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规律论文-高路恒

链式规律论文-高路恒

导读:本文包含了链式规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震灾害,能量链,演化过程,介质载体

链式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高路恒[1](2015)在《地质灾害能量链式演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灾变链式理论、能量质环理论为研究导向,从能量链的演绎角度对地震能量在介质载体中的传播演化致灾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地震能量的链式演化关系,分析能量链演化过程量变与质变关系。提出能量链演化物质第一性关系,及地震灾害的诱发与介质载体的形态变化关系,为抗震加固设计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交通科技与经济》期刊2015年04期)

白永健,倪化勇,王德伟[2](2014)在《孙水河流域地质灾害时空分布及链式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先后以行政区为单元对地质灾害开展了1:50万至1:5万的调查工作,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加快,小流域内地质灾害严重制约着城镇建设和发展。本文结合孙水河小流域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研究了流域内孕灾环境条件、灾害演变模式、成灾规律等工作。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2012年8月31日,孙水河流域遭遇两百年一遇特大暴雨,日降雨量达149.2mm,诱发大量的地质灾害,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密度高等特点。(2)在空间上呈"线带片状"特性发育分布,表现为:沿重要交通干线成昆铁路、县级公路、乡村公路呈线状密集分布;沿河流两岸呈带状密集分布等特点。(3)时间分布规律受降雨作用控制明显;地质灾害形成与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和过程降雨量等呈正相关性。暴雨是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其连锁效应常形成灾害链,构成群发性灾害。(4)灾害链发生模式主要有:暴雨→滑坡→堰塞坝→堆积坝溃决→洪水;暴雨→泥石流→堰塞体→堆积坝溃决→洪水;暴雨→弃渣→滑坡、泥石流;暴雨→洪水→岸坡失稳→淤埋、雍高河道。(本文来源于《2014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4-10-16)

王羽,肖盛燮,冯五一,张元才[3](2010)在《滑坡灾害链式演化阶段及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滑坡灾害链式阶段特征具有直观、形象、特征鲜明的特点,也是把握链式演变规律的关键。本文对滑坡灾害链式特征进行概化,对链式发育阶段进行划分,并将滑坡灾害演绎规律用链式关系予以表征,在充分把握各链式阶段特性基础上提出实施断链减灾的调控,大大提高控制灾害发育和蔓延的有效性;对滑坡灾害处于弱势环境断链减灾,将能抵御滑坡灾害对人类的威胁,具有防灾的可能性和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0年06期)

陈洪凯,唐红梅,鲜学福[4](2009)在《缓倾角层状岩体边坡链式演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砂岩—泥岩及灰岩—泥岩等软硬相间的缓倾角层状岩体边坡呈现多台阶倒梯形特征.运用地貌学方法揭示了缓倾角层状岩体边坡链式演化规律,包括危岩块从坡脚向坡顶逐渐形成、崩落演化的微观链和从边坡临空面逐渐向山体内部阶段性后退的宏观链,可分为仅有一个宏观链的简单模式和多个宏观链同时存在的复合嵌套模式.泥岩和砂岩、灰岩等软硬岩石之间的差异风化孕发了陡崖底部的岩腔,内部泥岩的应力风化加速了岩腔发育.岩腔是链式演化规律的源动力,将边坡链式演化机制分为岩腔形成机制、基座压裂破坏机制和危岩坠落机制.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建立了第一个微观链危岩体后部主控结构面顶端开裂与岩腔深度之间的量化关系.(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1期)

张冠宇,苏芬肖,陈保会[5](2008)在《属性扰动知识规律与它的链式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的属性扰动引起知识规律的变化,这些属性扰动知识规律具有链式特征;利用S-粗集,给出知识规律、属性扰动的知识规律和扰动度的概念,并对知识规律与属性扰动的知识规律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属性扰动知识规律的链式定理.(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2期)

王林峰,陈洪凯[6](2008)在《危岩链式规律的力学演绎》一文中研究指出危岩链式规律主要是对群体危岩崩落的先后顺序的描述。危岩链式规律的研究核心是确定各个受力不同的危岩体的崩落时间。危岩的崩落时间主要由叁部分组成:岩腔的形成时间,危岩主控结构面的裂纹孕育和裂纹的扩展破坏所需要的时间。其中岩腔的形成时间主要由软、硬质岩的风化速度差所决定,裂纹的孕育和裂纹的扩展时间主要由各块危岩体所受的荷载决定。裂纹的孕育和扩展时间通过岩石的蠕变损伤断裂理论进行求解。然后通过对各块危岩体的崩落机理和时间的综合分析验证了群体的崩落基本上是和危岩链式规律相符合的。获得了的群体危岩崩落机理和时间计算方法不仅给群体危岩的防治和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对陡崖附近的地貌形成和演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重庆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陈洪凯[7](2008)在《叁峡库区危岩链式规律的地貌学解译》一文中研究指出危岩的形成、失稳崩塌与运动是叁峡库区边坡动力演化过程的主要形式之一,陡崖逆向台阶地貌形迹是危岩阶段性演化的宏观表象。基于对库区内近万个危岩的现场调查并结合地貌分析原理,发现了叁峡库区危岩链式规律,包括危岩从坡脚向坡顶逐渐崩落的微观链和从临空面向山体内部后退的宏观链;危岩链式规律可分为仅有一个宏观链简单模式和多个宏观链同时发育的复合嵌套模型;陡崖坡脚岩腔的形成过程及其卸荷效应是叁峡库区危岩链式规律的孕育源。(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1期)

范海军,肖盛燮,郝艳广,周丹,贺丽丽[8](2006)在《自然灾害链式效应结构关系及其复杂性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系统理论观点,从数学层面上分析自然灾害系统的链式关系结构,建立自然灾害链式效应数学关系模型。通过对自然灾害结构关系模型的数学分析,揭示自然灾害系统链式响应行为的复杂性规律和运动本质,指出自然灾害复杂响应行为是外部环境复杂输入和自身内部结构关系变化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灾害链式关系环是自然灾害复杂性的主要根源;链式关系环的存在使得自然灾害演化过程具有记忆性、不可逆性、自组织性、路径敏感性和间断性,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复杂现象。最后,以边坡渐进破坏失稳过程为应用分析示例说明以上研究结论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06年S1期)

陈洪凯,唐红梅[9](2006)在《基于地貌演化原理分析叁峡库区危岩链式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危岩的形成、失稳崩塌与运动是叁峡库区边坡动力演化过程的主要形式之一,陡崖逆向台阶状地貌形迹是危岩阶段性演化的宏观表象。基于对库区内近万个危岩的现场调查并结合地貌分析原理,发现了叁峡库区危岩链式规律,包括危岩从坡脚向坡顶逐渐崩落的微观链和从临空面向山体内部后退的宏观链;危岩链式规律可分为仅有一个宏观链简单模式和多个宏观链同时发育的复合嵌套模式;陡崖坡脚岩腔的形成过程及其卸荷效应是叁峡库区危岩链式规律的孕育源。危岩链式规律是支撑、支撑-锚固联合等危岩防治技术及万州、云阳等长江两岸大量崩积物形成机制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突发地质灾害防治与减灾对策研究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6-10-01)

郭纯青,刘景兰,王洪涛,邓欢[10](2004)在《中国南方岩溶地下河系形成演变的链式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中国南方岩溶区地下河系形成与发育的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岩溶地下河系形成演变的链式规律,并加以详细评述,为今后岩溶地下河系水能调控空间定位与水资源开发提供相关理论与方法。(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进展》期刊2004年S1期)

链式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先后以行政区为单元对地质灾害开展了1:50万至1:5万的调查工作,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加快,小流域内地质灾害严重制约着城镇建设和发展。本文结合孙水河小流域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研究了流域内孕灾环境条件、灾害演变模式、成灾规律等工作。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2012年8月31日,孙水河流域遭遇两百年一遇特大暴雨,日降雨量达149.2mm,诱发大量的地质灾害,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密度高等特点。(2)在空间上呈"线带片状"特性发育分布,表现为:沿重要交通干线成昆铁路、县级公路、乡村公路呈线状密集分布;沿河流两岸呈带状密集分布等特点。(3)时间分布规律受降雨作用控制明显;地质灾害形成与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和过程降雨量等呈正相关性。暴雨是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其连锁效应常形成灾害链,构成群发性灾害。(4)灾害链发生模式主要有:暴雨→滑坡→堰塞坝→堆积坝溃决→洪水;暴雨→泥石流→堰塞体→堆积坝溃决→洪水;暴雨→弃渣→滑坡、泥石流;暴雨→洪水→岸坡失稳→淤埋、雍高河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链式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1].高路恒.地质灾害能量链式演化规律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5

[2].白永健,倪化勇,王德伟.孙水河流域地质灾害时空分布及链式规律研究[C].2014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大会论文集.2014

[3].王羽,肖盛燮,冯五一,张元才.滑坡灾害链式演化阶段及规律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

[4].陈洪凯,唐红梅,鲜学福.缓倾角层状岩体边坡链式演化规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5].张冠宇,苏芬肖,陈保会.属性扰动知识规律与它的链式结构[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6].王林峰,陈洪凯.危岩链式规律的力学演绎[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

[7].陈洪凯.叁峡库区危岩链式规律的地貌学解译[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8].范海军,肖盛燮,郝艳广,周丹,贺丽丽.自然灾害链式效应结构关系及其复杂性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

[9].陈洪凯,唐红梅.基于地貌演化原理分析叁峡库区危岩链式规律[C].突发地质灾害防治与减灾对策研究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10].郭纯青,刘景兰,王洪涛,邓欢.中国南方岩溶地下河系形成演变的链式规律[J].地球科学进展.2004

标签:;  ;  ;  ;  

链式规律论文-高路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