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芭蕾舞论文-郑阳

西方古典芭蕾舞论文-郑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西方古典芭蕾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西方古典芭蕾舞,审美差异

西方古典芭蕾舞论文文献综述

郑阳[1](2018)在《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审美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舞蹈是社会文化艺术传播的代表形式,它具有民族性、差异性、融合性等特征,是彰显时代发展文化魅力的主要渠道。基于此,本文对舞蹈的分析,主要是从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之间的审美差异实践进行探究,以达到充分挖掘舞蹈的内涵,引导我国舞蹈表演创新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8年06期)

顾嘉伦[2](2017)在《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审美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舞蹈是一种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艺术门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产生的舞蹈都有着各自的文化背景及其审美特征。中国古典舞和西方古典芭蕾舞就是两个及其鲜明的例子,它们是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舞蹈门类,是中西方舞蹈文化的象征性代表,因此两者的审美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7年24期)

徐鹤文[3](2017)在《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审美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旨在通过描写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在中西方舞蹈审美文化上进行一番梳理与探索。中国舞蹈的发展源远流长,但中国古典舞是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老一辈的舞蹈艺术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逐渐发展起来的,西方芭蕾舞自路易十四时期发展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两个不同的舞种在各自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无论在动作语汇、情感表达、审美原则上都不尽相同,究竟是基于怎样的文化背景造成了两个舞种的审美方面产生差异以及差异的表现,在今后如何更好的发展中国舞蹈,就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自本论文共分为叁大章节进行讨论:第一章:对中西方舞蹈发展的文化背景进行分析,按时期对中国古典舞和西方芭蕾舞的划分,比较研究二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舞蹈发展方面的差异性。第一节:分析中国古典舞产生、复兴、发展叁个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第二节:分析西方芭蕾舞在早期芭蕾、浪漫芭蕾、古典芭蕾、现代芭蕾、当代芭蕾五个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第叁节:分析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各自产生环境下中西方舞蹈的美学原则和审美特征。第二章:从美学角度入手,探究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审美差异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原因。第一节:分析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审美差异的外在表现。从舞蹈形态上来看,中国古典舞以圆为美,西方芭蕾舞追求直线美;从表现形式说来看,中国古典舞追求含蓄美和意境美,西方芭蕾舞追求形式美和身体美;从舞蹈的创作角度来看,二者的取材、音乐、服装、道具等运用都存在差异性。第二节:分析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审美差异的内在原因,主要是由于二者不同文化的影响下造成了中西方对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观点的差异、对待自然的态度的差异、以及对待舞蹈美学的着眼点和超越度的不同。第叁章:立足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西方舞蹈的碰撞与融合并找到中国舞蹈的个性发展之路。第一节:基于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的发展建议,培养多元化的舞蹈人,摒弃不成不变的的统一教材,改变教学模式、发扬地域特色、培养实践能力,促进中国古典舞的发展;第二节:基于舞蹈本身发展的视角下,看中国古典舞今后在审美道路上的发展走向和追求。(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8)

张西贝[4](2016)在《探究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课程结合与分离》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典舞致力于"根"的扎实与稳定,内化于气的划圆运动方式具有独特的形态意识,而以人体构造来制定严格的训练体系的直线运动方式的西方芭蕾舞恰恰与其相对。这种反差也证明了分开授课的必要性,清晰的课程设置,更有利于培养目标人才。一、中、西方审美的差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地域气候的不同,不同国家的人们不仅肤色有差异,历史背景、信仰和文化也不同,人们说着不同的语言,接受不同的信仰、文化教育与熏陶。正因这些差异,形成了独特的舞蹈(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6年22期)

陈筱媛[5](2016)在《关于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异同》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舞蹈表演形式,两者的艺术成就各有所长,它们独具的特点与魅力源于思想道德观念和中西方历史文化的差异。我国的优秀艺术家们将中国芭蕾舞与中国古典舞互相借鉴融合,共同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6年12期)

刘超[6](2016)在《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审美心理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舞蹈是人们最早的娱乐方式,它能够准确的表达出人们的情感。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舞蹈逐渐成为了一种展现审美追求的艺术表演形式,在东西方的文化中,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的古典舞和西方的芭蕾舞,这两种文化的舞蹈不管是在形式、审美、形态还是风格上完全不同,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不同,才使得这两种舞蹈有了各自鲜明的舞蹈特点。本文从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审美特征概述、两种舞蹈表现的意境对比分析以及两种舞蹈审美心理对比分析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6年02期)

侯爽[7](2015)在《浅谈西方古典芭蕾舞与中国文化元素的碰撞》一文中研究指出芭蕾舞里的中国文化元素主要是指中国式的故事题材、中国式音乐、中国古典舞和民间舞技术、中国芭蕾舞演员、中国式的服饰和舞美等。芭蕾舞如何在中国有特色的发展的本质问题就是与中国元素和谐融合的问题。西方古典芭蕾舞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在各种不同的文化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其在中国的生根和发展有着自己特性,但同时也符合芭蕾舞在各国民族化的共性。在中国文化元素与西方芭蕾舞的碰撞过程中,会有融合,也会有矛盾。西方古典芭蕾舞是以西方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归根到底这种碰撞是中国文化元素与西方文化元素的碰撞。这种碰撞的应当首先是以吸收合并为主,也就是说西方芭蕾舞在中国的民族化后应当首先符合芭蕾舞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而后吸收中国文化元素,最总成为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如果处理不当,则会陷入简单“迭加”、“拼贴”的境地,或者如果中国化的内容融入不当,忽略了传统芭蕾舞的基本要素,也就失去了芭蕾舞在中国发展的基本前提,最终会使欣赏者在评价时失去评价基础和基本的审美体系。艺术发展的多元化是正确的,但应当遵循一定规律和方法,不然最终的结果就是艺术作品的凌乱与矛盾。真正好的芭蕾舞作品应当为至少具备一般艺术欣赏能力的观众所理解,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还要使更多的观众在有机会初识芭蕾舞的同时一点点的了解芭蕾舞,增加芭蕾舞的受众人群,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欣赏能力,这就更加需要好的作品去传播和引导。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出现很好的遵循了以上这些规律和原则,做到了西方古典芭蕾舞技术与中国元素的良好结合,这也是其有众多观众和至今长久不衰的原因。因此,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来分析西方古典芭蕾舞与中国文化元素碰的碰撞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对新一代芭蕾舞演员和以后的中国芭蕾舞编创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舞蹈学院》期刊2015-03-20)

杜涓,杨国龙[8](2013)在《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审美心理对比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作为东西方两种文化在舞蹈方面的集大成的典型代表,具有不同的诸如表现形式、形态、风格、审美心理等审美要求。由于各自审美心理的不同,造就了两种舞蹈各自个性鲜明的舞蹈特点。本文将东、西方古典舞在审美心理方面进行比较,以期能够加深对东西方艺术文化的交流,促进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发展。(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3年13期)

程鹏民,李晶[9](2013)在《浅析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异同》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舞蹈形式,它们独具的特点、独具的魅力源于中西方历史文化和思想道德观念的差异。两者的艺术成就各有千秋,若想使我们的古典舞艺术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文试着从中西方舞蹈审美特征、动作原理、表演特点、道具应用等方面加以剖析,更好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本文来源于《参花(文化视界)》期刊2013年03期)

余小丹[10](2010)在《浅谈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舞蹈形式,它们独具的特点、独具的魅力源于中西方历史文化和思想道德观念的差异。既然二者在字面上都(本文来源于《旅游纵览》期刊2010年12期)

西方古典芭蕾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舞蹈是一种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艺术门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产生的舞蹈都有着各自的文化背景及其审美特征。中国古典舞和西方古典芭蕾舞就是两个及其鲜明的例子,它们是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舞蹈门类,是中西方舞蹈文化的象征性代表,因此两者的审美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方古典芭蕾舞论文参考文献

[1].郑阳.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审美差异[J].中国民族博览.2018

[2].顾嘉伦.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审美差异[J].黄河之声.2017

[3].徐鹤文.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审美差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4].张西贝.探究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课程结合与分离[J].牡丹.2016

[5].陈筱媛.关于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异同[J].明日风尚.2016

[6].刘超.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审美心理对比分析[J].艺术品鉴.2016

[7].侯爽.浅谈西方古典芭蕾舞与中国文化元素的碰撞[D].北京舞蹈学院.2015

[8].杜涓,杨国龙.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审美心理对比探微[J].黄河之声.2013

[9].程鹏民,李晶.浅析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异同[J].参花(文化视界).2013

[10].余小丹.浅谈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之比较[J].旅游纵览.2010

标签:;  ;  ;  

西方古典芭蕾舞论文-郑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