率大、展开可靠性高等优点,成为星载可展开天线最常用的形式。对星载可展开网状天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对金属网面的成型、铺设、精度调整、测量等关键制造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后续开展大型网面式可展开天线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期刊2019年03期)

杨政委,丁伟,张颖涛,华东东[3](2018)在《一种星载可展开天线自主展开收拢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展开收拢能力的星载反射面天线控制器设计,通过综合控制电路的最优设计,实现对空间电动展开机构的有效驱动,完成星载反射面的自主展开和收拢。利用仿真软件Matlab2014对天线展开收拢进行仿真分析,最后给出了产品实测结果,结果与设计一致,展开电流≤90m A。(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8年S1期)

王波,郑士昆,李洲洋,谢卓[4](2018)在《星载伞状可展开天线支撑肋结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轻星载伞状可展开天线的质量,选取天线支撑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天线结构及支撑肋的受力分析,建立了以刚度为约束条件、以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以质量最轻为目标的支撑肋结构优化模型.通过蒙特卡罗法和复合形法进行求解,得到了优化的支撑肋结构参数.优化后的支撑肋质量较优化前减轻了50.4%.优化结果表明,增加支撑肋截面高度和采用变截面结构是实现支撑肋轻量化的主要途径;相比蒙特卡罗法,复合形法在求解时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侯健,王旭东,刘曦,赵颖,苏可可[5](2017)在《星载重迭可展开天线的卸载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卫星通信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卫星载荷数量及容量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出现的重迭可展开天线大大提升了现有卫星平台的载荷及通信容量,为今后高通量通信卫星的发展及应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相比于传统的可展开天线,星载重迭可展开天线展开过程更复杂,涉及到天线方位/俯仰轴的两轴运动。如何解决天线地面重力卸载以模拟天线星上展开过程,并验证天线展开性能成为重迭可展开天线研制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提出一种星载重迭可展开天线的重力卸载方案,该方法已在多个卫星的天线研制中得到成功应用,为今后此类天线的研制提供有效借鉴。(本文来源于《空间电子技术》期刊2017年06期)

姚科[6](2017)在《星载可展开天线锁定机构对天线刚度及变形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应用在探测器着陆腿、飞行器机动翼面或索杆式伸缩臂上的展开锁定机构越来越多,它们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高等多种优势。根据锁定机构约束转动反射面的自由度数,可以将其分为单点锁定机构和多点锁定机构两类。目前在轨运行的卫星上安装的大部分锁定机构属于单点锁定类型。为了进一步研究锁定机构的锁定机理,探索锁定机构的理论分析方法,设计出性能更为优越的锁定机构,论文分别选取研制成功的单点锁定机构和双点锁定机构进行分析,其中单点锁定机构应用于固面可展开天线和伞状天线、双点锁定机构应用于固面可展开天线。使用商用有限元软件对锁定机构及可展开天线整体进行精细化建模,并在机构内部接触面设置接触模型,保证锁定机构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首先,使用锁定机构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可展开天线的频率和振型,并将不同类型可展开天线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点锁定机构能为可展开天线提供更大的锁定刚度。其次,使用动力学仿真软件对选取的可展开天线进行动力学仿真,评估锁定机构对可展开天线整体的动力冲击、天线展开时间、销钉弹出速率等因素,并将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双点锁定机构对可展开天线的动力冲击较小,即双点锁定机构的锁定过程对卫星在轨姿态的影响较小。另外,对可展开天线进行高低温温度变化下的热变形分析,考察反射面型面精度的变化趋势以及残余变形大小。最后,从间隙消除和展开精度两个方面对双点锁定机构进行改进,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双点锁定机构,并对锁定机理及部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4-01)

丁波[7](2015)在《星载网状可展开天线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状可展开天线由于其具有大口径、轻质量、低面密度等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是大型空间可展开天线的理想结构形式之一。本文针对周边桁架式可展开天线结构分析设计过程中的相关关键技术理论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天线索网设计、反射面形面精度计算及多工况结构优化设计等叁个方面工作。1、周边桁架式可展开天线索网系统设计的核心是反射面网格划分,本文针对偏置周边桁架式可展开天线讨论了具有一般性的反射面网格划分方法,首先定义参考球面并在球面上分别给出网格节点编号及单元连接规则,同时完成网格节点坐标计算;接着将球面上的节点进一步向参考椭球面投影,以使得到的反射面与工作抛物面口径面形状保持一致;最后将参考椭球面上的节点向抛物面映射,完成工作抛物面网格节点坐标的计算,其整个节点转换过程单元连接关系保持不变。就下网面而言,一般采用旋转抛物面网格设计,其与上网面节点坐标在水平面内的投影相同。2、针对周边桁架式可展开天线,提出了一种新的形面精度计算方法:通过引入面积坐标实现基于面片误差的形面精度计算。接着将新的形面精度计算方法引入到网状可展开天线找形模型中建立新的找形模型,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3、针对网状可展开天线结构优化问题,考虑天线在多种工况作用下的结构优化设计,首先以网状天线构件尺寸及索单元原长为设计变量,以天线重量最轻为目标,将反射面的形面精度、材料强度与索段平衡张力作为约束,建立多工况索梁组合结构优化模型;然后将优化模型转化为一个线性规划问题采用序列线性规划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优化模型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12-01)

王从思,韩如冰,王伟,王猛,TU,Qingsong[8](2016)在《星载可展开有源相控阵天线结构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星载可展开有源相控阵天线作为空间通信、电子侦察、导航、环境监测等卫星系统的"眼睛"和"耳朵",通过空间可展开结构实现较大的物理口径,利用有源相控阵体制实现独立控制多个点波束,克服了传统机械扫描天线的诸多缺点,已成为宇航领域的关键装备之一。总结星载有源相控阵天线发展历程,分析星载有源相控阵天线的结构形式、性能要求及应用情况,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其涉及的七项关键结构技术做了概要解析,探讨星载可展开有源相控阵天线结构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胡甜甜[9](2015)在《星载伞状可展开天线设计、仿真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可展开机构在航天器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其研究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星载可展开天线是卫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现技术直接影响到卫星的技术水平。其发射时折迭为一个可以接受尺寸的系统(收拢状态),而在达到预定轨道后,通过展开机构按设计的方式解锁、展开、锁定,展开成为天线(展开状态)。根据星载可展开天线的设计要求设计出一种天线方案,并针对方案进行了基于ADAMS的运动学仿真分析,最后针对运动过程进行优化以增加展开过程的平稳性,为星载可展开天线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航空计算技术》期刊2015年04期)

郝佳,段宝岩,李团结,李申[10](2015)在《大型星载索网-桁架式可展开天线综合设计平台与数字化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型索网——桁架式星载可展开天线的特点,文章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综合设计软件平台的整体架构与基本功能。研发了该类天线(Astromesh、径向肋及构架式等3种)的整机数字化造型与数据库模块。建立了整机数字化设计的层次结构,提出了抽象和分类方法,解决了该类天线CAD/CAE集成建模的难点。研制了包括快速数字化建模、数据库、找形找态分析、收拢与展开两态动力优化、热分析、多柔体展开动力学分析、展开可靠性分析、电性能分析、网面精度调整等模块在内的大型索网——桁架式星载可展开天线综合设计平台。限于篇幅,文章仅就整机数字化建模、数据库、CAD/CAE集成建模等内容加以讨论。多个典型天线、样机以及工程的应用说明,该综合设计平台可有效的辅助创新,缩短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性能。(本文来源于《空间电子技术》期刊2015年03期)

星载可展开天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星载雷达一般采用可展开天线,其中网状反射面天线具有质量轻、收纳率大、展开可靠性高等优点,成为星载可展开天线最常用的形式。对星载可展开网状天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对金属网面的成型、铺设、精度调整、测量等关键制造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后续开展大型网面式可展开天线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星载可展开天线论文参考文献

[1].薛碧洁,唐雅琼,钟红仙,张磊.误差链对星载网状可展开天线电性能影响分析[J].航天器工程.2019

[2].申志刚.星载可展开网状天线制造技术研究[J].机械制造.2019

[3].杨政委,丁伟,张颖涛,华东东.一种星载可展开天线自主展开收拢控制器设计[J].微波学报.2018

[4].王波,郑士昆,李洲洋,谢卓.星载伞状可展开天线支撑肋结构优化[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8

[5].侯健,王旭东,刘曦,赵颖,苏可可.星载重迭可展开天线的卸载方法[J].空间电子技术.2017

[6].姚科.星载可展开天线锁定机构对天线刚度及变形的影响分析[D].浙江大学.2017

[7].丁波.星载网状可展开天线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

[8].王从思,韩如冰,王伟,王猛,TU,Qingsong.星载可展开有源相控阵天线结构的研究进展[J].机械工程学报.2016

[9].胡甜甜.星载伞状可展开天线设计、仿真及优化[J].航空计算技术.2015

[10].郝佳,段宝岩,李团结,李申.大型星载索网-桁架式可展开天线综合设计平台与数字化建模[J].空间电子技术.2015

标签:;  ;  ;  ;  

星载可展开天线论文-薛碧洁,唐雅琼,钟红仙,张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