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督调神固本论文-张鑫,曾小香,万婷,彭晓燕,张丽丹

通督调神固本论文-张鑫,曾小香,万婷,彭晓燕,张丽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通督调神固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通督调神固本法,血管性痴呆,mTOR,PTEN

通督调神固本论文文献综述

张鑫,曾小香,万婷,彭晓燕,张丽丹[1](2018)在《通督调神固本法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区mTOR、PTEN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通督调神固本法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区mTOR、PTEN表达的影响,探讨通督调神固本法治疗VD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LY模型组、LY电针组、DMSO电针组,每组6只。采用四血管阻断法(4-VO)复制VD模型。对电针组、LY电针组、DMSO电针组选取"百会""大椎""脾俞""肾俞"进行电针干预,每日1次,25 min/次,治疗两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中神经元细胞凋亡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中mTOR、PTE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及首次穿越平台时间明显延长(P<0.05),模型组海马区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1)及mTOR表达减少(P<0.05),PTEN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及首次穿越平台时间明显缩短(P<0.05),LY模型组、LY电针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及首次穿越平台时间均无差异(P>0.05),电针组凋亡细胞减少(P<0.01),LY电针组、LY模型组凋亡细胞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组mTOR表达增加(P<0.05),PTEN表达减少(P<0.05);LY模型组与LY电针组比较,平均逃避潜伏期、首次穿越平台时间、凋亡细胞数、海马区mTOR及PTEN表达均无差异(P>0.05);与LY电针组相比,DMSO电针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及首次穿越平台时间均有所缩短(P<0.05),海马区凋亡细胞数减少(P<0.01)及mTOR表达增加(P<0.05),PTEN表达减少(P<0.05)。结论:通督调神固本法改善了V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中mTOR蛋白的表达增加,而PTEN蛋白的表达减少,减少了细胞凋亡数,对受损的神经元细胞起到保护作用,这可能是通督调神固本法治疗VD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8年11期)

万婷[2](2017)在《通督调神固本法对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以四血管阻断法(4-VO法)制备的VD模型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以通督调神固本法作为干预措施,观察通督调神固本法对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通督调神固本法对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极其作用机制,为今后的电针治疗VD的机理研究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将36只SPF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血管性痴呆模型组(模型组)、通督调神固本电针组(电针组)、LY294002组(LY模型组)、LY294002+电针组(LY电针组)、DMSO+电针组(DMSO电针组),每组6只。采用四血管阻断法(4-VO)制作VD模型,在VD模型制备后立即对LY模型组及LY电针组大鼠侧脑室注射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阻断剂LY294002,对DMSO电针组大鼠侧脑室注射DMSO溶液,造模完毕饲养一周后,对电针组、LY电针组、DMSO电针组大鼠进行电针干预治疗,取穴为"百会"、"大椎"、"脾俞"、"肾俞",每日治疗25min,模型组、LY模型组不针刺,假手术组只进行手术创伤处理。治疗两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分为定位航行实验及空间探索实验,耗时一周,记录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及穿越原平台次数,用以评价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水迷宫测试后立即取材,运用Western Blot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I3K、AKt蛋白表达情况,从而评价通督调神固本法对VD模型大鼠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通督调神固本法治疗VD的作用机制。实验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Morris水迷宫结果各个组别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存在差异(P<0.01。假手术组与其余五组比较,假手术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显着长于电针组(P<0.01;LY模型组与LY电针组两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与LY模型组、LY电针组比较,逃避潜伏期无明显差异(P>0.05);DMSO电针组与LY电针组比较,DMSO电针组逃避潜伏期显着缩短(P<0.01)空间探索实验结果表明,假手术组大鼠穿越原平台次数最多,与模型组、LY模型组以及LY电针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电针组与模型组、LY模型组以及LY电针组相比较,电针组大鼠在60s内穿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模型组与LY模型组、LY电针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DMSO电针组大鼠穿越原平台次数显着多于LY电针组(P<0.01)。2、Western Blot 结果Western Blot结果表示,假手术组PI3K、AKt的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LY电针组、LY模型组(P<0.01),而与电针组、DMSO电针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较,两种蛋白含量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电针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I3K及Akt蛋白含量高于模型组;LY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较,PI3K及Akt蛋白表达均少于模型组(P<0.05),LY模型组与LY电针组相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督调神固本法能改善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促进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恢复;通督调神固本法能增加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中PI3K、Akt蛋白表达,进而促进细胞增殖、分化、抑制此条通路相关促凋亡蛋白的表达,减轻缺血对大鼠海马组织的损伤,发挥神经细胞保护作用,这可能是通督调神固本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4-01)

邵瑛,赖新生,关楚威,谢玲玲,吴玲霓[3](2009)在《“通督调神固本”电针法对高血压-高血脂复合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干预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针对高血压-高血脂复合血管性痴呆(HH-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脑细小血管、海马及基础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Ⅰ组、电针Ⅱ组和西药组,每组8只。"双肾一夹"法复制高血压模型,喂高脂饲料复制高血压复合高血脂模型,再采用二血管阻断法复制HH-VD模型。电针Ⅰ组取"百会""大椎""脾俞""肾俞"穴,电针Ⅱ组取非经穴,西药组用尼莫地平按20mL/kg灌胃,均每日1次,共治疗15d。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并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突触情况,光镜观察脑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大鼠Y迷宫测试其错误次数(EN)、总反应时间(TRT)和达标反应次数(SN)均显着升高(P<0.01);电镜下观察,模型大鼠海马CA1区突触明显减少,突触后致密物质(PSD)浅淡;光镜下模型大鼠脑组织细、小动脉硬化明显。治疗后,电针Ⅰ组、电针Ⅱ组、西药组大鼠的EN、TRT、SN显着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Ⅰ组、西药组的EN、TRT、SN又低于电针Ⅱ组(P<0.05);电镜观察,电针Ⅰ组海马CA1区突触数目最多,PSD密度大;光镜下电针Ⅰ组脑组织血管形态与假手术组十分接近。结论:"通督调神固本"电针法能改善HH-VD模型大鼠的脑血管异常,增加海马突触数目,增强其活性,有效提高其学习记忆能力。(本文来源于《针刺研究》期刊2009年06期)

邵瑛,赖新生,唐纯志,沈巍[4](2009)在《“通督调神固本”电针法对高血压-高血脂复合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性激素和学习记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针对高血压-高血脂复合血管性痴呆(HH-VD)模型大鼠性激素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双肾一夹"(2K1C)法复制高血压,喂高脂饲料复制高血压复合高血脂模型,再采用二血管阻断(2-VO)法复制HH-VD模型。成年健康SD大鼠(SPF级)分为作假手术组8只,电针Ⅰ组8只(电针治疗,取百会、大椎、脾俞、肾俞穴,加电,连续波,频率80Hz,强度约1mA),电针Ⅱ组8只(非经穴,加电同电针Ⅰ组)、西药组8只(尼莫地平治疗,按0.6mg/ml,20ml/kg体重灌胃)和模型组8只(不作治疗)。结果:HH-VD模型大鼠在模成后治疗前Y迷宫测试其错误次数(EN)、总反应时间(TRT)和达标准的反应次数(SN)均显着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而治疗后电针Ⅰ组、电针Ⅱ组、西药组大鼠的EN、TRT、SN显着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电针Ⅰ组、西药组的EN、TRT、SN又低于电针Ⅱ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后电针Ⅰ组、西药组大鼠的睾丸酮(T)、雌二醇(E2)均显着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而电针Ⅱ组的T、E2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固本"电针法能改善HH-VD模型大鼠的性激素T、E2,并有效提高其学习记忆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炙学会经络分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9-08-01)

邵瑛,宫育卓,唐纯志,赖新生[5](2008)在《“通督调神固本”电针法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通督调神固本"电针法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血浆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成年健康SD大鼠(SPF级)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电针组9只(电针治疗,取百会、大椎、脾俞、肾俞穴)、西药组8只(尼莫通治疗,剂量为12 mg/kg)和模型组8只(不作治疗)。采用改良的四血管阻断法复制VD模型,Morris水迷宫法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含量。【结果】模型大鼠血浆ET含量显着性升高(P<0.01),其学习记忆能力表现出明显的障碍,在水迷宫实验中,其逃避潜伏期显着性延长(P<0.01),在原平台象限跨越平台次数与其他3个象限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电针组、西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着性缩短(P<0.01),相同时间内跨越原平台次数显着性多于其他3个象限(P<0.01),并可使血浆ET含量显着性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通督调神固本"电针法治疗VD的作用可能与其调节血浆ET含量,有效提高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关。(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通督调神固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本研究以四血管阻断法(4-VO法)制备的VD模型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以通督调神固本法作为干预措施,观察通督调神固本法对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通督调神固本法对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极其作用机制,为今后的电针治疗VD的机理研究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将36只SPF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血管性痴呆模型组(模型组)、通督调神固本电针组(电针组)、LY294002组(LY模型组)、LY294002+电针组(LY电针组)、DMSO+电针组(DMSO电针组),每组6只。采用四血管阻断法(4-VO)制作VD模型,在VD模型制备后立即对LY模型组及LY电针组大鼠侧脑室注射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阻断剂LY294002,对DMSO电针组大鼠侧脑室注射DMSO溶液,造模完毕饲养一周后,对电针组、LY电针组、DMSO电针组大鼠进行电针干预治疗,取穴为"百会"、"大椎"、"脾俞"、"肾俞",每日治疗25min,模型组、LY模型组不针刺,假手术组只进行手术创伤处理。治疗两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分为定位航行实验及空间探索实验,耗时一周,记录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及穿越原平台次数,用以评价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水迷宫测试后立即取材,运用Western Blot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I3K、AKt蛋白表达情况,从而评价通督调神固本法对VD模型大鼠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通督调神固本法治疗VD的作用机制。实验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Morris水迷宫结果各个组别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存在差异(P<0.01。假手术组与其余五组比较,假手术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显着长于电针组(P<0.01;LY模型组与LY电针组两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与LY模型组、LY电针组比较,逃避潜伏期无明显差异(P>0.05);DMSO电针组与LY电针组比较,DMSO电针组逃避潜伏期显着缩短(P<0.01)空间探索实验结果表明,假手术组大鼠穿越原平台次数最多,与模型组、LY模型组以及LY电针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电针组与模型组、LY模型组以及LY电针组相比较,电针组大鼠在60s内穿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模型组与LY模型组、LY电针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DMSO电针组大鼠穿越原平台次数显着多于LY电针组(P<0.01)。2、Western Blot 结果Western Blot结果表示,假手术组PI3K、AKt的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LY电针组、LY模型组(P<0.01),而与电针组、DMSO电针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较,两种蛋白含量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电针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I3K及Akt蛋白含量高于模型组;LY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较,PI3K及Akt蛋白表达均少于模型组(P<0.05),LY模型组与LY电针组相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督调神固本法能改善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促进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恢复;通督调神固本法能增加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中PI3K、Akt蛋白表达,进而促进细胞增殖、分化、抑制此条通路相关促凋亡蛋白的表达,减轻缺血对大鼠海马组织的损伤,发挥神经细胞保护作用,这可能是通督调神固本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制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通督调神固本论文参考文献

[1].张鑫,曾小香,万婷,彭晓燕,张丽丹.通督调神固本法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区mTOR、PTEN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

[2].万婷.通督调神固本法对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3].邵瑛,赖新生,关楚威,谢玲玲,吴玲霓.“通督调神固本”电针法对高血压-高血脂复合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干预的初步研究[J].针刺研究.2009

[4].邵瑛,赖新生,唐纯志,沈巍.“通督调神固本”电针法对高血压-高血脂复合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性激素和学习记忆的影响[C].中国针炙学会经络分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5].邵瑛,宫育卓,唐纯志,赖新生.“通督调神固本”电针法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

标签:;  ;  ;  ;  

通督调神固本论文-张鑫,曾小香,万婷,彭晓燕,张丽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